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插线,刷卡,充电...以上是目前电动汽车常用的DC充电的一般步骤,也是目前最主要的充电方式,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果充电时间通常需要几个小时,赶上充电高峰时充电桩数量明显不足,排队充电等待时间比燃油车长;加油站只有在车辆进入的情况下才能开放,而充电站占地更大...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唐在接受《中国汽车报》采访时表示,正是因为有线充电的局限性,业界才把目光投向了无线充电技术。“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前景广阔。国内科研机构、高校、企业都在进行研究,整体处于研究试用阶段。”国内:目前国内正在研发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多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以非接触方式为电动汽车充电。该技术的应用通常是在地面端和车载端安装两个耦合线圈,利用两个线圈之间的磁场耦合,实现电能从发射端向接收端的传输。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省去了充电线,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环境适应性强的特点。“与有线充电相比,目前无线充电相对较贵,但由于无需插拔充电插头,无线充电设施可以埋在水泥路面下,损坏概率远低于有线充电桩,因此维护成本可以大大降低。”推出国内第一代无线充电产品的浙江万安易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万安易创”)总R&D工程师陈瑶告诉记者,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技术不仅可以让充电更加便捷,还可以创造一些新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近年来,结合自动驾驶技术的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的研发在全球范围内如火如荼。如果自动驾驶技术能实现自动泊车,结合无线充电技术,就能体现电动汽车的独特优势。更干净、更方便是无线充电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在不久的将来,无线充电技术有望改变人们的用车习惯,停车就充电,节省排队等候时间。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国内已有几家企业在研发电动车无线充电产品,如中兴、比亚迪、万安易创等。其中,中兴通讯在2012年推出了一款电动公交车的实验产品。现在与其开展试点合作的主要车企有东风汽车、蜀都客车、宇通、BAIC、长安、奇瑞,无线充电设施试点城市有成都、襄阳、张家口、大理、丽江、贵阳。”虽然国内的研究起步比国外晚,但与国外并没有太大的技术差距。目前的技术难点是如何设计电磁场和线圈系统,提高无线充电的效率,降低成本。"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简称"中科院电工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立芳表示,中科院电工所正在尝试的无线充电系统的设计功率水平为3.3kW,与目前大多数电动车的车载充电器功率一致。目前,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研究机构和企业都在努力开发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英特尔、苹果、WiTricity在这方面有技术优势。与此同时,宝马、奔驰、奥迪、沃尔沃、丰田、现代等车企也在无线充电方面进行了研发。近日,苹果公司结合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申请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专利。该专利名为“无线充电校准系统”,在电动汽车自动驾驶中与自动泊车相结合,实现无线充电。去年7月,宝马推出了其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宝马530e iPerformance PHEV,同时将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系统投入市场。将电动车停在充电底座正上方,按下启动按钮,开始充电……没有电缆,充电完成后系统会自动关闭。这套系统可以安装在私人车库,3.2kW的功率可以在3.5小时内将电池充满。高通是无线技术的领导者之一,多年前就开始研究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技术。其研究始于1988年,1996年成功研发出30KW电动公交车无线充电系统。高通于2013年成为国际汽联E级方程式赛车的官方技术合作伙伴。在比赛中,宝马i8安全车和宝马i3医疗车配备了高通的无线充电系统,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快速部署到现场。截至目前,高通相关技术已有异物检测、活体保护、定位引导等先进专项技术,设计覆盖3.7kW、7.4kW、11kW、22kW等不同功率等级,充电效率达到90%以上。然而,高通更多的是一种技术许可的商业模式,并不直接生产和销售产品。较早投入技术研发的美国无线电力公司,拥有3.6千瓦至11千瓦的电动汽车高效无线充电系统,充电效率高达94%。也适用于不同底盘高度的电动汽车,包括电动乘用车、越野车和轻型卡车。总部位于加拿大蒙特利尔的庞巴迪是一家飞机和火车制造商,但其无线充电技术可以为运动中(动态)或静止中(静态)的电动汽车进行无线充电,效率也高达90%。今年4月,瑞典宣布将建设动态无线充电示范路。该项目将耗资1.16亿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8520万元),在1.6公里的道路下埋设无线充电设施,让电动汽车、电动卡车和公交车在行驶中实现动态无线充电。“国外尤其是欧美在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研发上起步比国内早,国外更注重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春波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重视技术标准的制定已成为掌握市场竞争主动权的关键。例如,高通不仅拥有一系列技术专利,还积极参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相关标准的制定,包括SAE、IEC、ISO等国际标准。其中,SAE引领了汽车无线充电的发展,针对电动汽车(EV)和混合动力汽车(PHEV)发布了国际无线充电标准J2954和无线充电通信标准J2847-6。此外,德国的STILLE计划和日本的JSAE标准也提出了适合本国国情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标准。未来:低价大市场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电动车销量为201.8万辆,而中国纯电动车销量达到98.4万辆,接近50%。不仅如此,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连续四年全球第一,成为新能源汽车大国。最新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到2020年,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全球市场收入将达到800万美元(约合5500万元人民币),2025年将增至4.07亿美元(约合28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117.56%。“只有加快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的步伐,赶超国外技术,才有希望在未来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市场上掌握主动权。”唐说,目前,还有一些技术难点需要解决:1 .静态无线充电技术需要停放到位,要求车辆上的接收线圈中心与地面发射环重合、偏离不超过10 cm,车主需要准确倒车、进入指定位置才能实现无线充电,不方便车主使用;二是关于异物检测,主要是指金属物体的检测。如果无线充电的能量路径中有金属异物,会引起发热甚至火灾。目前,除了少数国外公司掌握了这项技术外,国内外大多数研究人员都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第三,无线充电的产品门槛要做到完全的车标,也就是说不能有安全隐患,产品要达到上百个测试标准。根据国际技术发展趋势,我国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研发也与国际接轨。去年8月,国家电网公司科技攻关项目“电动汽车移动无线充电系统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制”和“电动汽车移动无线充电实验段”顺利通过验收。实验路段长度181m,移动无线充电功率20kW,转化率达到80%,行驶速度可超过60km/h,可用于电动公交车的移动无线充电。这也是国内首个百米电动车移动无线充电实验段。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无疑是面向未来的发展趋势。就成本而言,无线充电技术是发射机和接收机不可或缺的,对于主机厂来说确实会增加成本。但如果产量达到3万台以上,成本就会下降,如果交货价格能控制在1万元以内,将有利于这项技术的推广。对于很多用户担心的无线充电的电磁泄漏问题,记者采访的几位专家认为,由于设备的耦合系数比较高,意味着发射的能量几乎全部被接收端接收,空气中的辐射很少。电磁兼容性测试发现还没有一部手机的辐射大。目前无线充电的优势,尤其是安全性方面,还是不错的,因为没有裸露的线缆,消除了高压线缆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设备的使用寿命也更长。2020年,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产品很可能大量上市。因此,相关专家预测,国内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标准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发布。"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前景极其广阔."朱春波强调,随着标准、技术和产品的逐步成熟,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市场将逐步扩大,前景无限。停车,插线,刷卡,充电...以上是目前电动汽车常用的DC充电的一般步骤,也是目前最主要的充电方式,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果充电时间通常需要几个小时,赶上充电高峰时充电桩数量明显不足,排队充电等待时间比燃油车长;加油站只有在车辆进入的情况下才能开放,而充电站占地更大...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唐在接受《中国汽车报》采访时表示,正是因为有线充电的局限性,业界才把目光投向了无线充电技术。“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前景广阔。国内科研机构、高校、企业都在进行研究,整体处于研究试用阶段。”国内:目前国内正在研发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多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以非接触方式为电动汽车充电。该技术的应用通常是在地面端和车载端安装两个耦合线圈,利用两个线圈之间的磁场耦合,实现电能从发射端向接收端的传输。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省去了充电线,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环境适应性强的特点。“与有线充电相比,目前无线充电相对较贵,但由于无需插拔充电插头,无线充电设施可以埋在水泥路面下,损坏概率远低于有线充电桩,因此维护成本可以大大降低。”推出国内第一代无线充电产品的浙江万安易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万安易创”)总R&D工程师陈瑶告诉记者,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技术不仅可以让充电更加便捷,还可以创造一些新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近年来,结合自动驾驶技术的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的研发在全球范围内如火如荼。如果自动驾驶技术能实现自动泊车,结合无线充电技术,就能体现电动汽车的独特优势。更干净、更方便是无线充电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在不久的将来,无线充电技术有望改变人们的用车习惯,停车就充电,节省排队等候时间。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国内已有几家企业在研发电动车无线充电产品,如中兴、比亚迪、万安易创等。其中,中兴通讯在2012年推出了一款电动公交车的实验产品。现在与其开展试点合作的主要车企有东风汽车、蜀都客车、宇通、BAIC、长安、奇瑞,无线充电设施试点城市有成都、襄阳、张家口、大理、丽江、贵阳。”虽然国内的研究起步比国外晚,但与国外并没有太大的技术差距。目前的技术难点是如何设计电磁场和线圈系统,提高无线充电的效率,降低成本。"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简称"中科院电工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立芳表示,中科院电工所正在尝试的无线充电系统的设计功率水平为3.3kW,与目前大多数电动车的车载充电器功率一致。目前,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研究机构和企业都在努力开发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英特尔、苹果、WiTricity在这方面有技术优势。与此同时,宝马、奔驰、奥迪、沃尔沃、丰田、现代等车企也在无线充电方面进行了研发。近日,苹果公司结合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申请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专利。该专利名为“无线充电校准系统”,在电动汽车自动驾驶中与自动泊车相结合,实现无线充电。去年7月,宝马推出了其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宝马530e iPerformance PHEV,同时将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系统投入市场。将电动车停在充电底座正上方,按下启动按钮,开始充电……没有电缆,充电完成后系统会自动关闭。这套系统可以安装在私人车库,3.2kW的功率可以在3.5小时内将电池充满。高通是无线技术的领导者之一,多年前就开始研究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技术。其研究始于1988年,1996年成功研发出30KW电动公交车无线充电系统。高通于2013年成为国际汽联E级方程式赛车的官方技术合作伙伴。在比赛中,宝马i8安全车和宝马i3医疗车配备了高通的无线充电系统,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快速部署到现场。截至目前,高通相关技术已有异物检测、活体保护、定位引导等先进专项技术,设计覆盖3.7kW、7.4kW、11kW、22kW等不同功率等级,充电效率达到90%以上。然而,高通更多的是一种技术许可的商业模式,并不直接生产和销售产品。较早投入技术研发的美国无线电力公司,拥有3.6千瓦至11千瓦的电动汽车高效无线充电系统,充电效率高达94%。也适用于不同底盘高度的电动汽车,包括电动乘用车、越野车和轻型卡车。总部位于加拿大蒙特利尔的庞巴迪是一家飞机和火车制造商,但其无线充电技术可以为运动中(动态)或静止中(静态)的电动汽车进行无线充电,效率也高达90%。今年4月,瑞典宣布将建设动态无线充电示范路。该项目将耗资1.16亿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8520万元),在1.6公里的道路下埋设无线充电设施,让电动汽车、电动卡车和公交车在行驶中实现动态无线充电。“国外尤其是欧美在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研发上起步比国内早,国外更注重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春波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重视技术标准的制定已成为掌握市场竞争主动权的关键。例如,高通不仅拥有一系列技术专利,还积极参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相关标准的制定,包括SAE、IEC、ISO等国际标准。其中,SAE引领了汽车无线充电的发展,针对电动汽车(EV)和混合动力汽车(PHEV)发布了国际无线充电标准J2954和无线充电通信标准J2847-6。此外,德国的STILLE计划和日本的JSAE标准也提出了适合本国国情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标准。未来:低价大市场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电动车销量为201.8万辆,而中国纯电动车销量达到98.4万辆,接近50%。不仅如此,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连续四年全球第一,成为新能源汽车大国。最新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到2020年,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全球市场收入将达到800万美元(约合5500万元人民币),2025年将增至4.07亿美元(约合28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117.56%。“只有加快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的步伐,赶超国外技术,才有希望在未来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市场上掌握主动权。”唐说,目前,还有一些技术难点需要解决:1 .静态无线充电技术需要停放到位,要求车辆上的接收线圈中心与地面发射环重合、偏离不超过10 cm,车主需要准确倒车、进入指定位置才能实现无线充电,不方便车主使用;二是关于异物检测,主要是指金属物体的检测。如果无线充电的能量路径中有金属异物,会引起发热甚至火灾。目前,除了少数国外公司掌握了这项技术外,国内外大多数研究人员都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第三,无线充电的产品门槛要做到完全的车标,也就是说不能有安全隐患,产品要达到上百个测试标准。根据国际技术发展趋势,我国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研发也与国际接轨。去年8月,国家电网公司科技攻关项目“电动汽车移动无线充电系统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制”和“电动汽车移动无线充电实验段”顺利通过验收。实验路段长度181m,移动无线充电功率20kW,转化率达到80%,行驶速度可超过60km/h,可用于电动公交车的移动无线充电。这也是国内首个百米电动车移动无线充电实验段。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无疑是面向未来的发展趋势。就成本而言,无线充电技术是发射机和接收机不可或缺的,对于主机厂来说确实会增加成本。但如果产量达到3万台以上,成本就会下降,如果交货价格能控制在1万元以内,将有利于这项技术的推广。对于很多用户担心的无线充电的电磁泄漏问题,记者采访的几位专家认为,由于设备的耦合系数比较高,意味着发射的能量几乎全部被接收端接收,空气中的辐射很少。电磁兼容性测试发现还没有一部手机的辐射大。目前无线充电的优势,尤其是安全性方面,还是不错的,因为没有裸露的线缆,消除了高压线缆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设备的使用寿命也更长。2020年,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产品很可能大量上市。因此,相关专家预测,国内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标准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发布。"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前景极其广阔."朱春波强调,随着标准、技术和产品的逐步成熟,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市场将逐步扩大,前景无限。
“7月份,很多人通过各种方式告诉我,他们对吉利乃至中国汽车的未来表示担心,有的写文章,表示吉利利润下降40,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1900/1/1 0:00:00(图片来源:经济观察网童锋亮摄)嗖绿灯还有两秒,停止线上的车已经开始轰响油门。对老司机们来说,城市里的每个红绿灯前,都是争分夺秒的随机比赛。
1900/1/1 0:00:00图片来自“123rfcomcn”在自动驾驶领域有这样一个说法:关注自动驾驶的进展,就看高精地图的动态,因为他们才是加速自动驾驶汽车落地的幕后推手。
1900/1/1 0:00:00安全、动力还有空间等因素是我们在购买传统燃油车时考虑的重点,但是随着新能源的出现电动车的续航能力就渐渐成为了我们在购车时的首要考虑因素。
1900/1/1 0:00:00据外媒报道,印度商品和服务税GST委员会27日做出决定,将电动车的商品和服务税税率从此前的12下调至5,从8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
1900/1/1 0:00:00为稳固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领先位置,LG化学正在发起全球范围内的“强攻”节奏。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