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奥迪公司宣布将与合作伙伴在欧洲建立一家电池工厂。奥迪股份公司首席执行官伊迪丝直言,这一决定“将是奥迪股份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从寻求电池供应商合作,到自建电池厂,如何拥有稳定、优质的动力电池来源,成为国内外车企在新能源发展浪潮下的新方向。目前主机厂实现电动汽车电池供应的主要方式是与专业电池厂商合作采购电池。2018年底,戴姆勒宣布将通过金额超过200亿欧元的动力电池采购计划,推动公司电气化转型;预计到2022年,将推出超过130款电动奔驰乘用车产品。专注于电气化的大众汽车还选择了中国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韩国SK Innovation、LG Chem和三星SDI作为其动力电池供应商。其中,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将在中国为纯电动汽车供应电池。宝马、沃尔沃等海外车企也选择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动力电池。2018年7月,华晨宝马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华晨宝马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将为华晨宝马所有新能源汽车的下一代动力电池提供电池。今年5月,沃尔沃还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纳入其动力电池供应商体系,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将与LG化学合作,为沃尔沃下一代电动汽车和polar star汽车提供锂离子电池。动力电池供应制约整车产能生产,存在技术门槛和行业壁垒。对于车企来说,借力专业电池厂商是快速满足动力电池供应的较好方式。但作为电动车的核心领域,三电技术有数据显示,电池的成本占整车成本的30%甚至50%。对于这样的关键零部件,车企自然不愿意过于依赖外部供应商。事实上,随着越来越多的主机厂加入到电气化的队伍中,动力电池的供应也逐渐面临着供不应求的局面。据外媒报道,由于LG化学无法供应足够的电池,奥迪正计划削减纯电动SUV产品e-tron的既定产能。对此,奥迪股份公司首席执行官迪斯也敦促动力电池合作伙伴提高产能,建设超级电池工厂。电动汽车中的“头号流”特斯拉也面临着电池产量不足的制约。松下作为特斯拉汽车动力电池的独家供应商,为特斯拉的Model S、Model X和Model 3提供电池。日前,松下表示,随着2020年特斯拉Model Y的量产,该公司生产的电池可能不足以满足特斯拉的发展需求。今年4月,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也公开表示,松下电池生产的速度阻碍了Model 3扩大生产。为了减少对外部电池供应商的依赖,OEM厂商自建电池工厂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早在2018年9月,奥迪股份公司就宣布计划在欧洲建设自己的电池工厂,生产固态电池,预计2024 -2025年开始量产。事实上,大众自自建电池厂以来,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去年年底,戴姆勒公开表示,计划投资10亿欧元建设动力电池生产网络,覆盖三大洲的8家动力电池工厂,其中位于德国卡门茨的第一家动力电池工厂已经投产。国内车企选择了与电池厂商合资的道路,以保证电池的稳定供应。2018年12月,吉利汽车表示,旗下浙江吉润将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从事电池、电池模组和电池组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为吉利新能源汽车提供稳定的核心动力电池供应。与国内主流车企合资也是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一贯做法。目前,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已先后与BAIC、SAIC、广汽、东风汽车成立合资公司。如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与北汽集团合资的普乐德,主要为BAIC新能源和BAIC福田供应电池组;与SAIC合资的时代和SAIC时代,前者负责生产电池,后者负责生产电池组。在满足SAIC的电池需求后,剩余产能也向其他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开放。电池核心是电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看出,与专业电池厂商合资或自建工厂,为主机厂提供了稳定的动力电池来源,可以更好地匹配车型的生产节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降低动力电池的制造成本,以获得更有效的成本控制。其实车企自建电池厂,也分两种:生产电池组和生产电池。对于纯电动汽车来说,电池组制造工艺被称为继“冲压、焊接、涂装、装配”之后的第五大工艺。此前,大部分车企自建电池厂生产电池组。例如,2017年,吉利、SAIC、戴姆勒和华晨宝马等制造商都在中国铺设了电池组生产线或工厂。不过,现阶段包括吉利汽车和SAIC在内,电池生产已经被纳入了各自电池工厂的生产范围。对此,有业内专家指出,电池的制造技术要求高,电池的制造技术门槛高,这是电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来源还是专业电池供应商。洪汉奇
5月中旬,奥迪公司宣布将与合作伙伴在欧洲建立一家电池工厂。奥迪股份公司首席执行官伊迪丝直言,这一决定“将是奥迪股份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从寻求电池供应商合作,到自建电池厂,如何拥有稳定、优质的动力电池来源,成为国内外车企在新能源发展浪潮下的新方向。目前主机厂实现电动车电池供应的主要方式是与专业电池厂商合作采购电池。2018年底,戴姆勒宣布将通过金额超过200亿欧元的动力电池采购计划,推动公司电气化转型;预计到2022年,将推出超过130款电动奔驰乘用车产品。专注于电气化的大众汽车还选择了中国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韩国SK Innovation、LG Chem和三星SDI作为其动力电池供应商。其中,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将在中国为纯电动汽车供应电池。宝马、沃尔沃等海外车企也选择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动力电池。2018年7月,华晨宝马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华晨宝马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将为华晨宝马所有新能源汽车的下一代动力电池提供电池。今年5月,沃尔沃还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纳入其动力电池供应商体系,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将与LG化学合作,为沃尔沃下一代电动汽车和polar star汽车提供锂离子电池。动力电池供应制约整车产能生产,存在技术门槛和行业壁垒。对于车企来说,借力专业电池厂商是快速满足动力电池供应的较好方式。但作为电动车的核心领域,三电技术有数据显示,电池的成本占整车成本的30%甚至50%。对于这样的关键零部件,车企自然不愿意过于依赖外部供应商。事实上,随着越来越多的主机厂加入到电气化的队伍中,动力电池的供应也逐渐面临着供不应求的局面。据外媒报道,由于LG化学无法供应足够的电池,奥迪正计划削减纯电动SUV产品e-tron的既定产能。对此,奥迪股份公司首席执行官迪斯也敦促动力电池合作伙伴提高产能,建设超级电池工厂。电动汽车中的“头号流”特斯拉也面临着电池产量不足的制约。松下作为特斯拉汽车动力电池的独家供应商,为特斯拉的Model S、Model X和Model 3提供电池。日前,松下表示,随着2020年特斯拉Model Y的量产,该公司生产的电池可能不足以满足特斯拉的发展需求。今年4月,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也公开表示,松下电池生产的速度阻碍了Model 3扩大生产。为了减少对外部电池供应商的依赖,OEM厂商自建电池工厂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早在2018年9月,奥迪股份公司就宣布计划在欧洲建设自己的电池工厂,生产固态电池,预计2024 -2025年开始量产。事实上,大众自自建电池厂以来,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去年年底,戴姆勒公开表示,计划投资10亿欧元建设动力电池生产网络,覆盖三大洲的8家动力电池工厂,其中位于德国卡门茨的第一家动力电池工厂已经投产。国内车企选择了与电池厂商合资的道路,以保证电池的稳定供应。2018年12月,吉利汽车表示,旗下浙江吉润将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从事电池、电池模组和电池组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为吉利新能源汽车提供稳定的核心动力电池供应。与国内主流车企合资也是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一贯做法。目前,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已先后与BAIC、SAIC、广汽、东风汽车成立合资公司。如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与北汽集团合资的普乐德,主要为BAIC新能源和BAIC福田供应电池组;与SAIC合资的时代和SAIC时代,前者负责生产电池,后者负责生产电池组。在满足SAIC的电池需求后,剩余产能也向其他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开放。电池核心是电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看出,与专业电池厂商合资或自建工厂,为主机厂提供了稳定的动力电池来源,可以更好地匹配车型的生产节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降低动力电池的制造成本,以获得更有效的成本控制。其实车企自建电池厂,也分两种:生产电池组和生产电池。对于纯电动汽车来说,电池组制造工艺被称为继“冲压、焊接、涂装、装配”之后的第五大工艺。此前,大部分车企自建电池厂生产电池组。例如,2017年,吉利、SAIC、戴姆勒和华晨宝马等制造商都在中国铺设了电池组生产线或工厂。不过,现阶段包括吉利汽车和SAIC在内,电池生产已经被纳入了各自电池工厂的生产范围。对此,有业内专家指出,电池的制造技术要求高,电池的制造技术门槛高,这是电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来源还是专业电池供应商。洪汉奇
一名公交司机表示,充电的话,公交车每行驶一公里的成本在03元左右;充氢气的话,每公里成本45元到525元。
1900/1/1 0:00:00近日,特斯拉国内官网正式宣布推出新款的ModelS和ModelX车型,通过采用全新的电机总成、优化了传动系统之后,车辆的续航、加速性能均有了相应的提高,同时充电速度也进行一系列改进。
1900/1/1 0:00:00免费午餐、便捷的班车和喝不完的精品咖啡,硅谷大公司往往以令人羡慕的员工福利而闻名。不过,特斯拉似乎选择反其道而行。几天前,该公司创始人马斯克(ElonMusk)表示将努力削减成本。
1900/1/1 0:00:00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果壳(ID:Guokr42),作者:橡树村,封面:庞青年(视觉中国)昨天早上一起床就被一个新闻炸了:河南南阳搞出了一辆加水就能跑的汽车图丨《南阳日报》众所周知,
1900/1/1 0:00:00年初以来,在整个新能源市场,微型车依旧占据总销量过半的份额,其中奇瑞新能源eQ系列表现亮眼。
1900/1/1 0:00:00去年以来,新能源汽车的优秀表现成为中国车市的一抹亮色。今年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产销量同比增长了1027和1097。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