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巴菲特曾经说过:做自己没做过的事叫成长,做自己不想做的事叫改变,做自己不敢做的事叫突破。“现在是2019年年中,新能源补贴都下降了。现在考虑新能源的布局,好像有点晚了。”“启辰终于开始有新能源了,不做就要被淘汰。”这可能是我参加东风启辰EV两车预售暨启辰D60EV下线仪式时听到最多的两个声音。启辰这个刚刚从东风日产独立出来,成立不到两年的新企业,2019年能否在这场新能源割据混战中成功突围,我不敢说,但既然东风启辰能成为第一个从合资品牌独立出来的品牌,在新能源领域拥有自己的领地也不是不可能。你可以说程凯再强大也不过是东风程凯。虽然背靠东风,依靠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的技术,但似乎从来没有“爆款”。没有一辆车能让人想起程凯,也没有一辆车能让人一提起就想起。不知道启辰D60EV会不会例外,但启辰终于有一款可以“搭”的新能源车了,还是挺让人兴奋的。新能源的布局不是心血来潮。其实启辰D60EV并不是新能源的试水。2014年推出的启辰晨风与日产聆风一脉相承。启辰晨风一年总销量接近1000辆。这个数字也可以算是2014年新能源领域的“头部”代表。然而,启辰晨风由于其高昂的价格和平均续航里程,未能在中国市场复制聆风的辉煌。所以,在成功试水启辰晨风之后,东风启辰在这个看似尴尬的时期推出了启辰D60EV和e30,显得相当机智。作为东风启辰基于国际标准打造的首款长寿命合资纯电动轿车,D60EV在东风启辰郑州工厂正式下线,与启辰e30一同开启全国预售。启辰D60EV补贴后预售价14-16万,启辰e30 7-8万。
根据官方说法,启辰D60 EV相比燃油版搭载启辰智联系统3.0,综合续航481km,百公里耗电12.89kWh。新车将于今年9月初正式上市。当人们面对近500KM的续航里程时,电池安全成为消费者拒绝新能源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什么说我对启辰D60 EV相当看好,因为在此之前启辰晨风似乎从来没有出现过电池相关的安全问题。而且重点是,启辰D60EV匹配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最新电池产品,整包能量密度超过170wh/kg。其电池智能温控系统可根据周围环境自适应调节电池温度,可实现零下25℃~50℃的无忧用车。所以夏天高温终于要用电动车了,终于不用担心车的电池会像手机一样高温爆炸自动死机了。
除了电池安全,启辰D60EV还配备了法雷奥西门子电控和博世RBS高效能量回收系统,配合车辆VCM系统的优化,在保证驾驶性能的同时,可实现23%的能量回收。如果说启辰晨风是东风启辰向电动车时代提交的一份入门申请,那么这一次,东风启辰将大步迈入跑道。对于年轻的东风启辰来说,启辰D60EV下线,是其成长史上的又一个重要时刻。据现场了解,继启辰D60 EV、启辰e30上市后,启辰T60EV也将于今年年底上市。与东风启辰的其他车型一起,这三款电动汽车将推动东风有限公司的中期业务……s计划和绿色2022计划。但三款电动车只是启辰布局电动时代的一步。东风启辰希望重新定义未来智能出行的新方式。这家年轻的企业一直致力于寻求更长远的发展。比如启辰D60EV通过启辰智联3.0系统与启辰EV汽车连接,实现智能充电导航和控制。毕竟在续航里程和电池安全之后,充电也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电动车的一大因素。不过启辰确实是我见过的第一家威胁兼容市面上95%以上的公共充电桩,甚至未来可以远程共享私人充电桩的车企。正如马雷在上海车展上所说,“今年是启辰电动车的大年,充电服务最为关键。每辆电动汽车都有自己的智能系统,并与充电服务提供商合作。启辰将为客户提供即插即用的充电服务,无需下载任何app或充值卡,从而顺利打通客户体验,并与携程旅行的一些公司合作,让大家的旅行更加顺畅。”
至于e30,我在现场遇到的时候并不是很喜欢它的外形。至少第一、第二、第三只眼睛,我是不会被它的颜值所诱惑的。但这并不妨碍它的优秀。对于纯电动汽车来说,车越轻越好。汽车越轻,能耗越低。e30在这里做到了极致。启辰e30实现了电机、电机控制器、高压配电箱的高度集成。整备质量仅921kg,百公里功耗低至10.8kWh,高效永磁同步电机输出效率高达96.7%,加速响应快,输出平顺。不过可能是为了追求“轻”轮,只有14寸。作为一款身高1515的小型纯电动车,整体看起来很小气,和整个车型的骨架也不是很大,就像一个170岁的姑娘,只有35码的鞋子。
不过这只是个人看法,有些消费者就是喜欢“小”和精致。相比e30的销量,我更担心启辰能否成功突围。虽然,早在2017年,东风启辰就开始了二次创业,进入了启辰的2.0时代,但启辰还是太年轻了,一路走来就像是“剔牙”,其“老东家”的称号似乎无时无刻不在萦绕着启辰。适当的“借鉴”确实会让一个新企业少走很多弯路,而“启辰模式”作为合资品牌内部诞生的中国本土品牌,确实是一种创新。但是在汽车领域,“借用”太久会影响你的品牌形象,同时也会束缚你的发展空间。不过还好,启辰没靠东风日产这个名头。这几年一直在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也在学习扔掉拐杖,站起来。虽然启辰得益于“雷诺-日产-三菱”的优势和东风系的平台,但东风启辰并没有简单的采取“拿来主义”,而是在适应中国市场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创新。
在原有的价值链体系中,东风启辰构建了一套启辰专属的造车高标准,开始有了自己的体系。其次,它实际上是从东风日产分离出来的,有自己的用户层面。它对应两个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技术和平台。而且东风启辰很年轻,不仅勤奋,学习能力也很优秀。虽然,2018年以来,整个汽车市场的环境压力很大,但很多自主品牌能活下来就不错了,更别说逆境突围了。但是,世界上很重要的一点,不是有希望的时候就坚持,而是有希望之前就坚持。所以,在这么困难的时候,启辰还在思考新能源和出行专用领域的布局,其实说明这个企业其实是有自己的“时区”的,他们的努力每一步都是理性的、科学的。从2010年9月到2012年3月,…陈只用了18个月就完成了整个价值链体系的构建。2012年4月至2013年9月,启辰实现10万辆的销售目标;2017年“独立”后,最终终端销量14.3万辆,同比增长22.7%。
据说2018年因为种种原因,其销量降到了13.4万辆。但2019年上半年,东风启辰在没有EV车型的前提下,凭借启辰d 60、启辰T70、启辰T90等几款核心车型在终端销售了6万辆,算是中上水平。努力创造奇迹。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很多,包括很多对现状不安却又没有勇气去改变的人。有时候,不鞭策自己,真的不知道自己会成长在哪里。我一直相信“乱世之中,必有勇者”,“在巨大的努力下,奇迹会发生”。东风启辰自诞生以来,就被母公司和合作伙伴寄予厚望。作为一个刚刚诞生的年轻团队,有时候压力更大,需要自己做出改变的时候,或许可以“咬紧牙关”。我一直觉得东风启辰在某种程度上是早年国内很多车企的一个缩影。虽然中国早些年的很多领域都不是中国创造的,但是我还没有听说过在“整合”优化或者“微创新”方面比中国更好的,比如QQ,比如移动支付。
最起码,从品牌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甚至很难找到第二个与东风启辰有着相似发展路径的汽车品牌。从这个角度来说,“东风启辰车型”也是一个创举,但2岁的东风启辰有自己的“节奏”。它看到了国内车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机遇,打出了强大的“启辰智能生活圈”;通过与高德、科大讯飞等国内知名互联网公司合作,启辰车联网快速迭代升级到3.0模式。虽然目前相比东风日产,东风启辰在体量和体系上还不够强,但除了新能源、电动化、智能化的布局,东风启辰已经开始尝试改变营销。2019年,东风启辰将基于品牌调性和标签形象,与超级大脑、2019FIBA男篮世界杯、中国男篮国家队建立战略合作。借助IP的影响力和资源优势,通过线上线下传播启辰品牌“优脑”、“强体”的品牌利益,进一步深化“高品质”、“强智联”的标签形象。
如果说九年前的启辰D50还能看到同期合资车的影子,那么现在的东风启辰无论从身份还是品牌基因上,都是完全独立的中国品牌。所以,对于现在的东风启辰来说,相比于身份上的独立,启辰品牌形象的独立和清晰更具有成为“独立主流市场高价值商品提供者”的现实意义。当所有车企都开始打情怀牌的时候,都在不断强化自己的品牌设计和个性。或许“亲民不冷,自主价格合资品质”也能成为东风启辰的一张王牌。不管结果如何,我还是对东风启辰有相当的期待。它继承了合资公司的技术和产品体系,但在价格上比合资品牌更有亲和力。启辰相对于那些产品力不强的自主品牌来说是很有竞争力的。或许,启辰D60EV的出现不是电动车最好的时代,但也不一定是最坏的时代。2019年作为新能源混战的一年,那些造车的新势力很大一部分已经开始湮灭。由于资金或技术原因,他们无法实现量产,甚至连他们的PPT都不再发声。面对造车新势力不可描述的操作,似乎传统造车新能源被赋予了更多希望,但还是希望启辰不要让“传承雷诺-日产-三菱联盟造车技术,共享其全球供应商体系”成为口号。而应该真正尽力去继承和遵循日产汽车拥有的72年电动技术研发历史,以及日产汽车拥有40万车主、总行驶里程超过100亿公里、但电池事件为零的全球知名Leaf电动车的设计理念和技术细节。只有这样,才能在那些百年车企面前,在那些已经布局甚至占据一半以上市场份额的新能源车企面前,获得一席之地,才能在新能源赛道上找到属于自己的明星。
股神巴菲特曾经说过:做自己没做过的事叫成长,做自己不想做的事叫改变,做自己不敢做的事叫突破。“现在是2019年年中,新能源补贴都下降了。现在考虑新能源的布局,好像有点晚了。”“启辰终于开始有新能源了,不做就要被淘汰。”这可能是我参加东风启辰EV两车预售暨启辰D60EV下线仪式时听到最多的两个声音。启辰这个刚刚从东风日产独立出来,成立不到两年的新企业,2019年能否在这场新能源割据混战中成功突围,我不敢说,但既然东风启辰能成为第一个从合资品牌独立出来的品牌,在新能源领域拥有自己的领地也不是不可能。你可以说程凯再强大也不过是东风程凯。虽然背靠东风,依靠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的技术,但似乎从来没有“爆款”。没有一辆车能让人想起程凯,也没有一辆车能让人一提起就想起。不知道启辰D60EV会不会例外,但启辰终于有一款可以“搭”的新能源车了,这就是……令人兴奋。新能源的布局不是心血来潮。其实启辰D60EV并不是新能源的试水。2014年推出的启辰晨风与日产聆风一脉相承。启辰晨风一年总销量接近1000辆。这个数字也可以算是2014年新能源领域的“头部”代表。然而,启辰晨风由于其高昂的价格和平均续航里程,未能在中国市场复制聆风的辉煌。所以,在成功试水启辰晨风之后,东风启辰在这个看似尴尬的时期推出了启辰D60EV和e30,显得相当机智。作为东风启辰基于国际标准打造的首款长寿命合资纯电动轿车,D60EV在东风启辰郑州工厂正式下线,与启辰e30一同开启全国预售。启辰D60EV补贴后预售价14-16万,启辰e30 7-8万。
根据官方说法,启辰D60 EV相比燃油版搭载启辰智联系统3.0,综合续航481km,百公里耗电12.89kWh。新车将于今年9月初正式上市。当人们面对近500KM的续航里程时,电池安全成为消费者拒绝新能源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什么说我对启辰D60 EV相当看好,因为在此之前启辰晨风似乎从来没有出现过电池相关的安全问题。而且重点是,启辰D60EV匹配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最新电池产品,整包能量密度超过170wh/kg。其电池智能温控系统可根据周围环境自适应调节电池温度,可实现零下25℃~50℃的无忧用车。所以夏天高温终于要用电动车了,终于不用担心车的电池会像手机一样高温爆炸自动死机了。
除了电池安全,启辰D60EV还配备了法雷奥西门子电控和博世RBS高效能量回收系统,配合车辆VCM系统的优化,在保证驾驶性能的同时,可实现23%的能量回收。如果说启辰晨风是东风启辰向电动车时代提交的一份入门申请,那么这一次,东风启辰将大步迈入跑道。对于年轻的东风启辰来说,启辰D60EV下线,是其成长史上的又一个重要时刻。据现场了解,继启辰D60 EV、启辰e30上市后,启辰T60EV也将于今年年底上市。这三款电动汽车将与东风启辰的其他车型一起,推动东风有限的中期业务计划和绿色2022计划。但三款电动车只是启辰布局电动时代的一步。东风启辰希望重新定义未来智能出行的新方式。这家年轻的企业一直致力于寻求更长远的发展。如启辰D60EV通过启辰智联3.0系统与启辰EV汽车连接,实现智能充电导航和控制。毕竟在续航里程和电池安全之后,充电也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电动车的一大因素。不过启辰确实是我见过的第一家威胁兼容市面上95%以上的公共充电桩,甚至未来可以远程共享私人充电桩的车企。正如马雷在上海车展上所说,“今年是启辰电动车的大年,充电服务最为关键。每辆电动汽车都有自己的智能系统,并与充电服务提供商合作。启辰将为客户提供即插即用的充电服务,无需下载任何app或充值卡,从而顺利打通客户体验,并与携程旅行的一些公司合作,让大家的旅行更加顺畅。”
至于e30,我在现场遇到的时候并不是很喜欢它的外形。至少第一、第二、第三只眼睛,我不动心……它的面值。但这并不妨碍它的优秀。对于纯电动汽车来说,车越轻越好。汽车越轻,能耗越低。e30在这里做到了极致。启辰e30实现了电机、电机控制器、高压配电箱的高度集成。整备质量仅921kg,百公里功耗低至10.8kWh,高效永磁同步电机输出效率高达96.7%,加速响应快,输出平顺。不过可能是为了追求“轻”轮,只有14寸。作为一款身高1515的小型纯电动车,整体看起来很小气,和整个车型的骨架也不是很大,就像一个170岁的姑娘,只有35码的鞋子。
不过这只是个人看法,有些消费者就是喜欢“小”和精致。相比e30的销量,我更担心启辰能否成功突围。虽然,早在2017年,东风启辰就开始了二次创业,进入了启辰的2.0时代,但启辰还是太年轻了,一路走来就像是“剔牙”,其“老东家”的称号似乎无时无刻不在萦绕着启辰。适当的“借鉴”确实会让一个新企业少走很多弯路,而“启辰模式”作为合资品牌内部诞生的中国本土品牌,确实是一种创新。但是在汽车领域,“借用”太久会影响你的品牌形象,同时也会束缚你的发展空间。不过还好,启辰没靠东风日产这个名头。这几年一直在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也在学习扔掉拐杖,站起来。虽然启辰得益于“雷诺-日产-三菱”的优势和东风系的平台,但东风启辰并没有简单的采取“拿来主义”,而是在适应中国市场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创新。
在原有的价值链体系中,东风启辰构建了一套启辰专属的造车高标准,开始有了自己的体系。其次,它实际上是从东风日产分离出来的,有自己的用户层面。它对应两个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技术和平台。而且东风启辰很年轻,不仅勤奋,学习能力也很优秀。虽然,2018年以来,整个汽车市场的环境压力很大,但很多自主品牌能活下来就不错了,更别说逆境突围了。但是,世界上很重要的一点,不是有希望的时候就坚持,而是有希望之前就坚持。所以,在这么困难的时候,启辰还在思考新能源和出行专用领域的布局,其实说明这个企业其实是有自己的“时区”的,他们的努力每一步都是理性的、科学的。从2010年9月到2012年3月,启辰仅用18个月就完成了整个价值链体系的搭建。2012年4月至2013年9月,启辰实现10万辆的销售目标;2017年“独立”后,最终终端销量14.3万辆,同比增长22.7%。
据说2018年因为种种原因,其销量降到了13.4万辆。但2019年上半年,东风启辰在没有EV车型的前提下,凭借启辰d 60、启辰T70、启辰T90等几款核心车型在终端销售了6万辆,算是中上水平。努力创造奇迹。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很多,包括很多对现状不安却又没有勇气去改变的人。有时候,不鞭策自己,真的不知道自己会成长在哪里。我一直相信“乱世之中,必有勇者”,“在巨大的努力下,奇迹会发生”。东风启辰自诞生以来,就被母公司和合作伙伴寄予厚望。作为一个刚刚诞生的年轻团队,有时候压力更大,需要自己做出改变的时候,或许可以“咬紧牙关”。我一直觉得东风启辰在某种程度上是早年国内很多车企的一个缩影。虽然中国早些年的很多领域都不是中国创造的,但是我还没有听说过在“整合”优化或者“微创新”方面比中国更好的,比如QQ,比如移动支付。
最起码,从品牌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甚至很难找到第二个与东风启辰有着相似发展路径的汽车品牌。从这个角度来说,“东风启辰车型”也是一个创举,但2岁的东风启辰有自己的“节奏”。它看到了国内车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机遇,打出了强大的“启辰智能生活圈”;通过与高德、科大讯飞等国内知名互联网公司合作,启辰车联网快速迭代升级到3.0模式。虽然目前相比东风日产,东风启辰在体量和体系上还不够强,但除了新能源、电动化、智能化的布局,东风启辰已经开始尝试改变营销。2019年,东风启辰将基于品牌调性和标签形象,与超级大脑、2019FIBA男篮世界杯、中国男篮国家队建立战略合作。借助IP的影响力和资源优势,通过线上线下传播启辰品牌“优脑”、“强体”的品牌利益,进一步深化“高品质”、“强智联”的标签形象。
如果说九年前的启辰D50还能看到同期合资车的影子,那么现在的东风启辰无论从身份还是品牌基因上,都是完全独立的中国品牌。所以,对于现在的东风启辰来说,相比于身份上的独立,启辰品牌形象的独立和清晰更具有成为“独立主流市场高价值商品提供者”的现实意义。当所有车企都开始打情怀牌的时候,都在不断强化自己的品牌设计和个性。或许“亲民不冷,自主价格合资品质”也能成为东风启辰的一张王牌。不管结果如何,我还是对东风启辰有相当的期待。它继承了合资公司的技术和产品体系,但在价格上比合资品牌更有亲和力。启辰相对于那些产品力不强的自主品牌来说是很有竞争力的。或许,启辰D60EV的出现不是电动车最好的时代,但也不一定是最坏的时代。2019年作为新能源混战的一年,那些造车的新势力很大一部分已经开始湮灭。由于资金或技术原因,他们无法实现量产,甚至连他们的PPT都不再发声。面对造车新势力不可描述的操作,似乎传统造车新能源被赋予了更多希望,但还是希望启辰不要让“传承雷诺-日产-三菱联盟造车技术,共享其全球供应商体系”成为口号。而应该真正尽力去继承和遵循日产汽车拥有的72年电动技术研发历史,以及日产汽车拥有40万车主、总行驶里程超过100亿公里、但电池事件为零的全球知名Leaf电动车的设计理念和技术细节。只有这样,才能在那些百年车企面前,在那些已经布局甚至占据一半以上市场份额的新能源车企面前,获得一席之地,才能在新能源赛道上找到属于自己的明星。
据外媒报道,特斯拉公司CEO埃隆马斯克(ElonMusk)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表示,其他汽车制造商尚未制造出能与ModelS媲美的电动车,
1900/1/1 0:00:007月18日,特斯拉官方公布了2019年第二季度安全报告。根据特斯拉统计的事故数据,Autopilot系统看起来比人类驾驶员更安全。
1900/1/1 0:00:00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7月18日,沃尔沃汽车宣布将公司固定成本削减20亿瑞典克朗(合214亿美元)。该公司警告称,中美贸易纷争导致的关税威胁和定价压力正在削弱其盈利能力。
1900/1/1 0:00:00据外媒报道,捷豹路虎(JaguarLandRover)正与化学公司巴斯夫(BASF)合作,试验创新回收工艺,可将塑料垃圾转变成能够用于未来车辆的新型高档材料。
1900/1/1 0:00:00坊间一直流传这么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两种混动,一种是丰田的混动,另一种是其他。
1900/1/1 0:00:00近些年,伴随新能源汽车产业狂飘突进,我国新能源汽车工厂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众多车企开始深度布局。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