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柯达在中国市场正在经历“过山车”式的滑铁卢。在经历了2017年和2018年表现最好的两个财年后,斯柯达1-4月销量直接暴跌,尤其是在中国,1-4月销量同比下降24.4%,4月更是同比跌破40%。斯柯达在业绩报告中多次强调,市场下滑的原因是由于中国汽车市场整体低迷。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SAIC斯柯达也将4月份暴跌的原因总结为受整体汽车市场趋势的影响。然而,更多的隐患却在业绩数据中显露出来。在业内看来,暴跌背后的库存危机、尴尬的定位以及品牌力的薄弱,可能是斯柯达业绩大幅下滑的深层原因。最大的市场拖累根据中汽协发布的汽车产销数据,今年4月乘用车销量157.5万辆,同比下降17.7%。虽然国内车市持续下滑是事实,但4月份斯柯达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销量降幅高达40.8%,仍然远远落后于整体市场,甚至落后于同比下降27.9%的自主品牌。对此,SAIC斯柯达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2018年4月,斯柯达品牌在华销量同比增长27.7%,是2018年销量同比增长最大的一个月。所以从同比数据来看,2019年4月份同比波动比较大。”但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斯柯达在华的颓势从去年11月就已经显露。官方数据显示,2018年11月和2019年1-3月,斯柯达在华业绩分别同比下降24.3%、11.7%、18.4%和27%,出现明显下滑。与此同时,斯柯达欧洲市场一路上涨,瑞士等部分地区4月同比涨幅甚至超过36%。然而,早在2010年,中国就已经成为斯柯达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导致斯柯达全球市场整体下滑,受中国市场拖累,第一季度下滑2.9%,4月份下滑10.5%。眼看最大市场成了斯柯达最弱的软肋。在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斯柯达CEO梅博纳表示:“过去的半年并不能代表斯柯达在中国市场的全部。我相信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增长率会增加。我们对斯柯达的年度销量增长充满信心。”SAIC斯柯达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表示,鉴于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SAIC斯柯达将积极与区域经销商沟通,开发潜在客户,制定销售战略和业务政策。但斯柯达在销售策略上的努力更多体现在降价上。3月27日,SAIC斯柯达宣布提前下调旗下整车厂商建议零售价,新车最高降幅超过10%。根据调整,斯柯达不同车型降价幅度为4000?15000元之间。5月,时代周报记者走访广州斯柯达经销商发现,在实际销售中,斯柯达的到手价甚至低于厂家建议零售价,二次降价高达万元。以明锐TSI230舒适版为例,官方降价1.5万后的建议价格是12.9万元,但经销商说实际上是11万元?12万元就能搞定降价背后,斯柯达国五库存危机暗藏。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3月份车商库存调查显示,斯柯达库存系数为2.2,库存深度超过2个月。截至5月,时代周报记者走访广州两家斯柯达经销商,均被告知斯柯达国五车型仍有现货,优惠幅度1万?3万元,同时新车在国内的价格也有一定的让利。SAIC斯柯达在回复时代周报记者时也表示,目前正在陆续切换五国和六国车型。但从公开数据来看,大部分合资品牌已经基本完成,斯柯达明显比合资品牌落后一拍。尴尬的营销策略……其实抛开国五股逼的降价策略,斯柯达“上市后降价”、“降价求销量”的营销手段也是经常使用的。斯柯达的降价促销始于2017年。科迪亚克车型上市之初,市场反馈良好,斯柯达借此启用涨价销售,涨价幅度5000?15000元,但是最后销量不好。几个月后迅速转向降价,继续加大折扣。直到2018年,科迪亚克达到2万?3万元的丰厚利润,对销售有一定程度的积极刺激。在过去的两年里,好消息不断传来。2017年,斯柯达在华销量为32.5万辆,同比增长2.5%。2018年销售汽车34.1万辆,同比增长4.9%。在车市整体下滑的背景下,连续两年,斯柯达都表现出了历史上“最好的财年”。然而,降价策略的弊端也逐渐显现。一位汽车业内人士表示,斯柯达频繁降价,加上国五国六车型切换的影响,使得消费者持币待购的心理越来越明显,这可能是斯柯达这半年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证券分析师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滞销?降价?促销的循环直接导致斯柯达保值率的降低,不利于品牌的建立。但市场上所有采用降价策略刺激销量的品牌,近两年业绩都在下滑。在车市下滑的背景下,首先受到影响的一定是最弱的品牌。提及斯柯达的品牌力,上述业内人士表示,斯柯达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受到大众品牌的影响,产品特色与大众没有明显区别,但品牌认知度较低。虽然价格略低于大众,但价格差不等于品牌差。因此,在产品差异化不明显的前提下,消费者更倾向于直接购买大众品牌。斯柯达确实是汽车界的“百年老店”。这个1895年诞生于捷克的品牌,几经变迁,已经被大众所接受。但由于大众在中国市场的绝对主导地位,斯柯达的地位略显尴尬。去年11月,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斯柯达市场与销售业务执行董事迈克尔·阿恩特曾表示,斯柯达中国市场的增长潜力集中在三线到五线城市。“在分销零售网络时,我们将密切关注这些城市。”阿恩特说。斯柯达对中国市场的战略也频繁调整。早在2012年,斯柯达就提出了“2018战略”,计划到2018年将新车全球销量提升至150万辆。但在2016年,斯柯达提出了电气化的“2025战略”,计划在2025年前推出10款电动汽车,以取代没有电气化计划的“2018战略”。因为“除了电气化别无选择,我们必须解决这个问题。未来几年,我们将投资20亿欧元开发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新的移动出行服务。”斯柯达CEO美波那美对外界表示。但到目前为止,斯柯达还没有生产出一款电动汽车。“这还是和大众品牌的整体规划有关。大众在电气化方面更加谨慎。作为品牌的一员,斯柯达只能放慢脚步。”上述业内人士强调。不过,今年奥迪ag将全面加速电动化进程,作为旗下品牌的斯柯达能否及时“上车”,还需要时间检验。同时,斯柯达的业绩目标调整也是飘忽不定。2017年,斯柯达项目经理Armian宣布,计划到2020年在华销量达到60万辆,在当时的背景下几乎翻了一番;今年上海车展期间,斯柯达CEO梅博纳也表示,未来五年,全球销量将从125万辆增长到200万辆,明显放缓了业绩目标。去年11月,美波那美声称斯柯达占据了中国汽车市场1.6%的份额?1.7%,“这还不够,我们的目标是翻倍。”但到了今年车展,目标数据改成了2%。但在2019年上半年暴跌的背景下,无论哪个目标都不被看好。
斯柯达在中国市场正在经历“过山车”式的滑铁卢。在经历了2017年和2018年表现最好的两个财年后,斯柯达1-4月销量直接暴跌,尤其是在中国,1-4月销量同比下降24.4%,4月更是同比跌破40%。斯柯达在业绩报告中多次强调,市场下滑的原因是由于中国汽车市场整体低迷。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SAIC斯柯达也将4月份暴跌的原因总结为受整体汽车市场趋势的影响。然而,更多的隐患却在业绩数据中显露出来。在业内看来,暴跌背后的库存危机、尴尬的定位以及品牌力的薄弱,可能是斯柯达业绩大幅下滑的深层原因。最大的市场拖累根据中汽协发布的汽车产销数据,今年4月乘用车销量157.5万辆,同比下降17.7%。虽然国内车市持续下滑是事实,但4月份斯柯达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销量降幅高达40.8%,仍然远远落后于整体市场,甚至落后于同比下降27.9%的自主品牌。对此,SAIC斯柯达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2018年4月,斯柯达品牌在华销量同比增长27.7%,是2018年销量同比增长最大的一个月。所以从同比数据来看,2019年4月份同比波动比较大。”但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斯柯达在华的颓势从去年11月就已经显露。官方数据显示,2018年11月和2019年1-3月,斯柯达在华业绩分别同比下降24.3%、11.7%、18.4%和27%,出现明显下滑。与此同时,斯柯达欧洲市场一路上涨,瑞士等部分地区4月同比涨幅甚至超过36%。然而,早在2010年,中国就已经成为斯柯达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导致斯柯达全球市场整体下滑,受中国市场拖累,第一季度下滑2.9%,4月份下滑10.5%。眼看最大市场成了斯柯达最弱的软肋。在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斯柯达CEO梅博纳表示:“过去的半年并不能代表斯柯达在中国市场的全部。我相信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增长率会增加。我们对斯柯达的年度销量增长充满信心。”SAIC斯柯达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表示,鉴于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SAIC斯柯达将积极与区域经销商沟通,开发潜在客户,制定销售战略和业务政策。但斯柯达在销售策略上的努力更多体现在降价上。3月27日,SAIC斯柯达宣布提前下调旗下整车厂商建议零售价,新车最高降幅超过10%。根据调整,斯柯达不同车型降价幅度为4000?15000元之间。5月,时代周报记者走访广州斯柯达经销商发现,在实际销售中,斯柯达的到手价甚至低于厂家建议零售价,二次降价高达万元。以明锐TSI230舒适版为例,官方降价1.5万后的建议价格是12.9万元,但经销商说实际上是11万元?12万元就能搞定降价背后,斯柯达国五库存危机暗藏。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3月份车商库存调查显示,斯柯达库存系数为2.2,库存深度超过2个月。截至5月,时代周报记者走访了广州两家斯柯达经销商,他们均被告知……e斯柯达国五车型还在库存,优惠幅度1万?3万元,同时新车在国内的价格也有一定的让利。SAIC斯柯达在回复时代周报记者时也表示,目前正在陆续切换五国和六国车型。但从公开数据来看,大部分合资品牌已经基本完成,斯柯达明显比合资品牌落后一拍。尴尬的营销策略其实抛开国五股逼的降价策略,斯柯达“上市后降价”、“降价求销量”的营销方式也是经常使用的。斯柯达的降价促销始于2017年。科迪亚克车型上市之初,市场反馈良好,斯柯达借此启用涨价销售,涨价幅度5000?15000元,但是最后销量不好。几个月后迅速转向降价,继续加大折扣。直到2018年,科迪亚克达到2万?3万元的丰厚利润,对销售有一定程度的积极刺激。在过去的两年里,好消息不断传来。2017年,斯柯达在华销量为32.5万辆,同比增长2.5%。2018年销售汽车34.1万辆,同比增长4.9%。在车市整体下滑的背景下,连续两年,斯柯达都表现出了历史上“最好的财年”。然而,降价策略的弊端也逐渐显现。一位汽车业内人士表示,斯柯达频繁降价,加上国五国六车型切换的影响,使得消费者持币待购的心理越来越明显,这可能是斯柯达这半年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证券分析师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滞销?降价?促销的循环直接导致斯柯达保值率的降低,不利于品牌的建立。但市场上所有采用降价策略刺激销量的品牌,近两年业绩都在下滑。在车市下滑的背景下,首先受到影响的一定是最弱的品牌。提及斯柯达的品牌力,上述业内人士表示,斯柯达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受到大众品牌的影响,产品特色与大众没有明显区别,但品牌认知度较低。虽然价格略低于大众,但价格差不等于品牌差。因此,在产品差异化不明显的前提下,消费者更倾向于直接购买大众品牌。斯柯达确实是汽车界的“百年老店”。这个1895年诞生于捷克的品牌,几经变迁,已经被大众所接受。但由于大众在中国市场的绝对主导地位,斯柯达的地位略显尴尬。去年11月,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斯柯达市场与销售业务执行董事迈克尔·阿恩特曾表示,斯柯达中国市场的增长潜力集中在三线到五线城市。“在分销零售网络时,我们将密切关注这些城市。”阿恩特说。斯柯达对中国市场的战略也频繁调整。早在2012年,斯柯达就提出了“2018战略”,计划到2018年将新车全球销量提升至150万辆。但在2016年,斯柯达提出了电气化的“2025战略”,计划在2025年前推出10款电动汽车,以取代没有电气化计划的“2018战略”。因为“除了电气化别无选择,我们必须解决这个问题。未来几年,我们将投资20亿欧元开发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新的移动出行服务。”斯柯达CEO美波那美对外界表示。但到目前为止,斯柯达还没有生产出一款电动汽车。“这还是和大众品牌的整体规划有关。大众在电气化方面更加谨慎。作为品牌的一员,斯柯达只能放慢脚步。”上述业内人士强调。不过,今年奥迪ag将全面加速电动化进程,作为旗下品牌的斯柯达能否及时“上车”,还需要时间检验。同时,斯柯达的业绩目标调整也是飘忽不定。2017年,斯柯达的项目经理Armian宣布,计划销售6……到2020年,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000辆,在当时的背景下几乎翻了一番;今年上海车展期间,斯柯达CEO梅博纳也表示,未来五年,全球销量将从125万辆增长到200万辆,明显放缓了业绩目标。去年11月,美波那美声称斯柯达占据了中国汽车市场1.6%的份额?1.7%,“这还不够,我们的目标是翻倍。”但到了今年车展,目标数据改成了2%。但在2019年上半年暴跌的背景下,无论哪个目标都不被看好。
5月29日31日,
1900/1/1 0:00:00当循环往复的周期律降落在汽车市场,一年多的光景中,人们硬生生目睹了何谓“凛冬已至”。
1900/1/1 0:00:00(图片来源:大众官网)据外媒报道,大众汽车(Volkswagen)在德国“大众We”生态系统添加了一项名为“WeExperience”的新服务,
1900/1/1 0:00:00“我们肯定会在北京市经济开发区建立新的生产基地,这是我们和亦庄国投的共识。”5月29日,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1900/1/1 0:00:00上周开始,不少传言称菲亚特克莱斯勒(FCA)和雷诺将会在下周一宣布一件大事。
1900/1/1 0:00:00从山东国金汽车了解到,原众泰大迈销售公司总经理高江涛入职国金,任职副总裁,兼销售公司总经理,分管产品规划、销售、新零售业务。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