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近一年,江铃集团、长安汽车、爱知汽车合资正式落地。8月16日,江铃集团、长安汽车、爱驰汽车在南昌正式宣布,三方就江铃控股达成合资合作协议,并于7月26日完成由爱驰汽车、江铃集团、长安汽车按50%:25%:25%的股权比例重组而成的新江铃控股的工商变更。新江铃控股是国内首个实现央企、地方国企、新设民企三方混改的成功案例。对于爱知汽车来说,在成为国内混改第一批参与者的同时,获得了作为造车敲门砖的生产资质,这也让爱知汽车更加接近市场交付。在大多数人眼里,爱知汽车似乎是造车新势力中比较低调和传统的一派。融资消息从未大规模发布,如今也能跻身“十亿玩家俱乐部”。从小子公司到腾讯独资,从打造低端布局到做世界跑车出道,从资质不足到一举两得。爱知开始低调地露出触角。
四年前,从车企到爱知汽车,是万物复苏的时候。2015年3月,富士康携手腾讯、和谐汽车,在互联网上造车。三方共同成立新公司和谐富腾,总投资10亿元。和谐富腾雄心勃勃,投资了两家公司:未来移动和汽车公司。从不同的策略出发,未来移动专注于高端电动车品牌;另一家汽车公司成立于2015年12月,从低端起步,专注于家庭友好型电动汽车。(此时车企由和谐富腾持股55%,和谐汽车持股45%。)半年后,一股新的血液加入进来,给车企带来了新的生机。2016年5月30日,沃尔沃中国销售公司CEO付强正式辞职,带领几位老将加盟车企担任CEO。吸收了优秀团队的和谐,一切都显得很和谐。然而好景不长。2016年夏天之后,各大媒体开始报道富士康无意造车。就连郭台铭自己也开始在一些论坛上说造车成功率很低,并建议行业保持本分。但刚刚离开沃尔沃的付强卷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并不打算放弃。2016年10月,付强和许超共同投资成立了爱知易微,并把他的团队带到了爱知易微,爱知易微成为了爱知易微的股东。同时,爱知易维也获得了腾讯的投资。
2016年10月30日,爱知易维与江西省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133亿新能源汽车落地项目。在项目签约仪式上,付强和腾讯副总裁兰迪一起出现在现场,但富士康的人没有出现。2016年11月,富士康高管对媒体表示,富士康将不再投资整车项目,此前包括FMC和i-car在内的相关项目也接近尾声。这个时候,据媒体调查,车企已经成了“空壳”,只有爱知一威。至此,曾经的车企变成了由付强等管理团队领衔的新能源汽车公司爱知易维,背后有腾讯投资背景。2017年初,爱知易维正式更名为爱知汽车。在高管团队中,付强是董事长,谷峰是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但有趣的是,许超的名字并没有出现在爱知汽车的核心管理团队中。作为爱知的创始人,付强曾打造过奥迪和斯柯达品牌。但他的经验更多的是在汽车行业本身,而不是在企业融资和资本运作方面。相比之下,谷峰在汽车圈20多年,主要处理财务管理和资本运作。据说,谷峰在国有资产改革、证券市场运作和并购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此外,他还负责SAIC金融板块业务的开拓和发展,背后有丰富的金融圈资源。在销售方面,蔡建军的加盟让大家对爱知营销体系的建设充满期待。蔡建军曾主导创建长安PSA旗下品牌DS,并帮助DS成为国内豪华品牌的黑马。在智能研发方面,原滴滴高级技术总监陈学文成为首席人工智能官。至此,在江西上饶建设的整车生产基地已经封顶,核心团队已经形成。爱知汽车发展慢慢步入正轨,计划寻找新一轮融资...低调的融资之路。加入亿元俱乐部一年后,爱知汽车交上了一份“期中考试”试卷。2018年4月16日,爱知汽车在上海长阳宣布完成A轮融资,由沙钢集团、广维控股、福鼎资本、付娜源创、浦银实业领投。“到目前为止,爱知汽车已经进行了三轮融资,总计70亿元。”谷峰说。这时人们才知道,爱知对融资一直很低调。那么几乎没有宣传过的两轮是什么,是谁投资的?还记得当付强决定“单干”的时候,他也得到了腾讯的投资吗?那是爱驰汽车的天使轮,腾讯独家投资12亿人民币。企业调查信息显示,2017年12月8日,爱驰汽车获得Pre-A轮融资,由广钢投资和信金联合投资。具体金额不详。但按照三轮融资合计70亿元计算,天使轮腾讯独投12亿元。经过计算,不难……现在Pre-A和A轮融资,爱知汽车已获得融资总额58亿元。李斌说,没有200亿不要造车。谷峰摇摇头说:“我们根本不需要这么多钱来造一辆汽车。刹那间,爱知获得了新的投资。”。
2019年5月9日,江西财政投资基金宣布,江西省发展升级引导基金完成对上饶迟明基金的投资,总规模10亿元,其中省引导基金出资3亿元投资爱驰汽车,用于上饶年产30万辆新能源电动汽车的车间和生产线建设,以及新车型研发和全国电动汽车销售体验店布局。简而言之,爱知汽车获得迟明基金10亿投资,用于旗下新能源汽车的调试、研发和销售,其中3亿有江西省政府“背景”。同时,据业内人士透露,迟明基金已经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对爱知汽车10亿元的注资。一个月后,爱知再次获得政府认可。今年6月,长安汽车发布《关于下属合资公司以公开上市方式增资扩股及公司放弃增资扩股认购优先权的议案》,同意江铃控股基于资产评估报告引入爱知汽车作为增资扩股的战略投资者。爱知汽车本次增资约17.47亿元,其中10亿元计入注册资本,7.47亿元计入资本公积。“这是全国首例央企、地方国企、民企混改。”江西省发改委苏办副主任文这样评价三方的合资合作。目前,从资金方面来看,迟明基金10亿元已入账,江铃汽车17亿股增资也已完成。加上之前70亿的融资,爱知四舍五入也是亿元俱乐部的一员。生产资质不好拿,三个方案选一个,一次不走两遍。众所周知,此次江铃对爱知汽车增资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获得生产资质。其实和大多数造车新势力一样,爱知的生产资质并不容易拿到。“我们准备了三条路,申请(资质)、合作或收购、代工。”2018年4月,谷峰向外界透露了爱知汽车获得资质的三条路径。这条路是从合作收购开始的。在爱知汽车还是一家车企的时候,和谐富腾的大股东和谐汽车就将其持有的浙江绿野汽车公司87.57%的股份打包转让给车企,初衷是希望养车的绿野汽车能够尽快拿到电动车生产资质。但是事情并没有按计划进行。绿野汽车从2015年5月开始一直处于停产状态,拖欠供应商200多家,共计3亿多元。据绿野汽车前员工介绍:“绿野汽车不具备电动车的生产资质和生产能力。绿野汽车之前只有低速电动车产品,绿野已经完成的生产工艺无法满足电动乘用车产品的要求。”焦虑之时,新政策带来了希望。2015年11月,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颁布了《新型纯电动汽车/a & gt;企业管理条例。生产资质成为造车新势力面前的第一道“龙门”。在这一点上,爱知试图通过申请来完成跨越。
截至2018年,国家共发放15项新能源汽车资质。可惜没有艾驰的踪迹。更令人担忧的是,自去年6月国家发改委暂停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审批以来,新批企业数量一直保持在15家。“最受不了的就是贴牌。”对于第三种方法,谷峰予以否认。的确,代工是最简单也是最复杂的情况。简单来说,你只要付出一定的制造成本,就会损失很多其他的投入,但是你对产品质量控制、供应商体系、生产节奏都不是100%有把握,这就容易导致很多问题。在申请失败,又不愿意做代工后,爱知汽车选择再次尝试收购方式。这在去年开始形成。2018年11月,成立仅两年的爱知汽车完成了首款产品的首秀。当时人们按照爱知汽车的节奏向后推:2019年第四季度,爱知U5限量版将批量交付;2019年4月上海车展,爱知将公布U5的价格区间;2019年3月的日内瓦车展,U5将完成全球亮相;2019年1月,在爱知位于江西上饶的生产基地全面投产...随即质疑声不断:爱知拿到制作资质了吗?“目前资质肯定没问题。”谷峰犹豫了。"我们获得了资格。"基于这种猜测,“混改”已经是板上钉钉了。爱知汽车联席总裁徐军是此次重组的主要推动者。这是一个长袖善舞的汽车老兵。他承认自己在长安汽车的时候就拿下了旗下几乎所有整车厂的资质,后来为了这个造车企业的准入门槛加入了爱知。据悉,混改后,新的江铃控股将形成爱知和陆风驱动的双品牌、双制造基地布局。陆风品牌涵盖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爱知品牌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双方将在研究、生产、供应和销售方面进行合作。时隔近一年,江铃集团、长安汽车、爱知汽车合资正式落地。8月16日,江铃集团、长安汽车、爱驰汽车在南昌正式宣布,三方就江铃控股达成合资合作协议,并于7月26日完成由爱驰汽车、江铃集团、长安汽车按50%:25%:25%的股权比例重组而成的新江铃控股的工商变更。新江铃控股是国内首个实现央企、地方国企、新设民企三方混改的成功案例。对于爱知汽车来说,在成为国内混改第一批参与者的同时,获得了作为造车敲门砖的生产资质,这也让爱知汽车更加接近市场交付。在大多数人眼里,爱知汽车似乎是造车新势力中比较低调和传统的一派。融资消息从未大规模发布,如今也能跻身“十亿玩家俱乐部”。从小子公司到腾讯独资,从打造低端布局到做世界跑车出道,从资质不足到一举两得。爱知开始低调地露出触角。
四年前,从车企到爱知汽车,是万物复苏的时候。2015年3月,富士康携手腾讯、和谐汽车,在互联网上造车。三方共同成立新公司和谐富腾,总投资10亿元。和谐富腾雄心勃勃,投资了两家公司:未来移动和汽车公司。从不同的策略出发,未来移动专注于高端电动车品牌;另一家汽车公司成立于2015年12月,从低端起步,专注于家庭友好型电动汽车。(此时车企由和谐富腾持股55%,和谐汽车持股45%。)半年后,一股新的血液加入进来,给车企带来了新的生机。2016年5月30日,沃尔沃中国销售公司CEO付强正式辞职,带领几位老将加盟车企担任CEO。吸收了优秀团队的和谐,一切都显得很和谐。然而好景不长。2016年夏天之后,各大媒体开始报道富士康无意造车。就连郭台铭自己也开始在一些论坛上说造车成功率很低,并建议行业保持本分。但刚刚离开沃尔沃的付强卷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并不打算放弃。2016年10月,付强和许超共同投资成立了爱知易微,并把他的团队带到了爱知易微,爱知易微成为了爱知易微的股东。同时,爱知易维也获得了腾讯的投资。
2016年10月30日,爱知易维与江西省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133亿新能源汽车落地项目。在项目签约仪式上,付强和腾讯副总裁兰迪一起出现在现场,但富士康的人没有出现。2016年11月,富士康高管对媒体表示,富士康将不再投资整车项目,此前包括FMC和i-car在内的相关项目也接近尾声。这个时候,据媒体调查,车企已经成了“空壳”,只有爱知一威。至此,曾经的车企变成了由付强等管理团队领衔的新能源汽车公司爱知易维,背后有腾讯投资背景。2017年初,爱知易维正式更名为爱知汽车。在高管团队中,付强是董事长,谷峰是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但有趣的是,许超的名字并没有出现在爱知汽车的核心管理团队中。作为爱知的创始人,付强曾打造过奥迪和斯柯达品牌。但他的经验更多的是在汽车行业本身,而不是在企业融资和资本运作方面。相比之下,谷峰在汽车圈20多年,主要处理财务管理和资本运作。据说,谷峰在国有资产改革、证券市场运作和并购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此外,他还负责SAIC金融板块业务的开拓和发展,背后有丰富的金融圈资源。在销售方面,蔡建军的加盟让大家对爱知营销体系的建设充满期待。蔡建军曾主导创建长安PSA旗下品牌DS,并帮助DS成为国内豪华品牌的黑马。在智能研发方面,原滴滴高级技术总监陈学文成为首席人工智能官。至此,在江西上饶建设的整车生产基地已经封顶,核心团队已经形成。爱知汽车发展慢慢步入正轨,计划寻找新一轮融资...低调的融资之路。加入亿元俱乐部一年后,爱知汽车交上了一份“期中考试”试卷。2018年4月16日,爱知汽车在上海长阳宣布完成A轮融资,由沙钢集团、广维控股、福鼎资本、付娜源创、浦银实业领投。“到目前为止,爱知汽车已经进行了三轮融资,总计70亿元。”谷峰说。这时人们才知道,爱知对融资一直很低调。那么几乎没有宣传过的两轮是什么,是谁投资的?还记得当付强决定“单干”的时候,他也得到了腾讯的投资吗?那是爱驰汽车的天使轮,腾讯独家投资12亿人民币。企业调查信息显示,2017年12月8日,爱驰汽车获得Pre-A轮融资,由广钢投资和信金联合投资。具体金额不详。但按照三轮融资合计70亿元计算,天使轮腾讯独投12亿元。经过计算,不难……现在Pre-A和A轮融资,爱知汽车已获得融资总额58亿元。李斌说,没有200亿不要造车。谷峰摇摇头说:“我们根本不需要这么多钱来造一辆汽车。刹那间,爱知获得了新的投资。”。
2019年5月9日,江西财政投资基金宣布,江西省发展升级引导基金完成对上饶迟明基金的投资,总规模10亿元,其中省引导基金出资3亿元投资爱驰汽车,用于上饶年产30万辆新能源电动汽车的车间和生产线建设,以及新车型研发和全国电动汽车销售体验店布局。简而言之,爱知汽车获得迟明基金10亿投资,用于旗下新能源汽车的调试、研发和销售,其中3亿有江西省政府“背景”。同时,据业内人士透露,迟明基金已经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对爱知汽车10亿元的注资。一个月后,爱知再次获得政府认可。今年6月,长安汽车发布《关于下属合资公司以公开上市方式增资扩股及公司放弃增资扩股认购优先权的议案》,同意江铃控股基于资产评估报告引入爱知汽车作为增资扩股的战略投资者。爱知汽车本次增资约17.47亿元,其中10亿元计入注册资本,7.47亿元计入资本公积。“这是全国首例央企、地方国企、民企混改。”江西省发改委苏办副主任文这样评价三方的合资合作。目前,从资金方面来看,迟明基金10亿元已入账,江铃汽车17亿股增资也已完成。加上之前70亿的融资,爱知四舍五入也是亿元俱乐部的一员。生产资质不好拿,三个方案选一个,一次不走两遍。众所周知,此次江铃对爱知汽车增资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获得生产资质。其实和大多数造车新势力一样,爱知的生产资质并不容易拿到。“我们准备了三条路,申请(资质)、合作或收购、代工。”2018年4月,谷峰向外界透露了爱知汽车获得资质的三条路径。这条路是从合作收购开始的。在爱知汽车还是一家车企的时候,和谐富腾的大股东和谐汽车就将其持有的浙江绿野汽车公司87.57%的股份打包转让给车企,初衷是希望养车的绿野汽车能够尽快拿到电动车生产资质。但是事情并没有按计划进行。绿野汽车从2015年5月开始一直处于停产状态,拖欠供应商200多家,共计3亿多元。据绿野汽车前员工介绍:“绿野汽车不具备电动车的生产资质和生产能力。绿野汽车之前只有低速电动车产品,绿野已经完成的生产工艺无法满足电动乘用车产品的要求。”焦虑之时,新政策带来了希望。2015年11月,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颁布了《新型纯电动汽车/a & gt;企业管理条例。生产资质成为造车新势力面前的第一道“龙门”。在这一点上,爱知试图通过申请来完成跨越。
截至2018年,国家共发放15项新能源汽车资质。可惜没有艾驰的踪迹。更令人担忧的是,自去年6月国家发改委暂停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审批以来,新批企业数量一直保持在15家。“最受不了的就是贴牌。”对于第三种方法,谷峰予以否认。的确,代工是最简单也是最复杂的情况。简单来说,你只要付出一定的制造成本,就会损失很多其他的投入,但是你对产品质量控制、供应商体系、生产节奏都不是100%有把握,这就容易导致很多问题。在申请失败,又不愿意做代工后,爱知汽车选择再次尝试收购方式。这在去年开始形成。2018年11月,成立仅两年的爱知汽车完成了首款产品的首秀。当时人们按照爱知汽车的节奏向后推:2019年第四季度,爱知U5限量版将批量交付;2019年4月上海车展,爱知将公布U5的价格区间;2019年3月的日内瓦车展,U5将完成全球亮相;2019年1月,在爱知位于江西上饶的生产基地全面投产...随即质疑声不断:爱知拿到制作资质了吗?“目前资质肯定没问题。”谷峰犹豫了。"我们获得了资格。"基于这种猜测,“混改”已经是板上钉钉了。爱知汽车联席总裁徐军是此次重组的主要推动者。这是一个长袖善舞的汽车老兵。他承认自己在长安汽车的时候就拿下了旗下几乎所有整车厂的资质,后来为了这个造车企业的准入门槛加入了爱知。据悉,混改后,新的江铃控股将形成爱知和陆风驱动的双品牌、双制造基地布局。陆风品牌涵盖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爱知品牌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双方将在研究、生产、供应和销售方面进行合作。
8月21日,据一份法庭文件显示,沃尔玛已对埃隆马斯克(ElonMusk)麾下电动汽车和清洁能源公司特斯拉提出起诉,原因是此前这家零售商的7家门店屋顶上安装的特斯拉太阳能面板发生了起火事故。
1900/1/1 0:00:00(图片来源:NoTraffic官网)据外媒报道,日本全球汽车零部件生产商电装宣布与以色列初创公司NoTraffic合作,提供人工智能(AI)驱动的智能十字路口技术,
1900/1/1 0:00:00据外媒报道,谷歌旗下自动驾驶公司Waymo近日透露,公司不会从零做起打造自动驾驶车辆,因为这样做太过分散精力。
1900/1/1 0:00:00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7月份汽车产销数据,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罕见的同比下滑。与之鲜明对比的是,宝马集团前7月新能源方面在华交付量同比增长超过40。
1900/1/1 0:00:00核心观点1分时租赁自动驾驶场景化应用将会落地。分时租赁与自动驾驶相结合是出行的未来,但自动驾驶并不会那么快到来,而基于场景的自动驾驶分时租赁智能交通概念的具体应用将会在部分城市开始落地。
1900/1/1 0:00:00看起来接连推出电动版本的Mustang和F150还不能满足福特在电动车领域的野心,近日,有外媒报道,福特及其旗下豪华品牌林肯计划将在20222023年间推出两款全新的纯电动SUVlt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