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下午,中国石油消费总量控制与政策研究项目(简称控油研究项目)在北京发布了由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iCET)撰写的《中国传统燃油汽车退出时间表研究》报告。
《报告》在深入研究国内外传统燃油汽车禁售、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趋势、市场经济作用、供油安全、环境保护和碳减排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传统燃油汽车替代和退出的设计方案,并对其不确定性和风险进行了分析。来自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和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的专家对报告进行了评论。你为什么辞职?报告认为,传统燃油汽车的逐步退出是不可逆转的全球趋势。在节能减排、污染治理和汽车产业转型等因素的推动下,2016年以来,多个国家、地区和城市宣布将禁止销售燃油汽车。虽然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禁止销售燃油汽车仍以主管部门的立场为主,但挪威、荷兰、英国等国已经通过法案、国家规划文件或交通部门战略书等形式提出了禁止销售燃油汽车的具体时间表。一些汽车公司也针对这一趋势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比如大众计划2030年实现全系车型电动化,传统燃油车将全面停售;北汽集团提出,2025年自主品牌将在中国全面停售燃油车。
报告认为,制定禁止销售燃油汽车的时间表,是政策和企业生产规划的引导作用,给社会一个明确的市场信号,即传统燃油汽车的逐步替代和退出是不可逆转的全球趋势。根据国内外的经验,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将起到关键的引导作用。投资者需要做出明智的决策,企业需要提前做好生产安排,消费者需要改变消费认知和模式。中国的一些城市和地区已经率先开始了这一进程。2019年3月,海南省发布《清洁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成为全国首个提出各细分领域汽车清洁能源目标和路线图的地区;很多车企也主动推出了自主品牌燃油车的退出时间表和路线图。报告认为,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并逐步退出传统燃油汽车的第一推动力是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改善空气质量。国家《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各地出台并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及其行动计划。其中,发展新能源汽车是防治道路交通污染的重要手段。另一个重要动力是降低石油消耗,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2018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70.9%,而且还会继续上升。截至2018年底,我国汽车产销量已连续10年位居世界第一,汽车保有量超过2亿辆。乘用车和商用车的用油量占中国总用油量的42%。预计中国的汽车数量将进一步增加。如果依靠传统燃油汽车来满足这种需求,石油消耗将大幅增加,加剧能源供应风险。控油研究项目的情景分析表明,中国石油消费总量将在2025年左右达到峰值。为实现这一目标,逐步退出传统燃油汽车是最重要的战略安排之一。
什么时候戒,怎么戒?报告建议,可以按照“分区域、分车型、分阶段”的步骤,逐步实施传统燃油汽车的禁用和退出。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均汽车拥有量、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报告将分为四个等级。第一层次是特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和功能示范区(如海南、雄安);第二层次是传统汽车限购城市和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省会城市;第三层次主要是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如华北、长三角、泛珠三角、魏奋平原);第四级(如西北、东北、西南)紧随其后。传统燃油车退出流程由点及面推进。
报告根据退出的难易程度将燃油车分为五类,并安排了其退出的优先顺序。公共汽车、出租车、分时租赁和网上拼车、邮政和轻型物流车辆、机场和港口野战车辆、环卫车辆和公务车辆应首先更换或退出,其次是私家车和普通商务车。北京、上海、深圳等I级城市和广州、天津、南京等II级城市,2030年要全面退出私家车。例如,深圳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公交车和出租车全电动化的城市。在传统燃油车的出路上,深圳走在了中国的前列。报告建议公路运输中的轻型卡车、中型卡车和重型卡车应根据其电动技术发展和应用的难易程度制定退出计划。在市场手段和政策手段的共同驱动下,我国有望在2050年实现传统燃油汽车的全面退出。
会有什么影响?报告预计,随着我国传统燃油汽车的逐步退出,柴油消费已经达到峰值水平并进入消费平台期,汽油消费将在2025年左右达到峰值。之后,汽油和柴油的消费量将继续下降,到2040年和2050年,将分别比峰值下降55%和80%。我国燃油汽车终端温室气体排放量预计在2024年达到峰值,2040年和2050年终端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分别下降51%和77%。
《不确定性与建议》报告最后指出,考虑到锂等稀有金属资源供应、电池回收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传统整车企业转型、外部环境和重大技术突破等因素,我国传统燃油汽车退出和进展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报告提出了旨在推动我国传统燃油汽车退出的政策建议,包括成立跨部门、跨行业的专家论证委员会,深入论证传统燃油汽车禁售的可行性和时间表,建立多部门协同推进机制;构建法律依据,在重要法规文件中体现传统燃油汽车退出某一阶段的目标优先性;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引入激励机制;引导传统汽车产业转型;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定期评估传统燃油汽车的退出和电动化进程;在消费端,也要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的交通管理和现有燃油汽车的引导退出政策。能源交通创新中心创始人兼执行董事安峰认为,除了市场,政策是传统燃油车退出的主要工具,需要制定完善的实施细则,不断评估政策的效果和影响,调整原有方案。发布会上,自然资源保护协会高级顾问、控油研究项目核心组专家杨富强指出,燃油车退出时间表不应“一刀切”。应该有扎实的前瞻性研究供决策者参考,投资者、制造商和消费者也需要足够的时间进行战略和规划调整。同时也要考虑汽车技术和能源技术“突破”的可能性。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突破和商业模式创新将加速传统燃油汽车的退出。此外,更优化的低碳交通系统规划和共享出行也将加速中国传统燃油汽车的退出。下一步,控油研究项目将继续联合更多机构对交通系统进行全面的低碳研究,并将选择具体的典型城市和地区对燃油汽车退出的路线图进行深入分析,使该地区传统燃油汽车的退出速度能够快于全国规定的时限。基于未来更深入的研究,控油研究项目将继续完善传统燃油车退出的时间表。以下为报告全文下载链接:http://nrdc.cn/Public/uploads/2019-05-20/5ce20cbfca564.pdf 5月20日下午,中国石油消费总量控制与政策研究项目(简称控油研究项目)在京发布了由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iCET)撰写的《中国传统燃油汽车退出时间表研究》报告。
《报告》在深入研究国内外传统燃油汽车禁售、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趋势、市场经济作用、供油安全、环境保护和碳减排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传统燃油汽车替代和退出的设计方案,并对其不确定性和风险进行了分析。来自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和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的专家对报告进行了评论。你为什么辞职?报告认为,传统燃油汽车的逐步退出是不可逆转的全球趋势。在节能减排、污染治理和汽车产业转型等因素的推动下,2016年以来,多个国家、地区和城市宣布将禁止销售燃油汽车。虽然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禁止销售燃油汽车仍以主管部门的立场为主,但挪威、荷兰、英国等国已经通过法案、国家规划文件或交通部门战略书等形式提出了禁止销售燃油汽车的具体时间表。一些汽车公司也针对这一趋势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比如大众计划2030年实现全系车型电动化,传统燃油车将全面停售;北汽集团提出,2025年自主品牌将在中国全面停售燃油车。
报告认为,制定禁止销售燃油汽车的时间表,是政策和企业生产规划的引导作用,给社会一个明确的市场信号,即传统燃油汽车的逐步替代和退出是不可逆转的全球趋势。根据国内外的经验,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将起到关键的引导作用。投资者需要做出明智的决策,企业需要提前做好生产安排,消费者需要改变消费认知和模式。中国的一些城市和地区已经率先开始了这一进程。2019年3月,海南省发布《清洁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成为全国首个提出各细分领域汽车清洁能源目标和路线图的地区;很多车企也主动推出了自主品牌燃油车的退出时间表和路线图。报告认为,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并逐步退出传统燃油汽车的第一推动力是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改善空气质量。国家《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各地出台并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及其行动计划。其中,发展新能源汽车是防治道路交通污染的重要手段。另一个重要动力是降低石油消耗,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2018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70.9%,而且还会继续上升。截至2018年底,我国汽车产销量已连续10年位居世界第一,汽车保有量超过2亿辆。乘用车和商用车的用油量占中国总用油量的42%。预计中国的汽车数量将进一步增加。如果依靠传统燃油汽车来满足这种需求,石油消耗将大幅增加,加剧能源供应风险。控油研究项目的情景分析表明,中国石油消费总量将在2025年左右达到峰值。为实现这一目标,逐步退出传统燃油汽车是最重要的战略安排之一。
什么时候戒,怎么戒?报告建议,可以按照“分区域、分车型、分阶段”的步骤,逐步实施传统燃油汽车的禁用和退出。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均汽车拥有量、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报告将分为四个等级。第一层次是特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和功能示范区(如海南、雄安);第二层次是传统汽车限购城市和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省会城市;第三层次主要是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如华北、长三角、泛珠三角、魏奋平原);第四级(如西北、东北、西南)紧随其后。传统燃油车退出流程由点及面推进。
报告根据退出的难易程度将燃油车分为五类,并安排了其退出的优先顺序。公共汽车、出租车、分时租赁和网上拼车、邮政和轻型物流车辆、机场和港口野战车辆、环卫车辆和公务车辆应首先更换或退出,其次是私家车和普通商务车。北京、上海、深圳等I级城市和广州、天津、南京等II级城市,2030年要全面退出私家车。例如,深圳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公交车和出租车全电动化的城市。在传统燃油车的出路上,深圳走在了中国的前列。报告建议公路运输中的轻型卡车、中型卡车和重型卡车应根据其电动技术发展和应用的难易程度制定退出计划。在市场手段和政策手段的共同驱动下,我国有望在2050年实现传统燃油汽车的全面退出。
会有什么影响?报告预计,随着我国传统燃油汽车的逐步退出,柴油消费已经达到峰值水平并进入消费平台期,汽油消费将在2025年左右达到峰值。之后,汽油和柴油的消费量将继续下降,到2040年和2050年,将分别比峰值下降55%和80%。我国燃油汽车终端温室气体排放量预计在2024年达到峰值,2040年和2050年终端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分别下降51%和77%。
《不确定性与建议》报告最后指出,考虑到锂等稀有金属资源供应、电池回收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传统整车企业转型、外部环境和重大技术突破等因素,我国传统燃油汽车退出和进展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报告提出了旨在推动我国传统燃油汽车退出的政策建议,包括成立跨部门、跨行业的专家论证委员会,深入论证传统燃油汽车禁售的可行性和时间表,建立多部门协同推进机制;构建法律依据,在重要法规文件中体现传统燃油汽车退出某一阶段的目标优先性;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引入激励机制;引导传统汽车产业转型;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定期评估传统燃油汽车的退出和电动化进程;在消费端,也要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的交通管理和现有燃油汽车的引导退出政策。能源交通创新中心创始人兼执行董事安峰认为,除了市场,政策是传统燃油车退出的主要工具,需要制定完善的实施细则,不断评估政策的效果和影响,调整原有方案。发布会上,自然资源保护协会高级顾问、控油研究项目核心组专家杨富强指出,燃油车退出时间表不应“一刀切”。应该有扎实的前瞻性研究供决策者参考,投资者、制造商和消费者也需要足够的时间进行战略和规划调整。同时也要考虑汽车技术和能源技术“突破”的可能性。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突破和商业模式创新将加速传统燃油汽车的退出。此外,更优化的低碳交通系统规划和共享出行也将加速中国传统燃油汽车的退出。下一步,控油研究项目将继续联合更多机构对交通系统进行全面的低碳研究,并将选择具体的典型城市和地区对燃油汽车退出的路线图进行深入分析,使该地区传统燃油汽车的退出速度能够快于全国规定的时限。基于未来更深入的研究,控油研究项目将继续完善传统燃油车退出的时间表。以下是报告全文的下载链接:http://nrdc.cn/Public/uploads/2019-05-20/5ce20cbfca564.pdf
5月20日,北汽新能源LITER300在京东和苏宁双平台线上发布。该车推出了原力版、引力版、魔力版3个配置版本,补贴后售价11081268万元,NEDC工况续航300km。
1900/1/1 0:00:00近两天,特斯拉公司接连放出三个大招儿:新车降价、再推终身免费超充、完全自动驾驶功能降价。不管这是因为受到股价暴跌刺激,还是因为要清库存加快新车上市,这些新政对新老车主来说都是很好的消息。
1900/1/1 0:00:005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的最新中国汽车产销数据显示,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16万辆和96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503和1815。
1900/1/1 0:00:00今年3月1日,一名50岁的美国佛罗里达州男子杰里米贝伦班纳(JeremyBerenBanner)所驾驶的Model3撞上了一辆牵引拖车,驾驶员当场死亡。
1900/1/1 0:00:00一汽夏利000927SZ绝对是企业界“打不死的小强”,在变卖资产后又成了代工厂。记者统计发现,自2013年巨额亏损以来,6年间,一汽夏利扣非净利累亏8233亿元。
1900/1/1 0:00:00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数据,今年14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389万辆和8353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1和121。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