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要引进日本汽车行业的精细化管理理念,另一方面要引进日本最先进、最前沿的R&D资源和技术,强化观致自主高端品牌的品牌定位。”在观致待了一年之后,宝能似乎终于摸清了观致的“老后台”,准备对观致进行真正的改革。“观致之前浪费太严重了。”观致汽车一位高管告诉经济观察网记者。现在,宝能正计划从提高效率方面改造观致汽车。为了实现精益管理,观致用日系车企的团队取代了几乎所有的管理层。“宝能买观致之前交了10亿定金,但没想到的是,当时的管理层很快就花光了,很多都浪费了。”今年2月,观致汽车公布了新的管理层名单,其中包括许多来自前日产-雷诺联盟的高管。其中,前日产-雷诺联盟全球新能源总监安岛和夫(Kazuo Yasushima)担任观致汽车CEO,宝能汽车执行副总裁李冯不再担任观致汽车CEO。除CEO外,原日产-雷诺联盟汽车互联技术全球总监Hiroshi Nagara担任观致汽车首席运营官(首席运营官),原英国菲尼迪汽车开发负责人担任观致汽车联席CTO(联合技术官),另一位前日产专家刘强担任副总裁。日产-雷诺是全球成本控制的集大成者,也是效率最高的汽车联盟公司。然而,日产高管为观致汽车带来的不仅仅是高级管理人才。“未来会有更多的技术人才,观致内部会建立新的R&D团队。”上述高管表示。因为新R&D团队的成立,观致的技术基因也会发生改变——成立之初,观致的目标是对标德系车,通过聘请德国的工程师,在整个R&D技术,包括驾驶感的培养上对标德系车。从这次调整来看,观致未来将成为日系风格。据经济观察网记者了解,宝能已经为观致汽车以及后者带来的多人R&D团队引进了20位日本高级管理专家,涉及公司管理、底盘设计、电机控制、整车集成等多个领域。然而,在市场营销领域,中国本土人才仍然被采用。近期观致的营销人才有曾经在多家车企担任高管的单志东,以及2016年入驻观致的奇瑞高管朱乃军。新的人事布局是观致调整的开始。自宝能入主观致以来,外界对这家命运多舛的汽车公司的质疑声与日俱增。一年多的时间里,观致的发展犹如骑山地车,从宝能的大量投入到销量的暴涨,再到去年底经销商流失引发的风波。这个已经成为中国自主探索高端新突破先行者的先行者,面临哪些困难,又将如何突破?新问题老问题观致汽车最早的成立可以追溯到2009年。奇瑞高端品牌芮林失败后,萌生了通过一种新模式打造中国自主高端品牌的想法,即观致模式。该模式的方式是通过与外资的资本合作,快速组建一支具有国际R&D能力的团队,按照国际体系打造一套产品。2010年,观致汽车宣布与以色列量子公司合资,2013年,合资公司首款产品观致3上市。然而,首款产品上市后,观致却迎来了掌声。虽然每一款投放市场的新品都获得了业内毫不留情的赞誉,屡屡获得国际大奖,但打造好车的观致汽车却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2014年,观致两款产品的总销量为6686辆。2015年观致5 SUV上市后,销量有所变化,但也只有1.4万辆。2016年,观致汽车销量为2.49万辆,创历史新高。但与此同时,观致的亏损也在大幅增加。观致2015年总收入为人民币14.59亿元(2.24亿美元),较2014年的8.65亿元大幅增长69%……2016年,观致汽车亏损19亿元。2014年至2016年,观致汽车亏损高达66亿元。自成立以来,预计观致汽车亏损总额超过100亿元。在最初的计划中,观致汽车设定的年销量目标是3-5万辆。观致销量低迷的原因有很多。第一,当时自主品牌车的价格基本都在10万以内,起步价超过10万的观致无疑是异类。第二,作为一个新品牌,观致虽然做了一个很好的产品,但是知名度还是比较低,社会接受度不够,包括自身高端接受度也不够。第三,SUV市场处于爆发的前夜,而轿车市场在萎缩。这是观致当时所面临的大环境的不利因素,而从具体操作上来看,又决心走高端观致,因此陷入发展悖论。为了打造高端,观致曾经定位于国际品牌,营销等方面也向合资企业看齐。在渠道建设方面,观致要求投资人有合资品牌4S店的管理经验,销售大部分来自合资品牌体系,而奇瑞等自主品牌的投资人不在考虑之列。一方面保持了观致的品牌高度,但也导致了观致的渠道拓展极不理想。观致汽车在首款产品上市时曾计划有100家经销商,但直到2015年,观致汽车的经销商数量才突破100家。但从那以后,这个数字就不稳定了。2016年孙效东和墨斐解散后,观致降低了渠道标准,但到2017年底,观致经销商只有170多家,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在终端售价方面,观致基本不提供优惠,以坚守品牌调性。这就像是一场持久的拉力赛,看谁的耐力更强,但是股东最终动摇了,观致的价格最终没能守住,大幅的优惠现在和所有车企一样。但对于观致,很多人忽略了观致的内部管理——某种程度上,这是观致最致命的问题。2015年观致新管理层上线后,第一件事就是裁掉外籍员工和冗余员工。第一次调整,有裁员50名外籍员工和200名中国员工的裁员目标。“外国人很浪费,在公司内部也不太配合。”离职中层管理人员观致告诉经济观察网记者。“过去,花很多钱是不必要的。这不是好公司的样子。”观致汽车新管理层的一位人士表示。这些老问题虽然持续了7年,但至今没有解决。随着宝能的进入,观致的新问题出现了——观致已经四年没有推出新车,经过几轮高层切换,观致的品牌形象已经非常模糊。“中间为了销量做了一些很低的营销,和那个叫麦的歌手有关联,严重损害了观致。”一位分析人士指出。再次,观致在历史上也有过多次重新出发。那么这一次,对于现在的观致来说,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他们的思路是什么,能否脱胎换骨?来自日本的管理团队,第一步就是整顿“内政”。2月20日,观致汽车在宣布安岛一夫等日本高管团队加盟时表示,引进日本团队一方面要“引进日本汽车行业的精细化管理理念”,另一方面要“引进日本最先进、最前沿的R&D资源和技术,强化观致汽车自主高端品牌的品牌定位。”诞生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精益生产”(简称“精细生产”)的核心思想是在生产过程中充分考虑生产每辆汽车的收益和成本,只在必要的数量和时间内生产需要的东西。通过杜绝生产过剩,减少浪费,可以达到提高质量,节约时间,降低成本的目的。观致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改进。“经过合理优化,以一条流水线为例,可以综合节省702秒工时。材料的库存周转期……从过去的6.5天缩短到现在的4天左右。"上述观致汽车高管表示。二是稳定销售渠道。观致汽车向经济观察报透露了其新的扶持政策。目前,观致汽车对“国六”区域的线上经销商给予80%的销售返利现金。对于“国五”地区的经销商,还会以现金形式给予50%的返点。该行业通常在经销商下次提车时用返点来抵扣车款。观致汽车的“现金返利”措施将有效解决经销商经营中的资金周转压力,助推经销商抵御当前市场风险的能力。据悉,5月18日起,观致汽车将协助“国六”地区经销商消化“国五”库存车辆。截至6月6日,95%的库存车辆已达成消化意向。新上任的高管开始集体拜访经销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6月4 -5日和6月10-11日,观致首席运营官(首席运营官)长垣居树对沪、皖、川、渝的经销商进行了两次集中拜访,与投资者和18家经销商的总经理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产品方面,今年9月,观致将完成现有燃油车“国六”标准动力总成的升级。在未来的产品规划上,观致已经有了规划。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观致汽车CEO安岛和夫公布了“油电并举”、“新能源”、“智能”双擎驱动的产品战略。展示了从日本进口的最新电动汽车平台EV平台,以及作为观致汽车“MILE”计划持续深化成果的纯电动概念车MILE II。前者是观致未来产品的技术开发基础,后者勾勒出后续量产车型的造型轮廓和设计语言。一个月前的6月4日,宝能、奇瑞、量子三家股东共同商讨观致汽车的中长期产品战略规划。按照计划,基于新平台开发的观致汽车新品将于明年上市。观致未来的产品矩阵将包括轿车、SUV、MPV,覆盖A0到b的细分市场,技术上,未来新加入的管理团队可能会形成新的日本式团队。除了上述高管,经济观察网记者了解到,近期已有16位项目管理、底盘设计、电机控制、整车集成等领域的日本专家陆续加盟观致。值得一提的是,Kazuo Yasushima是日产Leaf纯电动汽车和优雅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发者,由他主导的混合动力E-POWER技术为日产新能源汽车和小型车的市场拓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观致未来的发展中,新能源汽车可能会成为一个亮点。”一方面要引进日本汽车行业的精细化管理理念,另一方面要引进日本最先进、最前沿的R&D资源和技术,强化观致自主高端品牌的品牌定位。“在观致待了一年之后,宝能似乎终于摸清了观致的‘老后台’,准备对观致进行真正的改革。”观致之前的浪费太严重了。"观致汽车一位高管告诉经济观察网记者。现在,宝能正计划从提高效率方面改造观致汽车。为了实现精益管理,观致用一个日系车企的团队取代了几乎所有的管理层。”宝能在买观致之前交了10亿定金,但没想到的是,当时的管理层很快就花光了,很多都浪费了。“今年2月,观致公布了新的管理层名单,其中包括许多来自前日产-雷诺联盟的高管。其中,前日产-雷诺联盟全球新能源总监安岛和夫(Kazuo Yasushima)担任观致汽车CEO,宝能汽车执行副总裁李冯不再担任观致汽车CEO。除CEO外,原日产-雷诺联盟汽车互联技术全球总监Hiroshi Nagara担任观致汽车首席运营官(首席运营官),原英国菲尼迪汽车开发负责人担任观致汽车联席CTO(联合技术官),另一位前日产专家刘强担任副总裁。日产-雷诺是……全球成本控制和最有效的汽车联盟公司。然而,日产高管为观致汽车带来的不仅仅是高级管理人才。“未来会有更多的技术人才,观致内部会建立新的R&D团队。”上述高管表示。因为新R&D团队的成立,观致的技术基因也会发生改变——成立之初,观致的目标是对标德系车,通过聘请德国的工程师,在整个R&D技术,包括驾驶感的培养上对标德系车。从这次调整来看,观致未来将成为日系风格。据经济观察网记者了解,宝能已经为观致汽车以及后者带来的多人R&D团队引进了20位日本高级管理专家,涉及公司管理、底盘设计、电机控制、整车集成等多个领域。然而,在市场营销领域,中国本土人才仍然被采用。近期观致的营销人才有曾经在多家车企担任高管的单志东,以及2016年入驻观致的奇瑞高管朱乃军。新的人事布局是观致调整的开始。自宝能入主观致以来,外界对这家命运多舛的汽车公司的质疑声与日俱增。一年多的时间里,观致的发展犹如骑山地车,从宝能的大量投入到销量的暴涨,再到去年底经销商流失引发的风波。这个已经成为中国自主探索高端新突破先行者的先行者,面临哪些困难,又将如何突破?新问题老问题观致汽车最早的成立可以追溯到2009年。奇瑞高端品牌芮林失败后,萌生了通过一种新模式打造中国自主高端品牌的想法,即观致模式。该模式的方式是通过与外资的资本合作,快速组建一支具有国际R&D能力的团队,按照国际体系打造一套产品。2010年,观致汽车宣布与以色列量子公司合资,2013年,合资公司首款产品观致3上市。然而,首款产品上市后,观致却迎来了掌声。虽然每一款投放市场的新品都获得了业内毫不留情的赞誉,屡屡获得国际大奖,但打造好车的观致汽车却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2014年,观致两款产品的总销量为6686辆。2015年观致5 SUV上市后,销量有所变化,但也只有1.4万辆。2016年,观致汽车销量为2.49万辆,创历史新高。但与此同时,观致的亏损也在大幅增加。观致2015年总收入为人民币14.59亿元(2.24亿美元),较2014年的8.65亿元大幅增长69%。2016年,观致汽车亏损19亿元。2014年至2016年,观致汽车亏损高达66亿元。自成立以来,预计观致汽车亏损总额超过100亿元。在最初的计划中,观致汽车设定的年销量目标是3-5万辆。观致销量低迷的原因有很多。第一,当时自主品牌车的价格基本都在10万以内,起步价超过10万的观致无疑是异类。第二,作为一个新品牌,观致虽然做了一个很好的产品,但是知名度还是比较低,社会接受度不够,包括自身高端接受度也不够。第三,SUV市场处于爆发前夜,而轿车市场在萎缩。这是观致当时所面临的大环境的不利因素,而从具体操作上来看,又决心走高端观致,因此陷入发展悖论。为了打造高端,观致曾经定位于国际品牌,营销等方面也向合资企业看齐。在渠道建设方面,观致要求投资人有合资品牌4S店的管理经验,销售大部分来自合资品牌体系,而奇瑞等自主品牌的投资人不在考虑之列。一方面保持了观致的品牌高度,但也导致了观致的渠道拓展极不理想。观致汽车计划在首款产品上市时拥有100家经销商……et,但直到2015年,观致的经销商数量才突破100家。但从那以后,这个数字就不稳定了。2016年孙效东和墨斐解散后,观致降低了渠道标准,但到2017年底,观致经销商只有170多家,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在终端售价方面,观致基本不提供优惠,以坚守品牌调性。这就像是一场持久的拉力赛,看谁的耐力更强,但是股东最终动摇了,观致的价格最终没能守住,大幅的优惠现在和所有车企一样。但对于观致,很多人忽略了观致的内部管理——某种程度上,这是观致最致命的问题。2015年观致新管理层上线后,第一件事就是裁掉外籍员工和冗余员工。第一次调整,有裁员50名外籍员工和200名中国员工的裁员目标。“外国人很浪费,在公司内部也不太配合。”离职中层管理人员观致告诉经济观察网记者。“过去,花很多钱是不必要的。这不是好公司的样子。”观致汽车新管理层的一位人士表示。这些老问题虽然持续了7年,但至今没有解决。随着宝能的进入,观致的新问题出现了——观致已经四年没有推出新车,经过几轮高层切换,观致的品牌形象已经非常模糊。“中间为了销量做了一些很低的营销,和那个叫麦的歌手有关联,严重损害了观致。”一位分析人士指出。再次,观致在历史上也有过多次重新出发。那么这一次,对于现在的观致来说,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他们的思路是什么,能否脱胎换骨?来自日本的管理团队,第一步就是整顿“内政”。2月20日,观致汽车在宣布安岛一夫等日本高管团队加盟时表示,引进日本团队一方面要“引进日本汽车行业的精细化管理理念”,另一方面要“引进日本最先进、最前沿的R&D资源和技术,强化观致汽车自主高端品牌的品牌定位。”诞生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精益生产”(简称“精细生产”)的核心思想是在生产过程中充分考虑生产每辆汽车的收益和成本,只在必要的数量和时间内生产需要的东西。通过杜绝生产过剩,减少浪费,可以达到提高质量,节约时间,降低成本的目的。观致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改进。“经过合理优化,以一条流水线为例,可以综合节省702秒工时。物料的库存周转期(DOH)从过去的6.5天缩短到现在的4天左右。”观致汽车上述高管表示。二是稳定销售渠道。观致汽车向经济观察报透露了其新的扶持政策。目前,观致汽车对“国六”区域的线上经销商给予80%的销售返利现金。对于“国五”地区的经销商,还会以现金形式给予50%的返点。该行业通常在经销商下次提车时用返点来抵扣车款。观致汽车的“现金返利”措施将有效解决经销商经营中的资金周转压力,助推经销商抵御当前市场风险的能力。据悉,5月18日起,观致汽车将协助“国六”地区经销商消化“国五”库存车辆。截至6月6日,95%的库存车辆已达成消化意向。新上任的高管开始集体拜访经销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6月4 -5日和6月10-11日,观致首席运营官(首席运营官)长垣居树对沪、皖、川、渝的经销商进行了两次集中拜访,与投资者和18家经销商的总经理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产品方面,今年9月,观致将完成现有燃油车“国六”标准动力总成的升级。在未来的产品规划上,观致已经有了规划。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观致汽车CEO安岛和夫公布了“油电并举”、“新能源”、“智能”双擎驱动的产品战略。电动汽车平台,最新……展示了从日本进口的电动汽车平台,以及作为观致汽车“MILE”计划持续深化成果的纯电动概念车MILE II。前者是观致未来产品的技术开发基础,后者勾勒出后续量产车型的造型轮廓和设计语言。一个月前的6月4日,宝能、奇瑞、量子三家股东共同商讨观致汽车的中长期产品战略规划。按照计划,基于新平台开发的观致汽车新品将于明年上市。观致未来的产品矩阵将包括轿车、SUV、MPV,覆盖A0到b的细分市场,技术上,未来新加入的管理团队可能会形成新的日本式团队。除了上述高管,经济观察网记者了解到,近期已有16位项目管理、底盘设计、电机控制、整车集成等领域的日本专家陆续加盟观致。值得一提的是,Kazuo Yasushima是日产Leaf纯电动汽车和优雅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发者,由他主导的混合动力E-POWER技术为日产新能源汽车和小型车的市场拓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观致未来的发展中,新能源汽车可能会成为一个亮点。
6月25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750,下称“宁德时代”)发布公告,拟扩大对欧洲生产研发基地项目的投资规模,增加后项目投资总额将不超过18亿欧元。
1900/1/1 0:00:00在汽车变革时代中,紧扣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从传统车企向互联网和新能源企业转型,基本是所有车企的共同目标。那么转型的速度则决定着它们会可能会占取先机。本篇为吉利篇。
1900/1/1 0:00:00自2018年伊始,包括自主品牌在内的全体车企都感觉到了来自车市寒冬的阵阵凛冽寒风;
1900/1/1 0:00:00北京时间6月26日,2019年上海世界移动大会(MWC2019上海),将在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举行。
1900/1/1 0:00:006月25日,一汽夏利(000927)终于公布了《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18年年度报告问询函回复公告》。
1900/1/1 0:00:00据AXIOS报道,苹果确认收购自动驾驶公司Driveai。苹果也从这家公司雇佣了数位工程师。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