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深圳:到2021年新增工程车纯电动化,建设一批大功率直流充电场站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7月4日,《深圳市促进新能源工程车辆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年)》(以下简称《计划》)正式印发。根据计划,到2021年,深圳工程车辆领域的新车纯电动化将率先完成。深圳市政府将统筹现有相关专项资金,大力推进新能源工程车辆核心技术研究、创新平台建设和产业化应用。

remote, superior and modern

规划表示,将通过推进动力电池产业核心技术、大功率充电技术、新能源工程车动力驱动技术、新能源工程车智能网联技术等关键技术突破,加快新能源工程车在深圳的推广应用。此外,深圳将加大财政资金和金融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新能源工程车辆企业在各级境内外资本市场开展股权融资。该计划定义了促销时间表。到2021年,建成2-3个R&D和高储能密度、长循环寿命动力电池系统生产的产业基地。建设一批大功率DC充电站,优先考虑在建项目和港区;实现集成驱动桥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化;建设工程车辆综合监控平台,工程车辆具有辅助驾驶功能;在港口、码头等区域,建设一批新能源工程车辆示范应用项目。以下为政策全文:深圳市促进新能源工程车辆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大战略部署, 结合《深圳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深办发〔2018〕31号),本文件所指工程车辆主要包括轻型货车物流车、自卸汽车、水泥搅拌车、集装箱牵引车、环卫车。 一、发展目标2019-2021年,深圳将着力夯实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础,不断扩大新能源汽车整车产业规模,推进工程车辆电气化升级改造,提升新能源工程车辆核心技术水平和核心产品竞争力。鼓励深圳企业深化新能源工程车辆核心技术研发和突破,特别是推动整车企业、动力电池、上游原材料产业协同发展。积极引进国际国内新能源工程车辆领域的优秀企业和创新平台,与深圳各类创新资源建立紧密合作,共同打造新能源工程车辆产业集群。到2021年,率先完成深圳工程车辆领域新车纯电动化。通过示范引导,推广复制新能源自卸车应用示范经验,逐步推广到大型起重机、挖掘机、推土机等其他类型的新能源工程车辆。创建一批新能源工程车辆产业示范基地,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形成覆盖新能源工程车辆领域的完整产业链,完成深圳传统工程车辆的更新换代,有效实现工程车辆节能减排目标。二、任务(一)推动关键技术突破。1.动力电池产业核心技术。落实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的《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加大动力电池关键技术攻关,不断提高动力电池系统储能密度、循环寿命等性能指标,降低动力电池成本。针对工程车辆,突破电池分组关键技术,实现电池组标准化、模块化设计,提高动力电池在恶劣环境下的适应性和防护性能。(市科技创新委、工信局牵头,市发改委配合)专栏1动力电池产业核心技术支持高储能密度、长循环寿命动力电池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1)开发锂离子电池新型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材料,提高单体电池储能密度和性能一致性, 优化Pack中的电池组结构,结合包壳的轻量化设计,提高电池系统的储能密度。 (2)不断优化动力电池系统的状态估计策略,依托大数据平台和云计算技术,着力提高电池长期使用的估计精度,实现电池容量、内阻、温度、自放电等参数的精确检测,为车辆正常运行提供有效支撑。(3)重点优化动力电池系统全生命周期防护性能,确保动力电池系统全生命周期防护等级达到IP68开发性能优越的电池热管理系统,进一步提高动力电池系统在恶劣环境下的适应性,保证模块内电芯温度均匀,突破电池组长时间大功率充放电的技术难点。到2021年,我们将建立2-3个R&D和高储能密度和长循环寿命动力电池系统生产的产业基地。2.大功率充电技术。掌握工程车辆大功率充电核心技术,制定相关技术标准。攻克大功率充电桩和整车的热管理控制技术和电池管理安全技术,努力解决工程车辆供电难的问题,提高车辆运营效率。(由市科技创新委、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市发改委、交通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协调)专栏2大功率充电技术(1)大功率充电口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攻克大功率充电口温度监测和温度控制技术难关,研发水冷充电口等新型散热方式,提高充电功率和产品寿命。(2)使用高压平台动力电池系统,提高充电效率。(3) R&D及大功率充电桩技术产业化:攻克大功率充电过程中的电网协调、温度管理、充电安全等技术难点,鼓励相关配套产业发展。(4)优先考虑快换DC充电口,降低维护成本。鼓励建设充电桩群充电方案,充分利用资源,降低车桩比。到2021年,将建设一批大功率DC充电站,优先考虑在建项目和港口地区。3.新能源工程车辆的动力驱动技术。掌握新能源工程车辆电驱动技术,推动我国AMT3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打破国外传统车辆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的技术垄断,实现电驱动产品的产业化。(市科技创新委、工信局牵头,市发改委配合)专栏3新能源工程车辆动力驱动技术(1)采用新型一体化驱动桥技术,实现电机、自动变速器、驱动桥的结构和功能一体化,自主掌握MCU和TCU控制技术。(2)采用高压高速永磁同步电机、低损耗硅钢、高性能磁钢、异型绕组、汇流条、磁钢定位封装等先进材料,突破工程车辆驱动电机技术。(3)优化车辆控制反馈策略,提高能量反馈率,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到2021年,实现集成驱动桥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化。4.新能源工程车辆智能联网技术。依托深圳智能网联交通测试示范平台,加快智慧城市和智能交通建设,将智能网联、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新能源工程车辆融合,推进新能源工程车辆智能化,建设市政工程车辆综合监管平台。(市交通运输局、工信局牵头,市交警局、发展改革委配合)专栏4新能源工程车辆智能网联技术(1)推进新能源工程车辆智能化及相关零部件产业化。先进的辅助驾驶技术应用于工程车辆,使车辆具有实时定位、超载监测、盲区监测、预碰撞预警、自动紧急制动、车道偏离预警和危险驾驶行为分析等功能,提高了工程车辆的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积极研究……并研发机器视觉、车载雷达、高精度定位系统、智能终端等关键零部件,加快产业化进程。(2)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构建工程车辆综合监管平台。通过PC和手机的人机交互平台,实现对工程车辆的车辆状态、行驶轨迹、违章操作和不良驾驶行为的监控、预警和远程干预。深入分析驾驶员风险行为,建立驾驶员驾驶风险档案,建立风险识别与控制模型,实现工程车辆安全管理事前可预防、事中可控制、事后可追溯的能效。(3)加快规划建设深圳智能网联流量测试示范平台。该平台涵盖远程控制、货运车辆编队、无人清扫车等十类测试示范场景,加速了各类创新要素的集聚,推动了新能源工程车辆智能网联技术的发展。到2021年,建成工程车辆综合监控平台,工程车辆具备辅助驾驶功能。(2)促进产品的示范和应用。在有条件的港口、工地、工业园区、物流园区等地区,以物流车为突破口,逐步开展新能源工程车辆示范应用。(由市工信局、交通局、住建局牵头,市发改委、交警局、城管综合执法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各区政府配合)专栏5新能源工程车辆示范应用项目(1)城市物流电气化项目。重点部署轻型柴油车电动化、纯电动货车路权优先、“绿色物流区”、物流集中区充电桩建设、绿色货运配送示范、电动道路技术研究等项目。具体包括:逐步淘汰营运轻型柴油货车,推进纯电动货车替代非营运轻型柴油货车,创建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除深南大道外,其他道路允许轻型电动货车行驶。长度6米及以下的中重型电动货车,参照普通轻型货车的限制;选择十个区域,全天禁止柴油货车行驶。(2)港区电动拖拉机自动驾驶示范应用项目。针对港口内人车分离、行驶路线固定、低速行驶、封闭管理等具体场景,结合智能电动车、零排放、低噪音等优势,推动港口率先实现电动牵引车自动驾驶,打造绿色交通、智慧港口示范工程。(3)环卫车辆清洗项目。对于外包环卫清扫清运部分,推广使用纯电动环卫车。从2019年起,将重点鼓励将再次招标招标中使用的环卫车辆更换为纯电动汽车。(4)清洁能源越野移动机械推广项目。从2019年起,在以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为业主的项目招标中,定性评价符合生产经营条件的,给予加分,鼓励增加使用新能源工程车。(5)新能源工程车辆充电网络优化项目。充电网络布局与车辆应用场景充分对接,提高了充电便利性和设施利用率。突出“停车收费一体化”原则,实现功能复合,提高规划用地集约水平。优先挖掘现有设施潜力,拓宽充电设施建设渠道,减轻新增土地供应压力。到2021年,在港口、码头建设一批新能源工程车辆示范应用项目。(3)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整合产业链各方优势资源,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合作,重点布局配套基础设施、核心技术创新和智能服务平台,加快完善重点产业项目扶持政策,为高水平产业集聚发展创造条件。依托龙头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举办国际会议、企业论坛、国际展会等重大活动,引进全球领军人才,吸引国际国内R&D中心、重点实验室、检验检测机构、知名智库、行业协会等机构落户深圳。支持和引导我市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和职业技能培训,建设相关实习实训实验平台,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和产学研合作,加强专业建设和实用型人才培养。(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发改委牵头,市科技创新委、交通局、教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住建局配合) (四)构建产业生态圈。1.完善产业政策支持。为新能源工程车提供相关交通便利,加快工程车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建设,全力营造和构建支持新能源工程车产业的良好环境和政策体系。加强统筹规划和政策协调,在政策制定、规范形成、法规完善和示范区规划建设管理运行等领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责任单位:市工信局牵头,市发改委、交通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住建局、财政局配合)2。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借鉴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示范应用的成功经验,从单纯推广向服务管理转变,从单纯补贴向营造环境转变。鼓励创新商业运作模式,积极探索“融资租赁……”等新模式以及“商业租赁”,缓解企业资金压力,鼓励专业化公司开展新能源工程车辆融资租赁业务,集中管理,形成规模效应,为新能源工程车辆行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责任单位:市发改委、交通局牵头,市工信局、财政局、地方金融监管局配合)3。建立安全管理体系。鼓励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工程车辆智能监控平台建设,对车辆运行进行实时智能监控,保障工程车辆安全,提高工程车辆管理水平。(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市交警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配合)三。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部门会商制度,加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科技、交通、住建、交警、财政、规划、金融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强城市联动,协调推进各项工作和重大项目实施。(责任单位:市工信局牵头,市发改委、科技创新委、交通局、住建局、交警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地方金融监管局配合)(二)完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定和实施标准、营造政策环境、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作用。,落实《深圳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依托《全封闭智能重型自卸车技术规范》作为标准化的指导性技术文件,不断完善新能源工程车辆领域的政策措施。(责任单位:市工信局牵头,市交通局、住建局、发改委、司法局、交警局、生态环境局配合) (三)加大财政资金和金融支持力度。7月4日,《深圳市促进新能源工程车辆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年)》(以下简称《计划》)正式印发。根据计划,到2021年,深圳工程车辆领域的新车纯电动化将率先完成。深圳市政府将统筹现有相关专项资金,大力推进新能源工程车辆核心技术研究、创新平台建设和产业化应用。

remote, superior and modern

规划表示,将通过推进动力电池产业核心技术、大功率充电技术、新能源工程车动力驱动技术、新能源工程车智能网联技术等关键技术突破,加快新能源工程车在深圳的推广应用。此外,深圳将加大财政资金和金融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新能源工程车辆企业在各级境内外资本市场开展股权融资。该计划定义了促销时间表。到2021年,建成2-3个R&D和高储能密度、长循环寿命动力电池系统生产的产业基地。建设一批大功率DC充电站,优先考虑在建项目和港区;实现集成驱动桥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化;建设工程车辆综合监控平台,工程车辆具有辅助驾驶功能;在港口、码头等区域,建设一批新能源工程车辆示范应用项目。以下为政策全文:深圳市促进新能源工程车辆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大战略部署, 结合《深圳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深办发〔2018〕31号),本文件所指工程车辆主要包括轻型货车物流车、自卸汽车、水泥搅拌车、集装箱牵引车、环卫车。 一、发展目标2019-2021年,深圳将着力夯实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础,不断扩大新能源汽车整车产业规模,推进工程车辆电气化升级改造,提升新能源工程车辆核心技术水平和核心产品竞争力。鼓励深圳企业深化新能源工程车辆核心技术研发和突破,特别是推动整车企业、动力电池、上游原材料产业协同发展。积极引进国际国内新能源工程车辆领域的优秀企业和创新平台,与深圳各类创新资源建立紧密合作,共同打造新能源工程车辆产业集群。到2021年,率先完成深圳工程车辆领域新车纯电动化。通过示范引导,推广复制新能源自卸车应用示范经验,逐步推广到大型起重机、挖掘机、推土机等其他类型的新能源工程车辆。创建一批新能源工程车辆产业示范基地,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形成覆盖新能源工程车辆领域的完整产业链,完成深圳传统工程车辆的更新换代,有效实现工程车辆节能减排目标。二、任务(一)推动关键技术突破。1.动力电池产业核心技术。落实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的《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加大动力电池关键技术攻关,不断提高动力电池系统储能密度、循环寿命等性能指标,降低动力电池成本。针对工程车辆,突破电池分组关键技术,实现电池组标准化、模块化设计,提高动力电池在恶劣环境下的适应性和防护性能。(市科技创新委、工信局牵头,市发改委配合)专栏1动力电池产业核心技术支持高储能密度、长循环寿命动力电池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1)开发锂离子电池新型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材料,提高单体电池储能密度和性能一致性, 优化Pack中的电池组结构,结合包壳的轻量化设计,提高电池系统的储能密度。 (2)不断优化动力电池系统的状态估计策略,依托大数据平台和云计算技术,着力提高电池长期使用的估计精度,实现电池容量、内阻、温度、自放电等参数的精确检测,为车辆正常运行提供有效支撑。(3)重点优化动力电池系统全生命周期防护性能,确保动力电池系统全生命周期防护等级达到IP68开发性能优越的电池热管理系统,进一步提高动力电池系统在恶劣环境下的适应性,保证模块内电芯温度均匀,突破电池组长时间大功率充放电的技术难点。到2021年,我们将建立2-3个R&D和高储能密度和长循环寿命动力电池系统生产的产业基地。2.大功率充电技术。掌握工程车辆大功率充电核心技术,制定相关技术标准。攻克大功率充电桩和整车的热管理控制技术和电池管理安全技术,努力解决工程车辆供电难的问题,提高车辆运营效率。(由市科技创新委、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市发改委、交通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协调)专栏2大功率充电技术(1)大功率充电口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攻克大功率充电口温度监测和温度控制技术难关,研发水冷充电口等新型散热方式,提高充电功率和产品寿命。(2)使用高压平台动力电池系统,提高充电效率。(3) R&D及大功率充电桩技术产业化:攻克大功率充电过程中的电网协调、温度管理、充电安全等技术难点,鼓励相关配套产业发展。(4)优先考虑快换DC充电口,降低维护成本。鼓励建设充电桩群充电方案,充分利用资源,降低车桩比。到2021年,将建设一批大功率DC充电站,优先考虑在建项目和港口地区。3.新能源工程车辆的动力驱动技术。掌握新能源工程车辆电驱动技术,推动我国AMT3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打破国外传统车辆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的技术垄断,实现电驱动产品的产业化。(市科技创新委、工信局牵头,市发改委配合)专栏3新能源工程车辆动力驱动技术(1)采用新型一体化驱动桥技术,实现电机、自动变速器、驱动桥的结构和功能一体化,自主掌握MCU和TCU控制技术。(2)采用高压高速永磁同步电机、低损耗硅钢、高性能磁钢、异型绕组、汇流条、磁钢定位封装等先进材料,突破工程车辆驱动电机技术。(3)优化车辆控制反馈策略,提高能量反馈率,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到2021年,实现集成驱动桥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化。4.新能源工程车辆智能联网技术。依托深圳智能网联交通测试示范平台,加快智慧城市和智能交通建设,将智能网联、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新能源工程车辆融合,推进新能源工程车辆智能化,建设市政工程车辆综合监管平台。(市交通运输局、工信局牵头,市交警局、发展改革委配合)专栏4新能源工程车辆智能网联技术(1)推进新能源工程车辆智能化及相关零部件产业化。先进的辅助驾驶技术应用于工程车辆,使车辆具有实时定位、超载监测、盲区监测、预碰撞预警、自动紧急制动、车道偏离预警和危险驾驶行为分析等功能,提高了工程车辆的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积极研究……并研发机器视觉、车载雷达、高精度定位系统、智能终端等关键零部件,加快产业化进程。(2)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构建工程车辆综合监管平台。通过PC和手机的人机交互平台,实现对工程车辆的车辆状态、行驶轨迹、违章操作和不良驾驶行为的监控、预警和远程干预。深入分析驾驶员风险行为,建立驾驶员驾驶风险档案,建立风险识别与控制模型,实现工程车辆安全管理事前可预防、事中可控制、事后可追溯的能效。(3)加快规划建设深圳智能网联流量测试示范平台。该平台涵盖远程控制、货运车辆编队、无人清扫车等十类测试示范场景,加速了各类创新要素的集聚,推动了新能源工程车辆智能网联技术的发展。到2021年,建成工程车辆综合监控平台,工程车辆具备辅助驾驶功能。(2)促进产品的示范和应用。在有条件的港口、工地、工业园区、物流园区等地区,以物流车为突破口,逐步开展新能源工程车辆示范应用。(由市工信局、交通局、住建局牵头,市发改委、交警局、城管综合执法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各区政府配合)专栏5新能源工程车辆示范应用项目(1)城市物流电气化项目。重点部署轻型柴油车电动化、纯电动货车路权优先、“绿色物流区”、物流集中区充电桩建设、绿色货运配送示范、电动道路技术研究等项目。具体包括:逐步淘汰营运轻型柴油货车,推进纯电动货车替代非营运轻型柴油货车,创建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除深南大道外,其他道路允许轻型电动货车行驶。长度6米及以下的中重型电动货车,参照普通轻型货车的限制;选择十个区域,全天禁止柴油货车行驶。(2)港区电动拖拉机自动驾驶示范应用项目。针对港口内人车分离、行驶路线固定、低速行驶、封闭管理等具体场景,结合智能电动车、零排放、低噪音等优势,推动港口率先实现电动牵引车自动驾驶,打造绿色交通、智慧港口示范工程。(3)环卫车辆清洗项目。对于外包环卫清扫清运部分,推广使用纯电动环卫车。从2019年起,将重点鼓励将再次招标招标中使用的环卫车辆更换为纯电动汽车。(4)清洁能源越野移动机械推广项目。从2019年起,在以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为业主的项目招标中,定性评价符合生产经营条件的,给予加分,鼓励增加使用新能源工程车。(5)新能源工程车辆充电网络优化项目。充电网络布局与车辆应用场景充分对接,提高了充电便利性和设施利用率。突出“停车收费一体化”原则,实现功能复合,提高规划用地集约水平。优先挖掘现有设施潜力,拓宽充电设施建设渠道,减轻新增土地供应压力。到2021年,在港口、码头建设一批新能源工程车辆示范应用项目。(3)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整合产业链各方优势资源,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合作,重点布局配套基础设施、核心技术创新和智能服务平台,加快完善重点产业项目扶持政策,为高水平产业集聚发展创造条件。依托龙头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举办国际会议、企业论坛、国际展会等重大活动,引进全球领军人才,吸引国际国内R&D中心、重点实验室、检验检测机构、知名智库、行业协会等机构落户深圳。支持和引导我市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和职业技能培训,建设相关实习实训实验平台,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和产学研合作,加强专业建设和实用型人才培养。(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发改委牵头,市科技创新委、交通局、教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住建局配合) (四)构建产业生态圈。1.完善产业政策支持。为新能源工程车提供相关交通便利,加快工程车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建设,全力营造和构建支持新能源工程车产业的良好环境和政策体系。加强统筹规划和政策协调,在政策制定、规范形成、法规完善和示范区规划建设管理运行等领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责任单位:市工信局牵头,市发改委、交通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住建局、财政局配合)2。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借鉴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示范应用的成功经验,从单纯推广向服务管理转变,从单纯补贴向营造环境转变。鼓励创新商业运作模式,积极探索“融资租赁……”等新模式以及“商业租赁”,缓解企业资金压力,鼓励专业化公司开展新能源工程车辆融资租赁业务,集中管理,形成规模效应,为新能源工程车辆行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责任单位:市发改委、交通局牵头,市工信局、财政局、地方金融监管局配合)3。建立安全管理体系。鼓励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工程车辆智能监控平台建设,对车辆运行进行实时智能监控,保障工程车辆安全,提高工程车辆管理水平。(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市交警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配合)三。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部门会商制度,加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科技、交通、住建、交警、财政、规划、金融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强城市联动,协调推进各项工作和重大项目实施。(责任单位:市工信局牵头,市发改委、科技创新委、交通局、住建局、交警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地方金融监管局配合)(二)完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定和实施标准、营造政策环境、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作用。,落实《深圳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依托《全封闭智能重型自卸车技术规范》作为标准化的指导性技术文件,不断完善新能源工程车辆领域的政策措施。(责任单位:市工信局牵头,市交通局、住建局、发改委、司法局、交警局、生态环境局配合) (三)加大财政资金和金融支持力度。统筹现有相关专项资金,大力推进新能源工程车辆核心技术研究、创新平台建设和产业化应用。创新财政支持方式,通过政府采购发挥示范作用。按照国家和我市补贴政策,对社会主体购买新能源工程车辆给予财政补贴,积极推进新能源工程车辆的推广应用。支持扩大直接融资比重,支持符合条件的新能源工程车辆企业在各级境内外资本市场开展股权融资。(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工信局、科技创新委、财政局、地方金融监管局配合)四。实施期限本行动计划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至2021年12月31日止。统筹现有相关专项资金,大力推进新能源工程车辆核心技术研究、创新平台建设和产业化应用。创新财政支持方式,通过政府采购发挥示范作用。按照国家和我市补贴政策,对社会主体购买新能源工程车辆给予财政补贴,积极推进新能源工程车辆的推广应用。支持扩大直接融资比重,支持符合条件的新能源工程车辆企业在各级境内外资本市场开展股权融资。(责任单位:市发改委牵头,o公司配合……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科技创新委、财政局和地方金融监管局)ⅳ。实施期限本行动计划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至2021年12月31日止。

标签:远程优越现代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为特斯拉国产抢时间,上海自贸区推多项新政

今日,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共同签署《共同推进上海自贸试验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暨汽车产业发展质量认证服务工作备忘录》,其中对汽车认证提出“流程再造”。

1900/1/1 0:00:00
车市半年考 | 六成上市公司销量下滑

近日,各上市汽车公司交出半年销量成绩单。在9家已经公布销量数据的主流汽车上市公司中,上半年,有6家公司销量下滑,3家公司销量实现逆势增长。

1900/1/1 0:00:00
专访“锂电之父”John Goodenough:电池技术的未来!

“锂电之父”JohnGoodenough教授在2017年2月接受CleanTX组织的访谈。视频分为两部分,分别针对大众和专业人士。

1900/1/1 0:00:00
Waymo开展无人驾驶车载无线网络测试

据外媒报道,Alphabet公司(Google母公司)旗下的子公司Waymo正在大凤凰城的Robotaxis中测试免费WiFi,

1900/1/1 0:00:00
奔驰全新纯电车价格公布 续航超450km/10月上市

奔驰在今年2月推出了全新家族EQ的首款车型EQC日前在日本地区公布了部分车型的预售价格,EQC4Matic车型的预售价格为108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68

1900/1/1 0:00:00
华人运通成立日本中心拓展全球化布局

7月8日消息,日前,华人运通日本中心HumanHorizonsJapanCenter在东京举行了开业典礼。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