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目共睹的是,我国新能源乘用车的发展正在蓬勃发展。从增速来看,新能源板块大部分时间都能呈现出同比两位数以上的强劲增长态势,即使市场销量已经连续13个月同比下滑。有意思的是,从产品和品牌分布来看,一直追赶世界级车企步伐的国产品牌在新能源市场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实现了弯道超车,而在传统燃油车市场更有优势的合资品牌和豪华品牌却鲜有脱颖而出,市场份额和话语权两个维度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从分析来看,合资品牌之所以在新能源领域鲜有建树,一方面是因为对本土市场的洞察不如自主品牌深入和迅速,另一方面是技术路径不确定的保守策略和国内变幻无常的政策因素最终限制了合资品牌在新能源市场的发挥。但可以看到的是,面对越来越严格的双积分政策要求,以及车市下行背景下填补新市场的现实需求,合资品牌已经开始了新能源破冰之路。面对已经落后的局面,这场追击战将如何上演?众所周知,合资品牌由于造车经验丰富,技术壁垒高,在传统燃油车领域长期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然而,在新能源这个新兴市场,合资品牌却完全呈现出相反的画面,被自主品牌“吊死”。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今年1-7月新能源销量前15名车企名单中,没有一个合资品牌上榜,这意味着在新能源领域,自主品牌已经全面实现了对合资品牌的超车。合资品牌在新能源市场的失败,与产品太少,整体竞争力不足密切相关。以大众品牌为例。如今,一汽-大众和SAIC-大众这两家规模巨大的乘用车制造商提供的新能源汽车不足5款,选择面太窄。相比之下,北汽新能源提供了8款以上的车型可供选择,不包括换电版等特殊车型。
在最受关注的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方面,合资品牌产品竞争力并不是很强,大多还是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的“油改电”产品。不仅乘坐体验不尽如人意,续航里程也不高,综合续航里程300-350km,而本土品牌最新产品的综合续航里程可达450-550km。在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方面,合资品牌也过于保守。相比国内主打智能电动SUV的产品,如蔚来、小鹏等,合资品牌的新能源产品普遍体现不出汽车向新能源转型后的电动化联动优势。虽然投入少、顾虑多的合资品牌近年来在新能源领域并非完全不作为,但整体上没有大动作却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是大众、丰田等全球汽车销售巨头,还是规模更小的二线品牌,与同时期的自主品牌市场相比,都处于劣势地位。但实际上,这并不是技术能力不足的反映,而是技术发展路线和经济效益方面理念不同的结果。事实上,对于新能源尤其是纯电动汽车的市场发展预测一直存在较大分歧。国内专家学者普遍认为,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将是迅速而全面的,将完全取代传统燃油汽车成为未来最大的市场组成部分。然而,一些全球一线企业自己的预测却并非如此。例如,丰田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发布其不同动力形式的未来发展预测。丰田认为就……而言ower forms,未来全球市场仍将以混动和插电式混动为主,而纯电动在2050年前仍将占据极低的市场份额,只能作为市场的补充。
宝马集团R&D董事Klaus Froelich在接受海外媒体《福布斯》采访时也表示:“没有消费者对纯电动汽车有需求,一个都没有。是监管部门对纯电动汽车有要求。欧洲不需要纯电动汽车,燃油汽车至少可以存在30年。”此外,在经济效益方面,世界主流厂商对纯电动汽车也有疑虑。被称为“丰田普锐斯之父”的内田武史(Takeshi Uchida)在接受《日经新闻》采访时表示:“电动汽车需要5倍于混合动力车的电池容量,普锐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需要约3倍的电池容量。相关成本的增加使得盈利变得非常困难。如果电动车发展太快,大部分汽车厂商根本无法盈利。即使是丰田也一样,虽然我们可以生产足够多符合规定的汽车。”反攻的号角已经吹响。除了自身原因,合资品牌也存在着由于体制等原因在新能源市场反应迟缓的问题,跟不上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而新能源相关政策的快速变化更是加剧了这种劣势。比如通用和大众品牌在中国推出的最新纯电动产品,续航能力还在300km左右徘徊。其实两者都不是出于应对市场的心态,而是新车测试周期长跟不上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政策对电池能量密度要求的调整,最终导致产品上市时无法满足最新的新能源技术要求。相比之下,国内汽车厂商要灵活快捷得多。立足本土优势,通过使用国产电池,国家补贴和地方补贴,不仅抵抗成本压力的能力明显强于合资品牌,而且能够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变化,也能更快地推出电池容量更大、续航里程更长的产品。虽然此前诸多因素制约了合资品牌的发展,但随着当前新能源政策逐渐稳定,新能源新技术发展逐渐放缓,为合资品牌的新能源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随着造车经验更加丰富,合资品牌有望在新能源市场发力。从产品来看,北京现代即将推出的纯电动版Onsino最大续航里程超过500km,在同级别车型中数一数二,不输于本土品牌产品。以合资品牌在做工和可靠性方面的一贯优势,如果价格合理,将对现有的新能源产品格局产生强烈冲击。此外,上汽大众全新新能源工厂于2018年10月在上海安亭正式开工,总投资170亿元。计划2020年建成投产,规划年产能30万辆。这也是大众集团全新MEB新能源平台的首家专属平台工厂。该平台生产的车型可以允许部署不同容量的电池,续航里程超过550公里。可以预见,一场合资品牌逆袭大戏即将上演。有目共睹的是,我国新能源乘用车的发展正在蓬勃发展。从增速来看,新能源板块大部分时间都能呈现出同比两位数以上的强劲增长态势,即使市场销量已经连续13个月同比下滑。有意思的是,从产品和品牌分布来看,一直追赶世界级车企步伐的国产品牌在新能源市场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实现了弯道超车,而在传统燃油车市场更具优势的合资品牌和豪华品牌却鲜有脱颖而出,市场份额和话语权两个维度ca……基本被忽略。从分析来看,合资品牌之所以在新能源领域鲜有建树,一方面是因为对本土市场的洞察不如自主品牌深入和迅速,另一方面是技术路径不确定的保守策略和国内变幻无常的政策因素最终限制了合资品牌在新能源市场的发挥。但可以看到的是,面对越来越严格的双积分政策要求,以及车市下行背景下填补新市场的现实需求,合资品牌已经开始了新能源破冰之路。面对已经落后的局面,这场追击战将如何上演?众所周知,合资品牌由于造车经验丰富,技术壁垒高,在传统燃油车领域长期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然而,在新能源这个新兴市场,合资品牌却完全呈现出相反的画面,被自主品牌“吊死”。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今年1-7月新能源销量前15名车企名单中,没有一个合资品牌上榜,这意味着在新能源领域,自主品牌已经全面实现了对合资品牌的超车。合资品牌在新能源市场的失败,与产品太少,整体竞争力不足密切相关。以大众品牌为例。如今,一汽-大众和SAIC-大众这两家规模巨大的乘用车制造商提供的新能源汽车不到5款,选择面太窄。相比之下,北汽新能源提供了8款以上的车型可供选择,不包括换电版等特殊车型。
在最受关注的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方面,合资品牌产品竞争力并不是很强,大多还是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的“油改电”产品。不仅乘坐体验不尽如人意,续航里程也不高,综合续航里程300-350km,而本土品牌最新产品的综合续航里程可达450-550km。在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方面,合资品牌也过于保守。相比国内主打智能电动SUV的产品,如蔚来、小鹏等,合资品牌的新能源产品普遍体现不出汽车向新能源转型后的电动化联动优势。虽然投入少、顾虑多的合资品牌近年来在新能源领域并非完全不作为,但整体上没有大动作却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是大众、丰田等全球汽车销售巨头,还是规模更小的二线品牌,与同时期的自主品牌市场相比,都处于劣势地位。但实际上,这并不是技术能力不足的反映,而是技术发展路线和经济效益方面理念不同的结果。事实上,对于新能源尤其是纯电动汽车的市场发展预测一直存在较大分歧。国内专家学者普遍认为,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将是迅速而全面的,将完全取代传统燃油汽车成为未来最大的市场组成部分。然而,一些全球一线企业自己的预测却并非如此。例如,丰田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发布其不同动力形式的未来发展预测。丰田认为,在动力形式上,未来全球市场仍将以混动和插电式混动为主,而纯电动在2050年前仍将占据极低的市场份额,只能作为市场的补充。
宝马集团R&D董事Klaus Froelich在接受海外媒体《福布斯》采访时也表示:“没有消费者对纯电动汽车有需求,一个都没有。是监管部门对纯电动汽车有要求。欧洲不需要纯电动汽车,燃油汽车至少可以存在30年。”此外,就经济效益而言,世界主流制造商……lso对纯电动汽车有疑虑。被称为“丰田普锐斯之父”的内田武史(Takeshi Uchida)在接受《日经新闻》采访时表示:“电动汽车需要5倍于混合动力车的电池容量,普锐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需要约3倍的电池容量。相关成本的增加使得盈利变得非常困难。如果电动车发展太快,大部分汽车厂商根本无法盈利。即使是丰田也一样,虽然我们可以生产足够多符合规定的汽车。”反攻的号角已经吹响。除了自身原因,合资品牌也存在着由于体制等原因在新能源市场反应迟缓的问题,跟不上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而新能源相关政策的快速变化更是加剧了这种劣势。比如通用和大众品牌在中国推出的最新纯电动产品,续航能力还在300km左右徘徊。其实两者都不是出于应对市场的心态,而是新车测试周期长跟不上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政策对电池能量密度要求的调整,最终导致产品上市时无法满足最新的新能源技术要求。相比之下,国内汽车厂商要灵活快捷得多。立足本土优势,通过使用国产电池,国家补贴和地方补贴,不仅抵抗成本压力的能力明显强于合资品牌,而且能够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变化,也能更快地推出电池容量更大、续航里程更长的产品。虽然此前诸多因素制约了合资品牌的发展,但随着当前新能源政策逐渐稳定,新能源新技术发展逐渐放缓,为合资品牌的新能源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随着造车经验更加丰富,合资品牌有望在新能源市场发力。从产品来看,北京现代即将推出的纯电动版Onsino最大续航里程超过500km,在同级别车型中数一数二,不输于本土品牌产品。以合资品牌在做工和可靠性方面的一贯优势,如果价格合理,将对现有的新能源产品格局产生强烈冲击。此外,上汽大众全新新能源工厂于2018年10月在上海安亭正式开工,总投资170亿元。计划2020年建成投产,规划年产能30万辆。这也是大众集团全新MEB新能源平台的首家专属平台工厂。该平台生产的车型可以允许部署不同容量的电池,续航里程超过550公里。可以预见,一场合资品牌逆袭大戏即将上演。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张海妮摄(资料图)尚某驾驶共享汽车与刘某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刘某十级伤残,事后该共享汽车投保的保险公司以车辆使用性质改变为由拒绝赔偿。
1900/1/1 0:00:00近日,英国汽车杂志《WhatCar?》对奥迪TT、路虎发现等配有无钥匙进入和无钥匙启动的车型,进行了一项关于安全防盗的测试。
1900/1/1 0:00:00不久前,大众的一段宣传片挺感人,片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1900/1/1 0:00:00制图展茂光日前,河北省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河北省推进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意见》。
1900/1/1 0:00:008月18日,红旗首款纯电动车型EHS3正式上市。新车推出了两款车型,补贴后售价分别为2258万元和2658万元。
1900/1/1 0:00:00本文来自未来汽车日报在国内少见的共享电动滑板车,在国外却非常受欢迎。据有关共享电动滑板车公司称,这些滑板车,不仅环保,而且还可以减少对汽车的依赖,甚至还能节省出行成本。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