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李一个人可以称得上是造车新势力中的"当红炸子鸡"。8月份将启动全国媒体试驾,随后是9月至10月的用户试驾。据了解,根据试驾反馈,该公司将进一步优化李一。李ONE的量产版将于11月交付首批用户。现在造车新势力的用户大多是“盲目下单”,在车还没出来的时候就下单。那么,已经预订了李ONE的用户是怎么想的呢?我和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五个用户聊了聊。他们谈论了他们是如何做出选择的,并分享了一些关于产品和品牌的有趣观点。
理想是感谢蔚来的崔老师,33岁,移动互联网行业销售。北京的崔先生已婚,但还没有孩子。家里有一辆宝马3系,一辆奥迪Q3。对于我这个“苦”的问题,也就是为什么理想中的如果在北京拿不到绿卡还会买,他的回答让我醒悟了,就是有置换需求。“我准备换掉奥迪Q3,所以北京指标不是问题。我一个朋友买了蔚来,我们改开了几天。我觉得电车比我家那两辆汽油车舒服。但是因为我和老婆都在河北,每年都有10到15次的小长途。如果蔚来来了,续航不放心,老婆也不支持。最理想的是纯电力驱动。应该和电动车差不多。没有必要担心延长电寿命。如果最后是带宣传的效果,那就符合我的需求了,所以4月10日公布价格当天我就交了定金。”“我当天看了李一个人组织的第一批媒体的试驾,后面的也在陆续看。感觉整体静音表现比较好。燕创试驾时的底盘质感比第一批好很多,感觉要不断优化。”当然,崔先生选择了李一,除了产品本身的吸引力,李想本人也有一定的影响力。“我很早就关注了微博,李想,他也说要做这个车。这款车从配置和定价上来说还是比较实用实惠的。李想创业造车一直到现在。很多新闻给人一种相对滞后的感觉。他们并没有一直在投机。我感觉在他的带领下,公司一直在扎扎实实的做产品。”那么,李ONE和北京会有多少用户呢?崔先生猜测北京会有很多用户,并给出了自己的分析。“原因有几个:第一,李一虽然不是新能源的指标,但北京有汽油车指标和置换需求的人应该不少;第二,北京整体的汽车消费应该比其他地方成熟一点。因为房子更贵,人们在汽车消费上会更理性,品牌给个人身份带来的溢价不明显,也没有被特别看重,所以考虑起来更实惠;第三,李ONE里价格和配置都还不错,加程序的逻辑有市场。北京用户的价格承受能力较好,30万元应该是大部分置换家庭的预算范围。坦白说,如果这个价格是给汽油车的,我没有兴趣换。”此外,崔先生还提出了自己的两点思考。第一,电驱动肯定是大趋势。大方向以下,目前的扩展程序比纯电对他更有吸引力。“能够加油解决续航焦虑,提供纯电动驾驶体验是有意义的,但交付后李ONE能否达到这个水平还有待观察。第一批有条件置换的用户的容忍度会更高。在这个价位和配置上,我还是愿意花这个钱试一试的,应该可以承受未来可能出现的一些质量风险。”第二,理想应该感谢蔚来,蔚来对用户起到了很大的教育作用:纯电感觉比汽油车好很多,至少比同价位汽油车的驾驶体验要好;蔚来用户对该车的内部评价还是很高的,新车厂商的质量和产品可靠性还是不错的。
作为理想这样的新品牌,你得用产品说话,不要耍花招。职业司机杜先生,和妻女住在朝阳区,父母住在海淀区,偶尔去朝阳帮忙看孩子。家里有两辆车,一辆是杜先生和爱人2017年买的马自达阿特兹,一辆是父母2013年买的起亚Souranto。和崔先生一样,杜先生也需要替补。他说这次买车是为了更换Souranto。“这次换乘的主要目的是考虑六七座,可以满足家庭出行的需求,也可以上公路旅行车。我家高大魁梧,五口之家出行并不宽敞。李ONE的空间、配置、价格都还不错,符合我的需求,所以先预定了。纯电基本没考虑,还是续航里程的问题,长途围棋上路充电不方便,就放弃了。”“关于李一号,我四月底去看了样机。感觉有很多小问题需要优化,但是各方面都可以接受,所以先交了定金,这样就有终身保修福利了。关注了一下各路媒体的评价,转了一圈觉得还算满意,高速油耗有点高,但还可以接受。因为家里的充电条件,市内通勤成本很低,可以满足长途自驾的需求。整体感觉还是挺好的。配置也比较全面,不过很遗憾没有抬头显示。我已经预约了9月10日的试驾,可以自己试一下,看看效果如何。”当我问杜老师对李的看法时,他很快给出了这样一句话:“我认为理想的新品牌一定是高质量的,用产品说话,降低故障率,不玩花样。”
如果你家里只买一辆车,我推荐某IT公司设计师李ONE的王先生和上海浦东的王先生和岳父母一起住。孩子快8岁了。家里有一辆起亚Serato欧风,开了快9年了。平日主要是上下班,接孩子。在周末或假期,我也会去邻近的地方旅行。算下来,一个月基本要开八九百公里。“我选这车大概两三年了,因为家庭多了,孩子越来越大,会越来越挤。我们经常去公路旅行,所以我想换一辆七座的SUV或者MPV。包括配置、尺寸、空间、油耗等。,真的很难得能满足我所有的要求。要么第三排空间小,要么品牌不喜欢,要么质量一般。日本的两个领域质量都比较靠谱,不过还是以丰田汉兰达为例吧。首先,型号有点老,没有什么变化。只有顶配才能满足我的需求。顶配当时差不多33万,落地购置税和保险大概要38万。如果没有上海牌照,那就要再拍个八九万,可能就不行了,所以我就想不买新能源车。七座中大型SUV基本只有蔚来、比亚迪唐、李一款。但是纯电并不能满足我们家的需求,因为去公路旅行无论如何都是200到400公里,中途不可能在那里充电,所以续航是我选车很重要的指标。我不太喜欢唐这个牌子。和很多车一样,有电的时候车很凶。没有电的时候开燃油发动机会有很大的噪音和油耗,我不是很喜欢。另外,唐本人体型较小,第三排很窄。所以基本上没有选择,只有李一个人符合我的要求。续航不用担心,空间够大,上海有牌照,选吧。”关于李一中的用户群体,王先生表示,确实有很多奶爸奶妈关注科技。“在用户群中,大多数都有家庭和孩子,一个……有几个是单身。大家都很看重车的空间和舒适度。而且这些人很多都比较重视和看重高科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动辅助驾驶系统。如果这些人想带全家出去旅游,经常跑高速,也希望一些驾驶辅助功能可以缓解疲劳,凉快凉快。“那么,他对增程电动技术有什么看法?”我个人的看法是,长期来看是纯电,但现阶段或者至少五年内,该方案还是很有前景的。虽然纯续航越来越高,但问题是充电速度和充电桩建设还存在问题,所以纯电车的焦虑不再是续航的焦虑,而是充电的焦虑。如果家里只有一辆车,我觉得这款增程电车还是值得买的。因为感觉它本身就是纯电车,而且不用担心续航,我也给一些朋友推荐过。就我而言,产品没有任何问题。我唯一需要担心的是质量。如果质量控制能做好,应该是成功的。另外,我估计如果李ONE成功了,肯定会有其他厂商跟风。”最后,王先生谈了他对李湘和李的印象。和其他人一样,关键词是“实用主义。”我认识这个人很久了。他给人的感觉是比较务实的,而且因为他是汽车媒体出身,看过无数的车,应该知道用户最需要什么样的车,所以他做的车定位很准。他的风格也是极客,举止也有点像马斯克。我很欣赏他们两个。在一个企业中,领导者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我决定给李买一个,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认为他更可靠。李想的企业风格也比较务实。他很少做一些花里胡哨的宣传营销,甚至一些‘招数’,钱都花在研发上,而不是浪费在一些不是特别有意义的事情上。"
如果李一个人失败了,用户会“没心没肺”的。32岁的金先生正在推动智能家居市场。与其他用户不同,杭州早已结婚,金先生至今未婚。他目前驾驶着他在2012年购买的高尔夫俱乐部。他想把这辆留给父母用,自己买辆更大的车。预算30万左右。“李ONE对我的吸引力主要在于它的动力性能(堪比3.0T)和科技配置(辅助驾驶,四屏车)。看到了几款类似的车型,主要有雷克萨斯ES,雷克萨斯NX,丰田汉兰达,大众途安。家里比较喜欢雷克萨斯,因为有亲戚是雷克萨斯铁粉,家里买了三辆雷克萨斯,质量很赞。但是NX空间太小,30w价位带ES的机型只能买ES200,动力太差,可以排除。汉兰达和途安在空间上还不错,尤其是途安。即使是第三排的座椅也很舒适,但在动力和科技配置上比不上李ONE。杭州的新能源牌照也很好拿,申请随时有效。”相比插电式,金先生显然更喜欢李ONE这样的增程式电动车,因为后者一直都是电动机驱动,驾驶体验很好,而纯电肯定不会自己考虑。“现在纯续航不够,能量补充也没有油车方便。这两个主要方面阻碍我购买纯电车。”在我们的交谈中,他的观点与北京的杜先生不谋而合:无论是李想,还是李一的消费者,都很务实。如果李ONE最后的发货跟之前宣称的不一样,粉转黑的现象会很厉害。“这些人不应该说我是一个非常深情的消费者。这车不好,我还是会支持你的。感觉大部分理想用户都会很无情。如果你的车真的很烂,会把你踩到底。一些品牌的车主可能包容性更强。你改进问题后我还是会接受你,但很多理想车主不会。很久以前,李想自己也说过,不会靠情怀来吸引用户,而是用产品来说话。我想他自己对此也有充分的认识。”
< img alt = "李ONE,北京,蔚来,雷克萨斯,汉兰达" src = "/eeimg/{ HostI }/img/202303040027254847/5 . jpg……>
李一家正在考虑用三代相先生,60后公务员,广东湛江人。“孩子要结婚了,考虑理想的车考虑用三代。”在仪式开始的时候告诉我。“我还有三年退休,儿子结婚后肯定会有孩子。这个家庭的人口不可能一下子增加。必须一步一步来。我们不太喜欢七座车,所以我觉得六座车更合适。我选了两年。去年想买比亚迪,长途续航不行。我在湛江,儿子在广州。它们之间的距离是450公里。这一段高速公路充电资源并不丰富,一些私人充电资源一两年后就断了。理想情况下,我觉得在效率、续航、座椅、功耗等方面都能满足我的要求。4月10日看到开放预订的消息后,考虑了6天,终于在16日交了5000元定金。”其实向先生曾经是好几个汽车论坛的发起人,对汽车的理解是非常深入的。各大媒体对于李一个人的评价,他也看得很仔细。“我从来没有放过任何一个渠道。我正在研究他们的评测出发点,因为每个人在测试车辆时的使用习惯都不一样。通过关注这些评价和我个人的判断,感觉这款车高效、省油、轻功、灵敏、有品质。另外,因为我在政府工作,支持这些车企的发展,所以我和车商的关系很好,所以我和车之间的渊源很长。最近,李一个人可以称得上是造车新势力中的"当红炸子鸡"。8月份将启动全国媒体试驾,随后是9月至10月的用户试驾。据了解,根据试驾反馈,该公司将进一步优化李一。李ONE的量产版将于11月交付首批用户。现在造车新势力的用户大多是“盲目下单”,在车还没出来的时候就下单。那么,已经预订了李ONE的用户是怎么想的呢?我和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五个用户聊了聊。他们谈论了他们是如何做出选择的,并分享了一些关于产品和品牌的有趣观点。
理想是感谢蔚来的崔老师,33岁,移动互联网行业销售。北京的崔先生已婚,但还没有孩子。家里有一辆宝马3系,一辆奥迪Q3。对于我这个“苦”的问题,也就是为什么理想中的如果在北京拿不到绿卡还会买,他的回答让我醒悟了,就是有置换需求。“我准备换掉奥迪Q3,所以北京指标不是问题。我一个朋友买了蔚来,我们改开了几天。我觉得电车比我家那两辆汽油车舒服。但是因为我和老婆都在河北,每年都有10到15次的小长途。如果蔚来来了,续航不放心,老婆也不支持。最理想的是纯电力驱动。应该和电动车差不多。没有必要担心延长电寿命。如果最后是带宣传的效果,那就符合我的需求了,所以4月10日公布价格当天我就交了定金。”“我当天看了李一个人组织的第一批媒体的试驾,后面的也在陆续看。感觉整体静音表现比较好。燕创试驾时的底盘质感比第一批好很多,感觉要不断优化。”当然,崔先生选择了李一,除了产品本身的吸引力,李想本人也有一定的影响力。“我很早就关注了微博,李想,他也说要做这个车。这款车从配置和定价上来说还是比较实用实惠的。李想创业造车一直到现在。很多新闻给人一种相对滞后的感觉。他们并没有一直在投机。我感觉在他的带领下,公司一直在扎扎实实的做产品。”那么,李ONE和北京会有多少用户呢?崔先生猜测北京会有很多用户,并给出了自己的分析。“有几个原因……:第一,李一虽然不是新能源的指标,但北京有汽油车指标和置换需求的人应该不少;第二,北京整体的汽车消费应该比其他地方成熟一点。因为房子更贵,人们在汽车消费上会更理性,品牌给个人身份带来的溢价不明显,也没有被特别看重,所以考虑起来更实惠;第三,李ONE里价格和配置都还不错,加程序的逻辑有市场。北京用户的价格承受能力较好,30万元应该是大部分置换家庭的预算范围。坦白说,如果这个价格是针对汽油车的,我没有兴趣换。”此外,崔先生还提出了自己的两点想法。第一,电驱动肯定是大趋势。大方向以下,目前的延伸方案比纯电对他更有吸引力。”能够加油解决续航焦虑,提供纯电动驾驶体验是有道理的,但交付后李ONE能否达到这个水平,还有待观察。第一批有条件置换的用户的容忍度会更高。在这个价位和配置上,我还是愿意花这个钱试一试的,应该可以承受未来可能出现的一些质量风险。“第二,理想应该感谢蔚来,蔚来对用户起到了很大的教育作用:纯电感觉比汽油车好很多,至少比同价位汽油车的驾驶体验要好;蔚来用户对该车的内部评价还是很高的,新车厂商的质量和产品可靠性还是不错的。
作为理想这样的新品牌,你得用产品说话,不要耍花招。职业司机杜先生,和妻女住在朝阳区,父母住在海淀区,偶尔去朝阳帮忙看孩子。家里有两辆车,一辆是杜先生和爱人2017年买的马自达阿特兹,一辆是父母2013年买的起亚Souranto。和崔先生一样,杜先生也需要替补。他说这次买车是为了更换Souranto。“这次换乘的主要目的是考虑六七座,可以满足家庭出行的需求,也可以上公路旅行车。我家高大魁梧,五口之家出行并不宽敞。李ONE的空间、配置、价格都还不错,符合我的需求,所以先预定了。纯电基本没考虑,还是续航里程的问题,长途围棋上路充电不方便,就放弃了。”“关于李一号,我四月底去看了样机。感觉有很多小问题需要优化,但是各方面都可以接受,所以先交了定金,这样就有终身保修福利了。关注了一下各路媒体的评价,转了一圈觉得还算满意,高速油耗有点高,但还可以接受。因为家里的充电条件,市内通勤成本很低,可以满足长途自驾的需求。整体感觉还是挺好的。配置也比较全面,不过很遗憾没有抬头显示。我已经预约了9月10日的试驾,可以自己试一下,看看效果如何。”当我问杜老师对李的看法时,他很快给出了这样一句话:“我认为理想的新品牌一定是高质量的,用产品说话,降低故障率,不玩花样。”
如果你家里只买一辆车,我推荐某IT公司设计师李ONE的王先生和上海浦东的王先生和岳父母一起住。孩子快8岁了。家里有一辆起亚Serato欧风,开了快9年了。平日主要是上下班,接孩子。在周末或假期,我也会去邻近的地方旅行。算下来,一个月基本要开八九百公里。“我选这车大概两三年了,因为家庭多了,孩子越来越大,会越来越挤。我们经常去公路旅行,所以我想换一辆七座的SUV或者MPV。包括配置、尺寸、空间、油耗等。,真的很难得能满足我所有的要求。要么第三排空间小,要么品牌不喜欢,要么质量一般。日本的两个领域质量都比较靠谱,不过还是以丰田汉兰达为例吧。首先,型号有点老,没有什么变化。只有顶配才能满足我的需求。顶配当时差不多33万,落地购置税和保险大概要38万。如果没有上海牌照,那就要再拍个八九万,可能就不行了,所以我就想不买新能源车。七座中大型SUV基本只有蔚来、比亚迪唐、李一款。但是纯电并不能满足我们家的需求,因为去公路旅行无论如何都是200到400公里,中途不可能在那里充电,所以续航是我选车很重要的指标。我不太喜欢唐这个牌子。和很多车一样,有电的时候车很凶。没有电的时候开燃油发动机会有很大的噪音和油耗,我不是很喜欢。另外,唐本人体型较小,第三排很窄。所以基本上没有选择,只有李一个人符合我的要求。续航不用担心,空间够大,上海有牌照,选吧。”关于李一中的用户群体,王先生表示,确实有很多奶爸奶妈关注科技。“在用户群中,大多数都有家庭和孩子,一个……有几个是单身。大家都很看重车的空间和舒适度。而且这些人很多都比较重视和看重高科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动辅助驾驶系统。如果这些人想带全家出去旅游,经常跑高速,也希望一些驾驶辅助功能可以缓解疲劳,凉快凉快。“那么,他对增程电动技术有什么看法?”我个人的看法是,长期来看是纯电,但现阶段或者至少五年内,该方案还是很有前景的。虽然纯续航越来越高,但问题是充电速度和充电桩建设还存在问题,所以纯电车的焦虑不再是续航的焦虑,而是充电的焦虑。如果家里只有一辆车,我觉得这款增程电车还是值得买的。因为感觉它本身就是纯电车,而且不用担心续航,我也给一些朋友推荐过。就我而言,产品没有任何问题。我唯一需要担心的是质量。如果质量控制能做好,应该是成功的。另外,我估计如果李ONE成功了,肯定会有其他厂商跟风。”最后,王先生谈了他对李湘和李的印象。和其他人一样,关键词是“实用主义。”我认识这个人很久了。他给人的感觉是比较务实的,而且因为他是汽车媒体出身,看过无数的车,应该知道用户最需要什么样的车,所以他做的车定位很准。他的风格也是极客,举止也有点像马斯克。我很欣赏他们两个。在一个企业中,领导者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我决定给李买一个,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认为他更可靠。李想的企业风格也比较务实。他很少做一些花里胡哨的宣传营销,甚至一些‘招数’,钱都花在研发上,而不是浪费在一些不是特别有意义的事情上。"
如果李一个人失败了,用户会“没心没肺”的。32岁的金先生正在推动智能家居市场。与其他用户不同,杭州早已结婚,金先生至今未婚。他目前驾驶着他在2012年购买的高尔夫俱乐部。他想把这辆留给父母用,自己买辆更大的车。预算30万左右。“李ONE对我的吸引力主要在于它的动力性能(堪比3.0T)和科技配置(辅助驾驶,四屏车)。看到了几款类似的车型,主要有雷克萨斯ES,雷克萨斯NX,丰田汉兰达,大众途安。家里比较喜欢雷克萨斯,因为有亲戚是雷克萨斯铁粉,家里买了三辆雷克萨斯,质量很赞。但是NX空间太小,30w价位带ES的机型只能买ES200,动力太差,可以排除。汉兰达和途安在空间上还不错,尤其是途安。即使是第三排的座椅也很舒适,但在动力和科技配置上比不上李ONE。杭州的新能源牌照也很好拿,申请随时有效。”相比插电式,金先生显然更喜欢李ONE这样的增程式电动车,因为后者一直都是电机驱动,驾驶体验很好,而纯电肯定不会自己考虑。“现在纯续航不够,能量补充也没有油车方便。这两个主要方面阻碍我购买纯电车。”在我们的交谈中,他的观点与北京的杜先生不谋而合:无论是李想,还是李一的消费者,都很务实。如果李ONE最后的发货跟之前宣称的不一样,粉转黑的现象会很厉害。“这些人不应该说我是一个非常深情的消费者。这车不好,我还是会支持你的。感觉大部分理想用户都会很无情。如果你的车真的很烂,会把你踩到底。一些品牌的车主可能包容性更强。你改进问题后我还是会接受你,但很多理想车主不会。很久以前,李想自己也说过,不会靠情怀来吸引用户,而是用产品来说话。我想他自己对此也有充分的认识。”
< img alt = "李ONE,北京,蔚来,雷克萨斯,汉兰达" src = "/eeimg/{ HostI }/img/202303040027254847/5 . jpg……>
李一家正在考虑用三代相先生,60后公务员,广东湛江人。“孩子要结婚了,考虑理想的车考虑用三代。”在仪式开始的时候告诉我。“我还有三年退休,儿子结婚后肯定会有孩子。这个家庭的人口不可能一下子增加。必须一步一步来。我们不太喜欢七座车,所以我觉得六座车更合适。我选了两年。去年想买比亚迪,长途续航不行。我在湛江,儿子在广州。它们之间的距离是450公里。这一段高速公路充电资源并不丰富,一些私人充电资源一两年后就断了。理想情况下,我觉得在效率、续航、座椅、功耗等方面都能满足我的要求。4月10日看到开放预订的消息后,考虑了6天,终于在16日交了5000元定金。”其实向先生曾经是好几个汽车论坛的发起人,对汽车的理解是非常深入的。各大媒体对于李一个人的评价,他也看得很仔细。“我从来没有放过任何一个渠道。我正在研究他们的评测出发点,因为每个人在测试车辆时的使用习惯都不一样。通过关注这些评价和我个人的判断,感觉这款车高效、省油、轻功、灵敏、有品质。另外,因为我在政府工作,支持这些车企的发展,所以我和车商的关系很好,所以我和车之间的渊源很长。我为什么不买大众、宝马、本田?这绝对和我个人的判断有关。关于Li ONE的用户群体,向表示:“这个目标很明确,就是与儿童相关的汽车是一个理想的理念,是每个人对理想的认知。同级别同级别,没有第二辆车可以与之相比。总的来说,这款车是保姆车,安全车,省油车,在技术领先性方面,吸引了中富裕人群的目光,勇于尝试。“向先生告诉我,我最近可能会飞往北京进行试驾。等他试驾完了,或者买了车,再找他谈一谈,看看这个李是不是符合他的预期。我为什么不买大众、宝马、本田?这绝对和我个人的判断有关。关于Li ONE的用户群体,向表示:“这个目标很明确,就是与儿童相关的汽车是一个理想的理念,是每个人对理想的认知。同级别同级别,没有第二辆车可以与之相比。总的来说,这款车是保姆车,安全车,省油车,在技术领先性方面,吸引了中富裕人群的目光,勇于尝试。“向先生告诉我,我最近可能会飞往北京进行试驾。等他试驾完了,或者买了车,再找他谈一谈,看看这个李是不是符合他的预期。
8月31日,2019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正式开幕,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张夕勇在会上表示:快速发展汽车的增长时代已告结束,中国汽车正在进入全面调整发展的新阶段。
1900/1/1 0:00:00全世界的汽车品牌都在向电动化靠拢,大众自然不甘落后,品牌未来策略也将会倾向电动化动力,旗下电动子品牌的发布便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这代表着该品牌的决心,同时对于摆脱排放造假丑闻也有正面帮助。
1900/1/1 0:00:001、2019泰达论坛都传递了怎样的政策动向?阅读原文2019年8月30日9月1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在天津滨海新区隆重开幕。
1900/1/1 0:00:009月1日,我们从独家渠道获得了威马汽车内部信,董事长兼CEO沈晖表示,将在内部推进组织变革,9月1日起将兼任销售公司总经理,对销售公司及战略规划中心进行组织架构调整。
1900/1/1 0:00:00搭载AutoX全栈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车辆正在测试8月31日,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与全球自动驾驶行业领先企业AutoX达成战略合作,
1900/1/1 0:00:00根据EVsales数据,2019年7月,包括纯电动车型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混合动力车型在内的全球新能源乘用车总计交付148万辆,同比仅增长3,是近期最低增速水平。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