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大集团用了十年时间(601258。SH)从一个地方国企发展成汽车分销IPO第一股,几乎瞬间就垮了。9月11日晚间,庞大集团宣布破产重整清算组已进驻公司,正式启动债权申报登记审核工作。债权申报截止时间为10月18日,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将于10月25日在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以网络会议方式召开。一周前,庞大集团收到唐山中院的民事裁定书。法院裁定受理北京吉东风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破产重整申请,指定庞大汽贸集团有限公司清算组为庞大集团管理人。同时,庞大集团被上交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庞大”。正在追讨1700万元欠款的吉东风公司,只是众多债权人中的一个。根据庞大集团8月底发布的信息,2019年初至今已有22笔逾期债务,涉及浦发银行、工行、中信等多家银行和金融租赁机构。据Prism粗略计算,上述逾期债务总额高达22亿元,未来这一数字很可能继续扩大。它的兴趣也很浓厚。2009年,庞大集团以352亿元的营业收入超越中国大汽车成为国内领先的汽车经销商,并于2011年登陆资本市场,成为首家以IPO方式登陆a股的纯汽车销售公司。它的死亡也是突然的。上市后巨额业绩迅速变脸,连续四年扣非净利润,2016年才一直盈利。2017年,证监会发布了对某庞大集团违反信托的立案通知书,推倒了第一张多米诺骨牌。随后,车企裁员、出售资产、解约的消息接踵而至。随着破产重整和退市警示的来临,庞大集团最后的遮羞布被撕掉,激进的资本扩张和重工业布局导致了曾经的“4S门店之王”的解体。故事还没有结束。“告密者”引发的雪崩,在资金链断裂时开始爆发。2017年4月的某一天,创始人、实际控制人庞庆华出于私人关系在与媒体人的电话中提到,庞大集团因2015年与国鑫证券签订的股权收益互换协议,正在接受证监会调查,媒体人随后将该消息公之于众。交信,以违法为由询问庞大集团。根据上交所2019年5月发布的纪律处分决定,2015年1月,为达到股权融资和借款目的,庞大集团高管层安排以滦县恒山钢结构有限公司名义与国鑫证券实施收益交换,国鑫证券以大宗交易方式买入大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减持股份7亿元。机关经过调查取证,发现减持股份的实际受让方恒山钢构为庞庆华控制的关联企业。与一致行动人完成收益互换协议后,仍持有股份,但庞大集团在公告中未提及,属于隐瞒关联交易行为。
作为一种金融衍生品,庞大集团创始人庞庆华简单来说就是二级市场投资者利用金融机构的杠杆资金买卖上市公司股票,金融机构获得固定利息,股票溢价卖出后投资者获得浮动收益。这一偶然事件,成为某庞大集团资金链断裂大幕拉开的导火索。事实上,庞大的集团资金链的隐患早在上市之初就受到质疑。根据工业……实践中,汽车经销商需要提前将购车款支付给汽车厂商来提车出售,这就决定了他们需要大量的现金进行周转来维持生意。当汽车经销商规模迅速扩大时,资金需求被无限放大。正因为如此,汽车销售行业极为分散,即使是头部公司,市场份额也长期只维持在2%左右。庞大集团作为民营企业,是一个另类,依靠银行信贷的“荷尔蒙”快速发展。上市前,依靠近90%的资产负债率,已将销售网点扩大至926家,市场份额超过2%,成为行业龙头。2011年上市时,庞大集团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车销售集团。当时还创下了民营企业60多亿元的最高IPO融资额。至此,a股直接融资额已达299亿元。扩大资本市场的巨大融资渠道并没有完全缓解债务压力。相反,这是其债务的开始。上市是巅峰。2012年,庞大集团的资本扩张之路走到了尽头。当年经营1429家网点,上市后两年门店数量增长54%。这不仅没有使其业绩同步增长,反而使债务危机积重难返。2012年,庞大集团同期收入增长不足10%,以利息支出为主的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39%,当年亏损接近10亿元。随后,庞大集团开始“瘦身”,逐年关闭、转让销售门店。财报显示,截至2018年底,庞大集团门店数量已降至806家,较2012年高峰时几乎减半。太晚了。2017年庞大集团毛利65亿元,财务费用高达8亿元。仅利息一项就吃掉了10%以上的收入,465亿流动资产对应467亿流动负债。通过内幕交易拆解资金反映出这个庞大的集团无处可去。买地建店,红黑庞庆华在庞大集团中一言九鼎,上市前直接持有庞大集团30%的股份,其余归高管和员工所有。招股书显示,为避免决策失误,庞清华已授权员工进行股份投票。据庞庆华自述,1983年,他被分配到河北省滦县物资局下属的机电设备公司,开始进入汽车行业。他通过人脉从齐齐哈尔国库拿到25辆进口日野牌164卡车后,在那个汽车供不应求的年代一举成名。90年代末,国企改制,庞清华“下海”,创立了后来的庞大集团。2004年,庞大集团成为富士重工旗下斯巴鲁汽车的国内总经销商,为其扩张奠定了基础。到2010年上市时,庞大已经分销了83个汽车品牌,但斯巴鲁仍占销售收入的15.68%,毛利占比超过1/4。800多家店中有100多家斯巴鲁专卖店。陷入危机后,庞大集团创始人庞庆华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自己最后悔的是走了资产导向的发展路线——买地建店,而不是以并购的方式扩张。与店面无限扩张叠加的重地资产模式,被认为是庞大集团消失的深层次诱因。对于买地建店的模式,庞庆华解释说,这源于当时对瑕疵物业比例不得超过20%的要求。招股书显示,位于城乡结合部的4S商铺和汽车城,由于没有商业用地资质,大部分已成为烂尾物业。为了筹集上市资金,庞大的集团选择购买土地。上市当年,庞大的资产,包括土地使用权、房屋、建筑物,已经达到100亿元。2019年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底的巨额土地使用权成本账面余额为42亿元。“(随着)土地的升值,如果所有的拉……被巨额卖出,前期养地的费用全部赚回来,又被巨额回租。“2019年5月,庞清华还在向外界宣传‘起死回生’的方式。然而,过去与他关系密切的“战友”已经“造反”了。2019年1月,庞大集团销量排名第一的上汽通用五菱宣布与庞大集团解约,并称双方存在债权债务关系,希望庞大集团在结清债务前不要注销业务。公开资料显示,与斯巴鲁的巨额销售合同即将于本月到期。尽管传言巨大,但外界普遍认为这位合作了15年的“老朋友”不会续约。2018年财报显示,以庞大集团为代表的汽车品牌数量已降至70余个,2019年半年报未公布销售品牌数量,只能说明汽车品牌存在更新风险。高管也在“跑”。2015年,庞大集团股价达到顶峰16元/股,之后一路下跌。2019年9月11日,最新股价仅为1.12元/股,市值73亿元,缩水超过10倍。Wind数据显示,2018年至2019年3月,庞大集团共有20次减持计划,涉及13名高管。除了少数是“还银行贷款”,其他减持原因都是“个人资金需求”。在汽车规划边界清晰、高管纷纷减持、资金来源几近枯竭的情况下,庞庆华的卖地想法被破产重组彻底击碎。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完成重组的庞大集团在短短10年内成为汽车销量老大,并不是全部原因。1999年,庞大集团的前身冀东机电“发明”了庞庆华所说的“冀东模式”,一种消费信贷的创新产品,即庞大为购房者提供担保,加速银行车贷的审核和放款。招股书显示,2010年,庞大集团营收538亿元,同比增长53%,而消费信贷担保金额82亿元,同比增长156%。这种销售策略是其收入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上市后,庞大集团营收增速放缓,开始连续亏损,但消费信贷步伐进一步加快。庞庆华开始大张旗鼓地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利用融资租赁公司融资购买车辆,然后买家以租金分期付款,促进销售。财报显示,2012年庞大集团仅从个人购车者处获得的预付款,就达到了22亿元。”创新”的金融方式加速了其资本风暴的速度。根据庞大集团2018年10月的一份公告,海通恒信国际租赁有限公司于2016年与庞大集团签订融资租赁业务合同,庞大以试驾及维修设备为融资标的向海通恒信融资2.4亿元。截至公告日,庞大与海通恒信的融资租赁逾期金额已达2000万元,还有8000万元尚未到期。2018年财报显示,庞大集团多起讨债诉讼中,融资租赁纠纷案件多达12起,金额近5亿。一份融资租赁违约判决书显示,2018年2月,庞大集团通过旗下庞大乐业县租赁有限公司向光大金融租赁有限公司融资5300万元购买车辆,分6个月还清,但本息共计8000万元,全部逾期,涉及车辆674辆。2019年6月,原本还希望靠卖地生存的庞清华,因个人原因辞去了庞大董事长、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席、总经理职务。在实施了他的一系列“策略”后,他留下了一个摇摇欲坠的“4S铺王”。上月底公布的一起车企高管受贿案中,庞清华的名字也赫然在列。2010年,他通过给现金、贿赂北京房地产的方式,接受了车企的汽车销售业务,获准在北方多地开设4S店。巨大的gr……被各方抛弃的p已经站在了生存的十字路口,有可能通过破产重整程序获得重生,也有可能转入破产清算,寿终正寝。
庞大集团用了十年时间(601258。SH)从一个地方国企发展成汽车分销IPO第一股,几乎瞬间就垮了。9月11日晚间,庞大集团宣布破产重整清算组已进驻公司,正式启动债权申报登记审核工作。债权申报截止时间为10月18日,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将于10月25日在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以网络会议方式召开。一周前,庞大集团收到唐山中院的民事裁定书。法院裁定受理北京吉东风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破产重整申请,指定庞大汽贸集团有限公司清算组为庞大集团管理人。同时,庞大集团被上交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庞大”。正在追讨1700万元欠款的吉东风公司,只是众多债权人中的一个。根据庞大集团8月底发布的信息,2019年初至今已有22笔逾期债务,涉及浦发银行、工行、中信等多家银行和金融租赁机构。据Prism粗略计算,上述逾期债务总额高达22亿元,未来这一数字很可能继续扩大。它的兴趣也很浓厚。2009年,庞大集团以352亿元的营业收入超越中国大汽车成为国内领先的汽车经销商,并于2011年登陆资本市场,成为首家以IPO方式登陆a股的纯汽车销售公司。它的死亡也是突然的。上市后巨额业绩迅速变脸,连续四年扣非净利润,2016年才一直盈利。2017年,证监会发布了对某庞大集团违反信托的立案通知书,推倒了第一张多米诺骨牌。随后,车企裁员、出售资产、解约的消息接踵而至。随着破产重整和退市警示的来临,庞大集团最后的遮羞布被撕掉,激进的资本扩张和重工业布局导致了曾经的“4S门店之王”的解体。故事还没有结束。“告密者”引发的雪崩,在资金链断裂时开始爆发。2017年4月的某一天,创始人、实际控制人庞庆华出于私人关系在与媒体人的电话中提到,庞大集团因2015年与国鑫证券签订的股权收益互换协议,正在接受证监会调查,媒体人随后将该消息公之于众。交信,以违法为由询问庞大集团。根据上交所2019年5月发布的纪律处分决定,2015年1月,为达到股权融资和借款目的,庞大集团高管层安排以滦县恒山钢结构有限公司名义与国鑫证券实施收益交换,国鑫证券以大宗交易方式买入大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减持股份7亿元。机关经过调查取证,发现减持股份的实际受让方恒山钢构为庞庆华控制的关联企业。与一致行动人完成收益互换协议后,仍持有股份,但庞大集团在公告中未提及,属于隐瞒关联交易行为。
作为一种金融衍生品,庞大集团创始人庞庆华简单来说就是二级市场投资者利用金融机构的杠杆资金买卖上市公司股票,金融机构获得固定利息,股票溢价卖出后投资者获得浮动收益。这一偶然事件成了这次行动的导火线……庞大集团资金链断裂的ng。事实上,庞大的集团资金链的隐患早在上市之初就受到质疑。按照行业惯例,车商需要提前向车厂支付购车款,以提车出售,这就决定了他们需要大量的现金进行周转,以维持生意。当汽车经销商规模迅速扩大时,资金需求被无限放大。正因为如此,汽车销售行业极为分散,即使是头部公司,市场份额也长期只维持在2%左右。庞大集团作为民营企业,是一个另类,依靠银行信贷的“荷尔蒙”快速发展。上市前,依靠近90%的资产负债率,已将销售网点扩大至926家,市场份额超过2%,成为行业龙头。2011年上市时,庞大集团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车销售集团。当时还创下了民营企业60多亿元的最高IPO融资额。至此,a股直接融资额已达299亿元。扩大资本市场的巨大融资渠道并没有完全缓解债务压力。相反,这是其债务的开始。上市是巅峰。2012年,庞大集团的资本扩张之路走到了尽头。当年经营1429家网点,上市后两年门店数量增长54%。这不仅没有使其业绩同步增长,反而使债务危机积重难返。2012年,庞大集团同期收入增长不足10%,以利息支出为主的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39%,当年亏损接近10亿元。随后,庞大集团开始“瘦身”,逐年关闭、转让销售门店。财报显示,截至2018年底,庞大集团门店数量已降至806家,较2012年高峰时几乎减半。太晚了。2017年庞大集团毛利65亿元,财务费用高达8亿元。仅利息一项就吃掉了10%以上的收入,465亿流动资产对应467亿流动负债。通过内幕交易拆解资金反映出这个庞大的集团无处可去。买地建店,红黑庞庆华在庞大集团中一言九鼎,上市前直接持有庞大集团30%的股份,其余归高管和员工所有。招股书显示,为避免决策失误,庞清华已授权员工进行股份投票。据庞庆华自述,1983年,他被分配到河北省滦县物资局下属的机电设备公司,开始进入汽车行业。他通过人脉从齐齐哈尔国库拿到25辆进口日野牌164卡车后,在那个汽车供不应求的年代一举成名。90年代末,国企改制,庞清华“下海”,创立了后来的庞大集团。2004年,庞大集团成为富士重工旗下斯巴鲁汽车的国内总经销商,为其扩张奠定了基础。到2010年上市时,庞大已经分销了83个汽车品牌,但斯巴鲁仍占销售收入的15.68%,毛利占比超过1/4。800多家店中有100多家斯巴鲁专卖店。陷入危机后,庞大集团创始人庞庆华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自己最后悔的是走了资产导向的发展路线——买地建店,而不是以并购的方式扩张。与店面无限扩张叠加的重地资产模式,被认为是庞大集团消失的深层次诱因。对于买地建店的模式,庞庆华解释说,这源于当时对瑕疵物业比例不得超过20%的要求。招股书显示,位于城乡结合部的4S商铺和汽车城,由于没有商业用地资质,大部分已成为烂尾物业。为了筹集上市资金,庞大的集团选择购买土地。上市当年,庞大的资产,包括土地使用权、房屋和建筑物,已经达到100亿元……2019年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底的巨额土地使用权成本账面余额为42亿元。“(随着)土地的升值,如果把所有的土地都巨量卖出去,前期养地的费用都赚回来了,还会巨量回租。”2019年5月,庞清华还在向外界宣传“起死回生”的方式。然而,过去与他关系密切的“战友”已经“造反”了。2019年1月,庞大集团销量排名第一的上汽通用五菱宣布与庞大集团解约,并称双方存在债权债务关系,希望庞大集团在结清债务前不要注销业务。公开资料显示,与斯巴鲁的巨额销售合同即将于本月到期。尽管传言巨大,但外界普遍认为这位合作了15年的“老朋友”不会续约。2018年财报显示,以庞大集团为代表的汽车品牌数量已降至70余个,2019年半年报未公布销售品牌数量,只能说明汽车品牌存在更新风险。高管也在“跑”。2015年,庞大集团股价达到顶峰16元/股,之后一路下跌。2019年9月11日,最新股价仅为1.12元/股,市值73亿元,缩水超过10倍。Wind数据显示,2018年至2019年3月,庞大集团共有20次减持计划,涉及13名高管。除了少数是“还银行贷款”,其他减持原因都是“个人资金需求”。在汽车规划边界清晰、高管纷纷减持、资金来源几近枯竭的情况下,庞庆华的卖地想法被破产重组彻底击碎。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完成重组的庞大集团在短短10年内成为汽车销量老大,并不是全部原因。1999年,庞大集团的前身冀东机电“发明”了庞庆华所说的“冀东模式”,一种消费信贷的创新产品,即庞大为购房者提供担保,加速银行车贷的审核和放款。招股书显示,2010年,庞大集团营收538亿元,同比增长53%,而消费信贷担保金额82亿元,同比增长156%。这种销售策略是其收入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上市后,庞大集团营收增速放缓,开始连续亏损,但消费信贷步伐进一步加快。庞庆华开始大张旗鼓地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利用融资租赁公司融资购买车辆,然后买家以租金分期付款,促进销售。财报显示,2012年庞大集团仅从个人购车者处获得的预付款,就达22亿元。“创新”的金融方式加速了其资本风暴的速度。根据庞大集团2018年10月的一份公告,海通恒信国际租赁有限公司于2016年与庞大集团签订融资租赁业务合同,庞大以试驾及维修设备为融资标的向海通恒信融资2.4亿元。截至公告日,庞大与海通恒信的融资租赁逾期金额已达2000万元,还有8000万元尚未到期。2018年财报显示,庞大集团多起讨债诉讼中,融资租赁纠纷案件多达12起,金额近5亿。一份融资租赁违约判决书显示,2018年2月,庞大集团通过旗下庞大乐业县租赁有限公司向光大金融租赁有限公司融资5300万元购买车辆,分6个月还清,但本息共计8000万元,全部逾期,涉及车辆674辆。2019年6月,原本还希望靠卖地生存的庞清华,因个人原因辞去了庞大董事长、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席、总经理职务。在实施了他的一系列“策略”后,他留下了一个摇摇欲坠的“4S铺王”。庞庆华的名字也赫然出现在去年年底公布的一桩汽车公司高管受贿案中……th。2010年,他通过给现金、贿赂北京房地产的方式,接受了车企的汽车销售业务,获准在北方多地开设4S店。被各方抛弃的庞大集团已经站在了生存的十字路口,有可能通过破产重整程序获得重生,也有可能转入破产清算,寿终正寝。
据国外媒体autocar报道,大众集团CEO迪斯首次承认,该公司正致力于推出一款基于MEB平台的入门级电动汽车,售价或低于18万英镑。
1900/1/1 0:00:00据国外媒体autocar报道,去年,奥迪为了削减了成本,满足消费者对各种车型的需求,已将其车型范围缩小了逾四分之一。
1900/1/1 0:00:00如果说穆迪的“垃圾级”评价给福特带来了绝望,那么它的“稳定”展望也给福特带来了希望。
1900/1/1 0:00:00保时捷以“三管齐下”的产品策略迈向未来,包括激情澎湃的内燃机车型,动力强劲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混合动力车型,以及先锋的纯电动车型。
1900/1/1 0:00:00如果说过去吉利汽车(00175HK)母公司吉利控股集团(下称“吉利控股”)在出行领域的布局多着眼于国内市场,那么此次对Volocopter的投资,则将吉利汽车在出行领域的布局发展到了国际市场。
1900/1/1 0:00:00据autocar报道,大众汽车公司正致力于推出一款入门级电动车,售价低于1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