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第一个电动车友群里,电动车车主老朱说起“自从开了电车,机智地把油车卖了,还租了车牌”,字里行间难掩自豪和激动。然后在群里炸开了锅,有人质疑“不用远行了吗?”;有人觉得这是“有实力而不是被逼的选择。”我们很好奇,在习惯了电动车的驾驶模式,深刻学习了里程焦虑之后,会不会有更多的人像老朱一样不再选择燃油车?如果没有指标限制,没有政策限制,车主下一辆车的选择会是什么?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找了几位电动车车主进行了交心的聊天,并展开了新一期的电动调查。基于第一电动网和充电桩APP的真实样本数据,我们发现63%的车主在开了电动车之后,确实不准备考虑买燃油车。对于不选择燃油车的原因,更多车主考虑的是电车固有的成本优势和驾驶操控感,不限购的政策优势仅排在第三位。
在参与调查的电动车车主中,48%的人家里既有油罐车又有电车。其中,54%的车主表示,除非长途出行/充电不方便,否则大部分时间会开电动车。
接下来,我们来听听三位车主对这个话题的看法。请查看文末的电力调查样本结构。如果你有更精彩的汽车故事,如果你对某个话题感兴趣,如果你对用电调查有其他的看法和建议,欢迎扫描文末二维码,添加好友多聊~自述:第一辆电动车的车主朋友“我租了燃油车牌,租金不仅可以抵消我的电车充电费,还可以支付我在小区每月的停车卡,性价比高。”
上面提到的那个在群里宣称“卖了油车,租了车牌”的人就是我。我的第一辆电车是中泰云100S,是2016年因为帮了朋友的忙才送给我的。开了一年多,感觉车子续航不够,空间太有限,坐久了腰疼。还有一点就是这款车有DC口,但是因为电池组电压太低,基本不兼容世界上的充电桩,所以不方便进行高压快充。所以2018年初,我换了奇瑞艾瑞泽5e。当时选择这款车主是因为它的性价比。是同级别电车中最便宜的,电池容量更大。
(业主供图)在深圳,除了买别墅的土沟或者少数可能有固定车位的老小区,其余的住宅基本都是公共车位,不允许有固定车位。所以大部分人基本没有安装充电桩的条件。只能使用小区公共慢充桩。我也是,就算没有私人桩,目前公共桩也很方便,所以我从来不觉得充电是个麻烦。一般电量降到30%以下,就会被小区慢慢充电。外出工作时,电量降到80%以下,随时充电。有轨电车的用法和习惯与运油车不同。他们不用一直跑干充电,一般是按需充电,不影响工作。开过电车后,我很快爱上了电动车。毕竟优点太多了:加速快,噪音低,重心低,操控性好,没有顿挫感,省钱(使用住宅充电桩1.6元的情况下,油费比迈锐宝低60%),保养简单便宜。在深圳,新能源绿牌车还可以享受每天免费路边停车一小时(我一年光停车费就能省下近千元),可以走多会员车道,限行区域小。这就是我对很多人担心的出国旅游需求的看法。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我一天开车超过500公里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距离超过500公里,我肯定会选择高铁等交通方式。我周末很少开车去200公里以外的地方。因此……,对于我来说,绝大多数的车都是用于每天50公里的通勤,目前的电动车续航里程完全可以满足我的用车需求。而且根据广东省的规划,2021年所有高速休息区都将有快充站,所以不用担心续航问题。一辆真正续航300公里以上,快充能力的电动车完全够用。所以我真的不打算再开燃气车了。如果真的有需要,我会租车。此前有人说,插电式混动是传统汽车升级新能源的最佳选择。我觉得纯电才是。由于两种混合动力系统的自重太多,结构复杂,增加了太多的故障点和系统复杂度,加上价格太贵,混合动力电池因为容量太小,需要每天充电,循环寿命预计2年左右就耗尽。那时候换电池可能太麻烦了。纯电动车方面,目前厂家提供的质保时间,对于包括电池在内的三款电动车都是足够的。过了保修期,更换电池会很便宜,因为纯电的电池容量大,电池循环寿命要到30万公里左右才会急剧衰减,所以我并不担心电池问题。现在,我把燃油车牌租给我那些对新事物还有里程焦虑和恐惧症的朋友。房租不仅可以抵消我的电车充电费,还可以支付我在小区每月的停车卡。在任何计算中都是划算的。“汽车当初是如何取代马车的,电车又将如何取代油罐车?这是这么一回事。明明是要被取代的,我为什么要考虑老产品?”
我是空军汽车人退役,现在在北京创业。2016年刚退伍,急需一辆车。试着摇了4个月的油罐车指标,感觉继续摇下去就是在和自己较劲。伴随着身边亲戚朋友的提问,我听了心里一动,果断切换新能源指标,从一辆比亚迪e6入手。选择这款车是因为400公里的续航里程在当时是最长的。到今年10月,我开这辆车就满三年了,跑了近10万公里。主要是平时通勤(往返60km)和北京周边旅游,不会跑太远。其实我就算开汽油车也没有太大的出行需求。所以到目前为止,我从来没有担心过续航的问题。说到充电,因为我家附近的公园有免费停车场和上百个充电桩,所以我没有和物业协商安装私人桩,一直使用公园的公共充电桩。这两年多来,用车最大的感受就是这车真的很经济!现在有一辆别克GL8站在我车前。这么说吧,GL8每1000米消耗1元,而我的车1元能跑4000米。别忘了,我的车更重!我的车虽然不是性能车,但是从提速和最高时速来说还是不错的。大家担心的电池衰减我可以接受。用车前一年半基本没有衰减。这几年续航衰减到380公里,可以理解。我还想说,电动车和燃油车的算法完全不同。如果充分利用滑行和动能回收,可以为电动车节省大量电力。如果我们开的好,续航400公里的车开到560公里是没有问题的。问我会不会考虑燃油车?坦白说,我当然不会考虑,也不觉得这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我以前在部队开的是柴油车,基本没碰过汽油车。我现在开的是电动车,感觉开着保养很经济,驾驶体验不错。为什么要用燃油车?而且,在我看来,汽车当初是怎么取代马车的,电车就怎么取代油罐车,事实就是如此。明明要被替代,为什么还要考虑老产品?我们知道电池的发展对电动车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所以我对电池的发展比对电动车的发展更乐观,包括以美国为首的石墨烯电池,以日本为首的树脂电池,以俄罗斯为首的核电池。在我看来,车企应该最大化动力电池、电机、电动调节器的协调和省电,边行驶边发电;未来的趋势应该不是用充电桩充电,而是无线充电,或者车辆太阳能充电,或者充分利用动能回收。未来的电动汽车必须功耗更低,充电更快。“我要一辆电车做下一节车厢。我肯定不选合资品牌。希望有自动驾驶功能锦上添花。”
说到买电车,我可能和别人不太一样。大部分人可能会买有轨电车,因为新能源车不局限于品牌和数量。我只是因为喜欢才买的。有轨电车有很多优点,比如加速快,安静平稳。而且,我基本没必要跑长途。如果我平时用车的话,基本是每天上下班,一天30公里左右。完全没有里程焦虑,所以电车的缺点对我来说并不重要。
(车主供图)充电的话,我家里没有安装充电桩,但是用车载充电器也很方便。我习惯在还有50%、60%甚至更多剩余电量的时候充电,一般是三天一次,所以充电可能会更频繁。下班后把车停在家里,会顺便充电,充满电后车会自动断电,不用担心充电过度。电车对我来说真的很好开,方便又经济。以后不打算买燃油车了。如果我换车,我肯定会换电车。我现在对自动辅助驾驶感兴趣,所以我希望我的下一辆车是有自动辅助驾驶的,当然续航里程也要高。毕竟续航里程基本决定了出行半径,自动驾驶就更好了。对于品牌,我可能仍然会考虑BAIC,但我不应该只考虑BAIC。毕竟现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很快,吸引我的车太多了。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不会选择合资车,因为相比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合资品牌电车续航里程太短,性价比太低。附:某电测样本结构8月3日-6日,某电测通过第一电网、充电桩APP发起线上调查。“开了电车,还会买油车吗?”共收到536份样本,其中有效样本496份。示例结构如下:
0
1
2
(全文完)前几天,在第一个电动车友群里,电动车车主老朱说起“自从开了电车,机智地把油车卖了,还租了车牌”,字里行间难掩自豪和激动。然后在群里炸开了锅,有人质疑“不用出远门了吗?”;有人觉得这是“有实力而不是被逼的选择。”我们很好奇,在习惯了电动车的驾驶模式,深刻学习了里程焦虑之后,会不会有更多的人像老朱一样不再选择燃油车?如果没有指标限制,没有政策限制,车主下一辆车的选择会是什么?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找了几位电动车车主进行了交心的聊天,并展开了新一期的电动调查。基于第一电动网和充电桩APP的真实样本数据,我们发现63%的车主在开了电动车之后,确实不准备考虑买燃油车。对于不选择燃油车的原因,更多车主考虑的是电车固有的成本优势和驾驶操控感,不限购的政策优势仅排在第三位。
在参与调查的电动车车主中,48%的人家里既有油罐车又有电车。其中,54%的车主表示,除非长途出行/充电不方便,否则大部分时间会开电动车。
接下来,我们来听听三位车主对这个话题的看法。请查看文末的电力调查样本结构。如果你有更精彩的汽车故事,如果你对某个话题感兴趣,如果你对用电调查有其他的看法和建议,欢迎扫描文末二维码,添加好友多聊~自述:第一辆电动车的车主朋友“我租了燃油车牌,租金不仅可以抵消我的电车充电费,还可以支付我在小区每月的停车卡,性价比高。”
上面提到的那个在群里宣称“卖了油车,租了车牌”的人就是我。我的第一辆电车是中泰云100S,是2016年因为帮了朋友的忙才送给我的。开了一年多,感觉车子续航不够,空间太有限,坐久了腰疼。还有一点就是这款车有DC口,但是因为电池组电压太低,基本不兼容世界上的充电桩,所以不方便进行高压快充。所以2018年初,我换了奇瑞艾瑞泽5e。当时选择这款车主是因为它的性价比。是同级别电车中最便宜的,电池容量更大。
(业主供图)在深圳,除了买别墅的土沟或者少数可能有固定车位的老小区,其余的住宅基本都是公共车位,不允许有固定车位。所以大部分人基本没有安装充电桩的条件。只能使用小区公共慢充桩。我也是,就算没有私人桩,目前公共桩也很方便,所以我从来不觉得充电是个麻烦。一般电量降到30%以下,就会被小区慢慢充电。外出工作时,电量降到80%以下,随时充电。有轨电车的用法和习惯与运油车不同。他们不用一直跑干充电,一般是按需充电,不影响工作。开过电车后,我很快爱上了电动车。毕竟优点太多了:加速快,噪音低,重心低,操控性好,没有顿挫感,省钱(使用住宅充电桩1.6元的情况下,油费比迈锐宝低60%),保养简单便宜。在深圳,新能源绿牌车还可以享受每天免费路边停车一小时(我一年光停车费就能省下近千元),可以走多会员车道,限行区域小。这就是我对很多人担心的出国旅游需求的看法。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我一天开车超过500公里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距离超过500公里,我肯定会选择高铁等交通方式。我周末很少开车去200公里以外的地方。因此……,对于我来说,绝大多数的车都是用于每天50公里的通勤,目前的电动车续航里程完全可以满足我的用车需求。而且根据广东省的规划,2021年所有高速休息区都将有快充站,所以不用担心续航问题。一辆真正续航300公里以上,快充能力的电动车完全够用。所以我真的不打算再开燃气车了。如果真的有需要,我会租车。此前有人说,插电式混动是传统汽车升级新能源的最佳选择。我觉得纯电才是。由于两种混合动力系统的自重太多,结构复杂,增加了太多的故障点和系统复杂度,加上价格太贵,混合动力电池因为容量太小,需要每天充电,循环寿命预计2年左右就耗尽。那时候换电池可能太麻烦了。纯电动车方面,目前厂家提供的质保时间,对于包括电池在内的三款电动车都是足够的。过了保修期,更换电池会很便宜,因为纯电的电池容量大,电池循环寿命要到30万公里左右才会急剧衰减,所以我并不担心电池问题。现在,我把燃油车牌租给我那些对新事物还有里程焦虑和恐惧症的朋友。房租不仅可以抵消我的电车充电费,还可以支付我在小区每月的停车卡。在任何计算中都是划算的。“汽车当初是如何取代马车的,电车又将如何取代油罐车?这是这么一回事。明明是要被取代的,我为什么要考虑老产品?”
我是空军汽车人退役,现在在北京创业。2016年刚退伍,急需一辆车。试着摇了4个月的油罐车指标,感觉继续摇下去就是在和自己较劲。伴随着身边亲戚朋友的提问,我听了心里一动,果断切换新能源指标,从一辆比亚迪e6入手。选择这款车是因为400公里的续航里程在当时是最长的。到今年10月,我开这辆车就满三年了,跑了近10万公里。主要是平时通勤(往返60km)和北京周边旅游,不会跑太远。其实我就算开汽油车也没有太大的出行需求。所以到目前为止,我从来没有担心过续航的问题。说到充电,因为我家附近的公园有免费停车场和上百个充电桩,所以我没有和物业协商安装私人桩,一直使用公园的公共充电桩。这两年多来,用车最大的感受就是这车真的很经济!现在有一辆别克GL8站在我车前。这么说吧,GL8每1000米消耗1元,而我的车1元能跑4000米。别忘了,我的车更重!我的车虽然不是性能车,但是从提速和最高时速来说还是不错的。大家担心的电池衰减我可以接受。用车前一年半基本没有衰减。这几年续航衰减到380公里,可以理解。我还想说,电动车和燃油车的算法完全不同。如果充分利用滑行和动能回收,可以为电动车节省大量电力。如果我们开的好,续航400公里的车开到560公里是没有问题的。问我会不会考虑燃油车?坦白说,我当然不会考虑,也不觉得这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我以前在部队开的是柴油车,基本没碰过汽油车。我现在开的是电动车,感觉开着保养很经济,驾驶体验不错。为什么要用燃油车?而且,在我看来,汽车当初是怎么取代马车的,电车就怎么取代油罐车,事实就是如此。明明要被替代,为什么还要考虑老产品?我们知道电池的发展对电动车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所以我对电池的发展比对电动车的发展更乐观,包括以美国为首的石墨烯电池,以日本为首的树脂电池,以俄罗斯为首的核电池。在我看来,车企应该最大化动力电池、电机、电动调节器的协调和省电,边行驶边发电;未来的趋势应该不是用充电桩充电,而是无线充电,或者车辆太阳能充电,或者充分利用动能回收。未来的电动汽车必须功耗更低,充电更快。“我要一辆电车做下一节车厢。我肯定不选合资品牌。希望有自动驾驶功能锦上添花。”
说到买电车,我可能和别人不太一样。大部分人可能会买有轨电车,因为新能源车不局限于品牌和数量。我只是因为喜欢才买的。有轨电车有很多优点,比如加速快,安静平稳。而且,我基本没必要跑长途。如果我平时用车的话,基本是每天上下班,一天30公里左右。完全没有里程焦虑,所以电车的缺点对我来说并不重要。
(车主供图)充电的话,我家里没有安装充电桩,但是用车载充电器也很方便。我习惯在还有50%、60%甚至更多剩余电量的时候充电,一般是三天一次,所以充电可能会更频繁。下班后把车停在家里,会顺便充电,充满电后车会自动断电,不用担心充电过度。电车对我来说真的很好开,方便又经济。以后不打算买燃油车了。如果我换车,我肯定会换电车。我现在对自动辅助驾驶感兴趣,所以我希望我的下一辆车是有自动辅助驾驶的,当然续航里程也要高。毕竟续航里程基本决定了出行半径,自动驾驶就更好了。对于品牌,我可能仍然会考虑BAIC,但我不应该只考虑BAIC。毕竟现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很快,吸引我的车太多了。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不会选择合资车,因为相比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合资品牌电车续航里程太短,性价比太低。附:某电测样本结构8月3日-6日,某电测通过第一电网、充电桩APP发起线上调查。“开了电车,还会买油车吗?”共收到536份样本,其中有效样本496份。示例结构如下:
0
1
2
(全文结束)
日前,比亚迪宣布比亚迪DiLink和华为智卡HUAWEIAIPASS联手,将推出手机NFC车钥匙功能,产品正式上线后,比亚迪车主将能够通过华为或荣耀手机解锁和启动车辆,即便在手机没电的时候,
1900/1/1 0:00:00“我想看星星。”“您好,正在为您打开天窗。”简单的一句对白,让大家快速了解现代社会中,智能汽车给都市生活带来的乐趣与便利。
1900/1/1 0:00:00据外媒报道,天津大学杨全红教授与清华大学吕伟教授领导的一支研发团队通过简单的浸涂法,在锂金属表面制备了一种蜡PEO(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涂层,从而制成了一种空气稳定且防水的锂金属阳极。
1900/1/1 0:00:00除了编剧李亚玲,还有更多的蔚来车主在表扬蔚来。
1900/1/1 0:00:00“法拉利的特征之一就是发动机制造出的轰鸣声,而电动车是没有声音的。”这是2015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法拉利的时任CEO费立萨(AmedeoFelisa)的话。他表态,法拉利绝不去造电动车。
1900/1/1 0:00:00据路透社援引一份内部文件报道,标致雪铁龙集团和合作伙伴东风集团已经同意在中国裁员数千人,同时“抛弃”武汉一号工厂和二号工厂两座组装工厂。这一举措是为了在销量低迷的情况下尽快遏制巨额亏损。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