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工信部发布《2019年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以下简称《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和《2019年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以下简称《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标准化工作的两个关键文件对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的标准化,以及规范产品质量和促进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持和引领作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世春在接受《中国汽车报》采访时表示,《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的出台,是对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前期工作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高的期望,有利于引导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及相关工作走向快车道。标准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是关键任务之一。杨世春认为,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需要标准化支撑。如果说标准化是发展的“法则”和路径,那么标准化工作的要点既是一张设计图,也是一张施工图。其中,与去年要点相比的变化,显示了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和标准化的显著进步。《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提出了三项重点任务,包括落实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动态完善标准体系、系统布局技术领域、加快重点标准制修订、履行国际协调责任、加强标准交流合作。与2018版相比,2019版《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要点》起点更高,工作更深入。新《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首次提出了积极创新、探索标准化新模式、动态完善、整体推进标准体系建设的指导原则。在具体工作要点上,也从2018年的机构内部协调转向强调具体工作任务。在国际协调方面,也从2018年参与国际法律法规的制定,转变为强调深入参与。在工作要点中,很多具体工作从2018年的“起步”变成了“稳步推进”,如稳步推进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标准制定,全面开展自动驾驶相关标准制定,有序推进汽车信息安全标准制定,配合制定车联网相关标准等。在国际协调方面,强调继续加大参与国际标准的广度和深度;系统跟踪ISO/TC22的发展,积极参与ADAG的项目规划,深度参与预期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等关键标准的制定;认真履行自动驾驶测试场景工作组(SC33/WG9)召集人职责,积极承担测试场景通用要求等国际标准制定工作。《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提出了优化标准体系、推进标准创新发展、研究重点领域、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加强国际参与、提升国际影响力等三项重点任务。与2018版相比,2019版《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更加强调把握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持续优化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突出重点急需标准研究修订的指导原则。在具体工作要点上,2018版突出强化组织保障,新能源汽车标准化要点将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作为重点工作之一,还首次明确提出了电动汽车安全、电动汽车能耗、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和加氢系统、动力电池回收等领域的标准化工作要点。在国际协调方面,强调利用已建立的中欧、中德、中法、中日等双边合作机制和APEC、一带一路等多边交流平台,继续加强电动汽车安全、能耗、关键零部件、充电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开展相关技术研究、测试和验证,支持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法规的协调推进。竞争进一步加剧。“标准化是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话语权,一直是国际产业竞争的必争之地。”杨世春认为,在标准化时代,掌握标准才有话语权。近年来,汽车“新四化”发展迅速。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宣布禁售燃油汽车进入倒计时。中国作为汽车大国,也提出2025年新能源整体市场份额要达到20%。智能网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作为一项跨行业、跨领域、跨边界的多维度综合技术,正在成为新网络环境和自然环境下保障交通安全、提高交通效率、增加乘坐舒适性、降低能耗和污染的综合解决方案,是建设清洁、绿色、智慧城市的重要支柱。所以世界上很多工业强国都在以标准甚至法规的形式为工业发展保驾护航。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除了国际组织的努力,2017年8月,英国政府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关键原则》,提出了顶层设计、风险管理与评估、产品售后服务与应急机制、整体安全需求、系统设计、软件安全管理、数据安全、柔性设计等八大关键原则。这一监管标准将网络安全的责任扩展到供应链中的每一个主体,强调在汽车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考虑网络安全问题。在国际标准组织中,3GPP(通信第三代合作伙伴工作组)制定了V2X(车联网)的信息安全技术要求,以保证通信的安全性。一直致力于汽车安全标准的SAE已经与ISO组成了联合工作组,并起草了ISO/SAE TC22中的ISO 21434国际标准,将于今年完成。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等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在各自职权范围内积极开展国际新能源汽车标准化的修订和协调工作;同时,美国、德国、日本等主要汽车发达国家和欧盟等区域性组织都有自己的新能源汽车标准化组织,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制定了相应的电动汽车标准化工作计划,积极开展电动汽车相关的标准化修订和协调工作。这种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标准化等领域的竞争态势,是国际产业竞争的重要体现。标准制定侧重于国际发展。由于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新形势下应对国际竞争的需要,近年来,我国汽车标准化特别是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标准化不断深化和加快。在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领域,4月4日,在国家标准委新发布的第一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中,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智能网联汽车分标委提交的4项汽车信息安全推荐性国家标准项目获得通过,包括:《汽车信息安全通用技术要求》(计划号2019 10 65-T-339);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信息安全技术要求(计划号2019 10 66-T-339);《车辆信息交互系统信息安全技术要求》(计划号2019 10 69-T-339);汽车网关信息安全技术要求。20191070-T-339)。作为汽车产业相关标准化工作的组织者,工信部提出,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部署,积极创新探索标准化工作新模式,动态完善和推进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制定重点领域关键急需标准,加强国际标准法规协调和产业合作;要有效把握产业融合发展趋势,不断优化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重点抓好关键急需标准的研究修订。“此次发布的两个标准化工作重点文件,将推动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创新发展,实现标准体系优化和工作深化,也将推动我国深度参与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国际技术法规制定和国际标准化工作。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与世界共享中国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标准化成果,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共同推动世界汽车工业技术进步。”杨世春强调。5月15日,工信部发布《2019年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以下简称《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和《2019年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以下简称《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标准化工作的两个关键文件对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的标准化,以及规范产品质量和促进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持和引领作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世春在接受《中国汽车报》采访时表示,《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的出台,是对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前期工作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高的期望,有利于引导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及相关工作走向快车道。标准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是关键任务之一。杨世春认为,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需要标准化支撑。如果说标准化是发展的“法则”和路径,那么标准化工作的要点既是一张设计图,也是一张施工图。其中,与去年要点相比的变化,显示了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和标准化的显著进步。《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提出了三项重点任务,包括落实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动态完善标准体系、系统布局技术领域、加快重点标准制修订、履行国际协调责任、加强标准交流合作。与2018版相比,2019版《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要点》起点更高,工作更深入。新《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首次提出了积极创新、探索标准化新模式、动态完善、整体推进标准体系建设的指导原则。在具体工作要点上,也从2018年的机构内部协调转向强调具体工作任务。在国际协调方面,也从2018年参与国际法律法规的制定,转变为强调深入参与。在工作要点中,很多具体工作从2018年的“起步”变成了“稳步推进”,如稳步推进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标准制定,全面开展自动驾驶相关标准制定,有序推进汽车信息安全标准制定,配合制定车联网相关标准等。在国际协调方面,强调继续加大参与国际标准的广度和深度;系统跟踪ISO/TC22的发展,积极参与ADAG的项目规划,深度参与预期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等关键标准的制定;认真履行自动驾驶测试场景工作组(SC33/WG9)召集人职责,积极承担测试场景通用要求等国际标准制定工作。《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提出了优化标准体系、推进标准创新发展、研究重点领域、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加强国际参与、提升国际影响力等三项重点任务。与2018版相比,2019版《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更加强调把握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持续优化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突出重点急需标准研究修订的指导原则。在具体工作要点上,2018版突出强化组织保障,新能源汽车标准化要点将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作为重点工作之一,还首次明确提出了电动汽车安全、电动汽车能耗、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和加氢系统、动力电池回收等领域的标准化工作要点。在国际协调方面,强调利用已建立的中欧、中德、中法、中日等双边合作机制和APEC、一带一路等多边交流平台,继续加强电动汽车安全、能耗、关键零部件、充电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开展相关技术研究、测试和验证,支持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法规的协调推进。竞争进一步加剧。“标准化是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话语权,一直是国际产业竞争的必争之地。”杨世春认为,在标准化时代,掌握标准才有话语权。近年来,汽车“新四化”发展迅速。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宣布禁售燃油汽车进入倒计时。中国作为汽车大国,也提出2025年新能源整体市场份额要达到20%。智能网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作为一项跨行业、跨领域、跨边界的多维度综合技术,正在成为新网络环境和自然环境下保障交通安全、提高交通效率、增加乘坐舒适性、降低能耗和污染的综合解决方案,是建设清洁、绿色、智慧城市的重要支柱。所以世界上很多工业强国都在以标准甚至法规的形式为工业发展保驾护航。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除了国际组织的努力,2017年8月,英国政府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关键原则》,提出了顶层设计、风险管理与评估、产品售后服务与应急机制、整体安全需求、系统设计、软件安全管理、数据安全、柔性设计等八大关键原则。这一监管标准将网络安全的责任扩展到供应链中的每一个主体,强调在汽车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考虑网络安全问题。在国际标准组织中,3GPP(通信第三代合作伙伴工作组)制定了V2X(车联网)的信息安全技术要求,以保证通信的安全性。一直致力于汽车安全标准的SAE已经与ISO组成了联合工作组,并起草了ISO/SAE TC22中的ISO 21434国际标准,将于今年完成。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等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在各自职权范围内积极开展国际新能源汽车标准化的修订和协调工作;同时,美国、德国、日本等主要汽车发达国家和欧盟等区域性组织都有自己的新能源汽车标准化组织,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制定了相应的电动汽车标准化工作计划,积极开展电动汽车相关的标准化修订和协调工作。这种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标准化等领域的竞争态势,是国际产业竞争的重要体现。标准制定侧重于国际发展。由于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新形势下应对国际竞争的需要,近年来,我国汽车标准化特别是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标准化不断深化和加快。在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领域,4月4日,在国家标准委新发布的第一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中,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智能网联汽车分标委提交的4项汽车信息安全推荐性国家标准项目获得通过,包括:《汽车信息安全通用技术要求》(计划号2019 10 65-T-339);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信息安全技术要求(计划号2019 10 66-T-339);《车辆信息交互系统信息安全技术要求》(计划号2019 10 69-T-339);汽车网关信息安全技术要求。20191070-T-339)。作为汽车产业相关标准化工作的组织者,工信部提出,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部署,积极创新探索标准化工作新模式,动态完善和推进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制定重点领域关键急需标准,加强国际标准法规协调和产业合作;要有效把握产业融合发展趋势,不断优化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重点抓好关键急需标准的研究修订。“此次发布的两个标准化工作重点文件,将推动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创新发展,实现标准体系优化和工作深化,也将推动我国深度参与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国际技术法规制定和国际标准化工作。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与世界共享中国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标准化成果,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共同推动世界汽车工业技术进步。”杨世春强调。
当大家还沉浸在新势力造车的酷炫外形以及车辆不断智能化的洗礼当中时,最近一辆非常酷炫的飞行汽车亮入小编的眼中,据称是吉利汽车旗下的Terrafugia特力飞行汽车。
1900/1/1 0:00:00据彭博社报道,由于中国政府推动绿色出行,倡导更环保车型,未来20年中国将成为电动汽车制造商的主要战场,2040年电动汽车的销售比例或高达68。
1900/1/1 0:00:00据外媒报道,由于最近ModelS电动车在上海和香港共发生两起起火事件,特斯拉星期四(5月16日)宣布将对其电池软件进行升级,并表示针对这两起事故的调查正在进行当中。
1900/1/1 0:00:005月17日,百度公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报告。数据显示,本季度百度营收241亿元人民币约合359亿美元,同比增长15,剔除分拆业务对收入的影响,同比增长21。
1900/1/1 0:00:00据外媒报道,四名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Trump)预计将把对进口汽车和零部件征收关税的决定推迟六个月,暂时避免扩大全球贸易纠纷。
1900/1/1 0:00:00据充电联盟提供数据显示,中国汽车产业2018年整体产销量低于年初期,而电动汽车产业仍然保持高速增长,截止至2018年12月,我国电动汽车保有量近300万辆,相对应的充电桩市场公共类保有量是33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