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至18日,“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在南京举行。大会由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主办,计划今后每年举办一届。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大变革中打造高品质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在17日上午的高层论坛上,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专家组组长王炳刚做了“迎接产业链变革”的主题演讲。
在谈完汽车产业链的八大变化后,王炳刚表示,中国传统汽车的零部件比较弱:不够大,不够强,不够优秀。动力电池的情况也不能太乐观。国内有很多有实力的企业已经设厂,未来应该有三种产业模式:自主模式、全零合作模式、整车厂设厂模式。全行业应尽早对动力电池进行战略布局,不能盲目乐观。他呼吁将技术创新的重点转移到零部件或原材料或基础零部件上,同时加强国际交流,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以下为演讲者回忆录汇编,未经本人审阅,已删除。我的题目是“迎接产业链变革”。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仅是量变,更是变革。所谓产业链,就是从原材料、零部件的生产到整车制造,再到整车的销售、应用、维护,再到汽车的报废、回收的全生命周期。我认为所有与汽车全生命周期相关的相关产业都应该属于产业链的范畴,有的叫供应链,有的包括创新链、价值链等等。我想举几个产业链的重大变化。产业链八大变化第一个动力系统从内燃机变成了电池和电机,这是新能源汽车最大的变化。在过去的百年里,汽车行业的很多技术创新,或者说政策法规,其实都是围绕动力系统、排放、能耗等展开的。,而且大部分都是内燃机的工作。第一个大的变化是内燃机行业可能会有很大程度的改变。第二个也和内燃机改革有关。由于内燃机汽车带来的环境、排放和能耗问题,近年来,世界各国汽车围绕如何降低排放和油耗制定了越来越严格的法规和标准。前几天我和媒体对话的时候,他们说国六中的后处理装置价格已经和内燃机本身相当了,也就是说排放评价变严了,内燃机处境很艰难。电动车没有尾气,行驶过程中是零排放,对缓解污染带来很大好处。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如果说到碳排放的电动汽车,是不是最好的?例如,在中国,煤炭占发电量的近70%。从这个角度来看,电动车是低碳排放产品吗?不一定,但是对于一些国家,比如以水电为主,或者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它必须发展电动汽车,这种汽车没有有害气体排放,低碳排放,甚至是零碳排放。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汽车排放的评价应该改变,不仅要评价汽车尾气排放,而且要评价汽车整个生命周期的排放。第三,电动车和燃油车的突出问题是里程、安全、寿命、成本等等。这对电池行业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和变革。电池行业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但是从来没有达到电动车这么高的要求。电动汽车的发展可以说给电池行业带来了一些革命性的进步。第四点也与……有关生存范围。铝合金、高强度钢等轻量化技术在汽车应用上的应用非常缓慢,在汽车上的应用进展非常缓慢。大量电动汽车投入实际应用。蔚来汽车是全铝车身。昨天看到的拜腾车也是大量铝合金应用。由于电动汽车的轻量化要求,也有轻量化的应用,燃油汽车也在不断提出降低能耗。其实在消费者端,他对4升油和5升油的直接感受并不是很深刻,但是从国家角度来说,企业为了减少碳排放,应该不断降低能耗。与电动车不同,能耗与续驶里程直接相关,百公里能耗高带来续驶里程问题。因此,对于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来说,能耗的意义是不同的,这将带来一系列相关技术的进步。例如,在电动汽车中,能量回收系统非常重要。过去,汽车有一个油门踏板和一个刹车踏板。电动车出来后,有的电动车只是把刹车和加速放在一个踏板上。我们称之为电子油门踏板,刹车踏板几乎不用,也很少用。据我所知,这项技术的出现对节约能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企业告诉我,可能会节约10%左右的能耗。当然也带来了价值的变化,也有消费者喜欢。以前我们经常听到新手把加速当刹车。如果我们变成电子踏板,受到很多人的欢迎,我们就会简化汽车的操作。第五,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应用,有助于风能、水电、太阳能等一些可再生电力资源的应用或接受。现在大家都在发展可再生能源,但是这些能源有点难,而且发电往往不规律。由于大自然的影响,电动汽车的发展将帮助这些可再生能源发电,这是不规则的或电网困难或可再生能源的接受和应用。当大量电动汽车普及后,大量电动汽车成为电网的共享储能系统。我们知道,为了平衡峰谷,电网每年都要花费大量资金建设储能系统。电动汽车达到一定数量后,可能会成为电网中很好的储能系统。另外,汽车和能源系统的关系不再是单纯的去加油站加油,它只是单纯的销售关系。未来电动车和能源的关系是互动的,可以交易的关系可以进一步发展。我们称之为V2G技术。也就是说,当电更便宜的时候,我们的电动汽车储存电能。当然,当电网需要用电的时候,我们可以把电动车的电还给电网。许多地方已经这样做了。去日本看到V2G设备已经在售,注重经济的消费者会从中受益。电网本身也受益,可以减少储能装置的投资。去年我去青岛特锐德公司看了他们的微网技术和一些重电技术。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发展对汽车是一场革命,对电网也是一场革命。总的来说,电动汽车的发展必然引起电网的巨大变化。去年,交易所又出现了一种情况。您可以使用充电过程来诊断电池的健康状况。充电过程往往是电池电流最大的过程。平时我们开车的时候,电池和电流都不是很大。当然,在充电过程中,他是短时间充电流的,所以晚上总是电池和电流最大的时候。在此期间,我们可以利用充电过程中的一些存储特性来诊断电池的健康状况。特里德公司有自己的一项技术,可以在充电的同时诊断健康状况,所以汽车和能源系统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六,我总结了庞大的汽车维修体系或基于内部维修的体系……内燃机将被相对简单的基于马达和简单维护的技术和系统所取代。我们知道燃油车需要定期保养,主要内容是更换三滤,主要是围绕发动机。4S的商店也维修、保养和销售汽车。现在汽车行业的维修行业和销售行业紧密相关。在整个汽车价值链中,4S店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成本。以前听大众说要把将近30%的价值给销售和维护。电动汽车改变了汽车维修或销售的整个体系。比如蔚来现在在4S门店不做直营,它的保养维修体系完全是根据电动车的特点编写的。要维持多久?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汽车终身保养或者长期保养的可能性,我觉得是有希望的,比如10年。电机可以终身免维护,底盘其他部分慢慢免维护。有可能实现我们未来的汽车免维护产品。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需要维护就可以做到。当然,维修行业需要做出重大调整。第七,以车位为基础的能源补充方式将取代目前加油站加油的形式,给能源形式带来巨大变化。未来如果大量电动车出现,加油站的生意会减少,甚至部分加油站会不景气,燃气行业会发生变化,石油行业可能会面临一些转型。最后,八、随着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网络化等新变革的到来,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一批新的零部件产业将会诞生。通常,我们会谈到电池行业和其他行业。零部件行业现状:不够大,不够强,不够优。我刚才列举了八个方面,就是产业链的改造,但可能不止这些。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虽然从整车来说发展不错,现在已经占到全球总销量的一半,但是零部件行业不是这样的。其次,新能源汽车除了动力系统变化较大之外,其他部件和传统汽车是一样的。我们传统汽车的零件非常脆弱。简单说三个“不”,一个不够大,一个不够强,一个不够优秀。不够大。我在网上查了几个版本,有一个版本是美国机构统计的。前100名的公司,我们列了7家左右,排名都比较靠后,所以我们在零部件行业还不够大。不够强。以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电机、控制器为例。我们有许多缺点。最近在做调查,不能看表面现象。我们必须深入企业,了解自己有哪些不足。我们确实有很多缺点,而这些缺点是非常核心的。不够好。我们的产品包括电池。比如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和比亚迪的电池,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地位,但是和国际水平和质量相比,我觉得应该说是二流质量。我说的是大局,我们需要知道这一点。从表面上看,我们可以看到汽车工业在发展。其实里面的零件可能还是核心零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刚刚动力电池发展的不错。我们很乐意在新能源汽车上发展一个好的零部件产业,但也不要太乐观。我觉得动力电池行业不稳定,面临挑战,不是想象已经可以睡了。我们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讨论了他们的担忧,他们感到非常焦虑。事实上,世界上有很多有实力的动力电池企业,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在中国和南京设厂。他们有很强的R&D能力,所以你不能在成本上和他竞争。他也有很强的R&D历史。所以,虽然我们看到了动力电池的巨大进步,但也看到了面临的挑战。因此,我还设想了动力电池的三种未来工业模式……ere,包括自主模式、全零合作模式和汽车厂商自己建厂的模式。我觉得我们整个行业应该尽早对动力电池进行战略布局,不应该盲目乐观。最后我想做一个总结,就是迎接挑战,互相合作,建立强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根据国内外汽车机构的估计,2035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将达到汽车行业总量的50%左右,这将对产业链格局产生一些影响,同时也产生新的投资机会。没有强大的产业链,就没有强大的汽车产业。国家和行业应该把发展产业链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考虑。另外,大量的核心技术都在零件里。我不是说整车没有技术,整车的集成技术也很重要,但是大量的核心技术都在零部件上。我们应该把技术创新的重点更多地转移到零部件或者原材料或者基础零部件上。我特别呼吁大家不要设立整车,要设立电动车如何续驶里程等项目。最后,当然要扩大开放合作。国际企业的零部件产业很强,核心技术在他们的领域。因此,我们应该虚心向国外企业学习,加强国际交流,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我们希望有一天我们的零部件行业也能为世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专题阅读]全球新能源供应链创新大会:在巨变中打造高品质新能源汽车供应链9月17日-18日,“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在南京举行。大会由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主办,计划今后每年举办一届。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大变革中打造高品质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在17日上午的高层论坛上,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专家组组长王炳刚做了“迎接产业链变革”的主题演讲。
在谈完汽车产业链的八大变化后,王炳刚表示,中国传统汽车的零部件比较弱:不够大,不够强,不够优秀。动力电池的情况也不能太乐观。国内有很多有实力的企业已经设厂,未来应该有三种产业模式:自主模式、全零合作模式、整车厂设厂模式。全行业应尽早对动力电池进行战略布局,不能盲目乐观。他呼吁将技术创新的重点转移到零部件或原材料或基础零部件上,同时加强国际交流,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以下为演讲者回忆录汇编,未经本人审阅,已删除。我的题目是“迎接产业链变革”。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仅是量变,更是变革。所谓产业链,就是从原材料、零部件的生产到整车制造,再到整车的销售、应用、维护,再到汽车的报废、回收的全生命周期。我认为所有与汽车全生命周期相关的相关产业都应该属于产业链的范畴,有的叫供应链,有的包括创新链、价值链等等。我想举几个产业链的重大变化。产业链八大变化第一个动力系统从内燃机变成了电池和电机,这是新能源汽车最大的变化。在过去的百年里,汽车行业的很多技术创新,或者说政策法规,其实都是围绕动力系统、排放、能耗等展开的。,而且大部分都是内燃机的工作。第一个重大变化是……内燃机工业可能会有很大程度的改变。第二个也和内燃机改革有关。由于内燃机汽车带来的环境、排放和能耗问题,近年来,世界各国汽车围绕如何降低排放和油耗制定了越来越严格的法规和标准。前几天我和媒体对话的时候,他们说国六中的后处理装置价格已经和内燃机本身相当了,也就是说排放评价变严了,内燃机处境很艰难。电动车没有尾气,行驶过程中是零排放,对缓解污染带来很大好处。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如果说到碳排放的电动汽车,是不是最好的?例如,在中国,煤炭占发电量的近70%。从这个角度来看,电动车是低碳排放产品吗?不一定,但是对于一些国家,比如以水电为主,或者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它必须发展电动汽车,这种汽车没有有害气体排放,低碳排放,甚至是零碳排放。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汽车排放的评价应该改变,不仅要评价汽车尾气排放,而且要评价汽车整个生命周期的排放。第三,电动车和燃油车的突出问题是里程、安全、寿命、成本等等。这对电池行业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和变革。电池行业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但是从来没有达到电动车这么高的要求。电动汽车的发展可以说给电池行业带来了一些革命性的进步。第四点也和续驶里程有关。铝合金、高强度钢等轻量化技术在汽车应用上的应用非常缓慢,在汽车上的应用进展非常缓慢。大量电动汽车投入实际应用。蔚来汽车是全铝车身。昨天看到的拜腾车也是大量铝合金应用。由于电动汽车的轻量化要求,也有轻量化的应用,燃油汽车也在不断提出降低能耗。其实在消费者端,他对4升油和5升油的直接感受并不是很深刻,但是从国家角度来说,企业为了减少碳排放,应该不断降低能耗。与电动车不同,能耗与续驶里程直接相关,百公里能耗高带来续驶里程问题。因此,对于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来说,能耗的意义是不同的,这将带来一系列相关技术的进步。例如,在电动汽车中,能量回收系统非常重要。过去,汽车有一个油门踏板和一个刹车踏板。电动车出来后,有的电动车只是把刹车和加速放在一个踏板上。我们称之为电子油门踏板,刹车踏板几乎不用,也很少用。据我所知,这项技术的出现对节约能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企业告诉我,可能会节约10%左右的能耗。当然也带来了价值的变化,也有消费者喜欢。以前我们经常听到新手把加速当刹车。如果我们变成电子踏板,受到很多人的欢迎,我们就会简化汽车的操作。第五,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应用,有助于风能、水电、太阳能等一些可再生电力资源的应用或接受。现在大家都在发展可再生能源,但是这些能源有点难,而且发电往往不规律。由于大自然的影响,电动汽车的发展将帮助这些可再生能源发电,这是不规则的或电网困难或可再生能源的接受和应用。当大量电动汽车普及后,大量电动汽车成为电网的共享储能系统。我们知道,为了平衡峰谷,电网每年都要花费大量资金建设储能系统。有了一定数量的电动车后,它就……成为电网中良好的储能系统。另外,汽车和能源系统的关系不再是单纯的去加油站加油,它只是单纯的销售关系。未来电动车和能源的关系是互动的,可以交易的关系可以进一步发展。我们称之为V2G技术。也就是说,当电更便宜的时候,我们的电动汽车储存电能。当然,当电网需要用电的时候,我们可以把电动车的电还给电网。许多地方已经这样做了。去日本看到V2G设备已经在售,注重经济的消费者会从中受益。电网本身也受益,可以减少储能装置的投资。去年我去青岛特锐德公司看了他们的微网技术和一些重电技术。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发展对汽车是一场革命,对电网也是一场革命。总的来说,电动汽车的发展必然引起电网的巨大变化。去年,交易所又出现了一种情况。您可以使用充电过程来诊断电池的健康状况。充电过程往往是电池电流最大的过程。平时我们开车的时候,电池和电流都不是很大。当然,在充电过程中,他是短时间充电流的,所以晚上总是电池和电流最大的时候。在此期间,我们可以利用充电过程中的一些存储特性来诊断电池的健康状况。特里德公司有自己的一项技术,可以在充电的同时诊断健康状况,所以汽车和能源系统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六,我总结了庞大的汽车维修体系或以内燃机维修为主的体系,将被相对简单的以电机为主的、简单的维修技术和体系所取代。我们知道燃油车需要定期保养,主要内容是更换三滤,主要是围绕发动机。4S的商店也维修、保养和销售汽车。现在汽车行业的维修行业和销售行业紧密相关。在整个汽车价值链中,4S店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成本。以前听大众说要把将近30%的价值给销售和维护。电动汽车改变了汽车维修或销售的整个体系。比如蔚来现在在4S门店不做直营,它的保养维修体系完全是根据电动车的特点编写的。要维持多久?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汽车终身保养或者长期保养的可能性,我觉得是有希望的,比如10年。电机可以终身免维护,底盘其他部分慢慢免维护。有可能实现我们未来的汽车免维护产品。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需要维护就可以做到。当然,维修行业需要做出重大调整。第七,以车位为基础的能源补充方式将取代目前加油站加油的形式,给能源形式带来巨大变化。未来如果大量电动车出现,加油站的生意会减少,甚至部分加油站会不景气,燃气行业会发生变化,石油行业可能会面临一些转型。最后,八、随着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网络化等新变革的到来,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一批新的零部件产业将会诞生。通常,我们会谈到电池行业和其他行业。零部件行业现状:不够大,不够强,不够优。我刚才列举了八个方面,就是产业链的改造,但可能不止这些。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虽然从整车来说发展不错,现在已经占到全球总销量的一半,但是零部件行业不是这样的。其次,新能源汽车除了动力系统变化较大之外,其他部件和传统汽车是一样的。我们传统汽车的零件非常脆弱。简单说三个“不”,一个不够大,一个不够强……ough,另一个不够优秀。不够大。我在网上查了几个版本,有一个版本是美国机构统计的。前100名的公司,我们列了7家左右,排名都比较靠后,所以我们在零部件行业还不够大。不够强。以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电机、控制器为例。我们有许多缺点。最近在做调查,不能看表面现象。我们必须深入企业,了解自己有哪些不足。我们确实有很多缺点,而这些缺点是非常核心的。不够好。我们的产品包括电池。比如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和比亚迪的电池,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地位,但是和国际水平和质量相比,我觉得应该说是二流质量。我说的是大局,我们需要知道这一点。从表面上看,我们可以看到汽车工业在发展。其实里面的零件可能还是核心零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刚刚动力电池发展的不错。我们很乐意在新能源汽车上发展一个好的零部件产业,但也不要太乐观。我觉得动力电池行业不稳定,面临挑战,不是想象已经可以睡了。我们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讨论了他们的担忧,他们感到非常焦虑。事实上,世界上有很多有实力的动力电池企业,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在中国和南京设厂。他们有很强的R&D能力,所以你不能在成本上和他竞争。他也有很强的R&D历史。所以,虽然我们看到了动力电池的巨大进步,但也看到了面临的挑战。所以我在这里也构想了三种动力电池未来的产业模式,包括自主模式、全零合作模式和汽车厂商自己建厂的模式。我觉得我们整个行业应该尽早对动力电池进行战略布局,不应该盲目乐观。最后我想做一个总结,就是迎接挑战,互相合作,建立强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根据国内外汽车机构的估计,2035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将达到汽车行业总量的50%左右,这将对产业链格局产生一些影响,同时也产生新的投资机会。没有强大的产业链,就没有强大的汽车产业。国家和行业应该把发展产业链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考虑。另外,大量的核心技术都在零件里。我不是说整车没有技术,整车的集成技术也很重要,但是大量的核心技术都在零部件上。我们应该把技术创新的重点更多地转移到零部件或者原材料或者基础零部件上。我特别呼吁大家不要设立整车,要设立电动车如何续驶里程等项目。最后,当然要扩大开放合作。国际企业的零部件产业很强,核心技术在他们的领域。因此,我们应该虚心向国外企业学习,加强国际交流,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我们希望有一天我们的零部件行业也能为世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专题阅读]全球新能源供应链创新大会:大变革中打造高质量新能源汽车供应链
据外媒报道,以色列半导体公司Valens推出了用于智能汽车连接的汽车芯片组,为联网和自动驾驶汽车提供高速数据传输。
1900/1/1 0:00:00据外媒报道,戴姆勒卡车与TorcRobotics正在积极开发和测试SAEL4自动驾驶卡车,最初测试路线是TorcRobotics总部所在地弗吉尼亚州西南部的高速公路。
1900/1/1 0:00:00日前,大众汽车集团对外表示,未来将推出一个车载控制系统,能适用于旗下所有品牌车型。也就是说,这样的车载控制系统,能够在大众Polo和奥迪A8等大众汽车集团各品牌车型上运行。
1900/1/1 0:00:009月16日晚间,小康股份发布公告称拟收购东风小康50股份,以实现100控股东风小康。与此同时,东风汽车集团将获得小康股份258的股权。
1900/1/1 0:00:00腾势是比亚迪与戴姆勒合资创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整体定位高于比亚迪。腾势X是腾势最新开发的一款纯电动SUVltSUV,基于比亚迪全新一代唐EV600打造,由戴姆勒团队提供设计方案。
1900/1/1 0:00:009月17日至18日,“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在南京举行。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