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补贴退坡车企『硬扛』,谁先涨价谁就输了?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我担心我将不得不支付我以前得到的所有补贴。2019年6月26日起,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正式实施。与2018年相比,整体补贴率下降超过50%。如果全面取消地方补贴,2019年新能源补贴标准降幅超过75%。于是,车企开始面临一个共同的“灵魂拷问”:涨价与否,意味着车企要自掏腰包承担补贴的部分,车辆成本将迅速飙升,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但如果涨价,同级别的新能源车会比传统车贵。如果再涨价,恐怕消费者会转向传统车辆,等待新能源的销量会直线下降,这也是一个无法承受的损失。这样一来,车企似乎陷入了“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尴尬境地。从目前采访多家公司得到的信息来看,大部分车企都选择了自掏腰包来维持“稳定”。走了一圈,新能源汽车依然摆脱不了“烧钱”的窘境,而且似乎愈演愈烈。然而,“烧钱”只是表象,背后是新能源汽车市场淘汰赛中按下加速键,这才是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市场化的真正考验。现在都是“硬扛”,未来涨价可期因为新补贴政策的相关执行时间和标准已经公布,所以车企心里都有预期。随着新补贴政策实施时间的临近,车企不约而同地开展了一波“促销”活动,而在新政策实施后,车企也纷纷发布公告宣布“不涨价”。

BYD, Geely Automobile, Weilai, Weimar Automobile, Changan

伊姐采访调查了包括比亚迪、吉利汽车、北汽新能源、蔚来汽车、威马汽车在内的多家车企,发现大部分车企承诺不涨价,但具体政策略有不同。一些公司给出了不涨价的明确时限。如比亚迪宣布10月31日前购买其新能源汽车享受2018年补贴标准,吉利汽车、欧拉、Xpeng汽车将2018年补贴标准延长至7月31日。但也有不少企业“涨价”。以蔚来汽车为例,其在7月1日公布了全新的补贴方案,有效期为7月1日至12月31日。在此期间,购买ES8的个人用户最高可享受2万元补贴,购买ES6的个人用户最高可享受2.5万元补贴。针对7-9月份提车的ES8、ES6首发纪念版/性能版用户,提供三种限时金融购车方案,包括租电池、分期贷款、随你贷。北汽新能源宣布旗下EX5、EX3、EU5 R550等车型维持现有价格,EU5 R500版本价格上调3000元。这一调整方案从6月30日开始正式实施,而据一姐透露,北汽新能源目前不同车型都有5000元-13000元不等的优惠。而那些设定了不涨价期限的企业,却没有给出任何后续方案。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随着新能源补贴退至全面退出,未来车企“涨价”将不可避免。如果不提价,车企将面临巨大压力。一位车企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没有一家车企能够消化补贴坡所增加的成本。在此之前,广汽新能源、长安汽车等高层也明确表示,电动车价格肯定会涨。至于会涨多少,目前还没有公司给出详细数据,各公司还在观察市场对涨价的承受能力。从政策市到消费市,谁能稳步跨越?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清退和退出,是为了倒逼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对补贴的依赖,真正形成市场化的竞争力。但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现状来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BYD, Geely Automobile, Weilai, Weimar Automobile, Changan

工信部公开数据显示,自2009年中央财政补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以来,截至2018年3月,已清算或发放新能源汽车中央补贴约958.4亿元;巨额补贴催生了中国电动汽车销量的逐年飙升。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突破百万辆;这种产业环境也催生了近500家电动汽车初创企业然而野蛮生长的背后暴露出很多问题,包括电动汽车的安全性、二手车的残值保障、配套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企业的补等。其中,有层出不穷的质疑新能源汽车的热销只是政策的产物,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随着补贴出现了明显的波动。乘联会数据显示,5月新能源汽车乘用车市场批发量9.7万辆,同比增长5.4%,1-5月累计销量44.2万辆,同比增长58.0%,显示市场增长潜力较弱。据崔东树介绍,5月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增速下滑,一方面与新能源汽车需求减少有关,另一方面与补贴导致3-4月份销量透支有关。他预计,即使大部分车企不自掏腰包涨价,7-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也很可能大幅下降,今年的销量也会受到影响。对于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的预测,业内意见并不统一。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钟石认为,全年销量不会下降,可以保持稳定。很多车企也持这种观点;不过,钟石也明确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有很多水分,很多销量其实是各个运营公司贡献的。如果抛开这个因素,从市场化的角度考虑,新能源汽车的销售规模将会大打折扣。抢钱的时候到了,新造车企业先出?显然,汽车公司应该为困难时期做好准备。钟石直言,新能源汽车行业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市场还很脆弱,价格稍有变化消费者就会转向燃油车,所以现在没有车企敢轻易提价,这也预示着市场的优胜劣汰会加速。“补贴会淘汰那些只是为了补贴的企业,市场份额会被更有实力的企业占领。”业内一直认为新能源市场的变化首先会淘汰造车新势力,因为他们资金压力更大,在品牌和产品方面都比较弱,但也有声音认为传统车企更难承受补贴压力,钟石是后一种观点的支持者。他认为,总体而言,补贴下降的受益者将是新的汽车制造力量。当造车新势力起步,推出量产车的时候,新能源补贴已经大幅下降。可以说他们对这种情况更有心理准备,而且相对于涨价导致的销量大幅下滑,他们背后的资本对于维持销量的损失更能接受,但传统车企未必能承受这样的压力。他强调,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未来前景是乐观的,但这两年压力肯定比较大。只要熬过这段时间,尽快形成量产交付能力,达到一定的销售规模,那么未来就一定能活下去。

BYD, Geely Automobile, Weilai, Weimar Automobile, Changan

从传统车企的经营状况来看,确实更依赖补贴。以龙头企业比亚迪为例。2018年,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8亿元,同比下降31.63%,主要是补贴下降所致,而其当期收到的政府补贴却高达20.7亿元,占其净利润的74.5%。像北汽新能源、江淮汽车这样主要专注于中低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企业,不仅对补贴的依赖程度很高,而且客户群体对价格也更加敏感,其潜在用户可能会转移到其他品牌或车型上。虽然传统车企都在强调通过技术升级尽快适应市场需求,但在电池成本短时间内难以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传统车企仍然难以快速降低整车制造成本来满足市场需求。当然,造车新势力也要面对这些问题。虽然补贴和涨价的压力对他们来说相对较小,但他们还需要担心安全问题、品牌问题和资本耐心。退一步说,传统车企放弃新能源业务还有“退路”,但造车失败,造车新势力就无路可退了。最终,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势力,都将面临更为严厉的淘汰赛,实力较弱的公司将率先出局。这是所有企业都必须面对的阶段。传统车企各有优势,新势力也没有外界想的那么差。随着2020年底新能源补贴正式退出,谁能活下来就见分晓了。我担心我将不得不支付我以前得到的所有补贴。2019年6月26日起,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正式实施。与2018年相比,整体补贴率下降超过50%。如果全面取消地方补贴,2019年新能源补贴标准降幅超过75%。于是,车企开始面临一个共同的“灵魂拷问”:涨价与否,意味着车企要自掏腰包承担补贴的部分,车辆成本将迅速飙升,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但如果涨价,同级别的新能源车会比传统车贵。如果再涨价,恐怕消费者会转向传统车辆,等待新能源的销量会直线下降,这也是一个无法承受的损失。这样一来,车企似乎陷入了“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尴尬境地。从目前采访多家公司得到的信息来看,大部分车企都选择了自掏腰包来维持“稳定”。走了一圈,新能源汽车依然摆脱不了“烧钱”的窘境,而且似乎愈演愈烈。然而,“烧钱”只是表象,背后是新能源汽车市场淘汰赛中按下加速键,这才是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市场化的真正考验。现在都是“硬扛”,未来涨价可期因为新补贴政策的相关执行时间和标准已经公布,所以车企心里都有预期。随着新补贴政策实施时间的临近,车企不约而同地开展了一波“促销”活动,而在新政策实施后,车企也纷纷发布公告宣布“不涨价”。

BYD, Geely Automobile, Weilai, Weimar Automobile, Changan

伊姐采访调查了包括比亚迪、吉利汽车、北汽新能源、蔚来汽车、威马汽车在内的多家车企,发现大部分车企承诺不涨价,但具体政策略有不同。一些公司给出了不涨价的明确时限。如比亚迪宣布10月31日前购买其新能源汽车享受2018年补贴标准,吉利汽车、欧拉、Xpeng汽车将2018年补贴标准延长至7月31日。但也有不少企业“涨价”。以蔚来汽车为例,其在7月1日公布了全新的补贴方案,有效期为7月1日至12月31日。在此期间,购买ES8的个人用户最高可享受2万元补贴,购买ES6的个人用户最高可享受2.5万元补贴。针对7-9月份提车的ES8、ES6首发纪念版/性能版用户,提供三种限时金融购车方案,包括租电池、分期贷款、随你贷。北汽新能源宣布旗下EX5、EX3、EU5 R550等车型维持现有价格,EU5 R500版本价格上调3000元。这一调整方案从6月30日开始正式实施,而据一姐透露,北汽新能源目前不同车型都有5000元-13000元不等的优惠。而那些设定了不涨价期限的企业,却没有给出任何后续方案。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随着新能源补贴退至全面退出,未来车企“涨价”将不可避免。如果不提价,车企将面临巨大压力。一位车企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没有一家车企能够消化补贴坡所增加的成本。在此之前,广汽新能源、长安汽车等高层也明确表示,电动车价格肯定会涨。至于会涨多少,目前还没有公司给出详细数据,各公司还在观察市场对涨价的承受能力。从政策市到消费市,谁能稳步跨越?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清退和退出,是为了倒逼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对补贴的依赖,真正形成市场化的竞争力。但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现状来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BYD, Geely Automobile, Weilai, Weimar Automobile, Changan

工信部公开数据显示,自2009年中央财政补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以来,截至2018年3月,已清算或发放新能源汽车中央补贴约958.4亿元;巨额补贴催生了中国电动汽车销量的逐年飙升。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突破百万辆;这种产业环境也催生了近500家电动汽车初创企业然而野蛮生长的背后暴露出很多问题,包括电动汽车的安全性、二手车的残值保障、配套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企业的补等。其中,有层出不穷的质疑新能源汽车的热销只是政策的产物,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随着补贴出现了明显的波动。乘联会数据显示,5月新能源汽车乘用车市场批发量9.7万辆,同比增长5.4%,1-5月累计销量44.2万辆,同比增长58.0%,显示市场增长潜力较弱。据崔东树介绍,5月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增速下滑,一方面与新能源汽车需求减少有关,另一方面与补贴导致3-4月份销量透支有关。他预计,即使大部分车企不自掏腰包涨价,7-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也很可能大幅下降,今年的销量也会受到影响。对于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的预测,业内意见并不统一。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钟石认为,全年销量不会下降,可以保持稳定。很多车企也持这种观点;不过,钟石也明确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有很多水分,很多销量其实是各个运营公司贡献的。如果抛开这个因素,从市场化的角度考虑,新能源汽车的销售规模将会大打折扣。抢钱的时候到了,新造车企业先出?显然,汽车公司应该为困难时期做好准备。钟石直言,新能源汽车行业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市场还很脆弱,价格稍有变化消费者就会转向燃油车,所以现在没有车企敢轻易提价,这也预示着市场的优胜劣汰会加速。“补贴会淘汰那些只是为了补贴的企业,市场份额会被更有实力的企业占领。”业内一直认为新能源市场的变化首先会淘汰造车新势力,因为他们资金压力更大,在品牌和产品方面都比较弱,但也有声音认为传统车企更难承受补贴压力,钟石是后一种观点的支持者。他认为,总体而言,补贴下降的受益者将是新的汽车制造力量。当造车新势力起步,推出量产车的时候,新能源补贴已经大幅下降。可以说他们对这种情况更有心理准备,而且相对于涨价导致的销量大幅下滑,他们背后的资本对于维持销量的损失更能接受,但传统车企未必能承受这样的压力。他强调,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未来前景是乐观的,但这两年压力肯定比较大。只要熬过这段时间,尽快形成量产交付能力,达到一定的销售规模,那么未来就一定能活下去。

BYD, Geely Automobile, Weilai, Weimar Automobile, Changan

从传统车企的经营状况来看,确实更依赖补贴。以龙头企业比亚迪为例。2018年,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8亿元,同比下降31.63%,主要是补贴下降所致,而其当期收到的政府补贴却高达20.7亿元,占其净利润的74.5%。像北汽新能源、江淮汽车这样主要专注于中低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企业,不仅对补贴的依赖程度很高,而且客户群体对价格也更加敏感,其潜在用户可能会转移到其他品牌或车型上。虽然传统车企都在强调通过技术升级尽快适应市场需求,但在电池成本短时间内难以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传统车企仍然难以快速降低整车制造成本来满足市场需求。当然,造车新势力也要面对这些问题。虽然补贴和涨价的压力对他们来说相对较小,但他们还需要担心安全问题、品牌问题和资本耐心。退一步说,传统车企放弃新能源业务还有“退路”,但造车失败,造车新势力就无路可退了。最终,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势力,都将面临更为严厉的淘汰赛,实力较弱的公司将率先出局。这是所有企业都必须面对的阶段。传统车企各有优势,新势力也没有外界想的那么差。随着2020年底新能源补贴正式退出,谁能活下来就见分晓了。

标签:比亚迪吉利汽车蔚来威马汽车长安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4·23比亚迪唐DM事故资料推送

近日,我们追踪报道了今年4月23日西安高新区文兴巷发生的一起造成一死五伤的严重交通事故,

1900/1/1 0:00:00
反思吉利汽车:销量暴跌、股价腰斩背后的致命弱点

2018年是吉利汽车极为风光的一年。

1900/1/1 0:00:00
德国大陆集团计划在2030年前停止开发内燃机

7月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世界第二大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德国大陆集团日前表示,该公司将在2030年之前停止开发汽油机及柴油机等内燃发动机。

1900/1/1 0:00:00
快离子环+超电子网 起底宁德时代快充黑科技

“充电焦虑”和“里程焦虑”是纯电动汽车大规模产业化面临的一大障碍。在近日召开的2019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一项名为“高比能快充锂离子电池”的技术获得了全球新能源汽车创新技术奖。

1900/1/1 0:00:00
加氢站加速上马 产业链投资冷热不均

上海江桥加氢站,被称为上海乃至中国最繁忙的加氢站之一。在这里,每天都有车身上涂装着蓝色“STNE”LOGO的东风物流车来此排队加氢,这是氢车熟路汽车运营(上海)有限公司旗下的氢燃料电池物流车队。

1900/1/1 0:00:00
比亚迪:上半年新能源车销量增95% 纯电动车增300%

7月5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002594SZ)发布2019年6月销量快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整车销量达228072辆,同比(较上年同期)略微上涨159。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