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奔驰CEO康林松:与吉利合作需“与现有合作领域不相冲突”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Mercedes-Benz, Tengshi, BYD, Beijing, Beijing Auto

随着今年7月BAIC入股戴姆勒成为其第三大股东,梅赛德斯-奔驰与其三家中国合作伙伴的关系变得有点微妙。在9月11日的法兰克福车展上,首次接受中国媒体采访的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奔驰汽车集团全球总裁Ola kllenius在接受包括《经济观察报》在内的媒体采访时,重新定位了BAIC、比亚迪、吉利三家公司的合作定位。“北汽集团是戴姆勒在中国十多年的长期合作伙伴。我们共同成立了合资公司北京奔驰,这是奔驰在中国发展的基础。”康对说。2019年上半年,北京奔驰实现了11.9%的高增长,累计销量28.2万辆。按照权益法计算,拥有北京奔驰49%股权和北京汽车9.6%股权的戴姆勒分别盈利51.2亿元(6.69亿欧元)和1.61亿元(2100万欧元),合计52.8亿元(。今年上半年,北京奔驰(含北京汽车)对戴姆勒集团的利润贡献率已达76%。康宋林表示,梅赛德斯-奔驰和BAIC在生产、研发、销售和售后领域共同投资了数十亿欧元,他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共同发展的机会。“我们将与北汽集团合作,将现有的合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BAIC董事长徐和谊此前透露,BAIC和戴姆勒正在讨论新能源汽车的合作。“接下来,我们还将在新能源领域进行深入合作。其他合作也将展开。”徐和谊说。在最近成立的北汽新能源测试中心,有一个北汽和戴姆勒共建的实验室,主要以电池研发为主。据悉,未来奔驰在大中华区所有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检测都将在这个联合实验室进行。目前双方还在讨论电池的梯级利用,双方将在这方面进行深入合作。除了BAIC,比亚迪和奔驰已经合作了8年。2010年,奔驰与比亚迪以技术合资的方式共同推出腾势品牌。2014年,腾势汽车首款也是唯一一款车型上市。对于戴姆勒和比亚迪来说,希望Tengpotential成为双方新的盈利点,也希望双方能在技术上取长补短。然而,经过多年的发展,腾势的市场一直惨淡。除了2017年攀上4000辆的高峰,腾势全年销量基本保持在2000辆左右。自腾势品牌创立以来,比亚迪和戴姆勒分别对腾势进行了7次投资,腾势的注册资本也从最初的23.6亿元增加到48.6亿元。2019年,腾势被“输血”两次,共计7亿元。此外,腾势还进入奔驰渠道进行销售,双方都试图改变这个品牌的市场局面。由于市场表现不佳,且奔驰自主电动车品牌EQ也将入华,因此一直有不少传言称奔驰将退出腾势。不过,从康的表态来看,奔驰对腾势还是有真情的。“七年前,我们与比亚迪合作推出了DENZA腾势,这是中国第一个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合资品牌。腾势SUV产品为我们在中国的新能源产品提供了很好的补充。双方合作的下一个成果将于明年初在中国上市。”康对说。在康看来,腾势是奔驰新能源产品的有效补充。至于吉利,事情还是比较复杂的。2018年初,吉利汽车以73亿欧元(90亿美元)收购戴姆勒9.69%的有投票权股份,成为其单一最大股东。虽然吉利声明不谋求戴姆勒决策层的话语权,但收购刚一年多就已经与戴姆勒达成合作。2018年10月,在入股戴姆勒仅8个月后,吉利宣布与戴姆勒在高端出行领域达成合作意向。2019年5月,本次合作……登陆了。双方子公司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戴姆勒移动服务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合资公司魏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魏星科技”),注册资本17亿元,双方各持股50%。此外,今年3月,吉利控股联手戴姆勒,为后者亏损的smart品牌提供解决方案——双方将各持股50%,成立合资公司,推动smart品牌向全球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品牌转型。9月9日,德国城市航空旅行公司Volocopter宣布完成C轮首轮5000万欧元融资,吉利控股集团领投,戴姆勒也参与投资,双方各持股10%。从吉利与奔驰的频繁互动来看,外界认为吉利似乎有做“主”的感觉,但康告诉记者,他并不想给人造成这样的印象。“吉利是我们的合作伙伴,从2018年开始成为我们的股东之一。我们希望选择最合适的领域开展相关合作,这与现有的合作领域并不冲突。”康对说。康对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的未来发展寄予厚望。“与中国合作伙伴的和谐共赢合作不仅将继续加强我们在中国的发展趋势,还将有助于我们在未来‘立足中国,放眼全球’。”戴姆勒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唐思凯(Hubertus Troska)表示,在中国,外国品牌与不同的本土品牌合作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奔驰也是如此。在这样的合作过程中,梅赛德斯-奔驰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与每一位合作伙伴坦诚沟通,努力实现与各方的共赢。“近年来,我们与这三家合作伙伴建立了非常好的合作关系,我们也看好未来的合作。”唐世凯说。Mercedes-Benz, Tengshi, BYD, Beijing, Beijing Auto

随着今年7月BAIC入股戴姆勒成为其第三大股东,梅赛德斯-奔驰与其三家中国合作伙伴的关系变得有点微妙。在9月11日的法兰克福车展上,首次接受中国媒体采访的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奔驰汽车集团全球总裁Ola kllenius在接受包括《经济观察报》在内的媒体采访时,重新定位了BAIC、比亚迪、吉利三家公司的合作定位。“北汽集团是戴姆勒在中国十多年的长期合作伙伴。我们共同成立了合资公司北京奔驰,这是奔驰在中国发展的基础。”康对说。2019年上半年,北京奔驰实现了11.9%的高增长,累计销量28.2万辆。按照权益法计算,拥有北京奔驰49%股权和北京汽车9.6%股权的戴姆勒分别盈利51.2亿元(6.69亿欧元)和1.61亿元(2100万欧元),合计52.8亿元(。今年上半年,北京奔驰(含北京汽车)对戴姆勒集团的利润贡献率已达76%。康宋林表示,梅赛德斯-奔驰和BAIC在生产、研发、销售和售后领域共同投资了数十亿欧元,他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共同发展的机会。“我们将与北汽集团合作,将现有的合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BAIC董事长徐和谊此前透露,BAIC和戴姆勒正在讨论新能源汽车的合作。“接下来,我们还将在新能源领域进行深入合作。其他合作也将展开。”徐和谊说。在最近成立的北汽新能源测试中心,有一个北汽和戴姆勒共建的实验室,主要以电池研发为主。据悉,未来奔驰在大中华区所有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检测都将在这个联合实验室进行。目前双方还在讨论电池的梯级利用,双方将在这方面进行深入合作。除了BAIC,比亚迪和奔驰已经合作了8年。2010年,梅赛德斯-奔驰与比亚迪联手推出腾势品牌……技术合资企业。2014年,腾势汽车首款也是唯一一款车型上市。对于戴姆勒和比亚迪来说,希望Tengpotential成为双方新的盈利点,也希望双方能在技术上取长补短。然而,经过多年的发展,腾势的市场一直惨淡。除了2017年攀上4000辆的高峰,腾势全年销量基本保持在2000辆左右。自腾势品牌创立以来,比亚迪和戴姆勒分别对腾势进行了7次投资,腾势的注册资本也从最初的23.6亿元增加到48.6亿元。2019年,腾势被“输血”两次,共计7亿元。此外,腾势还进入奔驰渠道进行销售,双方都试图改变这个品牌的市场局面。由于市场表现不佳,且奔驰自主电动车品牌EQ也将入华,因此一直有不少传言称奔驰将退出腾势。不过,从康的表态来看,奔驰对腾势还是有真感情的。“七年前,我们与比亚迪合作推出了DENZA腾势,这是中国第一个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合资品牌。腾势SUV产品为我们在中国的新能源产品提供了很好的补充。双方合作的下一个成果将于明年初在中国上市。”康对说。在康看来,腾势是奔驰新能源产品的有效补充。至于吉利,事情还是比较复杂的。2018年初,吉利汽车以73亿欧元(90亿美元)收购戴姆勒9.69%的有投票权股份,成为其单一最大股东。虽然吉利声明不谋求戴姆勒决策层的话语权,但收购刚一年多就已经与戴姆勒达成合作。2018年10月,在入股戴姆勒仅8个月后,吉利宣布与戴姆勒在高端出行领域达成合作意向。2019年5月,此项合作落地。双方子公司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戴姆勒移动服务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合资公司魏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魏星科技”),注册资本17亿元,双方各持股50%。此外,今年3月,吉利控股联手戴姆勒,为后者亏损的smart品牌提供解决方案——双方将各持股50%,成立合资公司,推动smart品牌向全球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品牌转型。9月9日,德国城市航空旅行公司Volocopter宣布完成C轮首轮5000万欧元融资,吉利控股集团领投,戴姆勒也参与投资,双方各持股10%。从吉利与奔驰的频繁互动来看,外界认为吉利似乎有做“主”的感觉,但康告诉记者,他并不想给人造成这样的印象。“吉利是我们的合作伙伴,从2018年开始成为我们的股东之一。我们希望选择最合适的领域开展相关合作,这与现有的合作领域并不冲突。”康对说。康对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的未来发展寄予厚望。“与中国合作伙伴的和谐共赢合作不仅将继续加强我们在中国的发展趋势,还将有助于我们在未来‘立足中国,放眼全球’。”戴姆勒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唐思凯(Hubertus Troska)表示,在中国,外国品牌与不同的本土品牌合作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奔驰也是如此。在这样的合作过程中,梅赛德斯-奔驰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与每一位合作伙伴坦诚沟通,努力实现与各方的共赢。“近年来,我们与这三家合作伙伴建立了非常好的合作关系,我们也看好未来的合作。”唐世凯说。

标签:奔驰腾势比亚迪北京北京汽车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全美约5万通用工人大罢工 特朗普“劝和”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由于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UAW与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GeneralMotors未能就工资、待遇等方面达成协议,约5万名工人计划于16日开始罢工。

1900/1/1 0:00:00
新能源汽车车电分离模式有望在海南试点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海南省工信厅近日表示,海南有望开展新能源汽车车电分离模式试点,更好地鼓励引导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

1900/1/1 0:00:00
网罗人才 安波福高管加盟滴滴自动驾驶

9月16日,滴滴出行宣布,原安波福无人驾驶全球工程副总裁韦峻青正式加盟滴滴自动驾驶公司,出任CTO(首席技术官)一职。

1900/1/1 0:00:00
动力电池增长速度不及预期 回收企业难以回本

三年前瞅准了“风口”,投入大几千万成立电池回收企业的陈亮(化名),最近却有些一筹莫展。不知道为什么,他和同行预料中的电池回收“小高峰”并没有如期而至。

1900/1/1 0:00:00
行人如何才能更信任自动驾驶汽车?捷豹路虎为汽车装了一双“虚拟眼睛”

根据捷豹路虎官方公布的研究数据,有多达63的行人担心未来过马路时的安全问题。

1900/1/1 0:00:00
新造车生死关头!年销量仅完成1/5,谁能熬过冬天?

车市寒冬正在加剧2018年,国内乘用车市场近10年来首次出现销量下滑,今年上半年国内车市情况依然不容乐观。大环境下行的情况下,不光燃油车市场一片惨淡,新能源汽车市场也仓促“入冬”。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