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东方IC”,一直在规划造车,研发无人驾驶系统。苹果在汽车行业的发展似乎从来没有走上“正轨”,有起有落。现在,据透露,特斯拉的股票继续下跌,苹果可能有意利用机会购买股票,并利用其帮助提振汽车制造业务。美国东部时间5月21日,财经频道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有充分证据表明”早在2013年,苹果就已计划以每股240美元的价格收购特斯拉该分析师还补充道,尽管特斯拉股价持续下跌,但苹果可能仍有兴趣收购特斯拉。Roth Capital Partners高级研究分析师克雷格·欧文(Craig Owen)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透露,“经过反复确认,我完全相信苹果竞购特斯拉的消息是准确的。虽然我不知道它是否已经进入正式的文书工作阶段,”他表示,苹果的Titan项目目前正在开发一种具有自动驾驶技术的电动汽车,目前仍在进行中,苹果可能有兴趣使用特斯拉的电动汽车技术。这种可能性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在“造车”的五年内,苹果经历了无数挫折。近年来,由于主营业务疲软,业绩困难,特斯拉在产品研发方面明显落后于行业领导者。相比之下,虽然特斯拉也是一个“难啃的骨头”,最近也遭遇了市值危机,股价暴跌,但其独特的优势可以为苹果解决多重问题。两者能不能互相支撑,能不能走远?苹果已经“造车”五年,2013年前后这一年被普遍认为是自动驾驶企业正式组建的元年,而在消费电子业务上走在前列的苹果也嗅到了行业的味道。据苹果iPod业务高级副总裁托尼·法德尔(Tony Fadell)称,乔布斯在2008年推出iPhone一代时,就对苹果的汽车计划表示了兴趣。2008年,乔布斯本人也被疾病困扰,他的“异想天开”并没有让苹果抓住另一个“改变世界”的机会。。虽然整个造车计划最终启动了,但过程相当曲折,而且几年来一直是个秘密。苹果造车在2014年首次见诸报端。当年有媒体透露,库克曾从奔驰和福特挖来两名高管,意图推出电动车造车计划。到了2015年2月,坊间盛传苹果雇佣了大量员工开发电动汽车,车辆外观是一辆小型货车。该车可能于2020年上市。同年9月,车辆上市日期被推后至2019年。据透露,苹果公司计划开发的车辆是一种具有电动功能的非高级自动驾驶汽车。2015年11月,苹果与自动驾驶公司Torc Robotics合作,推出了Baja计划,对两辆雷克萨斯SUV的传感器进行改造。2016年,媒体争相曝光苹果“泰坦”造车计划的新主管,一致认为苹果在汽车行业的重点仍是“造车”。。奇怪的是,今年9月,苹果被媒体曝出裁员,但称“泰坦”计划仍有约1000名员工。到了2017年,苹果似乎觉得时机到了,终于开始积极表态。背景:当年4月,苹果正式获得美国加州自动驾驶测试许可,开始在基于雷克萨斯RX450h原型车改装的测试车上进行道路测试。这也是苹果造车计划的第一个成果。苹果到底是要造车还是要提供技术,从头到尾都不清楚。2017年,库克对公众表示,苹果正在专注于开发自动驾驶系统,但不一定会生产一款“汽车产品”,这引发了人们对苹果造车角色的三种猜测:自动驾驶系统、电动汽车,还是共享汽车服务?2018年,库克承认公司致力于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根据加州机动车管理局的数据,截至2018年9月,苹果在加州注册了70辆无人驾驶汽车,仅次于通用汽车(175辆),以及排名第二的Waymo (88辆)。尽管员工t……ft事件,苹果的泰坦团队此时仍有5000人的规模。“我没有等到苹果的无人车,而是等到2019年裁员。据传,原定今年上市的“苹果车”并没有如期而至,反而先传出裁员的消息,公开的技术检测结果也不尽如人意。”。今年1月,苹果宣布在“泰坦计划”部门裁员190人,主要是工程师,包括38名项目经理、33名硬件工程师、31名产品设计工程师、22名软件工程师。今年早些时候,苹果向加州车辆管理局(DMV)提交了一份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无人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的“脱离报告”。该报告详细介绍了苹果测试车辆退出自动驾驶模式的数据,例如安全驾驶员接管车辆的次数,以及接管车辆时行驶的英里数。结果显示,苹果平均每1000英里离开的次数为871.65次,也就是说,它每行驶1.1英里,苹果就掉一次链子。排名第一的Waymo在公路上总共行驶了11154.3英里,每1000英里打破了0.09次的水平。这些表现似乎证明,2014年正式起步的苹果已经落后了。五年前加入苹果的谷歌和它的姐妹公司Waymo现在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无人能敌。两者与第二名GM的距离都是两倍,与第三名Zoox的距离都是三倍。苹果根本比不上他们,技术积累还需要时间。苹果在战略方向上也很难说成熟。从研发无人驾驶系统到打造电动汽车,苹果的研发核心一度“失重”,导致电动汽车还未诞生就夭折,一方面无人驾驶进展缓慢,可谓“双赢”。。不稳定的战略是由不稳定的决策者带来的。据悉,苹果公司高层聘请的高管是来自不同顶级企业的“高管”,他们过去有过傲人的业绩和强烈的意见,从而产生了冲突。在2015年年中LinkedIn Titan计划的成员名单中,有数十名来自车辆制造商和一级零部件供应商的工程师,其中包括前奔驰和特斯拉高管。根据公开报道,曾担任泰坦项目首席执行官的史蒂夫·扎德斯基(Steve Zadesky)希望半自动驾驶,但苹果首席设计师乔纳森·伊夫(Steve)坚持认为完全自动驾驶更好。分歧无法避免,不可避免地导致碰撞。2017年,据报道,团队成员抱怨优先事项改变太随机,最后期限不切实际。相比特斯拉数次大规模调整团队规模,苹果今年1月宣布的裁员并不算太过激烈。然而,最强的竞争对手Waymo一直处于稳定的扩张状态,年初增加了400名员工,同时还在密歇根城建立了分公司。关于这次裁员,苹果告诉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虽然泰坦团队仍将存在,但“一些团队正在转向公司其他部门的项目,他们将支持机器学习项目,以及整个苹果的其他创新”。然而,在裁员后的2月,苹果又招聘了致力于开发自动驾驶系统的特斯拉VP迈克尔·施韦库特什(Michael Schwekutsh),这至少说明苹果仍然要对抗无人驾驶系统,仍然渴求人才。一些在前方“拦路虎”的分析师认为,制造汽车不像制造手机。一方面,这个领域对苹果来说是全新的,尤其是涉及到太多的组件。通用汽车前首席执行官丹·阿科尔森表示,由于高投资和低回报,苹果实际上不应该制造汽车。“超高的投资意味着“造车”已经成为苹果公司的主要成本中心。在企业业绩整体下滑、资金压力巨大的背景下,造车业务势必受到影响。”。专注于手机的苹果2016年业绩暴跌。财报显示,苹果的净利润在2015年达到533.9亿美元的峰值,而2016年为456.9亿美元。2017年小幅回升至483.5亿美元,手机业务占2017财年总营收的61.65%。在随后的2018年开年,iPhone销量没有达到预期,原因仅仅是产品价格上涨拖累了收入。从……的角度来看国际市场,近年来,全球手机市场进入“寒冬”。苹果在2019年第一季度的表现显示,手机业务收入同比大幅下降,并在中国市场上失利。面对业绩压力,苹果自然专注于稳定股价。作为一个主要的成本中心,“造车”不可避免地让苹果变得虚弱。此外,尽管从一开始就被甩在后面,但苹果坚持一贯的保守风格。自无人车路测开始,苹果就为每辆车配备了两名高级安全官,在测试前反复测试车辆。测试结束后,安全员需要根据以下内容报告行程。路试以来,只发生过一次碰撞事故。相比于Waymo和Cruise的频繁“试错”和快速进步,苹果难免显得谨慎,产品技术的缓慢进步也不无关系。苹果在选择自动驾驶核心技术上并不“省钱”。从L3级别的自动驾驶开始,具备道路识别能力的传感器逐渐成为技术瓶颈。目前,传感技术的实现分为两个流派——摄像机和激光雷达,后者的成本远高于前者。马斯克曾豪言:“只有‘不懂的人’才会用激光雷达。”。然而,许多朋友,如苹果的Waymo、Cruise、百度和其他公司都采用激光雷达作为传感介质——即使这意味着昂贵的成本。由于昂贵的价格和技术限制,Waymo在2011年开始独立开发激光雷达传感器。今年3月,Waymo宣布发布一款名为Laser Bear Honeycomb的3D激光雷达传感器。与垂直视角仅为30度的商用产品相比,Honeycomb可以实现95度的垂直视野+360度的水平视野,这意味着一个蜂巢完全可以作为其他三个3D传感器的组合。然而,苹果似乎很难跟上步伐。虽然它一直计划通过大规模生产来降低激光雷达的成本——从几千美元到几百美元——但这背后的技术要求非常苛刻,苹果在这方面还没有跟进。苹果和特斯拉,合适吗?五年前进入汽车行业的苹果公司,在电气化和自动化两方面都没有取得重大成就。即使收购特斯拉成真,也不太可能产生颠覆性的效果。为了能够合作,首先需要完全克服过去的不满。由于长期的抢夺,胆大的马斯克已经公开表达了对苹果的不满。2015年,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不友好地将苹果称为“特斯拉的墓地”,以回应传言中的苹果造车计划和他自己的人被撕裂的事实。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认为,苹果只是在吸收一批被特斯拉淘汰的员工。“如果你在特斯拉做不好,就去苹果。”特斯拉能给苹果带来什么?从表面上看,苹果和特斯拉在自动驾驶领域既保守又激进,都缺乏对行业领导者的压倒性绝对优势。根据市场研究机构Navigant Research最新的自动驾驶竞争力排名,Waymo、通用汽车的Cruise、福特稳坐前三,而苹果和特斯拉都在边缘,分别排名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二。
该报告基于十项指标调查了20家领先的自动驾驶公司:企业愿景、市场发展战略、合作伙伴、生产战略、技术和营销&分销、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可靠性、产品组合和项目开发持久性。无论是苹果还是特斯拉,他们的执行力和政策平均得分都不尽如人意。但是,如前所述,项目起步晚、政策摇摆、战略定位不明确、核心技术缺失,都是将苹果孤立于Waymo、Cruise等精英圈子之外的因素。要想被纳入自动驾驶和电动化的竞争中,苹果需要做出取舍,及时进行战略调整,加快新一轮核心技术研发的步伐,比如传感器。虽然特斯拉在全面自动驾驶方面名声不佳,但其在电气化方面的领导地位已经确立。特斯拉或许还能帮助苹果改善其供应链……。据悉,虽然苹果在手机行业拥有广泛的影响力,但它经常独家从供应商那里获得某些零部件。但是由于汽车行业的特殊性,作为一个新人,供应商并不是很愿意给苹果提供零部件。不仅是供应商,传统车企似乎也对这个电子巨头“不太欢迎”。苹果曾寻求与宝马、奔驰、日产、迈凯轮、麦格纳斯太尔和比亚迪等汽车制造商合作,但都无济于事。相比之下,特斯拉的供应链要成熟得多。公开资料显示,特斯拉从全球300多家供应商处获得2000多个零部件,在动力总成系统、电驱动系统、充电三大系统中有38家直接供应商。对于严重缺钱的特斯拉来说,如果能利用自身资源吸引到苹果这样的超级金主,或许还能暂时延缓燃眉之急,起到解渴的作用。面对特斯拉的“不断下滑”,苹果是否会来“敲门”?我们拭目以待。
据外媒报道,日产汽车公司计划耗资4100万美元在底特律郊区增建一座碰撞测试设施,此举将可以创造25个就业岗位。
1900/1/1 0:00:001、广东响应国家促消费政策松绑汽车限购阅读原文5月28日,广东出台《广东省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提出了九方面29条具体举措,稳定改善消费预期,营造良好消费环境,促进形成强大统一市场。
1900/1/1 0:00:001、年底前发布新双积分政策或迎来5大调整据悉,新双积分政策草案或于6月公开征求意见,并于今年年底前发布。
1900/1/1 0:00:001、广州深圳放宽汽车限购上海正在研究相关政策广州、深圳两地近日发布消息称将“放宽汽车限购政策”以促进汽车消费。6月3日,上海有关部门表示,相关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正在研究阶段。
1900/1/1 0:00:00今年,中国车市的急速下滑,促使存在感本就偏弱的法系车,处境更加严峻。据中汽协统计的数据显示,今年14月,法系车市场份额由去年同期的17,萎缩至08,成为国内车市市场占有率最低的一个系别。
1900/1/1 0:00:00日前,我们由江淮汽车官方获悉,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西雅特在西雅特总部共同签署协议。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