2018年,曾经风光无限的锂电池行业遭遇重重困难。与此前相关企业肆意扩张和资本争夺不同,今年,企业肆意扩张普遍遭遇资本危机,资本热逐渐回归理性。统计数据显示,仅2018年一年,动力电池行业就有十多起收购案被终止。这种势头一直持续到2019年,自2019年初以来,已有三起收购案被终止。动力电池行业的投资热潮有退潮的趋势,行业洗牌似乎已经进入深水区。失败是本次收购终止的主要原因。爱康科技终止收购新城泰,霸凌科技终止收购裕量电池,中利集团终止收购比克动力。仅在2019年前两个月,就有三起锂电池行业终止收购的案例。这种情况在2018年更加明显。2018年1月,科恒有限公司终止收购万佳设备100%股权。2018年4月,凯恩有限公司终止了对圆柱形电池制造商卓能新能源87.58%股权的收购。2018年4月,双杰电气终止收购除天津东普影业51%控股权外的全部或部分股权。2018年4月,合纵科技终止了对宁波元宗部分股权的收购。2018年5月,格力集团终止了对长源集团20%股权的收购。2018年6月,中信国安转让了梦古丽电力31.8%的股权。2018年7月,兆新股份终止发行股票,收购了盐城兴创和恒创瑞能两家从事新能源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回收的公司。2018年12月,兆鑫股份终止了对有限公司80%股权的收购。在项目的早期阶段,资金争夺无疑会赋予动力电池产业链以力量,但中间的脱节也使许多锂电池企业面临更大的资金困难。分析终止事件,Real Lithium Research首席创始人摩克在接受《中国汽车报》采访时表示,今年前两个月的三起终止事件都是由于被收购方未能达到对条件,而这背后的原因是锂电池行业利润的大幅下降。莫科告诉记者,资本在收购锂电池企业时,一般会提出对条件,要求被收购方在一定时间(三年)内实现一定的营收和利润增长率,否则收购方可以随时终止收购。去年以来,锂电池行业受到补贴下降、应收账款高企、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大幅下降。这三家被收购的企业还没有达到对的条件,与之有一定的必然联系。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张欣也表示,被收购方业绩不符合要求,终止收购是正常现象。资本对开发更有前景的项目持乐观态度是不可避免的。从已发布2018年财报的上市公司财务状况来看,受补贴下降、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大部分动力电池公司2018年业绩均出现下滑。除了猛狮科技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1530.10%外,东方精工、鹿消科技、*ST优富、嘉微新能、智航新能源等公司的净利润均下滑2-7倍。“被收购方的利润不能满足对要求,也可以通过寻求资金支持来弥补,以避免收购终止。但很明显,锂电池行业的资金现在不容易找到,只有在公司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弥补空缺的情况下,收购才能终止。”莫科说。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池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延龙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从目前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来看,特别是随着补贴的减少,企业的盈利能力将下降……
e、 对资本的热情也将降温。资本回归理性高质量项目备受青睐。“虽然终止收购的情况时有发生,但也有基金想赚快钱牟利,但这并不意味着锂电池行业没有吸引力。”在摩克看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新补贴政策的出台,以及行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高,锂电池行业的发展格局将逐渐明朗,资本将更加理性,而不是像以前那样盲目跟风。通过分析行业投资情况发现,随着系列收购的终止,新资本不断进入市场,恒大、宝能、冠城大通、万通、中葡股份、格力集团等部分企业纷纷涉足动力电池领域。有分析指出,2018年1月至12月初,动力电池产业链共发生54起合并、联合增资、产业基金(不含收购终止案件),涉及金额超过860亿元。“总的来说,经过前两年的快速发展,逐利资本看到这个行业没有那么好玩,热度自然下降。但与此同时,资本本身也在加速调整。一些弱势资本选择退出,而强势资本投资将变得更加理性,他们将集中精力进军高质量项目效果。”莫克表示。刘延龙还指出,资本会更青睐优质项目,投资也会更加理性。这也是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协会秘书长崔东书的判断:未来,动力电池领域的投资将变得越来越理性。莫科预测,2021,全球锂电池市场将达到450GWh,是2017年150GWh的三倍,年均增长率将继续保持在30%以上。2021,中国锂电池市场规模将达到227GWh,全球份额将保持在50%以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已经很明确了。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会越来越好,需求也会持续增长。这个行业仍然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在经历了前两年的投资热潮后,产业结构开始调整,大家的投资也会更加理性。”莫科表示。中国国际资本公司研究部副总经理李轩认为,从长远来看,新能源汽车是产业发展的趋势,无论是自主品牌、新兴势力还是合资车企都在争先恐后地进入这一领域。未来3-5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将达到万亿辆llar规模,因此在这个领域将有足够的机会,包括动力电池行业。不过,李轩也强调,2018年,整个产业链都在担忧:上游零部件公司担心价格;中游汽车公司担心补贴会下降,他们更担心客户会被其他竞争对手夺走。尽管2018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增长,但随着2019年外资企业的竞争,自主品牌的压力仍然很大。随着补贴的大幅下降,整个产业链的洗牌将继续。行业竞争激烈,兼并重组将加速进行。随着补贴的进一步下降和政府对优质产品的支持,动力电池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刘延龙判断,今年行业兼并重组将进一步加快,集中度将进一步加强。摩克表示:“动力电池行业将有三股力量:一是头部企业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二是雄厚的资本将继续发挥其优势,如恒大、复兴号、航天科技等。他们将投资于高质量的项目,以加快相应产品进入市场;第三,日本和韩国公司正在虎视眈眈。这三股力量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2018年,动力电池装机数据显示,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占比41.19%,装机容量达到23.43GWh,同比增长123%;
比亚迪占比20.09%,装机容量达到11.43GWh,同比增长102.43%;国轩高新占比5.4%,装机容量3.07GWh。2019年,前三大公司的市场份额可能会进一步提高,行业集中度将更加明显。与此同时,一些中小企业或产品竞争力较弱的企业将被加快淘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8月,中国动力电池相关配套企业已从2015年的150家降至100家左右。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三分之一的动力电池企业已经倒闭。“竞争正在加剧,电池公司和原材料公司都将进行重组。”刘延龙强调。数据显示,今年1月,动力电池总装机容量约为4.98GWh,同比增长281%。前十大动力电池企业总装机容量约4.45GWh,占比89%。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装机容量为2173730kWh,占比近50%;第二辆比亚迪总装机容量为1371803kWh,市场份额为30.8%;
这两个寡头垄断占据了近80%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的国轩高新总装机容量为187522kWh,市场份额为4.21%。亿纬锂能、孚能科技、比克电池和力神的市场份额在2%-4%之间,中航锂电池、卡奈新能源和聚氟的市场份额介于1%-2%之间。“日本和韩国等企业从去年开始扩大产能。一旦取消补贴,这些企业很可能会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竞争可能会更加激烈。”刘延龙说。松下开始在中国的产能扩张计划,SKI宣布将投资864亿韩元在中国重启新的合资计划,LG化学在南京的32GWh动力电池项目将于2019年10月批量生产,三星重启三星环新Xi的动力电池厂二期项目,并宣布计划向天津工厂投资24亿美元。国际巨头们正在虎视眈眈,并已做好充分准备。面对激烈的竞争,国内企业也在积极应对。刘延龙判断,国内一些企业仍有一定的竞争力。目前,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已与北汽、上汽、吉利汽车、东风、长安、广汽等国内主流新能源汽车公司合作,宝马、奔驰、大众、丰田等国际巨头以及蔚来、威马等造车新势力也是其客户。“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正借助其现有的产品优势,积极与各方合作。这种方式一方面帮助其扩大了产能,另一方面缓解了自建产能的资金压力,以确保其在竞争中的主导地位。”莫克说。孚能科技还计划到2020年将产能扩大到40GWh,力神的目标是30GWh。实力雄厚的企业正在扩大产能,加大投资,抢占未来的竞争高地。年初,国轩高科与博世签约,与众泰联手,布局软电池封装,在国际订单、合作伙伴和技术方面取得突破,为更激烈的竞争做好了充分准备。李轩认为,随着海外电池企业的进入,国内动力电池行业的主导地位可能会发生变化,但国内企业并非没有准备。动力电池细分市场仍有机会。目前,动力电池行业已经是一片红海。非主流企业没有机会吗?崔东树认为,动力电池企业大多是从消费电池领域转移过来的,因此规模普遍较小,技术实力分化明显,竞争力也有很大差异。受补贴等政策影响,新能源汽车销量波动较大,因此对各级电池企业来说也是一个机遇。例如,在年初的市场低迷时期,主要的动力电池企业将具有明显的优势,但随着年底市场的火爆,车企的产能将集体释放,因此二线动力电池企业也将分一杯羹。此外,刘延龙认为,锂电池的使用在不断扩大,企业的发展也更加多元化,这也为行业提供了许多机会。如果国家目前正在对低速电动汽车进行整顿,在这个过程中,铅酸电池可能会被锂电池进一步取代,对锂电池的需求也会增加。“锂电池行业的市场需求非常大。除了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在储能甚至电动自行车领域也有很大的需求。企业没有必要把精力集中在动力电池领域。比如天能的圆柱形电池在电动工具领域也有很大的市场,它们可以在这一领域完全继续深化。“摩克认为,随着动力电池疯狂扩张期的结束,不仅资本会更加理性,企业也会根据自身优势,综合考虑市场上的各种因素,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的路线。2018年,曾经风光无限的锂电池行业遇到了很多困难t来自之前的wanto……
相关企业扩张与资本争夺,今年,企业肆意扩张普遍遭遇资本危机,资本热逐渐回归理性。统计数据显示,仅2018年一年,动力电池行业就有十多起收购案被终止。这种势头一直持续到2019年,自2019年初以来,已有三起收购案被终止。动力电池行业的投资热潮有退潮的趋势,行业洗牌似乎已经进入深水区。失败是本次收购终止的主要原因。爱康科技终止收购新城泰,霸凌科技终止收购裕量电池,中利集团终止收购比克动力。仅在2019年前两个月,就有三起锂电池行业终止收购的案例。这种情况在2018年更加明显。2018年1月,科恒有限公司终止收购万佳设备100%股权。2018年4月,凯恩有限公司终止了对圆柱形电池制造商卓能新能源87.58%股权的收购。2018年4月,双杰电气终止收购除天津东普影业51%控股权外的全部或部分股权。2018年4月,合纵科技终止了对宁波元宗部分股权的收购。2018年5月,格力集团终止了对长源集团20%股权的收购。2018年6月,中信国安转让了梦古丽电力31.8%的股权。2018年7月,兆新股份终止发行股票,收购了盐城兴创和恒创瑞能两家从事新能源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回收的公司。2018年12月,兆鑫股份终止了对有限公司80%股权的收购。在项目的早期阶段,资金争夺无疑会赋予动力电池产业链以力量,但中间的脱节也使许多锂电池企业面临更大的资金困难。分析终止事件,Real Lithium Research首席创始人摩克在接受《中国汽车报》采访时表示,今年前两个月的三起终止事件都是由于被收购方未能达到对条件,而这背后的原因是锂电池行业利润的大幅下降。莫科告诉记者,资本在收购锂电池企业时,一般会提出对条件,要求被收购方在一定时间(三年)内实现一定的营收和利润增长率,否则收购方可以随时终止收购。去年以来,锂电池行业受到补贴下降、应收账款高企、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大幅下降。这三家被收购的企业还没有达到对的条件,与之有一定的必然联系。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张欣也表示,被收购方业绩不符合要求,终止收购是正常现象。资本对开发更有前景的项目持乐观态度是不可避免的。从已发布2018年财报的上市公司财务状况来看,受补贴下降、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大部分动力电池公司2018年业绩均出现下滑。除了猛狮科技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1530.10%外,东方精工、鹿消科技、*ST优富、嘉微新能、智航新能源等公司的净利润均下滑2-7倍。“被收购方的利润不能满足对要求,也可以通过寻求资金支持来弥补,以避免收购终止。但很明显,锂电池行业的资金现在不容易找到,只有在公司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弥补空缺的情况下,收购才能终止。”莫科说。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池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延龙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从目前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来看,特别是随着补贴的减少,企业的盈利能力会下降,对资本的热情也会降温。资本回归理性高质量的项目是最受欢迎的……
“虽然终止收购的情况时有发生,但也有基金想赚快钱牟利,但这并不意味着锂电池行业没有吸引力。”在摩克看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新补贴政策的出台,以及行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高,锂电池行业的发展格局将逐渐明朗,资本将更加理性,而不是像以前那样盲目跟风。通过分析行业投资情况发现,随着系列收购的终止,新资本不断进入市场,恒大、宝能、冠城大通、万通、中葡股份、格力集团等部分企业纷纷涉足动力电池领域。有分析指出,2018年1月至12月初,动力电池产业链共发生54起合并、联合增资、产业基金(不含收购终止案件),涉及金额超过860亿元。“总的来说,经过前两年的快速发展,逐利资本看到这个行业没有那么好玩,热度自然下降。但与此同时,资本本身也在加速调整。一些弱势资本选择退出,而强势资本投资将变得更加理性,他们将集中精力进军高质量项目效果。”莫克表示。刘延龙还指出,资本会更青睐优质项目,投资也会更加理性。这也是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协会秘书长崔东书的判断:未来,动力电池领域的投资将变得越来越理性。莫科预测,2021,全球锂电池市场将达到450GWh,是2017年150GWh的三倍,年均增长率将继续保持在30%以上。2021,中国锂电池市场规模将达到227GWh,全球份额将保持在50%以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已经很明确了。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会越来越好,需求也会持续增长。这个行业仍然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在经历了前两年的投资热潮后,产业结构开始调整,大家的投资也会更加理性。”莫科表示。中国国际资本公司研究部副总经理李轩认为,从长远来看,新能源汽车是产业发展的趋势,无论是自主品牌、新兴势力还是合资车企都在争先恐后地进入这一领域。未来3-5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将达到万亿辆llar规模,因此在这个领域将有足够的机会,包括动力电池行业。不过,李轩也强调,2018年,整个产业链都在担忧:上游零部件公司担心价格;中游汽车公司担心补贴会下降,他们更担心客户会被其他竞争对手夺走。尽管2018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增长,但随着2019年外资企业的竞争,自主品牌的压力仍然很大。随着补贴的大幅下降,整个产业链的洗牌将继续。行业竞争激烈,兼并重组将加速进行。随着补贴的进一步下降和政府对优质产品的支持,动力电池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刘延龙判断,今年行业兼并重组将进一步加快,集中度将进一步加强。摩克表示:“动力电池行业将有三股力量:一是头部企业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二是雄厚的资本将继续发挥其优势,如恒大、复兴号、航天科技等。他们将投资于高质量的项目,以加快相应产品进入市场;第三,日本和韩国公司正在虎视眈眈。这三股力量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2018年,动力电池装机数据显示,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占比41.19%,装机容量达到23.43GWh,同比增长123%;比亚迪占比20.09%,装机量达到11.43GWh,增长102.43%;
国轩高新占比5.4%,装机容量3.07GWh。2019年,前三大公司的市场份额可能会进一步提高,行业集中度将更加明显。与此同时,一些中小企业或产品竞争力较弱的企业将被加快淘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8月,中国动力电池相关配套企业已从2015年的150家降至100家左右。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三分之一的动力电池企业已经倒闭。“竞争正在加剧,电池公司和原材料公司都将进行重组。”刘延龙强调。数据显示,今年1月,动力电池总装机容量约为4.98GWh,同比增长281%。前十大动力电池企业总装机容量约4.45GWh,占比89%。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装机容量为2173730kWh,占比近50%;第二辆比亚迪总装机容量为1371803kWh,市场份额为30.8%;
这两个寡头垄断占据了近80%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的国轩高新总装机容量为187522kWh,市场份额为4.21%。亿纬锂能、孚能科技、比克电池和力神的市场份额在2%-4%之间,中航锂电池、卡奈新能源和聚氟的市场份额介于1%-2%之间。“日本和韩国等企业从去年开始扩大产能。一旦取消补贴,这些企业很可能会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竞争可能会更加激烈。”刘延龙说。松下开始在中国的产能扩张计划,SKI宣布将投资864亿韩元在中国重启新的合资计划,LG化学在南京的32GWh动力电池项目将于2019年10月批量生产,三星重启三星环新Xi的动力电池厂二期项目,并宣布计划向天津工厂投资24亿美元。国际巨头们正在虎视眈眈,并已做好充分准备。面对激烈的竞争,国内企业也在积极应对。刘延龙判断,国内一些企业仍有一定的竞争力。目前,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已与北汽、上汽、吉利汽车、东风、长安、广汽等国内主流新能源汽车公司合作,宝马、奔驰、大众、丰田等国际巨头以及蔚来、威马等造车新势力也是其客户。“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正借助其现有的产品优势,积极与各方合作。这种方式一方面帮助其扩大了产能,另一方面缓解了自建产能的资金压力,以确保其在竞争中的主导地位。”莫克说。孚能科技还计划到2020年将产能扩大到40GWh,力神的目标是30GWh。实力雄厚的企业正在扩大产能,加大投资,抢占未来的竞争高地。年初,国轩高科与博世签约,与众泰联手,布局软电池封装,在国际订单、合作伙伴和技术方面取得突破,为更激烈的竞争做好了充分准备。李轩认为,随着海外电池企业的进入,国内动力电池行业的主导地位可能会发生变化,但国内企业并非没有准备。动力电池细分市场仍有机会。目前,动力电池行业已经是一片红海。非主流企业没有机会吗?崔东树认为,动力电池企业大多是从消费电池领域转移过来的,因此规模普遍较小,技术实力分化明显,竞争力也有很大差异。受补贴等政策影响,新能源汽车销量波动较大,因此对各级电池企业来说也是一个机遇。例如,在年初的市场低迷时期,主要的动力电池企业将具有明显的优势,但随着年底市场的火爆,车企的产能将集体释放,因此二线动力电池企业也将分一杯羹。此外,刘延龙认为,锂电池的使用在不断扩大,企业的发展也更加多元化,这也为行业提供了许多机会。如果国家目前正在对低速电动汽车进行整顿,在这个过程中,铅酸电池可能会被锂电池进一步取代,对锂电池的需求也会增加。“锂电池行业的市场需求非常大。除了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在储能甚至电动自行车领域也有很大的需求。企业没有必要把精力集中在动力电池领域。比如天能的圆柱形电池在电动工具领域也有很大的市场,它们可以在这一领域完全继续深化。“摩克认为,随着动力电池疯狂扩张期的结束,不仅资本会更加理性,企业也会根据自身优势,综合考虑市场上的各种因素,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的路线。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联邦政府周一表示,根据与美国环境保护署就其汽车工厂违反联邦有害废物的问题达成的解决方案,特斯拉被罚31000美元,
1900/1/1 0:00:003月27日晚,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002594SZ)发布2018年财报。
1900/1/1 0:00:00近日,我国首份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年度报告出炉。这份由北京市发布的自动驾驶道路测试报告中,首次披露了自动驾驶相关企业,在2018年的路测情况。
1900/1/1 0:00:004月1日,东风雷诺宣布,经雷诺集团提议,东风雷诺董事会已任命葛树文先生担任东风雷诺汽车有限公司总裁于2019年4月1日生效。葛树文与此同时,雷诺集团中国区新近创立。
1900/1/1 0:00:00近日,雄韬股份002733下属全资子公司湖北雄韬环保有限责任公司8万吨锂电池回收及处置项目开工。
1900/1/1 0:00:00为了应对博世等供应商与大众集团在电动车领域的紧密合作,以及大众MEB平台标准化、多元化的产品阶梯,宝马将与“死敌”奔驰共同开发小型纯电动车。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