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6月,汽车圈频频被蔚来、特斯拉等纯电动车起火事故的现场图片、进展回应等信息刷屏。直到月底,蔚来开始了第一次召回,让业界高度关注起火的“源头”——动力电池的质量问题。在双方都没有透露具体信息的情况下,电池供应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召回中应该承担多大的责任?6月底,工信部撤销自主品牌动力电池保护“白名单”,意味着国外动力电池终于发力,自主品牌时代将终结。[事件回顾]蔚来召回:与电池供应商“相爱相杀”蔚来“第一次通话”是国内首例因动力电池问题召回的案例。有意思的是,蔚来和电池供应商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的两次表态,都是“不背包袱”的意思。全媒体记者注意到,蔚来声明自燃ES8车辆“电池组搭载的模块内部电压采样线束”存在问题,事故直指模块设计不合理;至于蔚来ES8的电池模组供应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声明,将问题归咎于主机厂匹配较晚,表示“电池组箱干扰了我公司供应的模组结构”,出现了问题。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电池行业人士,他们都认为双方的焦点都在模块上,但无论是模块内部还是模块外部,其实谁对谁错,只有双方自己做出技术鉴定结论。但对于蔚来和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来说,这次召回意义深远。首先,“第一次呼叫”对蔚来品牌造成了深刻的伤害,此次召回数量占已交付ES8的近30%。在蔚来第一季度仍然亏损的情况下,还将承担高额的召回成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次蔚来召回的成本估计达到5亿左右。当然,作为电池供应商的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虽然做出了与蔚来“相爱相杀”的声明,但也做不了“掌柜”。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事后也很淡定:召回费用将由蔚来和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协商确定,“现阶段将集中精力配合蔚来的召回工作。”要知道,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目前的客户不仅仅是蔚来这样的国内客户,还有宝马这样的“国际友人”。无论什么样的扯皮,也要维护品牌声誉。可以说,蔚来的这次召回,也在不经意间让业界关注到了车企和供应商在核心零部件设计主导权归属上不那么“透明”的一面。中华全国车联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此次召回可能会引起对电动产业链分工的反思,也可能会迫使汽车制造商更加重视电池环节的采购和设计。新能源汽车的“命门”:电池安全谁负责?从今年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来看,蔚来并不是唯一一家,行业巨头特斯拉也榜上有名,起火问题都指向动力电池的安全问题。不难发现,上游电池厂商正在成为汽车行业最重要的供应商,但车企和电池厂商之间也衍生出了相对复杂的合作模式,这也给双方的责任界定带来了困难。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计,截至2019年4月底,共收到新能源汽车缺陷案例427起,涉及38家生产商的61款车型。其中,电池衰减问题和充电故障分别占55%和15%,位居投诉量前两位;在已投放的新能源汽车召回中,三大动力系统的缺陷占召回总量的50%。过去一年,工信部等监管部门多次“突出”新能源汽车自燃事故,从去年9月份开始,先后三次发布关于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排查的通知。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从2009年开始起步,至今只有十年左右的时间。作为纯电动汽车的核心动力电池技术,无疑需要更多的经验和沉淀。目前,车企和供应商应该如何合作,保证更安全的电池模组和纯电动汽车的生产和供应,是业内正在讨论的话题。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汽车轻量化技术中心技术经理吴忠旺认为,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等电池厂商与车企的合作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直接提供整个电池组;第二,只提供模块或电池;第三,如果我们与SAIC和广汽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双方将共同开发电池和模块。对于这三种模式,业内普遍认为,整车企业和动力电池企业联合研发显然是更好的选择。浙江电卡汽车董事长张海亮表示,要让动力电池厂商参与到R&D,从前端就和主机厂一起设计,让电池厂商充分了解主机厂的配套需求;汽车制造商需要抛弃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的固有关系,成为紧密的合作伙伴,共同推动电池安全技术的迭代和演进。工信部新政:国内电池厂商将被迫成长。记者注意到,在我国补贴政策的强力刺激和《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目录》的精准保护下,以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自主品牌动力电池近年来突飞猛进,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取代松下跃居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第一。但是,国内电池厂商很快就要迎来外资的“狼群”了!6月24日,工信部宣布废止《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和条件》,这意味着保护国产动力电池品牌的“白名单”正式取消。此前,只有使用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动力电池的新能源汽车,才能被列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辆目录》,获得高额新能源补贴。在白名单取消之前,成立于2011年的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是最大的受益者。不仅2018年全年装机量达到23.5Gwh,领先松下,夺得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冠军;在中国,动力电池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惊人的41.3%。如今,“白名单”取消后,国内汽车动力电池行业必然迎来深度洗牌。罗焕塔认为,LG、松下和三星这些国际电池巨头将加速进入中国。不仅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垄断地位将受到威胁,一批缺乏核心竞争力的规模较小的动力电池企业将迎来兼并重组的高潮。虽然短期内国内电动汽车企业将遭受痛苦,但这些国外电池巨头将为国内市场带来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迫使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快速增长,在创新上花费更多精力,为中国培养更稳健的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全媒体记者注意到,韩国电池制造商LG化学和三星SDI已经宣布将增加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国际视野]目前99%的汽车厂商动力电池依赖供应商。作为电动汽车最关键的部件,电池占整个生产成本的40%以上。如此“昂贵”的电池问题频发,造成了车企和电池供应商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今年2月,大众刚刚透露了建立自己的电池超级工厂的计划,其合作供应商LG表示,有可能削减大众目前的电池供应,试图“扼杀”这一计划;今年4月,由于LG化学电池供应有限,且有涨价嫌疑,奥迪不得不宣布下调首款纯电动汽车e-tron的产能目标;他是我兄弟还包括捷豹路虎首款纯电动车I-PACE,其电池供应商是LG Chem。与松下争论多年的特斯拉也在加紧研发电池,希望减少对松下电池供应的依赖,并大幅降低成本。实力雄厚的戴姆勒集团准备了200亿欧元购买电池单体,并计划在三大洲建设八家电池工厂,坚信“自主生产电池是企业在电动汽车时代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国内,可以靠自产自销的动力电池“喂饱”的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非常舒服。这种模式既能摆脱电池供应商的束缚,又能保证产能,无疑是车企的理想状态。[记者观察]目前,在全球动力锂电池市场上,当代安培科技、松下和比亚迪牢牢占据前三的位置,市场份额合计超过50%。但这一市场格局远未定型,业内认为行业仍处于马拉松前期。而且在“三电”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主导权,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车企,都显得尤为关键。如果所有整车企业都选择建立自己的电池工厂,对于动力电池企业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目前车企和电池企业的合作还是大于博弈。在一系列纯电动汽车起火事故后,提醒业界,在sturm und drang电池能量密度的道路上,动力电池的安全始终是首要前提。蔚来的这次召回,无疑会给行业内的电池安全带来更多的合作和管理思路。整个6月,汽车圈频频被蔚来、特斯拉等纯电动车起火事故的现场图片、进展回应等信息刷屏。直到月底,蔚来开始了第一次召回,让业界高度关注起火的“源头”——动力电池的质量问题。在双方都没有透露具体信息的情况下,电池供应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召回中应该承担多大的责任?6月底,工信部撤销自主品牌动力电池保护“白名单”,意味着国外动力电池终于发力,自主品牌时代将终结。[事件回顾]蔚来召回:与电池供应商“相爱相杀”蔚来“第一次通话”是国内首例因动力电池问题召回的案例。有意思的是,蔚来和电池供应商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的两次表态,都是“不背包袱”的意思。全媒体记者注意到,蔚来声明自燃ES8车辆“电池组搭载的模块内部电压采样线束”存在问题,事故直指模块设计不合理;至于蔚来ES8的电池模组供应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声明,将问题归咎于主机厂匹配较晚,表示“电池组箱干扰了我公司供应的模组结构”,出现了问题。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电池行业人士,他们都认为双方的焦点都在模块上,但无论是模块内部还是模块外部,其实谁对谁错,只有双方自己做出技术鉴定结论。但对于蔚来和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来说,这次召回意义深远。首先,“第一次呼叫”对蔚来品牌造成了深刻的伤害,此次召回数量占已交付ES8的近30%。在蔚来第一季度仍然亏损的情况下,还将承担高额的召回成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次蔚来召回的成本估计达到5亿左右。当然,作为电池供应商的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虽然做出了与蔚来“相爱相杀”的声明,但也做不了“掌柜”。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事后也很淡定:召回费用将由蔚来和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协商确定,“现阶段将集中精力配合蔚来的召回工作。”要知道,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目前的客户不仅仅是蔚来这样的国内客户,还有宝马这样的“国际友人”。无论什么样的扯皮,也要维护品牌声誉。可以说,蔚来的这次召回,也在不经意间让业界关注到了车企和供应商在核心零部件设计主导权归属上不那么“透明”的一面。中华全国车联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此次召回可能会引起对电动产业链分工的反思,也可能会迫使汽车制造商更加重视电池环节的采购和设计。新能源汽车的“命门”:电池安全谁负责?从今年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来看,蔚来并不是唯一一家,行业巨头特斯拉也榜上有名,起火问题都指向动力电池的安全问题。不难发现,上游电池厂商正在成为汽车行业最重要的供应商,但车企和电池厂商之间也衍生出了相对复杂的合作模式,这也给双方的责任界定带来了困难。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计,截至2019年4月底,共收到新能源汽车缺陷案例427起,涉及38家生产商的61款车型。其中,电池衰减问题和充电故障分别占55%和15%,位居投诉量前两位;在已投放的新能源汽车召回中,三大动力系统的缺陷占召回总量的50%。过去一年,工信部等监管部门多次“突出”新能源汽车自燃事故,从去年9月份开始,先后三次发布关于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排查的通知。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从2009年开始起步,至今只有十年左右的时间。作为纯电动汽车的核心动力电池技术,无疑需要更多的经验和沉淀。目前,车企和供应商应该如何合作,保证更安全的电池模组和纯电动汽车的生产和供应,是业内正在讨论的话题。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汽车轻量化技术中心技术经理吴忠旺认为,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等电池厂商与车企的合作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直接提供整个电池组;第二,只提供模块或电池;第三,如果我们与SAIC和广汽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双方将共同开发电池和模块。对于这三种模式,业内普遍认为,整车企业和动力电池企业联合研发显然是更好的选择。浙江电卡汽车董事长张海亮表示,要让动力电池厂商参与到R&D,从前端就和主机厂一起设计,让电池厂商充分了解主机厂的配套需求;汽车制造商需要抛弃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的固有关系,成为紧密的合作伙伴,共同推动电池安全技术的迭代和演进。工信部新政:国内电池厂商将被迫成长。记者注意到,在我国补贴政策的强力刺激和《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目录》的精准保护下,以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自主品牌动力电池近年来突飞猛进,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取代松下跃居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第一。但是,国内电池厂商很快就要迎来外资的“狼群”了!6月24日,工信部宣布废止《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和条件》,这意味着保护国产动力电池品牌的“白名单”正式取消。此前,只有使用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动力电池的新能源汽车,才能被列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辆目录》,获得高额新能源补贴。在白名单取消之前,成立于2011年的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是最大的受益者。不仅2018年全年装机量达到23.5Gwh,领先松下,夺得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冠军;在中国,动力电池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惊人的41.3%。如今,“白名单”取消后,国内汽车动力电池行业必然迎来深度洗牌。罗焕塔认为,LG、松下和三星这些国际电池巨头将加速进入中国。不仅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垄断地位将受到威胁,一批缺乏核心竞争力的规模较小的动力电池企业将迎来兼并重组的高潮。虽然短期内国内电动汽车企业将遭受痛苦,但这些国外电池巨头将为国内市场带来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迫使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快速增长,在创新上花费更多精力,为中国培养更稳健的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全媒体记者注意到,韩国电池制造商LG化学和三星SDI已经宣布将增加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国际视野]目前99%的汽车厂商动力电池依赖供应商。作为电动汽车最关键的部件,电池占整个生产成本的40%以上。如此“昂贵”的电池问题频发,造成了车企和电池供应商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今年2月,大众刚刚透露了建立自己的电池超级工厂的计划,其合作供应商LG表示,有可能削减大众目前的电池供应,试图“扼杀”这一计划;今年4月,由于LG化学电池供应有限,且有涨价嫌疑,奥迪不得不宣布下调首款纯电动汽车e-tron的产能目标;他是我兄弟还包括捷豹路虎首款纯电动车I-PACE,其电池供应商是LG Chem。与松下争论多年的特斯拉也在加紧研发电池,希望减少对松下电池供应的依赖,并大幅降低成本。实力雄厚的戴姆勒集团准备了200亿欧元购买电池单体,并计划在三大洲建设八家电池工厂,坚信“自主生产电池是企业在电动汽车时代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国内,可以靠自产自销的动力电池“喂饱”的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非常舒服。这种模式既能摆脱电池供应商的束缚,又能保证产能,无疑是车企的理想状态。[记者观察]目前,在全球动力锂电池市场上,当代安培科技、松下和比亚迪牢牢占据前三的位置,市场份额合计超过50%。但这一市场格局远未定型,业内认为行业仍处于马拉松前期。而且在“三电”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主导权,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车企,都显得尤为关键。如果所有整车企业都选择建立自己的电池工厂,对于动力电池企业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目前车企和电池企业的合作还是大于博弈。在一系列纯电动汽车起火事故后,提醒业界,在sturm und drang电池能量密度的道路上,动力电池的安全始终是首要前提。蔚来的这次召回,无疑会给行业内的电池安全带来更多的合作和管理思路。
(图片来源:哈曼官网)据外媒报道,电动汽车(EV)的诸多优点之一是噪音污染小,但是由于太过安静,又会增加其与行人和骑行人相撞的风险。
1900/1/1 0:00:00在蔚来发布召回4803辆ES8后不到两天,被曝出包括软件负责人庄莉在内两名高管离职。
1900/1/1 0:00:00据汽车制造商的销售报告显示,2019年6月份,美国电动车销量高达37818辆,其中,纯电动车占30494辆,插电混动电动车占7324辆,而这主要归功于特斯拉的交付量。
1900/1/1 0:00:00近日,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本周于大连正式举办。
1900/1/1 0:00:00目前自动驾驶可实现率先落地的典型应用场景包括以卡车为主的物流场景、港口码头、固定路线区域接驳、清扫车、出租车、矿区等。下文以代表性企业为例分别对不同的落地应用场景进行分析。
1900/1/1 0:00:00“2025年车载动力电池市场规模将会是2018年的7倍。”松下集团汤浅浩次表示,全球资源环境压力增大,各国排放法规环境规定相继出台,随着技术性能不断进步,车载动力电池将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