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拆分充电业务,能给蔚来带来“钱景”?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成立四年零八个月,累计亏损近200亿元;登陆纽交所10个月,股价和总市值几乎减半。显然,对于魏来说,开源节流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在开源的道路上,除了新车型ES6,蔚来是如何规划重要的充电业务的?近日有消息称,蔚来正计划分拆旗下能源供应业务NIO Power,并寻求在今年第四季度完成独立融资,融资规模数十亿元。消息还指出,该项目将由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蔚来总裁秦、蔚来汽车动力管理副总裁沈飞等人牵头。届时,NIO Power将更名,并在未来两个月内推出独立APP。对此,蔚来表示理解笔记:“这件事我不做评论。”总裁秦非正式地回应道:“未来几十年,蔚来的能源业务应该已经能够覆盖全国,一些感兴趣的机构正在以各种可能性与我们联系。事实上,我们的服务是对第三方品牌开放的,这可能会导致很多推论。”秦强调,部分媒体报道是基于推论,蔚来汽车目前还没有做出拆分上市的具体安排。显然,蔚来尚未确定是否拆分NIO权力。但纵观目前国内新能源充电业务市场和蔚来自身发展,如果NIO Power真的独立拆分出来,有什么利弊?1号NIO Power作为蔚来汽车重要的出行生态业务组成部分,需要拆分。目前,NIO Power涵盖了包括充电桩、换电站、移动充电车和代客取送服务在内的一系列能源服务。根据蔚来官方公布的数据,蔚来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了100多个电站,500多辆充电车。此外,蔚来的超级充电桩也开始交付试运营。虽然NIO Power的拆分还不得而知,但蔚来的能源供应业务早已对外开放,并将作为重要业务推进。从今年1月31日起,蔚来的移动充电车开始为其他品牌的车辆提供充电服务。首批服务覆盖北、上、广、深等21个城市。上海车展期间,蔚来还宣布,这项业务的经营范围将逐步扩大到41个城市。从营收来看,虽然蔚来对外开放了相关业务,但在电动汽车的能源补充方面,移动充电汽车仍然是小众业务。同时,蔚来移动充电车对外提供的服务收费标准并不便宜,单次服务最低380元;比如高峰时段或者车辆少的时候,价格会上调到480元。这样的充电形式和充电标准显然不会成为主流的供电方案。可以说充电桩和换电站是未来NIO Power的主要收入来源。如果正式拆分,意味着NIO Power旗下的所有充电服务都将向公众开放。从长远来看,拆分对于现在的蔚来来说利大于弊。根据蔚来2018年财报数据,公司去年净亏损高达233.28亿元,高于市场预期的201.43亿元;2019年一季度,公司亏损26.177亿元。当纪威来交付3989辆ES8时,相比上一季度的7980辆,直接减半;销售额下降导致公司收入下降。第一季度,蔚来共实现营收16.312亿元,环比下降52.5%。竞争的压力可能还在扩大。特斯拉和国外传统车企的进入,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升级和降价,都会引起市场的变化。虽然今年5月蔚来获得亦庄国投100亿元融资,但按照蔚来目前的亏损速度,持续的资金压力仍将随之而来。对此,相关出行领域观察人士表示理解笔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很高。如果把NIO Power拆分出来寻求独立融资,那就完全是两个独立的公司,NIO Power带来的亏损不会计入蔚来的财报,所以蔚来的财务数据会相对好一些。”同时,该人士强调:“从整个市场的大环境来看,如果国内汽车行业加快电动化战略,充电服务独立出来是迟早的事。关键要看市场环境和规模化发展程度。”No.2充电造车首先要“省钱”。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前景光明,但目前仍处于“省钱”阶段。如果着眼于全国范围内的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可以发现在新能源汽车快速普及的情况下,国内充电设施的建设速度已经跟不上市场需求。根据国家电网2010年提出的充电设施规划,5年内将建成300万个交流充电桩和1700个公共充电站。但到了2019年上半年,距离300万个交流充电桩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根据中国电动充电基础设施推进联盟发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5月,联盟内成员单位共上报公共充电桩40.1万个,其中交流充电桩22.9万个,DC充电桩17.1万个,交流/DC一体化充电桩0.5万个。为什么差距这么大?自然是钱的问题。充电行业是典型的重资产、高投入、回报周期长的领域。到目前为止,包括国家电网在内的很多充电运营商都处于亏损阶段。唯一盈利的是电信,国内充电领域的龙头。自2014年成立以来,TEL一直持续亏损,直到今年4月官方才宣布开始实现盈利。数据显示,线上公共充电桩近13万个,市场占有率高达40%。显然,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日益增多,充电设施的市场需求必然增长。对于NIO Power来说,如果正式拆分,寻求独立融资,无疑是第一个要尽快实现的目标。然而,面对如此大的一块蛋糕和背后的巨额投资,NIO Power显然不可能自己“吃”下去。对此,相关出行行业观察人士表示:“充电网络最大的存在价值在于它可以无差别地向大量用户提供服务,只有这样它的边际成本才能最低。然而,这需要相当大的体积。面对全国市场,单个公司根本没有实力全部做到。”因此,NIO Power未来必须联合其他几家汽车制造商,估计比亚迪和SAIC有潜在的合作可能性,以普及充电服务,降低边际成本。”这个人强调要理解笔记。然而,瞄准充电市场这块大蛋糕的不止蔚来一家。除了国家电网、南方电力和电信等巨头,滴滴出行、威马汽车、Xpeng Motors和传统车企等新玩家也涌入了这一市场。7月11日,由大众中国、一汽集团、江淮汽车、星星充电合资成立的Camax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7月16日,在造车领域彰显雄厚财力的恒大宣布与国家电网合资成立国网恒大智慧服务公司,正式布局智能充电桩建设、运营和销售业务。此外,造车新势力威马也宣布将建立自己的充电……服务品牌。此前,魏玛和小鹏分别与TEL公司签署了相关合作协议。因此,无论NIO Power是否拆分,蔚来都将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对于李斌来说,融资应该不是问题,只是我们需要把握好时机和节奏。至于这项充电业务能否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迅速脱颖而出,能否成为摇钱树业务,能否对蔚来的业务形成协同效应,就留给李斌去思考了。[结论]李斌曾说,“蔚来给NIO Power的定位是:不赚钱,希望最后能平。”但是,面对持续的高亏损,蔚来必须减负。同时,庞大的充电市场也确实在吸引蔚来以及背后的资本。对于刚刚经历了因电池安全问题大量召回的蔚来来说,可能只有尽快解决车辆的品控问题,同时在补贴滑坡的时刻提高销量,才能拿下NIO Power。成立四年零八个月,累计亏损近200亿元;登陆纽交所10个月,股价和总市值几乎减半。显然,对于魏来说,开源节流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在开源的道路上,除了新车型ES6,蔚来是如何规划重要的充电业务的?近日有消息称,蔚来正计划分拆旗下能源供应业务NIO Power,并寻求在今年第四季度完成独立融资,融资规模数十亿元。消息还指出,该项目将由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蔚来总裁秦、蔚来汽车动力管理副总裁沈飞等人牵头。届时,NIO Power将更名,并在未来两个月内推出独立APP。对此,蔚来表示理解笔记:“这件事我不做评论。”总裁秦非正式地回应道:“未来几十年,蔚来的能源业务应该已经能够覆盖全国,一些感兴趣的机构正在以各种可能性与我们联系。事实上,我们的服务是对第三方品牌开放的,这可能会导致很多推论。”秦强调,部分媒体报道是基于推论,蔚来汽车目前还没有做出拆分上市的具体安排。显然,蔚来尚未确定是否拆分NIO权力。但纵观目前国内新能源充电业务市场和蔚来自身发展,如果NIO Power真的独立拆分出来,有什么利弊?1号NIO Power作为蔚来汽车重要的出行生态业务组成部分,需要拆分。目前,NIO Power涵盖了包括充电桩、换电站、移动充电车和代客取送服务在内的一系列能源服务。根据蔚来官方公布的数据,蔚来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了100多个电站,500多辆充电车。此外,蔚来的超级充电桩也开始交付试运营。虽然NIO Power的拆分还不得而知,但蔚来的能源供应业务早已对外开放,并将作为重要业务推进。从今年1月31日起,蔚来的移动充电车开始为其他品牌的车辆提供充电服务。首批服务覆盖北、上、广、深等21个城市。上海车展期间,蔚来还宣布,这项业务的经营范围将逐步扩大到41个城市。从营收来看,虽然蔚来对外开放了相关业务,但在电动汽车的能源补充方面,移动充电汽车仍然是小众业务。同时,蔚来移动充电车对外提供的服务收费标准并不便宜,单次服务最低380元;比如高峰时段或者车辆少的时候,价格会上调到480元。这样的充电形式和充电标准显然不会成为主流的供电方案。可以说充电桩和换电站是未来NIO Power的主要收入来源。如果正式拆分,意味着NIO Power旗下的所有充电服务都将向公众开放。从长远来看,拆分对于现在的蔚来来说利大于弊。根据蔚来2018年财报数据,公司去年净亏损高达233.28亿元,高于市场预期的201.43亿元;2019年一季度,公司亏损26.177亿元。当纪威来交付3989辆ES8时,相比上一季度的7980辆,直接减半;销售额下降导致公司收入下降。第一季度,蔚来共实现营收16.312亿元,环比下降52.5%。竞争的压力可能还在扩大。特斯拉和国外传统车企的进入,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升级和降价,都会引起市场的变化。虽然今年5月蔚来获得亦庄国投100亿元融资,但按照蔚来目前的亏损速度,持续的资金压力仍将随之而来。对此,相关出行领域观察人士表示理解笔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很高。如果把NIO Power拆分出来寻求独立融资,那就完全是两个独立的公司,NIO Power带来的亏损不会计入蔚来的财报,所以蔚来的财务数据会相对好一些。”同时,该人士强调:“从整个市场的大环境来看,如果国内汽车行业加快电动化战略,充电服务独立出来是迟早的事。关键要看市场环境和规模化发展程度。”No.2充电造车首先要“省钱”。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前景光明,但目前仍处于“省钱”阶段。如果着眼于全国范围内的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可以发现在新能源汽车快速普及的情况下,国内充电设施的建设速度已经跟不上市场需求。根据国家电网2010年提出的充电设施规划,5年内将建成300万个交流充电桩和1700个公共充电站。但到了2019年上半年,距离300万个交流充电桩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根据中国电动充电基础设施推进联盟发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5月,联盟内成员单位共上报公共充电桩40.1万个,其中交流充电桩22.9万个,DC充电桩17.1万个,交流/DC一体化充电桩0.5万个。为什么差距这么大?自然是钱的问题。充电行业是典型的重资产、高投入、回报周期长的领域。到目前为止,包括国家电网在内的很多充电运营商都处于亏损阶段。唯一盈利的是电信,国内充电领域的龙头。自2014年成立以来,TEL一直持续亏损,直到今年4月官方才宣布开始实现盈利。数据显示,线上公共充电桩近13万个,市场占有率高达40%。显然,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日益增多,充电设施的市场需求必然增长。对于NIO Power来说,如果正式拆分,寻求独立融资,无疑是第一个要尽快实现的目标。然而,面对如此大的一块蛋糕和背后的巨额投资,NIO Power显然不可能自己“吃”下去。对此,相关出行行业观察人士表示:“充电网络最大的存在价值在于它可以无差别地向大量用户提供服务,只有这样它的边际成本才能最低。然而,这需要相当大的体积。面对全国市场,单个公司根本没有实力全部做到。”因此,NIO Power未来必须联合其他几家汽车制造商,估计比亚迪和SAIC有潜在的合作可能性,以普及充电服务,降低边际成本。”这个人强调要理解笔记。然而,瞄准充电市场这块大蛋糕的不止蔚来一家。除了国家电网、南方电力和电信等巨头,滴滴出行、威马汽车、Xpeng Motors和传统车企等新玩家也涌入了这一市场。7月11日,由大众中国、一汽集团、江淮汽车、星星充电合资成立的Camax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7月16日,在造车领域彰显雄厚财力的恒大宣布与国家电网合资成立国网恒大智慧服务公司,正式布局智能充电桩建设、运营和销售业务。此外,造车新势力威马也宣布将建立自己的充电……服务品牌。此前,魏玛和小鹏分别与TEL公司签署了相关合作协议。因此,无论NIO Power是否拆分,蔚来都将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对于李斌来说,融资应该不是问题,只是我们需要把握好时机和节奏。至于这项充电业务能否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迅速脱颖而出,能否成为摇钱树业务,能否对蔚来的业务形成协同效应,就留给李斌去思考了。[结论]李斌曾说,“蔚来给NIO Power的定位是:不赚钱,希望最后能平。”但是,面对持续的高亏损,蔚来必须减负。同时,庞大的充电市场也确实在吸引蔚来以及背后的资本。对于刚刚经历了因电池安全问题大量召回的蔚来来说,可能只有尽快解决车辆的品控问题,同时在补贴滑坡的时刻提高销量,才能拿下NIO Power。

标签:蔚来小鹏比亚迪大众发现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鼓励加氢站建设 成都补短板实施方案发布

7月22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成都市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开展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补短板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在20192021年重点实施1151个补短板项目,总投资为25618亿元,

1900/1/1 0:00:00
动力电池新国标呼之欲出,5分钟报警预警成标配

今年从特斯拉自燃事件开始,多家新能源车企如同中了魔咒一般,一个接一个地“火”了起来,但这把“火”却浇灭了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热情,也让新能源汽车遭到了严重质疑。

1900/1/1 0:00:00
在华“重启”后,福特发生了哪些变化?

曾经,汽车作为发达国家的成熟工业产品,一直是“后台驱动”的产物,合资车企引入或者开发出怎样的产品,就通过市场教育让国内用户接受。近些年来,国内汽车消费风向,却越来越趋向于互联网消费品。

1900/1/1 0:00:00
赛麟成谜

赛麟做的事、王晓麟说的话,是在做给谁看,说给谁听?不愿自称新造车公司的赛麟,奉献了可能是本年度最盛大的汽车圈演艺盛事。

1900/1/1 0:00:00
特斯拉Autopilot安全报告解码,附赠自燃数据有何端倪?

特斯拉在前不久发布了2019年Q2的Autopilot自动驾驶安全报告,这是特斯拉有关于Autopilot发布的第四个报告。

1900/1/1 0:00:00
300亿打水漂!又一家跨界造车的企业“落荒而逃”

一个新兴产业的初期往往是利润微薄或者无法盈利的,需要政策补贴来推动行业早期的艰难发展。新能源汽车就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个行业,几乎是在政策引导下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