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未来汽车日报。作者:赵心怡曾经,各行各业的玩家都涌向汽车,这是基于这样一个预测:随着现阶段技术的发展,汽车行业肯定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然而,随着新车进入低潮期,资本对新车越来越谨慎,企业纷纷倒闭或艰难维持生存,成为企业目前面临的最大课题。造车新势力中,低价车的零跑曝光不算太多。2019年1月,零跑S01首款量产车型正式上市。2018年享受国家补贴政策后,指导价10.99-14.99万元。中国造的新车大多从SUV起步,一上手就开始做轿跑。一方面是为了避免SUV的直接竞争。另一方面,作为后来者,零跑可能有以一种出人意料的姿态吸引眼球的考虑。公司副总裁赵刚在接受36Kr专访时表示,零跑是一家以产品研发为核心的公司,在营销方面并没有下太大功夫。近日有媒体报道零跑汽车亏损严重,但赵刚向36Kr否认了这一说法,称别人在裁员的同时还在继续招人,给员工加薪。与很多新造车公司不同,零跑是从跨界安防到造车。国内第二大安防公司大华公司是零跑的原股东,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朱也是大华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此外,副总裁赵刚和其他许多高管都来自华为,因此领导团队的核心成员大多具有行业背景。这个背景在很多方面影响了公司的发展路线。从生产上看,零度走的是相对重资产的路线,其他新造车企业大多找人代工。领导是自己建厂,然后找长江组装;从产品上看,零跑忽略了营销和技术,音量也不是很大。寒冬已至,新车退潮。目前跨界保安车的生产经营现状如何,有什么应对措施?以下是36Kr对零跑汽车副总裁赵刚的专访,由36Kr编辑:36Kr:零跑B轮融资进展如何?你考虑过拿政府的钱吗?赵刚:B轮正在讨论,包括国内和国外,有很多资本参与,但我们不太谈论这些事情。我们主要做好产品。我们还是选择投资人,因为我们是做实业的,我们希望真正把这个公司,这个品牌传承下去。政府方面,我们自己没有考虑。当然,我们欢迎投票,但我们不是故意这样做的。因为我们不规划一块地,不需要政策,只需要一个厂房,所以我们公司比较务实。建厂的目的是造车,不是还贷。36Kr:社会资本对整个新车制造行业是什么态度?赵刚:这并不是说他们有什么态度。从去年年中开始,社会好像突然没钱了。其实这真的是首都没钱,这也很麻烦。整个行业都没钱。但是银行还是有钱的,国企也有钱。比如蔚来、小鹏都是投资资本,我们很有特色,就是国企投资上海电气、CRRC等产业集团,因为我们喜欢。36Kr:零跑会有资金压力吗?赵刚:压力肯定是有的,但是我们不乱花钱,成本控制得比较好。现在觉得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就不会恐慌了。简单来说,别人在裁员的时候,我们还在招人,年中给优秀员工加薪。我们不是那种快速扩张的。我们应该控制人数,这样会更稳定。36Kr:现在还考虑上市吗?赵刚:我不认为上市是现在要考虑的事情。现在,不如做好产品,把车交付好,把用户服务好。这是我们现在正在努力解决的问题。36Kr:无论是国外的特斯拉,还是国内的蔚来、比亚迪,各个电动车公司的盈利能力其实都不太好。如何看待电动车的这种赛道?有没有可能大家最初对这条赛道的预测有些偏差?赵刚:你必须在任何产品的早期阶段进行投资。作为企业,要看你什么时候能造血,什么时候能养活自己,这样我们才能明确。今年的目标是10,000台,可能会因产能而减少。我们希望明年还是能做到3.5万台,所以后年准备8万到10万台,那年要养活自己。所以这是一个长期的事情,所以做一件事就是想清楚什么时候能造血,不能一直烧投资人的钱。比如我对成本控制很严格。别人说我挖,我就挖。不要花我不该花的钱。现在我只是专注于产品,做好产品,不乱花钱。可能蔚来和我们想的不一样。蔚来是营销公司,所以拉起了品牌,烧了很多钱。当然,他也很厉害。哪个国产自主品牌40多万的车能卖这么多。我们的核心是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产品的成本控制,以用户为中心。36Kr:所以我们仍然关注产品质量和成本?赵刚:是的,做好客户服务。说起来很简单。任何一个行业如果没有好的服务,就应该踏踏实实做事。华为这么多年的成功,用了最粗糙的词:以用户为中心,更好的产品,更好的服务,更便宜的价格,听起来很粗糙。
36Kr:如何看待零度自建工厂?赵刚:我们主要来自工业部门。看谁的新车里有工厂。所以一开始有媒体嘲笑我们,也有媒体拎包入住,因为他们都在跟政府谈建厂什么的。结果零跑就是在这里砸几十亿,建工厂,把自己累成什么样都行。但是这件事实际上反映了……我们帮派的观点和态度。我们自己花钱买设备,然后自己建厂。可能别人觉得我们更重。像电机,电控,我们自己做,坚持做。这一块得益于大华这么多年的电子产品积累。36Kr:今年交付了多少?赵刚:我们的交货量正在逐步攀升。到现在为止,这个月应该能发货500套,希望能发货500套。当然产量也在攀升,尤其是我们自己的产量。36Kr:产能端,也就是制造端会有压力吗?赵刚:这个问题正在逐步解决。我们认为应该在8月底之前解决。一个新产品出来总会有压力,而要在零速度下做出这种车,几十万的车都配有豪华的设备,这实际上给我们的工程制造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车身材质不同也给我们制造车辆带来了难度,然后我们对他的要求也很高。这些都导致了一定的发货延迟,所以我们给之前的订单用户每天30度电,或者相应的积分,补偿到他们提车为止。用户现在可以理解,有些用户一开始受不了,发货时间一直不确定。但是现在汽车开始跑得慢了。全国跑的车有200多辆,杭州更多。杭州现在可能占100辆,剩下的广州、宁波、南京、天津、深圳等城市更多,都在慢慢走出去。36Kr:T平台是租的吧?赵刚:一辆精品四座车,这不一定是租赁。我们正在寻找许多汽车,但没有真正高质量的汽车。我们将配备自动泊车和智能驾驶功能,因此我们将于明年开始交付这款T平台。我们的平台C,SUV,年底上市。这款车其实针对的是特斯拉的Model 3和Model Y,我们希望价格明显低于特斯拉,形成这种竞争。你有硬核的东西我也有,但是一定要控制成本。那么一个多季度之后,C平台的车也要上市了。36Kr:你觉得新势力造车的话会跳过L3直接上L4吗?赵刚: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随时跳,因为他需要周围环境的支持。L4对5G、高精地图等需求很多。不代表你想跳就能跳。所以,所有行业都一样。在做这件事之前,他必须让所有的条件都得到满足。问:你认为现在做还为时过早吗?赵刚:一定很早。你认为5G什么时候会出来?以中国的速度,要五年,就算赶时间,也要四年。另外,其实自动驾驶还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法律法规的问题,道路适应的问题。现在你说特斯拉做的挺好的,你不敢放手。但是我们认为全车的方向和特斯拉是一样的,我们现在也在做。它会越来越像一个智能电子产品,它会在车辆本身,它会叠加很多功能。36Kr:自动驾驶跑起来也不是特别贵吧?赵刚:没错。现在,我们自动驾驶这些主机厂。除了特斯拉,谁有摄像头和雷达,然后控制平台,谁自己造的。因为大华在相机、雷达、图像识别方面有积累,然后我们有中间的战略控制平台。我们是芯片级的。36Kr:你的意思是成本低跟原始积累有关。赵刚:当然,如果你没有这个东西,你必须从头开始。你可以试试新相机。所以,当然,我们不说我们投入了很多。其实我们投入了很多,钱都花在研发上了。我们在电机、电控、智能驾驶上投入了很多,无非就是你跟谁比。如果和蔚来他们比,因为他没有,当然会买,贵一点。本文转自未来汽车日报。作者:赵心怡曾经,各行各业的玩家都涌向汽车,这是基于这样一个预测:随着现阶段技术的发展,汽车行业肯定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然而,随着新车进入低潮期,资本对新车越来越谨慎,企业纷纷倒闭或艰难维持生存……这已成为企业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造车新势力中,低价车的零跑曝光不算太多。2019年1月,零跑S01首款量产车型正式上市。2018年享受国家补贴政策后,指导价10.99-14.99万元。中国造的新车大多从SUV起步,一上手就开始做轿跑。一方面是为了避免SUV的直接竞争。另一方面,作为后来者,零跑可能有以一种出人意料的姿态吸引眼球的考虑。公司副总裁赵刚在接受36Kr专访时表示,零跑是一家以产品研发为核心的公司,在营销方面并没有下太大功夫。近日有媒体报道零跑汽车亏损严重,但赵刚向36Kr否认了这一说法,称别人在裁员的同时还在继续招人,给员工加薪。与很多新造车公司不同,零跑是从跨界安防到造车。国内第二大安防公司大华公司是零跑的原股东,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朱也是大华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此外,副总裁赵刚和其他许多高管都来自华为,因此领导团队的核心成员大多具有行业背景。这个背景在很多方面影响了公司的发展路线。从生产上看,零度走的是相对重资产的路线,其他新造车企业大多找人代工。领导是自己建厂,然后找长江组装;从产品上看,零跑忽略了营销和技术,音量也不是很大。寒冬已至,新车退潮。目前跨界保安车的生产经营现状如何,有什么应对措施?以下是36Kr对零跑汽车副总裁赵刚的专访,由36Kr编辑:36Kr:零跑B轮融资进展如何?你考虑过拿政府的钱吗?赵刚:B轮正在讨论,包括国内和国外,有很多资本参与,但我们不太谈论这些事情。我们主要做好产品。我们还是选择投资人,因为我们是做实业的,我们希望真正把这个公司,这个品牌传承下去。政府方面,我们自己没有考虑。当然,我们欢迎投票,但我们不是故意这样做的。因为我们不规划一块地,不需要政策,只需要一个厂房,所以我们公司比较务实。建厂的目的是造车,不是还贷。36Kr:社会资本对整个新车制造行业是什么态度?赵刚:这并不是说他们有什么态度。从去年年中开始,社会好像突然没钱了。其实这真的是首都没钱,这也很麻烦。整个行业都没钱。但是银行还是有钱的,国企也有钱。比如蔚来、小鹏都是投资资本,我们很有特色,就是国企投资上海电气、CRRC等产业集团,因为我们喜欢。36Kr:零跑会有资金压力吗?赵刚:压力肯定是有的,但是我们不乱花钱,成本控制得比较好。现在觉得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就不会恐慌了。简单来说,别人在裁员的时候,我们还在招人,年中给优秀员工加薪。我们不是那种快速扩张的。我们应该控制人数,这样会更稳定。36Kr:现在还考虑上市吗?赵刚:我不认为上市是现在要考虑的事情。现在,不如做好产品,把车交付好,把用户服务好。这是我们现在正在努力解决的问题。36Kr:无论是国外的特斯拉,还是国内的蔚来、比亚迪,各个电动车公司的盈利能力其实都不太好。如何看待电动车的这种赛道?有没有可能大家最初对这条赛道的预测有些偏差?赵刚:你必须在任何产品的早期阶段进行投资。作为企业,要看你什么时候能造血,什么时候能养活自己,这样我们才能明确。今年的目标是10,000台,可能会因产能而减少。我们希望明年还是能做到3.5万台,所以后年准备8万到10万台,那年要养活自己。所以这是一个长期的事情,所以做一件事就是想清楚什么时候能造血,不能一直烧投资人的钱。比如我对成本控制很严格。别人说我挖,我就挖。不要花我不该花的钱。现在我只是专注于产品,做好产品,不乱花钱。可能蔚来和我们想的不一样。蔚来是营销公司,所以拉起了品牌,烧了很多钱。当然,他也很厉害。哪个国产自主品牌40多万的车能卖这么多。我们的核心是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产品的成本控制,以用户为中心。36Kr:所以我们仍然关注产品质量和成本?赵刚:是的,做好客户服务。说起来很简单。任何一个行业如果没有好的服务,就应该踏踏实实做事。华为这么多年的成功,用了最粗糙的词:以用户为中心,更好的产品,更好的服务,更便宜的价格,听起来很粗糙。
36Kr:如何看待零度自建工厂?赵刚:我们主要来自工业部门。看谁的新车里有工厂。所以一开始有媒体嘲笑我们,也有媒体拎包入住,因为他们都在跟政府谈建厂什么的。结果零跑就是在这里砸几十亿,建工厂,把自己累成什么样都行。但是这件事实际上反映了……我们帮派的观点和态度。我们自己花钱买设备,然后自己建厂。可能别人觉得我们更重。像电机,电控,我们自己做,坚持做。这一块得益于大华这么多年的电子产品积累。36Kr:今年交付了多少?赵刚:我们的交货量正在逐步攀升。到现在为止,这个月应该能发货500套,希望能发货500套。当然产量也在攀升,尤其是我们自己的产量。36Kr:产能端,也就是制造端会有压力吗?赵刚:这个问题正在逐步解决。我们认为应该在8月底之前解决。一个新产品出来总会有压力,而要在零速度下做出这种车,几十万的车都配有豪华的设备,这实际上给我们的工程制造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车身材质不同也给我们制造车辆带来了难度,然后我们对他的要求也很高。这些都导致了一定的发货延迟,所以我们给之前的订单用户每天30度电,或者相应的积分,补偿到他们提车为止。用户现在可以理解,有些用户一开始受不了,发货时间一直不确定。但是现在汽车开始跑得慢了。全国跑的车有200多辆,杭州更多。杭州现在可能占100辆,剩下的广州、宁波、南京、天津、深圳等城市更多,都在慢慢走出去。36Kr:T平台是租的吧?赵刚:一辆精品四座车,这不一定是租赁。我们正在寻找许多汽车,但没有真正高质量的汽车。我们将配备自动泊车和智能驾驶功能,因此我们将于明年开始交付这款T平台。我们的平台C,SUV,年底上市。这款车其实针对的是特斯拉的Model 3和Model Y,我们希望价格明显低于特斯拉,形成这种竞争。你有硬核的东西我也有,但是一定要控制成本。那么一个多季度之后,C平台的车也要上市了。36Kr:你觉得新势力造车的话会跳过L3直接上L4吗?赵刚: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随时跳,因为他需要周围环境的支持。L4对5G、高精地图等需求很多。不代表你想跳就能跳。所以,所有行业都一样。在做这件事之前,他必须让所有的条件都得到满足。问:你认为现在做还为时过早吗?赵刚:一定很早。你认为5G什么时候会出来?以中国的速度,要五年,就算赶时间,也要四年。另外,其实自动驾驶还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法律法规的问题,道路适应的问题。现在你说特斯拉做的挺好的,你不敢放手。但是我们认为全车的方向和特斯拉是一样的,我们现在也在做。它会越来越像一个智能电子产品,它会在车辆本身,它会叠加很多功能。36Kr:自动驾驶跑起来也不是特别贵吧?赵刚:没错。现在,我们自动驾驶这些主机厂。除了特斯拉,谁有摄像头和雷达,然后控制平台,谁自己造的。因为大华在相机、雷达、图像识别方面有积累,然后我们有中间的战略控制平台。我们是芯片级的。36Kr:你的意思是成本低跟原始积累有关。赵刚:当然,如果你没有这个东西,你必须从头开始。你可以试试新相机。所以,当然,我们不说我们投入了很多。其实我们投入了很多,钱都花在研发上了。我们在电机、电控、智能驾驶上投入了很多,无非就是你跟谁比。如果和蔚来他们比,因为他没有,当然会买,贵一点。
鲁迅《故乡》里有一句名言: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正如在汽车行业飞速发展之后,汽车新零售的概念被车企广泛提及,而今,新零售并没有一个完整的统一的定义。
1900/1/1 0:00:00万物智联的5G时代,AI人工智能汽车不断碰撞出新的可能。然而,尽管中国本土企业的自动驾驶技术在突飞猛进,但L3及以上自动驾驶芯片都被国外几家芯片公司垄断。
1900/1/1 0:00:00德国《汽车周刊》8月29日报道,保时捷首辆纯电超跑Taycan明年上市,如今已有三万订单,其中三成来自中国客户。保时捷确信Taycan将成为未来热卖车型。
1900/1/1 0:00:00据德国汽车周刊报道,大众集团计划投入总计约10亿欧元(约合80亿元人民币)资金用于恩姆顿工厂的改造。此前,恩姆顿工厂主要负责帕萨特车型的生产。经过改造之后,计划从2022年起开始批量生产电动车。
1900/1/1 0:00:008月30日,工信部发布第26批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其中特斯拉全系车型在列,比亚迪e5、e2、e3和秦、长城汽车欧拉R1和R2、广汽传祺AIONLX、传祺AION
1900/1/1 0:00:00由于看不到自动驾驶的投资回报曙光,以色列激光雷达公司OryxVision近日宣布了公司关闭的消息。这为自动驾驶行业增添了一丝寒意。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