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被特斯拉首席撰稿人翻牌,奇点汽车是值得期待的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在造车新势力中,单体车不容忽视。这一点,来自特斯拉的首席作家哈米什·麦肯齐(hamish Mackenzie)。为了展示特斯拉的商业模式和整个公司的生存哲学,马斯克特意聘请了哈米什·麦肯齐(hamish Mackenzie)到特斯拉工作,担任首席撰稿人,并拜访了世界各地的高管和员工。写《特斯拉传奇:不可能实现》花了一年时间。这本书不久将在中国出版。近日,特斯拉首席撰稿人首次公开了对中国五大车企的评论,奇点赫然在列——另外四家分别是比亚迪、车和家、蔚来和拜腾。在hamish Mackenzie看来,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想干掉特斯拉的车企,最有潜力。奇点汽车之所以被特斯拉首席作家看重,与其创始人沈海军有关。沈有着丰富的互联网经验:2000年至2013年,沈在日本创业,先后创办了三家互联网公司;期间,2009年至2010年任金山软件集团副总裁、金山安全软件公司总裁;2013年至2015年任奇虎360公司副总裁。2015年,为了抢占特斯拉开创的智能汽车市场的先机,沈海军创立了奇点汽车。作为互联网领域的“大神”,沈在汽车智能化方面的优势毋庸置疑。所以,挑战特斯拉也不是不可能。但在此之前,已经走过四年的奇点汽车首先需要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生存下来,这是未来一切可能的基础。近日,第一电气与沈进行了深度对话。他不仅回应了社会质疑,还阐述了奇点汽车的产品战略和全新的营销模式。我能看出他对未来有一个计划。奇点iS6年内交付:产品精心打磨,只为提交完美答卷。进入2018年后,新势力造车人陆续进入量产阶段。蔚来、未来、小鹏和何忠的首批车型已于去年上市并交付。但原计划去年上市的奇点iS6因故推迟,引发诸多猜测。

Tesla, Weilai, Remote, BYD, Mini

对于原因,沈谈到了最重要的一点。“其实这也是一个核心点。在生产过程中,因为供应商质量达不到要求,我们需要再次更换供应商,这也浪费了很多时间。和以前一样,我们没有为了赢得量产时间而放弃对供应商的要求。”沈表示,奇点iS6是奇点的首款机型,也是他们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产品之一。“没有必要回避它。作为一家初创公司,奇点汽车在造车方面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尤其是在量产和交付方面。确实需要谨慎。”我问他,如果上市太晚,岂不是错过了国家补贴的窗口期?沈回答:“补贴是大势所趋,每个车企都需要走出补贴的温室,迎接真正的市场考验。在这个层面上,无论新旧,奇点汽车都是在精益创业的原则下做好了充分的准备。2019-2020年,补贴大幅下降甚至完全消失。既然已经无法享受补贴红利,不如用心打磨产品。在此期间,我们必须完成量产和批量交付,为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消费者交上一份完美的答卷。”目前,iS6已确认在BAIC长河基地和景德镇基地生产。沈非常肯定地说,“奇点iS6今年会交付。”这让我想起了前两天和主编的一次对话。奇点汽车并不是唯一在交付上“跳票”的造车新势力。蔚来是最有名的延迟发货的。我问主编对这种现象怎么看,他回答“这是负责任的态度”。奇点换了一家又一家OEM厂,宁愿延期交货也不放弃对供应商苛刻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精神是值得称道的。全新营销平台:专注智能体验和人文关怀。对于奇点来说,年内交付iS6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营销准备成为重中之重。近年来,多元化的营销方式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将导致未来流通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面对新的汽车产品和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流通体系转型升级的核心在于提升消费者体验和运营效率。

Tesla, Weilai, Remote, BYD, Mini

奇点似乎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营销平台。沈称之为超级服务,大致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描述:一是渠道方面,奇点打造了“1+N”渠道;第二,定制C2M;;第三,智能体验;第四,人文关怀。首先来看“1+N”渠道。“1”是体验店,根据用户生活场景设置,以用户生活为中心。“n”是指根据用户出行半径规划的服务中心。“以前4S店是按照车的数量来建立的;今天,它是关于车去哪里,我把服务中心开到哪里。”沈海军介绍道。让我们看看C2M系统。虽然C2M在今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奇点C2M还是有点新鲜。首先,对于智能汽车本身来说,很多功能都可以通过OTA远程升级。其次,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iS6提供了12个扩展坞,这是市面上其他机型所没有的。什么是扩展坞?其实就是功能拓展,就是卡即用。比如在高速行驶的时候,用户想要拍摄沿途的风景,那么在后视镜上挂一个运动相机就可以实现。再比如,北方天气干燥时,奇点iS6可以换成空气净化器。最后,从R&D和生产的角度来看,今年奇点与西门子签署了合作,建立一个数字化工厂。奇点将提供从R&D到生产的完整解决方案,这就构成了C2M系统。因为这个C2M系统,我终于可以实现行业内最低的库存。沈对说道。说到智能体验,沈海军主要提到了三项技术。第一个,“一个APP走遍天下”。比如在维修场景下,下单后,在家提车,提车后,在APP上就可以看到车辆的移动轨迹。在修车的过程中,工作站上的摄像头会在APP上直播维修过程。第二个,SuperID。每个用户第一次接触奇点的时候,都会得到一个ID号。以后随着接触机会的增加,用户会获得更多的标签。因此,奇点可以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三者皆有,后台系统,智能遥控,从而提升服务。最后,是沈非常强调的人文关怀。汽车品牌不能只靠单一的报道和通知来影响客户。现在汽车品牌营销需要与消费者建立更深层次的情感联系。奇点提出一对一服务。”用户进入体验中心后接触的第一个销售顾问,将成为他一生的‘汽车保姆’。“不难看出,随着AI、物联网、大数据的快速发展,汽车行业开始了更多的交叉融合和跨界创新。在我看来,造车新势力在中国汽车产业变革中带来的意义,除了推动汽车智能化,最重要的是他们还掀起了一场汽车销售的革命和创新。在这方面,奇点汽车的探索是极其有益的,也是符合市场趋势的。战略布局:基于用户的洞察,在多轮驱动的综合实力比拼过程中,造车新趋势大多还在试错。为了增加曝光和流量,我们在价格和渠道推广上做足了文章,但缺乏整体的战略规划和部署,使得目标达成率较低。部分创业者的“固有思维”和“点思维”导致后期运营成本高,成交率低,难以长期维持品牌运营。在奇点汽车未来的战略布局中,沈系统地提出了三个“加号”:“大车+小车,四轮+两轮,乘用车+商用车”。三个加号中,第一个最容易理解:大车+小车。这辆车是奇点iS6。从外观尺寸来看,奇点iS6长4900mm,宽1950mm,高1750mm,轴距2960mm。在所有中型SUV家族中,奇点iS6算是比较大的。该车是上海车展刚刚发布的iC3量产概念车。其车身尺寸为3166mm,宽度为1680mm,高度为1480mm,轴距为2000mm。奇点表示,计划在2021年初开始生产这款紧凑型城市电动汽车。

Tesla, Weilai, Remote, BYD, Mini

为什么要造车?申海云说,现在很多人出行不选车,是因为市面上大部分车的价格太低。“所以,事实上,在今天相对较低的汽车和像MINI这样更贵的汽车之间存在一个空白市场。小而时尚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所以奇点认为,只要ic3有品质感、科技感、潮流感,就会有市场。“四轮+双轮”方面,沈表示,他个人投资了另一家公司,并将之打造成精品……未来的电动两轮车。同时,我们计划与其他品牌进行技术合作。把电动车当成科技产品,下个月就能看到他们的产品了。乘用车方面,2019年量产的纯电动iS6和全场景智能电动MPV - iM8将满足三四口之家的长途出行场景;IC3瞄准个性化、时尚化的95后年轻人,二次家用车,共享出行市场,满足城市中短途出行需求。商用车方面,去年10月,奇点汽车在湖南株洲高新区新马工业园建立的基地正式开工。株洲基地的建立也成为奇点进军新能源商用车市场和智能物流领域的重要部署。沈海军告诉我,奇点汽车的战略主要是基于其对互联网时代用户出行场景的深入洞察。“奇点汽车希望通过更加创新的产品策略组合,构建基于智能、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奇点全场景出行生态版图。”值得期待的奇点汽车:智能集成创新不容小觑。业内一直有个论调,造车新势力99%都会死掉,活下来的只有两三家。对此,申海军表示部分赞同。首先,他肯定了今天不可能有那么多造车企业存活下来,五年后可能会消失一半左右,但能存活下来的有多少,还远没有定论。不过,他表示,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新的造车力量能够在性能、设计和智能网联方面比传统车企做得更好,能够存活下来的公司数量可能会超过传统车企。”在我看来,奇点汽车值得期待。期待的是,虽然奇点汽车首款车延期了,但从目前来看,他们至少对造车这件事给予了充分的敬畏。这是所有造车新势力成功的基石。最重要的是,奇点的智能优势将有助于它脱颖而出。在最近的演讲中,沈将创新分为集成创新和颠覆性创新。苹果的虽然是颠覆性的产品,但它的创新其实是融合的。沈表示:“苹果的技术点都是原创的,但它能更好地整合原有的技术点,满足用户尚未挖掘的需求,从而成为一个新的品类和市场。这就是集成创新。”奇点汽车的智能化道路也是一种集成创新。沈举了一个例子:“奇点汽车有疲劳监测功能。一般来说,疲劳监测就是通过一个摄像头来监测人的眼睛。技术本身过去就有,但是在我们的车上,不仅可以实现疲劳监测,还可以通过疲劳监测到的信号继续下一步的操作,形成一个闭环。当检测到驾驶员疲劳时,它不仅能提醒你处于疲劳驾驶状态,还能自动降低空调温度和增加风量,并适度打开窗户让新鲜空气进来。”看到这个演讲,不得不佩服沈对智能的理解,也很好奇奇点汽车在智能方面的探索。在我看来,这应该是奇点最大的竞争力,或许也是特斯拉首席作家翻盘奇点的最重要原因也在这里。说奇点能干掉特斯拉也不为过,但如果奇点能在造好车的基础上进行智能集成创新,那绝对不可小觑。在造车新势力中,单体车不容忽视。这一点,来自特斯拉的首席作家哈米什·麦肯齐(hamish Mackenzie)。为了展示特斯拉的商业模式和整个公司的生存哲学,马斯克特意聘请了哈米什·麦肯齐(hamish Mackenzie)到特斯拉工作,担任首席撰稿人,并拜访了世界各地的高管和员工。写《特斯拉传奇:不可能实现》花了一年时间。这本书不久将在中国出版。近日,特斯拉首席撰稿人首次公开了对中国五大车企的评论,奇点赫然在列——另外四家分别是比亚迪、车和家、蔚来和拜腾。在hamish Mackenzie看来,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想干掉特斯拉的车企,最有潜力。奇点汽车之所以被特斯拉首席作家看重,与其创始人沈海军有关。沈有着丰富的互联网经验:2000年至2013年,沈在日本创业,先后创办了三家互联网公司;期间,2009年至2010年任金山软件集团副总裁、金山安全软件公司总裁;2013年至2015年任奇虎360公司副总裁。2015年,为了抢占特斯拉开创的智能汽车市场的先机,沈海军创立了奇点汽车。作为互联网领域的“大神”,沈在汽车智能化方面的优势毋庸置疑。所以,挑战特斯拉也不是不可能。但在此之前,已经走过四年的奇点汽车首先需要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生存下来,这是未来一切可能的基础。近日,第一电气与沈进行了深度对话。他不仅回应了社会质疑,还阐述了奇点汽车的产品战略和全新的营销模式。我能看出他对未来有一个计划。奇点iS6年内交付:产品精心打磨,只为提交完美答卷。进入2018年后,新势力造车人陆续进入量产阶段。蔚来、未来、小鹏和何忠的首批车型已于去年上市并交付。但原计划去年上市的奇点iS6因故推迟,引发诸多猜测。

Tesla, Weilai, Remote, BYD, Mini

对于原因,沈谈到了最重要的一点。“其实这也是一个核心点。在生产过程中,因为供应商质量达不到要求,我们需要再次更换供应商,这也浪费了很多时间。和以前一样,我们没有为了赢得量产时间而放弃对供应商的要求。”沈表示,奇点iS6是奇点的首款机型,也是他们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产品之一。“没有必要回避它。作为一家初创公司,奇点汽车在造车方面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尤其是在量产和交付方面。确实需要谨慎。”我问他,如果上市太晚,岂不是错过了国家补贴的窗口期?沈回答:“补贴是大势所趋,每个车企都需要走出补贴的温室,迎接真正的市场考验。在这个层面上,无论新旧,奇点汽车都是在精益创业的原则下做好了充分的准备。2019-2020年,补贴大幅下降甚至完全消失。既然已经无法享受补贴红利,不如用心打磨产品。在此期间,我们必须完成量产和批量交付,为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消费者交上一份完美的答卷。”目前,iS6已确认在BAIC长河基地和景德镇基地生产。沈非常肯定地说,“奇点iS6今年会交付。”这让我想起了前两天和主编的一次对话。奇点汽车并不是唯一在交付上“跳票”的造车新势力。蔚来是最有名的延迟发货的。我问主编对这种现象怎么看,他回答“这是负责任的态度”。奇点换了一家又一家OEM厂,宁愿延期交货也不放弃对供应商苛刻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精神是值得称道的。全新营销平台:专注智能体验和人文关怀。对于奇点来说,年内交付iS6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营销准备成为重中之重。近年来,多元化的营销方式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将导致未来流通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面对新的汽车产品和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流通体系转型升级的核心在于提升消费者体验和运营效率。

Tesla, Weilai, Remote, BYD, Mini

奇点似乎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营销平台。沈称之为超级服务,大致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描述:一是渠道方面,奇点打造了“1+N”渠道;第二,定制C2M;;第三,智能体验;第四,人文关怀。首先来看“1+N”渠道。“1”是体验店,根据用户生活场景设置,以用户生活为中心。“n”是指根据用户出行半径规划的服务中心。“以前4S店是按照车的数量来建立的;今天,它是关于车去哪里,我把服务中心开到哪里。”沈海军介绍道。让我们看看C2M系统。虽然C2M在今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奇点C2M还是有点新鲜。首先,对于智能汽车本身来说,很多功能都可以通过OTA远程升级。其次,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iS6提供了12个扩展坞,这是市面上其他机型所没有的。什么是扩展坞?其实就是功能拓展,就是卡即用。比如在高速行驶的时候,用户想要拍摄沿途的风景,那么在后视镜上挂一个运动相机就可以实现。再比如,北方天气干燥时,奇点iS6可以换成空气净化器。最后,从R&D和生产的角度来看,今年奇点与西门子签署了合作,建立一个数字化工厂。奇点将提供从R&D到生产的完整解决方案,这就构成了C2M系统。因为这个C2M系统,我终于可以实现行业内最低的库存。沈对说道。说到智能体验,沈海军主要提到了三项技术。第一个,“一个APP走遍天下”。比如在维修场景下,下单后,在家提车,提车后,在APP上就可以看到车辆的移动轨迹。在修车的过程中,工作站上的摄像头会在APP上直播维修过程。第二个,SuperID。每个用户第一次接触奇点的时候,都会得到一个ID号。以后随着接触机会的增加,用户会获得更多的标签。因此,奇点可以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三者皆有,后台系统,智能遥控,从而提升服务。最后,是沈非常强调的人文关怀。汽车品牌不能只靠单一的报道和通知来影响客户。现在汽车品牌营销需要与消费者建立更深层次的情感联系。奇点提出一对一服务。”用户进入体验中心后接触的第一个销售顾问,将成为他一生的‘汽车保姆’。“不难看出,随着AI、物联网、大数据的快速发展,汽车行业开始了更多的交叉融合和跨界创新。在我看来,造车新势力在中国汽车产业变革中带来的意义,除了推动汽车智能化,最重要的是他们还掀起了一场汽车销售的革命和创新。在这方面,奇点汽车的探索是极其有益的,也是符合市场趋势的。战略布局:基于用户的洞察,在多轮驱动的综合实力比拼过程中,造车新趋势大多还在试错。为了增加曝光和流量,我们在价格和渠道推广上做足了文章,但缺乏整体的战略规划和部署,使得目标达成率较低。部分创业者的“固有思维”和“点思维”导致后期运营成本高,成交率低,难以长期维持品牌运营。在奇点汽车未来的战略布局中,沈系统地提出了三个“加号”:“大车+小车,四轮+两轮,乘用车+商用车”。三个加号中,第一个最容易理解:大车+小车。这辆车是奇点iS6。从外观尺寸来看,奇点iS6长4900mm,宽1950mm,高1750mm,轴距2960mm。在所有中型SUV家族中,奇点iS6算是比较大的。该车是上海车展刚刚发布的iC3量产概念车。其车身尺寸为3166mm,宽度为1680mm,高度为1480mm,轴距为2000mm。奇点表示,计划在2021年初开始生产这款紧凑型城市电动汽车。

Tesla, Weilai, Remote, BYD, Mini

为什么要造车?申海云说,现在很多人出行不选车,是因为市面上大部分车的价格太低。“所以,事实上,在今天相对较低的汽车和像MINI这样更贵的汽车之间存在一个空白市场。小而时尚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所以奇点认为,只要ic3有品质感、科技感、潮流感,就会有市场。“四轮+双轮”方面,沈表示,他个人投资了另一家公司,并将之打造成精品……未来的电动两轮车。同时,我们计划与其他品牌进行技术合作。把电动车当成科技产品,下个月就能看到他们的产品了。乘用车方面,2019年量产的纯电动iS6和全场景智能电动MPV - iM8将满足三四口之家的长途出行场景;IC3瞄准个性化、时尚化的95后年轻人,二次家用车,共享出行市场,满足城市中短途出行需求。商用车方面,去年10月,奇点汽车在湖南株洲高新区新马工业园建立的基地正式开工。株洲基地的建立也成为奇点进军新能源商用车市场和智能物流领域的重要部署。沈海军告诉我,奇点汽车的战略主要是基于其对互联网时代用户出行场景的深入洞察。“奇点汽车希望通过更加创新的产品策略组合,构建基于智能、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奇点全场景出行生态版图。”值得期待的奇点汽车:智能集成创新不容小觑。业内一直有个论调,造车新势力99%都会死掉,活下来的只有两三家。对此,申海军表示部分赞同。首先,他肯定了今天不可能有那么多造车企业存活下来,五年后可能会消失一半左右,但能存活下来的有多少,还远没有定论。不过,他表示,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新的造车力量能够在性能、设计和智能网联方面比传统车企做得更好,能够存活下来的公司数量可能会超过传统车企。”在我看来,奇点汽车值得期待。期待的是,虽然奇点汽车首款车延期了,但从目前来看,他们至少对造车这件事给予了充分的敬畏。这是所有造车新势力成功的基石。最重要的是,奇点的智能优势将有助于它脱颖而出。在最近的演讲中,沈将创新分为集成创新和颠覆性创新。苹果的虽然是颠覆性的产品,但它的创新其实是融合的。沈表示:“苹果的技术点都是原创的,但它能更好地整合原有的技术点,满足用户尚未挖掘的需求,从而成为一个新的品类和市场。这就是集成创新。”奇点汽车的智能化道路也是一种集成创新。沈举了一个例子:“奇点汽车有疲劳监测功能。一般来说,疲劳监测就是通过一个摄像头来监测人的眼睛。技术本身过去就有,但是在我们的车上,不仅可以实现疲劳监测,还可以通过疲劳监测到的信号继续下一步的操作,形成一个闭环。当检测到驾驶员疲劳时,它不仅能提醒你处于疲劳驾驶状态,还能自动降低空调温度和增加风量,并适度打开窗户让新鲜空气进来。”看到这个演讲,不得不佩服沈对智能的理解,也很好奇奇点汽车在智能方面的探索。在我看来,这应该是奇点最大的竞争力,或许也是特斯拉首席作家翻盘奇点的最重要原因也在这里。说奇点能干掉特斯拉也不为过,但如果奇点能在造好车的基础上进行智能集成创新,那绝对不可小觑。

标签:特斯拉蔚来远程比亚迪MINI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特斯拉股票收盘价创近两年新低 已跌至408亿美元

4月2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一季度亏损超出预期等不利因素影响下,电动汽车厂商特斯拉的股价从周三开始连续下滑,周五收盘时其股价是创下了近两年的新低,市值也已跌至408亿美元。

1900/1/1 0:00:00
特斯拉电池供应商松下考虑升级18650电池生产线

据日本日刊工业新闻社(NikkanKogyo)的一篇报道所说,特斯拉(Tesla)电池供应商松下(Panasonic)目前正考虑将18650电池生产线转为2170电池生产线。

1900/1/1 0:00:00
对话博世车联网事业部,看博世的新四化世界观

在汽车新四化的大环境下,无论是OEM还是互联网公司,都在积极探索车联网的种种可能性。供应商作为汽车行业的基石,同样不能错过这场浪潮。

1900/1/1 0:00:00
布局电驱动系统 欣旺达向本特勒供电池

日前,德国本特勒正式发布其全新电动汽车底盘系统(20版本)。

1900/1/1 0:00:00
曝合并方案遭拒 雷诺将提议与日产成立合资控股公司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法国汽车制造商雷诺将向日产汽车提议成立一家合资控股公司,而两家公司将任命几乎相同数量的董事。这意味着雷诺正寻求与日产进一步的整合。

1900/1/1 0:00:00
就如何发推特 马斯克与SEC再次达成和解

图片来源:Twitter据外媒报道,围绕特斯拉(Tesla)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Musk)推特使用习惯的监管之争可能已经告一段落,至少目前为止是这样。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