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汽车企业,你该拿什么“”明天?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汽车市场仍在下滑,而且比预期的还要糟糕。许多人担心今年的市场趋势。在不乐观的同时,大家都把话题聚焦到了市场形势何时结束。在分析车市形势时,大多数人总是把经济形势的走势作为主要指标。经济形势好的时候,车市一定好,反之亦然。这一般是过去几十年汽车市场的原因。许多人可能不同意对汽车工业发展的描述,但必须实事求是地说,中国汽车市场近年来的增长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正是因为这种“因果”关系,汽车卖得不好,人们总是习惯于客观地找原因,主观因素往往被忽略。目前在分析市场下跌原因时,缺乏对主观原因的反思。汽车市场下滑,经济形势是一回事,产品能不能适销对路又是另一回事。两个原因都找。在我看来,目前的汽车产品不能满足消费升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都说汽车已经从原来的代步工具变成了移动出行的综合解决方案,消费者也开始把汽车当成了一个平台。这其实指的是消费升级。面对这种变化,汽车企业其实并没有做好准备:要么是有了初步的方案,但远远没有解决问题;或者它可能连计划都没有,还停留在传统汽车的框架内。什么是移动出行的综合解决方案?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解读,但我认为人们所说的“电气化、智能化、网络化、共享化”应该是这个综合解决方案的技术“路线图”。也就是说,汽车企业必须在这“四化”上有所突破,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过去我们说安全、节能、环保是汽车工业发展的三大主题。今天的“四化”是这三大主题在新的消费需求下的新技术特征,是企业的全面技术升级。显然,我们的汽车工业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好。首先,汽车行业对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反应迟钝。你今天看到的汽车语音交互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主要来自于近年来兴起的新生力量。曾几何时,这些新生力量带来的智能网联技术让传统车企耳目一新。换句话说,没有这些新生力量的所谓创新,今天的传统汽车可能还在传统的老路上。问题是,智能技术,比如我们今天已经非常熟悉的智能技术,已经出现在互联网和手机领域。智能化让移动通信插上了发展的翅膀,而汽车行业才刚刚起步。不得不说,现在的汽车行业,技术问题还是很多的。电气化是四化中问题最多的技术之一。虽然国家确定了以电动汽车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战略,但从技术基础和市场基础来看,仍缺乏强有力的说服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充换电技术和成本与实用的商业模式差距很大。尽管近年来电动汽车销量年增长率很高,但基数仍然很低。这与消费者对电动车续航里程等技术问题的焦虑有直接关系。现有的销售大部分还是靠“旅游公司”的补贴和大客户的订单,说明不了多少。但“车机”玩不过“手机”应该是目前汽车智能网联最大的尴尬。近年来,几乎所有的车企都开发了配备语音交互功能的车载系统,这确实让消费者“爱不释手”,因为其基本功能并没有超出手机的应用范围。而像自动泊车这样的技术被厂商拿来炫耀的很多,真正能自动泊车的很少。目前没有一家车企能做到100%自动泊车。有数据显示,自动泊车的平均成功率在50%以下。可见那些高度智能化的技术,L3,L4,包括完全无人驾驶,都只是在前提下的“试驾”。这些都离消费者对汽车消费升级的需求不远了。在分析汽车销量下滑的原因时,有一个现象值得我们思考。从去年开始,市场上几个曾经月销三四万辆的中国品牌“神车”突然开始出现明显的销量下滑。一时间,车厂找不到原因。其实问题出在“四化”上。那些“神车”之所以一开始卖的好,主要是从传统汽车的角度来看做的好。是因为外观和内饰的感官品质有了明显的提升,再加上一个定位合适的价格。但从去年开始,消费者对汽车“四化”的需求明显增加,从传统角度造车、卖车已经很难适应需求。事实证明,尽管这些“神车”在外观上有所改变,在内饰品质上有所加强,在价格上也有所调整,但市场依然不灵。虽然一些企业也注意到了智能化和网络化,但他们突出了车机的使用。因为没有新意,他们还停留在社交和娱乐层面,消费者自然不买账。汽车企业必须尽快在“四化”发展中找到一个好的解决方案,以满足汽车消费升级和金融需求……ly让车市回归真实轨道。目前真正明白其中含义的车企并不多。在刚刚结束的上海国际车展上,大家脸上看到的所谓“四化”有很多值得推敲的地方。很多企业把它当成一个标签,贴在自己身上,说自己在“四化”的某个方面走在前列。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的。在本届车展上,一家互联网公司成为各大车企的“烫手山芋”,为所有车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这背后其实是车企不懂什么是核心技术的问题。目前一些车企和互联网公司的所谓合作,必然以两种方式收场:要么和车脱离,就像今天的“车机”,但是不能玩手机。或者把自己的命运交到别人手里。有人说,汽车企业应该避免成为笔记本电脑行业的联想和富士康。这句话应该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在我看来,很多汽车企业的“战略合作协议”就是让别人成为汽车行业的“英特尔”和“微软”。它暴露的关键点是对“四化”概念的理解和技术解决方案远远不到位。车市疲软肯定有原因。我认为我们不需要担心经济形势的原因。问题是,经济形势好的时候,我们的车能卖得好吗?这应该是未来车市必须提出的问题。我想说的是,当消费者有了消费升级的意愿,我们车企拿什么去满足他们的需求?车卖不出去,产品一定是不可忽视的原因。这一点是企业任何时候都绕不过去的。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汽车市场仍在下滑,而且比预期的还要糟糕。许多人担心今年的市场趋势。在不乐观的同时,大家都把话题聚焦到了市场形势何时结束。在分析车市形势时,大多数人总是把经济形势的走势作为主要指标。经济形势好的时候,车市一定好,反之亦然。这一般是过去几十年汽车市场的原因。许多人可能不同意对汽车工业发展的描述,但必须实事求是地说,中国汽车市场近年来的增长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正是因为这种“因果”关系,汽车卖得不好,人们总是习惯于客观地找原因,主观因素往往被忽略。目前在分析市场下跌原因时,缺乏对主观原因的反思。汽车市场下滑,经济形势是一回事,产品能不能适销对路又是另一回事。两个原因都找。在我看来,目前的汽车产品不能满足消费升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都说汽车已经从原来的代步工具变成了移动出行的综合解决方案,消费者也开始把汽车当成了一个平台。这其实指的是消费升级。面对这种变化,汽车企业其实并没有做好准备:要么是有了初步的方案,但远远没有解决问题;或者它可能连计划都没有,还停留在传统汽车的框架内。什么是移动出行的综合解决方案?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解读,但我认为人们所说的“电气化、智能化、网络化、共享化”应该是这个综合解决方案的技术“路线图”。也就是说,汽车企业必须在这“四化”上有所突破,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过去我们说安全、节能、环保是汽车工业发展的三大主题。今天的“四化”是这三大主题在新的消费需求下的新技术特征,是企业的全面技术升级。显然,我们的汽车工业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好。首先,汽车行业对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反应迟钝。你今天看到的汽车语音交互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主要来自于近年来兴起的新生力量。曾几何时,这些新生力量带来的智能网联技术让传统车企耳目一新。换句话说,没有这些新生力量的所谓创新,今天的传统汽车可能还在传统的老路上。问题是,智能技术,比如我们今天已经非常熟悉的智能技术,已经出现在互联网和手机领域。智能化让移动通信插上了发展的翅膀,而汽车行业才刚刚起步。不得不说,现在的汽车行业,技术问题还是很多的。电气化是四化中问题最多的技术之一。虽然国家确定了以电动汽车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战略,但从技术基础和市场基础来看,仍缺乏强有力的说服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充换电技术和成本与实用的商业模式差距很大。尽管近年来电动汽车销量年增长率很高,但基数仍然很低。这与消费者对电动车续航里程等技术问题的焦虑有直接关系。现有的销售大部分还是靠“旅游公司”的补贴和大客户的订单,说明不了多少。但“车机”玩不过“手机”应该是目前汽车智能网联最大的尴尬。近年来,几乎所有的车企都开发了配备语音交互功能的车载系统,这确实让消费者“爱不释手”,因为其基本功能并没有超出手机的应用范围。而像自动泊车这样的技术被厂商拿来炫耀的很多,真正能自动泊车的很少。目前没有一家车企能做到100%自动泊车。有数据显示,自动泊车的平均成功率在50%以下。可见那些高度智能化的技术,L3,L4,包括完全无人驾驶,都只是在前提下的“试驾”。这些都离消费者对汽车消费升级的需求不远了。在分析汽车销量下滑的原因时,有一个现象值得我们思考。从去年开始,市场上几个曾经月销三四万辆的中国品牌“神车”突然开始出现明显的销量下滑。一时间,车厂找不到原因。其实问题出在“四化”上。那些“神车”之所以一开始卖的好,主要是从传统汽车的角度来看做的好。是因为外观和内饰的感官品质有了明显的提升,再加上一个定位合适的价格。但从去年开始,消费者对汽车“四化”的需求明显增加,从传统角度造车、卖车已经很难适应需求。事实证明,尽管这些“神车”在外观上有所改变,在内饰品质上有所加强,在价格上也有所调整,但市场依然不灵。虽然一些企业也注意到了智能化和网络化,但他们突出了车机的使用。因为没有新意,他们还停留在社交和娱乐层面,消费者自然不买账。汽车企业必须尽快在“四化”发展中找到一个好的解决方案,以满足汽车消费升级和金融需求……ly让车市回归真实轨道。目前真正明白其中含义的车企并不多。在刚刚结束的上海国际车展上,大家脸上看到的所谓“四化”有很多值得推敲的地方。很多企业把它当成一个标签,贴在自己身上,说自己在“四化”的某个方面走在前列。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的。在本届车展上,一家互联网公司成为各大车企的“烫手山芋”,为所有车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这背后其实是车企不懂什么是核心技术的问题。目前一些车企和互联网公司的所谓合作,必然以两种方式收场:要么和车脱离,就像今天的“车机”,但不能玩手机。或者把自己的命运交到别人手里。有人说,汽车企业应该避免成为笔记本电脑行业的联想和富士康。这句话应该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在我看来,很多汽车企业的“战略合作协议”就是让别人成为汽车行业的“英特尔”和“微软”。它暴露的关键点是对“四化”概念的理解和技术解决方案远远不到位。车市疲软肯定有原因。我认为我们不需要担心经济形势的原因。问题是,经济形势好的时候,我们的车能卖得好吗?这应该是未来车市必须提出的问题。我想说的是,当消费者有了消费升级的意愿,我们车企拿什么去满足他们的需求?车卖不出去,产品一定是不可忽视的原因。这一点是企业任何时候都绕不过去的。

标签: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报告:特斯拉Autopilot高速路自动变道功能风险巨大

北京时间5月23日早间消息,据美国财经媒体CNBC援引《消费者报告》杂志报告称,特斯拉对其Autopilot功能的最新更新引发了“严重的安全担忧”。

1900/1/1 0:00:00
大陆技术增长电动汽车续航里程 成功设计最优燃料电池系统

(图片来源:大陆官网)据外媒报道,随着人们对电动移动出行和电动汽车(EV)的兴趣日益高涨,确保电动汽车的日常实用性变得越来越重要。

1900/1/1 0:00:00
EV晨报 | 九城将入局充电领域;特斯拉V3超充桩年底入华;Model S/X售价下调

1、九城将成立合资公司入局电动车充电领域我们获悉,九城近期将与电动车充电设备及运营平台提供商驿普乐氏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为电动车的城市充电设备及平台提供产品及运营服务。

1900/1/1 0:00:00
恩捷股份:子公司与LG化学签订不超6.17亿美元重大合同

恩捷股份0028125月19日晚公告,控股子公司上海恩捷与LG化学就采购锂电池隔离膜产品事宜签署《购销合同》,合同生效日为4月4日,合同总金额不超过617亿美元,合同期限为5年。

1900/1/1 0:00:00
郑刚任铁牛集团董事长特别顾问 投身兼并重组大潮

今年2月份离职的前北汽新能源党委书记、总经理郑刚时隔三个月后,终于“重出江湖”。

1900/1/1 0:00:00
EV晨报 | 东风高端新能源车品牌将独立运营;腾势将并入奔驰销售体系;LITE-R300上市

1、工信部第320批新车公示:理想ONE欧拉R2小鹏G3爱驰U5等429款新能源车进入阅读原文2019年5月17日,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