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不合市场逻辑的新能源汽车能持续增长吗?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BMW, Beijing

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2.5亿辆,其中新能源汽车344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37%。今年上半年,新车注册量为1242万辆,比去年同期减少139万辆,降幅约为10%。与去年底相比,新能源汽车新增83万辆,增长31.87%;较去年同期增加145万辆,增长72.85%。这组数据显示,上半年传统汽车保有量较去年大幅减少,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同比大幅增长,出现了被多家媒体称赞的“逆势增长的喜人景象”。然而,这种逆势增长真的“喜人”吗?■新能源汽车持续增长的动力不足以冷静计算。新能源汽车在购车成本、使用成本、加油充电便利性、续驶里程、安全性、质量、可靠性、寿命、残值、环保节能等方面比传统燃油汽车有多少优势?大概只有环保节能(使用成本)才能做到。这两个利国利民的指标很重要,但是这两个优点能吸引消费者义无反顾的爱上新能源汽车吗?在传统汽车销量暴跌,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反复出现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能否实现72.85%的超高增速?笔者认为,新能源汽车并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这种逆势增长是不合逻辑的。■政策驱动力大于市场牵引力。近两年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变为政策驱动和市场驱动,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主导作用开始大于政策驱动作用。但从以上数据来看,市场起主导作用的美好预期远未实现,控制新能源汽车增减的是政府的有力之手。首先是补贴坡退刺激。今年3月26日,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明确规定,自6月26日起,新能源汽车补贴执行新标准,取消所有土地补贴,国家补贴降低50%以上。《通知》一出,成为消费者、厂家、商家在6月25日前买卖汽车的一致行动。销售业绩最突出的是6月份。乘联会数据显示,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增长,厂家批发销量13.4万辆,环比增长38.7%,同比增长98.7%。在补贴下降的带动下,销量快速增长。按照这个逻辑,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可能在新补贴标准正式实施后一个月甚至几个月出现大幅下滑。二是地方政策的加持。目前全国有9个城市和地区实行汽车限购政策。6月6日,国家发改委等三部委发布《促进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和资源循环顺畅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施限行、限购,已经实施的地方予以取消。”这一规定无疑是针对限购、限牌、限车的城市。《方案》还提出,“鼓励地方政府支持无车家庭购买首辆新能源家用汽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在停车费方面给予新能源汽车优惠。”这已经不是中央部委第一次发布类似指示了。可见中央打破乘用车消费壁垒,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消费和使用的决心。为了积极响应政府的命令,广州、深圳、贵阳都出台了放宽汽车限购的规定,增加的额度多为新能源汽车。估计其他城市也会采取开放的态度。其中北京上海难度最大,但如果开口,也必须优先考虑新能源汽车。三是很多国家的国六标准实施较早。据不完全统计,16个省……ces和城市从今年7月1日开始实施国六排放标准,比2020年7月1日的国六A标准和2023年7月1日的国六B标准提前了1~4年。这无疑给消费者敲响了警钟。第六国来了,后面还会有七国八国吗?会提前几年实施吗?现在很多省市都淘汰了国三车,国五车离淘汰日还会远吗?传统燃油汽车使用的不确定性间接促使消费者转向新能源汽车。■断崖式下跌的危险还是早在2016年。在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出台的第一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中国电动汽车100委员会主任委员陈清泰就警告,要警惕财政补贴退出后,新能源汽车市场可能出现的断崖式下跌。三年后,这种断崖式下跌的危险还存在吗?虽然新能源汽车占中国汽车总保有量的比例只有1.37%,但保有量全球第一。经过10年左右的快速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技术水平、配套能力、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监管标准体系等方面都领先于其他国家。更重要的是,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了解程度和对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接受程度远高于其他国家。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引领全球汽车工业转向电动化方面发挥了历史性作用,这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巨大成功。从这个角度来看,市场断崖式下跌的风险大大降低。但随着补贴退坡激励、地方政策加持、国六排放标准提前实施、市场牵引不足、新能源汽车产品不完善、补贴退坡后市场走势不明朗、新旧造车势力竞争加剧、国外汽车巨头大量进入、传统燃油车技术进步、成本降低等政策影响的衰减,新能源汽车的未来依然充满阴影。三年前陈清泰敲响的警钟依然在响:“行业发展还有很多短板和瓶颈。如果新能源汽车运营出现几起事故,将严重影响终端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行业可能出现断崖式下滑。”■有机会压制产能,除了消灭“僵尸”。近日,外媒报道称,宝马R&D董事弗罗瑞希(Frorich)表示:“没有消费者对纯电动汽车有需求,一个也没有。是监管机构对纯电动汽车有要求。”他还说,“如果我们提供一些激励和补贴,我们也可以在欧洲市场推出100万辆纯电动汽车,欧洲人想发自内心地购买电动汽车恐怕太难了。”这些言论是在宝马宣布加快新能源汽车布局计划的背景下发表的。他所描述的欧洲电动车市场现状是否与中国三四年前甚至现在的情况有些相似?欧洲没有“发自内心买电动车的人”,中国发自内心买电动车的人大概也不多。不同的是,没有政府补贴,欧洲电动车市场至今没有完全启动,中国即将进入政府零补贴阶段;欧洲人齐心协力发展电动汽车的首要目的是在中国市场竞争,而中国市场在政府的帮助下还在高水平增长,真正的市场化还没有到来。政府主导型市场最大的弊端是,市场是按照政府的意志发展的,但往往是扭曲的,变形的,甚至是充满幻想的。每年年底或临近补贴季结束时,市场都会出现一波高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这种突如其来的需求是如何形成的,这种销售有多真实。一旦补贴为零,限购、限牌、限车的城市放开市场,地方政府挤压燃油车、扶持电动车的政策淡出,市场可能不会像现在这么繁荣。这才是最让人担心的。那么,合乎逻辑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笔者认为,以新能源汽车现有的水平、地位和影响力,其市场走势应该是与传统燃油车同涨同跌,而不是逆势独立上涨。这是令人放心的事实。中国车市高速增长了28年,一降两降,三四年很正常。没必要急着救市,慌慌张张地制定政策。行业多年来一直在呼吁打压产能,淘汰“僵尸”,淘汰落后。现在就是机会。只有水落下来,石头才能出来。如果能跌出一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真相,一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新局面,是值得庆贺的。BMW, Beijing

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2.5亿辆,其中新能源汽车344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37%。今年上半年,新车注册量为1242万辆,比去年同期减少139万辆,降幅约为10%。与去年底相比,新能源汽车新增83万辆,增长31.87%;较去年同期增加145万辆,增长72.85%。这组数据显示,上半年传统汽车保有量较去年大幅减少,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同比大幅增长,出现了被多家媒体称赞的“逆势增长的喜人景象”。然而,这种逆势增长真的“喜人”吗?■新能源汽车持续增长的动力不足以冷静计算。新能源汽车在购车成本、使用成本、加油充电便利性、续驶里程、安全性、质量、可靠性、寿命、残值、环保节能等方面比传统燃油汽车有多少优势?大概只有环保节能(使用成本)才能做到。这两个利国利民的指标很重要,但是这两个优点能吸引消费者义无反顾的爱上新能源汽车吗?在传统汽车销量暴跌,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反复出现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能否实现72.85%的超高增速?笔者认为,新能源汽车并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这种逆势增长是不合逻辑的。■政策驱动力大于市场牵引力。近两年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变为政策驱动和市场驱动,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主导作用开始大于政策驱动作用。但从以上数据来看,市场起主导作用的美好预期远未实现,控制新能源汽车增减的是政府的有力之手。首先是补贴坡退刺激。今年3月26日,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明确规定,自6月26日起,新能源汽车补贴执行新标准,取消所有土地补贴,国家补贴降低50%以上。《通知》一出,成为消费者、厂家、商家在6月25日前买卖汽车的一致行动。销售业绩最突出的是6月份。乘联会数据显示,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增长,厂家批发销量13.4万辆,环比增长38.7%,同比增长98.7%。在补贴下降的带动下,销量快速增长。按照这个逻辑,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可能在新补贴标准正式实施后一个月甚至几个月出现大幅下滑。二是地方政策的加持。目前全国有9个城市和地区实行汽车限购政策。6月6日,国家发改委等三部委发布《促进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和资源循环顺畅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施限行、限购,已经实施的地方予以取消。”这一规定无疑是针对限购、限牌、限车的城市。《方案》还提出,“鼓励地方政府支持无车家庭购买首辆新能源家用汽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在停车费方面给予新能源汽车优惠。”这已经不是中央部委第一次发布类似指示了。可见中央打破乘用车消费壁垒,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消费和使用的决心。为了积极响应政府的命令,广州、深圳、贵阳都出台了放宽汽车限购的规定,增加的额度多为新能源汽车。估计其他城市也会采取开放的态度。其中北京上海难度最大,但如果开口,也必须优先考虑新能源汽车。三是很多国家的国六标准实施较早。据不完全统计,16个省……ces和城市从今年7月1日开始实施国六排放标准,比2020年7月1日的国六A标准和2023年7月1日的国六B标准提前了1~4年。这无疑给消费者敲响了警钟。第六国来了,后面还会有七国八国吗?会提前几年实施吗?现在很多省市都淘汰了国三车,国五车离淘汰日还会远吗?传统燃油汽车使用的不确定性间接促使消费者转向新能源汽车。■断崖式下跌的危险还是早在2016年。在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出台的第一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中国电动汽车100委员会主任委员陈清泰就警告,要警惕财政补贴退出后,新能源汽车市场可能出现的断崖式下跌。三年后,这种断崖式下跌的危险还存在吗?虽然新能源汽车占中国汽车总保有量的比例只有1.37%,但保有量全球第一。经过10年左右的快速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技术水平、配套能力、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监管标准体系等方面都领先于其他国家。更重要的是,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了解程度和对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接受程度远高于其他国家。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引领全球汽车工业转向电动化方面发挥了历史性作用,这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巨大成功。从这个角度来看,市场断崖式下跌的风险大大降低。但随着补贴退坡激励、地方政策加持、国六排放标准提前实施、市场牵引不足、新能源汽车产品不完善、补贴退坡后市场走势不明朗、新旧造车势力竞争加剧、国外汽车巨头大量进入、传统燃油车技术进步、成本降低等政策影响的衰减,新能源汽车的未来依然充满阴影。三年前陈清泰敲响的警钟依然在响:“行业发展还有很多短板和瓶颈。如果新能源汽车运营出现几起事故,将严重影响终端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行业可能出现断崖式下滑。”■有机会压制产能,除了消灭“僵尸”。近日,外媒报道称,宝马R&D董事弗罗瑞希(Frorich)表示:“没有消费者对纯电动汽车有需求,一个也没有。是监管机构对纯电动汽车有要求。”他还说,“如果我们提供一些激励和补贴,我们也可以在欧洲市场推出100万辆纯电动汽车,欧洲人想发自内心地购买电动汽车恐怕太难了。”这些言论是在宝马宣布加快新能源汽车布局计划的背景下发表的。他所描述的欧洲电动车市场现状是否与中国三四年前甚至现在的情况有些相似?欧洲没有“发自内心买电动车的人”,中国发自内心买电动车的人大概也不多。不同的是,没有政府补贴,欧洲电动车市场至今没有完全启动,中国即将进入政府零补贴阶段;欧洲人齐心协力发展电动汽车的首要目的是在中国市场竞争,而中国市场在政府的帮助下还在高水平增长,真正的市场化还没有到来。政府主导型市场最大的弊端是,市场是按照政府的意志发展的,但往往是扭曲的,变形的,甚至是充满幻想的。每年年底或临近补贴季结束时,市场都会出现一波高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这种突如其来的需求是如何形成的,这种销售有多真实。一旦补贴为零,限购、限牌、限车的城市放开市场,地方政府挤压燃油车、扶持电动车的政策淡出,市场可能不会像现在这么繁荣。这才是最让人担心的。那么,合乎逻辑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笔者认为,以新能源汽车现有的水平、地位和影响力,其市场走势应该是与传统燃油车同涨同跌,而不是逆势独立上涨。这是令人放心的事实。中国车市高速增长了28年,一降两降,三四年很正常。没必要急着救市,慌慌张张地制定政策。行业多年来一直在呼吁打压产能,淘汰“僵尸”,淘汰落后。现在就是机会。只有水落下来,石头才能出来。如果能跌出一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真相,一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新局面,是值得庆贺的。

标签:宝马北京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Uber营销部门裁员400人 史上最大规模裁员行动

图片来源:Uber官网)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7月29日,网约车公司Uber表示,已解雇公司三分之一的营销团队,大约400名员工。

1900/1/1 0:00:00
宝马、戴姆勒、奥迪的自动驾驶战略分析

01宝马传感器布置目前L2级的5系由13个传感器构成:1个前置立体摄像头,可识别交通状况,调节前向移动、识别行人,由Veoneer提供(挡风玻璃顶部)博世的3个LRR模组(一个前端,

1900/1/1 0:00:00
燃料电池概念震荡拉升 全球氢能产业快速发展

燃料电池电池概念30日盘中震荡拉升,截至发稿,八菱科技涨停,美锦能源涨近8,滨化股份、雪人股份涨幅超4。

1900/1/1 0:00:00
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二手车出口国

据外媒分析称,随着中国政府层面鼓励二手车出口,中国二手车出口行业正在迅速发展,而中国也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二手车出口国。

1900/1/1 0:00:00
斥资近21亿元 北汽集团推进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

北汽集团旗下北汽新能源公司斥资近21亿元打造的新能源汽车试验中心日前正式宣告启用,这也是北汽集团推进新能源研发的又一项重大突破。

1900/1/1 0:00:00
美男子将车停在别人家草坪上用室外电源为车充电

据英国《每日邮报》7月28日报道,7月26日,家住美国佛罗里达州沃思湖的菲尔弗劳曼尼PhilFraumeni早上醒来,发现自家草坪上停着一辆特斯拉汽车,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