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系车和日系车较早进入中国市场,也给国人带来了很多享受。在那个自主品牌车型不太被消费者接受的年代,市场自然是属于他们的。当然,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市场开始转冷,“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强者将保持强大,弱者将变得更弱。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技术的进步,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不同车企面对瞬息万变的中国市场所呈现出的不同应对策略,面对汽车市场的“寒冬”,不同车企在中国市场的处境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外资品牌中,德系品牌依然强势,而紧随德系品牌之后竞争激烈的日系和美系品牌正在发生显著变化。日系品牌实现了销量的稳定增长,而美系汽车几乎不可避免地陷入了衰退。其中,涨跌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值得玩味。4月日本销量上升,美国体系崩溃。根据此前发布的2019年4月汽车销售数据,4月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售150.8万辆,同比下降16.9%,环比下降13.8%。2019年1-4月,国内乘用车累计销量659.5万辆,同比下降11.9%。虽然今年国家重启了“汽车下乡”政策,降低了汽车制造业的增值税,但促进市场销售的效果并不明显,目前汽车市场并没有“回暖”的迹象。值得注意的是,日系车企在合资品牌中最为耀眼,呈现出强劲的逆势增长态势。其中,日系本田成为最大赢家。不仅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整体销量出现两位数增长,旗下常青树车型也表现惊人。同样来自日本的一汽丰田销量也增长了近10%,而东风日产则是销量夺冠,失去了增长,以97024辆的月销量领跑日本,却出现了令人遗憾的-5.8%的增长率。然而,最值得玩味的不是日系在4月销量排名中的亮眼表现,也不是德国大众在华的两家合资企业。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继续领跑国内乘用车厂商销量,但美系公司销量大幅下滑。上汽通用4月销量90,295辆,同比下降40.1%;上汽通用五菱4月销量63,199辆,同比下降35.9%;长安福特4月销量14797辆,同比下降近六成;FCA集团在国内合资市场的“独苗”广汽菲克Jeep 4月销量为4917辆,同比下降57.4%。美国品牌怎么了?众所周知,美系车在中国江湖地位显赫。曾经有上汽通用、尚同五菱、长安福特三家合资车企,位列中国乘用车销量前十,其中上汽通用位列前三,尚同五菱连续多年排名第四,领跑二线车企,成为仅次于德国大众的有力玩家。然而,从2017年开始,美系车在中国的表现越来越差。长安福特在2016年达到95.7万辆的销售高峰后,2017年骤降至82.7万辆,2018年减半至37.78万辆。紧接着,尚同五菱2018年仅实现135万辆,首次输给吉利汽车。上汽通用在华原厂销量一直不错。无论是别克、雪佛兰还是凯迪拉克,在中国的业务都在蓬勃发展。别克家族的MPV、SUV、轿车车型多年来一直位于销量榜前列。然而,从2017年开始,上汽通用的日子明显开始难过起来。2018年全年销量增速完全不及预期。就连本来折扣不多的别克,现在也要搞促销活动招揽生意。其实上汽通用销量的受挫和逐渐下滑和车市低迷有关系,但关系不大。比如别克MPV市场的“常青树”GL8,2018年即使车市低迷,销量也接近15万辆。科鲁兹,曾经是雪佛兰家族的热门车型,一个月只能卖出2000多辆。生活在二线豪华阵营的凯迪拉克,能够保持不错的销量成绩,一直处于二线豪华车品牌的前列。仔细分析,不难看出,几乎所有的通用车型都是被小型车和小型SUV搞得灰头土脸。但是这些本身就应该走量的车,却不受市场欢迎。为什么?在很多人看来,美系车在中国和越南越来越差的根本原因是鄙视中国市场酿造的苦果。首先,在轿车市场,美系车原本占据先发优势。比如福特的明星车型福克斯2013年汽车销量第一,通用的别克英朗2017年汽车销量第一,但都因后续动力系统配置不当而枯萎,将市场拱手让给了德系车和日系车;其次,在SUV市场,美系车本来就有很强的动力优势,尤其是在美国本土市场,SUV和皮卡销量遥遥领先。如果看全球十大车型,福特F系和雪佛兰Sorod悄无声息入选,皮卡和SUV有天然的共性,但美系车在中国的SUV市场却无法有所建树,这与他们在中国市场不愿意妥协有很大关系。此外,还有新能源汽车市场。作为全球电动汽车领导者,特斯拉的车型可以引领时代,但却纠结于中外合资股比政策,在国家政策改变、中国允许特斯拉独资建厂之前,不愿在中国推进国产,从而失去了占领中国市场的最佳时机。如果只是车型老旧,没有更换,那么问题可能不大。美国汽车在华合资企业的中外合作,是美国品牌在中国市场“挨打”的另一个直接原因。以福特汽车公司在中国的合资公司长安福特为例。众所周知,福特在中国有两家合资企业,一家是生产乘用车的长安福特,一家是生产商用车的江铃福特。本来“两兄弟”各干各的,谁也不冲突。但福特只是想给长安一种危机感,打算在股比放开后吃更多的份额,于是开始在江铃福特投产一系列乘用车。基于全新全顺量产,MPV途睿欧,看起来比小牛还硬的SUV车匪路霸,换了江铃驭胜330做标配的SUV领袖。江铃福特的每一辆车,除了全顺,都是特供,毫无诚意。他们还在给长安滴眼药水。福特亲自为广大合资厂商上演了一场“后宫戏”。此外,福特还通过控制新车投放,迫使长安在合资公司中做出股权让步。要知道长安也不是吃素的。手里拿着军令状的同时,也拿着自己的模型。长安福特“挨打”对长安集团的影响不会构成太大威胁,但福特的寿命会很短。车型不更换卖不出去,更换长安更便宜。几个月后,福特终于没有打出来。不,2019年,福特几乎所有的主力车型都将升级,甚至连探险者也将引入中国。为什么日系车越来越强?为什么在大家都在“喊冷”的时候,日本人实现了销量的回归?原因显然值得关注。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日系产品更新频繁,新车也能跟上。近两年,几乎所有日系主流车型都进行了升级,比如本田的新雅阁、新思域、丰田的新雷凌、新凯美瑞和亚洲龙、日产的新天籁以及即将上市的第14代轩逸,都有所创新,产品价值和智能科技都有明显提升。日系车的可靠性和耐用性逐渐被认可。相比美国通用、福特、德国大众,日系车其实在终端的利润更少。甚至雅阁和思域刚上市就传出涨价提车的消息。重要原因是产品质量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产品可靠性好,经济省油,是很多消费者喜欢买日系车的重要原因。前几年日系车受非产品事件影响,销量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某种程度上,日系车被选择性地排除在外。先排除日系车成了不成文的购车导向。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日语的影响逐渐消失,所以销量有所恢复。另外,目前日系车在合资车型中,国六排放标准的普及最为积极。日产、丰田、本田等品牌旗下的大部分车型已经有国六版本。在今年这个由“国五”向“国六”过渡的特殊时期,日系车型的选择将更受消费者青睐。基于以上原因,再加上日系车良好的产品设计和性能,这些日系车企即使在车市遇冷的情况下也能实现销量正增长。不管消费者是否能……不管感情上是否接受,从销售业绩来看,日系车确实开始走俏,不仅是普通合资市场,高端品牌市场也是如此,比如雷克萨斯。这显然和日系车的整体人气分不开。美系车和日系车较早进入中国市场,也给国人带来了很多享受。在那个自主品牌车型不太被消费者接受的年代,市场自然是属于他们的。当然,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市场开始转冷,“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强者将保持强大,弱者将变得更弱。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技术的进步,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不同车企面对瞬息万变的中国市场所呈现出的不同应对策略,面对汽车市场的“寒冬”,不同车企在中国市场的处境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外资品牌中,德系品牌依然强势,而紧随德系品牌之后竞争激烈的日系和美系品牌正在发生显著变化。日系品牌实现了销量的稳定增长,而美系汽车几乎不可避免地陷入了衰退。其中,涨跌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值得玩味。4月日本销量上升,美国体系崩溃。根据此前发布的2019年4月汽车销售数据,4月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售150.8万辆,同比下降16.9%,环比下降13.8%。2019年1-4月,国内乘用车累计销量659.5万辆,同比下降11.9%。虽然今年国家重启了“汽车下乡”政策,降低了汽车制造业的增值税,但促进市场销售的效果并不明显,目前汽车市场并没有“回暖”的迹象。值得注意的是,日系车企在合资品牌中最为耀眼,呈现出强劲的逆势增长态势。其中,日系本田成为最大赢家。不仅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整体销量出现两位数增长,旗下常青树车型也表现惊人。同样来自日本的一汽丰田销量也增长了近10%,而东风日产则是销量夺冠,失去了增长,以97024辆的月销量领跑日本,却出现了令人遗憾的-5.8%的增长率。然而,最值得玩味的不是日系在4月销量排名中的亮眼表现,也不是德国大众在华的两家合资企业。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继续领跑国内乘用车厂商销量,但美系公司销量大幅下滑。上汽通用4月销量90,295辆,同比下降40.1%;上汽通用五菱4月销量63,199辆,同比下降35.9%;长安福特4月销量14797辆,同比下降近六成;FCA集团在国内合资市场的“独苗”广汽菲克Jeep 4月销量为4917辆,同比下降57.4%。美国品牌怎么了?众所周知,美系车在中国江湖地位显赫。曾经有上汽通用、尚同五菱、长安福特三家合资车企,位列中国乘用车销量前十,其中上汽通用位列前三,尚同五菱连续多年排名第四,领跑二线车企,成为仅次于德国大众的有力玩家。然而,从2017年开始,美系车在中国的表现越来越差。长安福特在2016年达到95.7万辆的销售高峰后,2017年骤降至82.7万辆,2018年减半至37.78万辆。紧接着,尚同五菱2018年仅实现135万辆,首次输给吉利汽车。上汽通用在华原厂销量一直不错。无论是别克、雪佛兰还是凯迪拉克,在中国的业务都在蓬勃发展。别克家族的MPV、SUV、轿车车型多年来一直位于销量榜前列。然而,从2017年开始,上汽通用的日子明显开始难过起来。2018年全年销量增速完全不及预期。就连本来折扣不多的别克,现在也要搞促销活动招揽生意。其实上汽通用销量的受挫和逐渐下滑和车市低迷有关系,但关系不大。比如别克MPV市场的“常青树”GL8,2018年即使车市低迷,销量也接近15万辆。科鲁兹,曾经是雪佛兰家族的热门车型,一个月只能卖出2000多辆。生活在二线豪华阵营的凯迪拉克,能够保持不错的销量成绩,一直处于二线豪华车品牌的前列。仔细分析,不难看出,几乎所有的通用车型都是被小型车和小型SUV搞得灰头土脸。但是这些本身就应该走量的车,却不受市场欢迎。为什么?在很多人看来,美系车在中国和越南越来越差的根本原因是鄙视中国市场酿造的苦果。首先,在轿车市场,美系车原本占据先发优势。比如福特的明星车型福克斯2013年汽车销量第一,通用的别克英朗2017年汽车销量第一,但都因后续动力系统配置不当而枯萎,将市场拱手让给了德系车和日系车;其次,在SUV市场,美系车本来就有很强的动力优势,尤其是在美国本土市场,SUV和皮卡销量遥遥领先。如果看全球十大车型,福特F系和雪佛兰Sorod悄无声息入选,皮卡和SUV有天然的共性,但美系车在中国的SUV市场却无法有所建树,这与他们在中国市场不愿意妥协有很大关系。此外,还有新能源汽车市场。作为全球电动汽车领导者,特斯拉的车型可以引领时代,但却纠结于中外合资股比政策,在国家政策改变、中国允许特斯拉独资建厂之前,不愿在中国推进国产,从而失去了占领中国市场的最佳时机。如果只是车型老旧,没有更换,那么问题可能不大。美国汽车在华合资企业的中外合作,是美国品牌在中国市场“挨打”的另一个直接原因。以福特汽车公司在中国的合资公司长安福特为例。众所周知,福特在中国有两家合资企业,一家是生产乘用车的长安福特,一家是生产商用车的江铃福特。本来“两兄弟”各干各的,谁也不冲突。但福特只是想给长安一种危机感,打算在股比放开后吃更多的份额,于是开始在江铃福特投产一系列乘用车。基于全新全顺量产,MPV途睿欧,看起来比小牛还硬的SUV车匪路霸,换了江铃驭胜330做标配的SUV领袖。江铃福特的每一辆车,除了全顺,都是特供,毫无诚意。他们还在给长安滴眼药水。福特亲自为广大合资厂商上演了一场“后宫戏”。此外,福特还通过控制新车投放,迫使长安在合资公司中做出股权让步。要知道长安也不是吃素的。手里拿着军令状的同时,也拿着自己的模型。长安福特“挨打”对长安集团的影响不会构成太大威胁,但福特的寿命会很短。车型不更换卖不出去,更换长安更便宜。几个月后,福特终于没有打出来。不,2019年,福特几乎所有的主力车型都将升级,甚至连探险者也将引入中国。为什么日系车越来越强?为什么在大家都在“喊冷”的时候,日本人实现了销量的回归?原因显然值得关注。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日系产品更新频繁,新车也能跟上。近两年,几乎所有日系主流车型都进行了升级,比如本田的新雅阁、新思域、丰田的新雷凌、新凯美瑞和亚洲龙、日产的新天籁以及即将上市的第14代轩逸,都有所创新,产品价值和智能科技都有明显提升。日系车的可靠性和耐用性逐渐被认可。相比美国通用、福特、德国大众,日系车其实在终端的利润更少。甚至雅阁和思域刚上市就传出涨价提车的消息。重要原因是产品质量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产品可靠性好,经济省油,是很多消费者喜欢买日系车的重要原因。前几年日系车受非产品事件影响,销量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某种程度上,日系车被选择性地排除在外。先排除日系车成了不成文的购车导向。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日语的影响逐渐消失,所以销量有所恢复。另外,目前日系车在合资车型中,国六排放标准的普及最为积极。日产、丰田、本田等品牌旗下的大部分车型已经有国六版本。在今年这个由“国五”向“国六”过渡的特殊时期,日系车型的选择将更受消费者青睐。基于以上原因,再加上日系车良好的产品设计和性能,这些日系车企即使在车市遇冷的情况下也能实现销量正增长。不管消费者是否能……不管感情上是否接受,从销售业绩来看,日系车确实开始走俏,不仅是普通合资市场,高端品牌市场也是如此,比如雷克萨斯。这显然和日系车的整体人气分不开。
一直在电池领域与松下紧密合作的丰田汽车公司(下称“丰田”),突然调整原有的布局,通过更多样化的关键零部件供应链加速电动化进程。
1900/1/1 0:00:006月9日,记者从特斯拉相关负责人处获悉,近期特斯拉正对已交付的部分标准版Model3进行软件降级,以限制这些车辆的续航里程和部分功能。因为按照价位,该版本车型无法享受到高价版本才有的功能和配置。
1900/1/1 0:00:00不少消费者在买车时都有过这样的纠结:是买卡罗拉还是买雷凌,买帕萨特还是迈腾,抑或宝来与朗逸这些车型由于太过相似,让人难以抉择。
1900/1/1 0:00:00成立2年的Gatik主要研发用于B2B短途物流的自动车辆栈,今日宣布融资450万美元种子轮,InnovationEndeavors领投,
1900/1/1 0:00:006月6日,比亚迪召开2018年度股东大会。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回答公司的发展思路的发言,充满激情和乐观的表态,同样“燃”爆股东大会。本次股东大会吸引了百多名股东参加。
1900/1/1 0:00:006月6日,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标志着我国将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