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挤破脑袋“造车”的地产商,想动谁的“奶酪”?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不造车的地产商没有“梦想”。所有不差钱的企业,似乎都有一个造车梦。近日,R&F集团与华泰汽车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无人驾驶等领域展开合作。这是继恒大、宝能、华夏、碧桂园之后,又一家涉足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房企。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0家房地产开发商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在新能源汽车逐渐走向主流市场,市场发展越来越好的背景下,造车就像一座“变异”的围城,所有人都想方设法想进去。从互联网巨头到传统的“不差钱”富商,国内几乎所有造车起家的企业都有互联网基因,例如,腾讯的蔚来、阿里的小鹏、车和家的理想等,而且他们的创始人都是在互联网行业已经有一定成就的人。他们顶着光环,背着“大树”,轰轰烈烈地进入造车行业,逐渐成为中国“造车新势力”的代表。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政策向新能源汽车产业倾斜。这块巨大的蛋糕越做越大,越来越多的人想吃。房地产开发商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之一。从2015年开始,房地产商陆续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先是绿地集团斥资15.5亿收购中国汽车经销商东润集团30%股权;随后,华夏幸福参股长城卡罗拉,收购联合汽车;碧桂园打造新能源汽车小镇;宝能收购观致;恒大成立新能源汽车公司和未来与法拉第未来在贾跃亭的合作是分开的。现在R&F牵手华泰。不差钱,他们花钱多。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近四年已有10余家房地产商进入汽车圈,计划总投资近4000亿元。大型房地产开发商已经在这一领域开始了“买买买”模式。以恒大为例。为了投资FF,其斥资130亿元收购香港时颖公司100%股份,从而间接投资FF。同时,恒大还投资了NEVS、上海卡耐新能源、泰特机电有限公司、广汇集团,成立了自己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超过135亿元。今年6月,一周内与沈阳市政府、广州市政府达成总投资2800亿元的协议。可见,为了实现造车梦,恒大付出了努力。此外,2017年至2018年,宝能还斥资600多亿元控股观致汽车,规划新能源产业园。这些公司为什么要涉足新能源行业,打算造车?背后的原因不难猜测。对于地产商来说,自身行业的天花板正在显现,试图依靠新能源汽车来开疆拓土是一条路。而且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他们有资金充裕的优势。尽管缺乏技术基础,互联网巨头也不具备技术优势。量产车型的例子无疑证明了技术是可以后天补充的。但是,即使有不差钱和资源,造车还是要讲究“基本法”。抛开这些现象,当我们把视角回归到整个行业,问题来了——造车的门槛是什么?造车有门槛吗?蜂拥造车的企业给人一种人人都会造车的错觉,其实不然。造车是有门槛的。最直观的门槛就是有钱,而且不是小钱,而是几十亿、几十亿的巨额资金。制造汽车是一项烧钱的生意。三年前,蔚来汽车CEO李斌在公开场合表示:“造车是一件非常烧钱的事情。一个创业公司造车至少需要200亿元,否则做不好。”截至目前,根据公开信息,蔚来已融资超过259亿元;小鹏累计资金超过100亿元;魏玛接近230亿元;奇点累计超过170亿元。其中,奇点虽然融了那么多钱,但去年年底还拖欠了员工三个月的工资,烧钱程度可见一斑。其次,最不可或缺的是技术。制造汽车是一项技术活。虽然可以找代工“外包”,但国家今年出台的政策也提高了代工的门槛。今年6月,工信部发布了《道路机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许可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道路机动车生产企业提出了申请受理、资质审查判定、监督检查、特别规定、法律责任五个方面的要求。在审批环节明确提出,道路机动车生产企业不能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专门进行公告。以、贿赂等不正当手段获得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的,撤销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申请人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该政策于6月开始实施。除了外包,企业真正要造车,主导市场竞争,拥有核心技术优势显然是重要条件。比如汽车的核心动力系统、辅助驾驶系统、电池管理系统,这些都与汽车的极致智能、续航里程、电池密切相关,也是决定消费者是否购买的重要因素。当然,基于目前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造车相关的汽车产业链资源。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产业链资源的缺乏成为决定每辆车何时量产、能生产多少产能的关键因素,也决定了车的质量控制。比如对电动汽车至关重要的高性能动力电池需求供不应求,连奔驰、特斯拉这样的头部主机厂都为之担忧,这对于刚刚进入市场的造车企业来说,确实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这些条件缺一不可,只是造车门槛的一部分。对于真正想造车的企业来说,需要的条件远不是几篇文章就能说清楚的。那么,这些豪迈的“入驻企业”至今都做了些什么呢?事实上,根据上述信息可以看出,房地产开发商往往选择通过入股、收购原新能源汽车公司、获取技术、成立合资公司等资源互补的方式进入市场。总结起来就是:有钱,有资源,有技术。房地产开发商如华夏幸福、宝能、恒大等。,面对陌生的造车领域,入股、收购相关公司是主要途径,这样可以获得生产线、技术专利、产品、团队等重要资源,还可以得到资金的加持,让这些缺钱的公司在资金支持下更快推出产品,掌握市场主动权。同时,这些房地产商往往将布局延伸到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业务板块和行业,如出行、生产线基地、动力电池、汽车销售渠道等。,除了造车,这可以把造车和产业链上下游结合起来,发挥更好的优势。持有观致汽车的宝能通过其关联租车公司“联动云”为观致汽车拿下了一笔大订单。恒大全线布局,包括生产线、动力电池、电机、整车设计(含BMS)、渠道建设。它已经简单粗暴地把供应商拉入自己的阵营,解决了量产和产能的问题,但巨额投资最终能否收回还很难说。但目前最重要的问题是,无论是全球知名的新能源汽车代表特斯拉,还是国内造车新势力代表蔚来、小鹏、威马,还有……d、吉利、BAIC这些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传统车企,他们的车已经开始量产,在市场上已经形成品牌效应。对于一些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企业来说,其选择收购和投资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很难与这些企业相提并论,其中部分企业还没有实现量产。他们会推出什么样的车?他们有机会吗?他们能从后面来吗?一切都将接受时间的检验。不造车的地产商没有“梦想”。所有不差钱的企业,似乎都有一个造车梦。近日,R&F集团与华泰汽车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无人驾驶等领域展开合作。这是继恒大、宝能、华夏、碧桂园之后,又一家涉足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房企。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0家房地产开发商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在新能源汽车逐渐走向主流市场,市场发展越来越好的背景下,造车就像一座“变异”的围城,所有人都想方设法想进去。从互联网巨头到传统的“不差钱”富商,国内几乎所有造车起家的企业都有互联网基因,例如,腾讯的蔚来、阿里的小鹏、车和家的理想等,而且他们的创始人都是在互联网行业已经有一定成就的人。他们顶着光环,背着“大树”,轰轰烈烈地进入造车行业,逐渐成为中国“造车新势力”的代表。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政策向新能源汽车产业倾斜。这块巨大的蛋糕越做越大,越来越多的人想吃。房地产开发商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之一。从2015年开始,房地产商陆续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先是绿地集团斥资15.5亿收购中国汽车经销商东润集团30%股权;随后,华夏幸福参股长城卡罗拉,收购联合汽车;碧桂园打造新能源汽车小镇;宝能收购观致;恒大成立新能源汽车公司和未来与法拉第未来在贾跃亭的合作是分开的。现在R&F牵手华泰。不差钱,他们花钱多。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近四年已有10余家房地产商进入汽车圈,计划总投资近4000亿元。大型房地产开发商已经在这一领域开始了“买买买”模式。以恒大为例。为了投资FF,其斥资130亿元收购香港时颖公司100%股份,从而间接投资FF。同时,恒大还投资了NEVS、上海卡耐新能源、泰特机电有限公司、广汇集团,成立了自己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超过135亿元。今年6月,一周内与沈阳市政府、广州市政府达成总投资2800亿元的协议。可见,为了实现造车梦,恒大付出了努力。此外,2017年至2018年,宝能还斥资600多亿元控股观致汽车,规划新能源产业园。这些公司为什么要涉足新能源行业,打算造车?背后的原因不难猜测。对于地产商来说,自身行业的天花板正在显现,试图依靠新能源汽车来开疆拓土是一条路。而且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他们有资金充裕的优势。尽管缺乏技术基础,互联网巨头也不具备技术优势。量产车型的例子无疑证明了技术是可以后天补充的。但是,即使有不差钱和资源,造车还是要讲究“基本法”。抛开这些现象,当我们把视角回归到整个行业,问题来了——造车的门槛是什么?造车有门槛吗?蜂拥造车的企业给人一种人人都会造车的错觉,其实不然。造车是有门槛的。最直观的门槛就是有钱,而且不是小钱,而是几十亿、几十亿的巨额资金。制造汽车是一项烧钱的生意。三年前,蔚来汽车CEO李斌在公开场合表示:“造车是一件非常烧钱的事情。一个创业公司造车至少需要200亿元,否则做不好。”截至目前,根据公开信息,蔚来已融资超过259亿元;小鹏累计资金超过100亿元;魏玛接近230亿元;奇点累计超过170亿元。其中,奇点虽然融了那么多钱,但去年年底还拖欠了员工三个月的工资,烧钱程度可见一斑。其次,最不可或缺的是技术。制造汽车是一项技术活。虽然可以找代工“外包”,但国家今年出台的政策也提高了代工的门槛。今年6月,工信部发布了《道路机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许可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道路机动车生产企业提出了申请受理、资质审查判定、监督检查、特别规定、法律责任五个方面的要求。在审批环节明确提出,道路机动车生产企业不能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专门进行公告。以、贿赂等不正当手段获得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的,撤销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申请人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该政策于6月开始实施。除了外包,企业真正要造车,主导市场竞争,拥有核心技术优势显然是重要条件。比如汽车的核心动力系统、辅助驾驶系统、电池管理系统,这些都与汽车的极致智能、续航里程、电池密切相关,也是决定消费者是否购买的重要因素。当然,基于目前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造车相关的汽车产业链资源。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产业链资源的缺乏成为决定每辆车何时量产、能生产多少产能的关键因素,也决定了车的质量控制。比如对电动汽车至关重要的高性能动力电池需求供不应求,连奔驰、特斯拉这样的头部主机厂都为之担忧,这对于刚刚进入市场的造车企业来说,确实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这些条件缺一不可,只是造车门槛的一部分。对于真正想造车的企业来说,需要的条件远不是几篇文章就能说清楚的。那么,这些豪迈的“入驻企业”至今都做了些什么呢?事实上,根据上述信息可以看出,房地产开发商往往选择通过入股、收购原新能源汽车公司、获取技术、成立合资公司等资源互补的方式进入市场。总结起来就是:有钱,有资源,有技术。房地产开发商如华夏幸福、宝能、恒大等。,面对陌生的造车领域,入股、收购相关公司是主要途径,这样可以获得生产线、技术专利、产品、团队等重要资源,还可以得到资金的加持,让这些缺钱的公司在资金支持下更快推出产品,掌握市场主动权。同时,这些房地产商往往将布局延伸到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业务板块和行业,如出行、生产线基地、动力电池、汽车销售渠道等。,除了造车,这可以把造车和产业链上下游结合起来,发挥更好的优势。持有观致汽车的宝能通过其关联租车公司“联动云”为观致汽车拿下了一笔大订单。恒大全线布局,包括生产线、动力电池、电机、整车设计(含BMS)、渠道建设。它已经简单粗暴地把供应商拉入自己的阵营,解决了量产和产能的问题,但巨额投资最终能否收回还很难说。但目前最重要的问题是,无论是全球知名的新能源汽车代表特斯拉,还是国内造车新势力代表蔚来、小鹏、威马,还有……d、吉利、BAIC这些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传统车企,他们的车已经开始量产,在市场上已经形成品牌效应。对于一些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企业来说,其选择收购和投资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很难与这些企业相提并论,其中部分企业还没有实现量产。他们会推出什么样的车?他们有机会吗?他们能从后面来吗?一切都将接受时间的检验。

标签:蔚来小鹏特斯拉奔驰比亚迪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低压储氢迎来突破后,制约氢燃料汽车发展的储氢难题会迎刃而解吗?

“其实氢能面临的挑战比燃料电池电池本身的挑战要大得多。”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曾多次在采访中反复指出当前发展燃料电池汽车面临的一大困境储氢技术仍面临重大挑战。

1900/1/1 0:00:00
蔚来汽车减员千人,总裁回应:做这个阶段该做的事

本文来自未来汽车日报,作者:程潇熠近日,多名蔚来汽车离职员工向未来汽车日报透露,蔚来汽车正陆续裁员。一名离职员工表示,7月底其在职员工约8400人。

1900/1/1 0:00:00
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将现“报废潮”,市场规模将达百亿级,回收面临三大瓶颈

4月11日,河北唐山一家汽车用锂电池生产企业的工人正在生产线上工作杨世尧摄2018年至2020年,全国累计报废动力蓄电池将达12万至20万吨;

1900/1/1 0:00:00
中汽协下调全年10万辆销量预期,新能源汽车遇到坎了?

来自机构的预期调整表明,一路高歌猛进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面临着增速放缓的困境。

1900/1/1 0:00:00
夏季车内中暑而亡悲剧或可避免!现代汽车2022年车型将标配后座警报系统

据外媒报道,现代汽车美国公司(HyundaiMotorAmerica)一直强烈倡议将高效的安全技术作为车辆的标配技术,

1900/1/1 0:00:00
特斯拉在德突然燃烧,Model S一夜被完全烧毁,今年第六起了……

7月30日晚,一辆特斯拉ModelS在德国小城拉廷根(Ratingen)突然燃烧。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