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围剿”宁德时代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8月底,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19年半年报。财报显示,这家全球动力电池巨头今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202.64亿元,较去年增长116.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02亿元,增长130.79%。

比亚迪,江淮,宝马,奇瑞,众泰

成立八年来,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路飙升,不仅拿下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第一,市值也一度突破1800亿元。在这种涨幅下,除了企业自身的不懈努力,还是有一些原因要归功于政策红利。然而,随着外资政策的逐步放开,特别是动力电池“白名单”的取消,日本、韩国等电池企业很可能卷土重来,再次吹响进入中国市场的号角,而以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为首的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全球竞争。

比亚迪,江淮,宝马,奇瑞,众泰

于是,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曾玉群不得不在企业里喊话:“不要躲在政策的温床里睡觉。”这位务实的企业家不止一次告诫员工,如果下半年外企卷土重来,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的好日子就到头了,国家不会保护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外资巨头回归“凶猛”。第一个重返中国市场的是松下,一个老牌动力电池强国。2018年,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动力电池系统销量达21.18GWh,出货量居全球汽车动力锂电池企业之首,市场占有率22.64%。其次是松下,其全球市场份额为20.75%,仅落后1.89%。

比亚迪,江淮,宝马,奇瑞,众泰

曾经的全球霸主自然不愿意屈居第二。现在,中国市场重新开放,立即对失去政策红利的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提出挑战。2018年底,在松下创业百年大会上,松下掌门人津贺一宏做了一个多小时的演讲和圆桌讨论,核心是如何在中国“开疆拓土”。松下在中国的电池产能布局始于2015年底。目前,它在大连有两家工厂,产能接近5GWh。据外媒报道,松下正计划斥资“数亿美元”,在其位于中国的电池工厂部署两条新生产线,这将使其在中国的电池产能增加多达80%。

比亚迪,江淮,宝马,奇瑞,众泰

当松下重启在华扩张时,韩国动力电池企业LG化学和SK也积极响应,加入战局。两个月前,LG化学发布了新的五年计划,预测他们的总收入将从目前的28.2万亿韩元(约240亿美元)增加到59.5万亿韩元(约500亿美元)。最引人注目的是,到2024年汽车动力电池的产销量将增长约5倍,达到31.6万亿韩元(约合267亿美元),这意味着动力电池业务的营收将达到这一水平。

比亚迪,江淮,宝马,奇瑞,众泰

目前,LG化学计划在2020年前再投资1.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2.6亿元)扩大在中国南京的电池生产线,以应对全球对圆柱形电池日益增长的需求。此前,韩国第二大跨国公司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保持在汽车电池行业的领先地位,在第三代电动汽车(续航500公里以上的电动汽车)方面保持压倒性的技术优势。”

比亚迪,江淮,宝马,奇瑞,众泰

目前,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LG化学为大众、吉利、雷诺等品牌的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电池。和SK,whic……与LG化学同为韩国动力电池巨头,其集团会长也在韩国瑞山宣布,将大力支持集团化学部门SK Innovation,力争将其打造成全球最大的能源企业之一。韩国第三大跨国集团的负责人计划到2022年将SK Innovation电池的年产量从目前的47GWh提高到55GWh。去年8月,SK在江苏常州金坛开发区建设动力电池工厂,产能扩大7.5GWh,同时SK控股以2700亿韩元的价格成为灵宝华新铜箔公司的第二大股东。灵宝华信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生产符合动力电池标准的高精度电解铜箔的企业。SK旨在掌握整个电池产业链。据不完全统计,仅松下、SK、LG化学、三星SDI四家企业过去一年在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的投资就超过500亿元,全球动力电池企业总投资的40%以上是针对中国市场的。毫无疑问,中国市场再次成为日本和韩国动力电池制造商的热门目标,而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是他们登陆中国的最大障碍。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魏告诉Gaspar,随着国家发出鼓励国外动力电池企业投资中国的信号,未来两年中外龙头企业之间的竞争必然加剧。国内竞争对手在动力电池万亿级市场发力,外资虎视眈眈,第二梯队也摩拳擦掌。自从2017年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坐上电池行业“领头羊”的位置后,比亚迪开始明白,仅仅一家企业对动力电池的需求,显然无法与为所有车企提供配套设施的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相比。为了改变动力电池自产自销的局面,比亚迪决定走出“舒适区”,开始进军市场广阔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比亚迪,江淮,宝马,奇瑞,众泰

到2019年年中,比亚迪已经与长安汽车等多家主机厂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去年10月,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透露,在全面开放的大战略下,比亚迪电池的独立拆分已经提上日程,预计2022年左右进行IPO。此外,到2018年底,比亚迪开始在青海、重庆、湖南宁乡等全国各地新建电池工厂。据了解,按照规划,到2020年,比亚迪动力电池规划年产能可达65GWh。2018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总装机容量为13.37Gwh,这意味着比亚迪计划在两年内将动力电池产量翻近两番。除了比亚迪,中国动力电池前三名的郭萱高科也在逐渐追赶当代安培科技。两年前,郭萱高科调整发展战略后,重心开始转向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以磷酸亚铁锂技术路线为主的郭萱高科开始研发三元锂电池,并先后与BAIC新能源、众泰、奇瑞等新能源乘用车企业达成合作,通过合资、交叉持股等方式不断增加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权重。

比亚迪,江淮,宝马,奇瑞,众泰

截至去年底,郭萱高科已形成13GWh产能,年出货量约5GWh,产能利用率稳定。2018年,郭萱高科正处于三元电池产能建设的高峰期,2019年,三元电池产能经过半年的爬坡期将大幅提升。从客户的角度来看,江淮汽车仍然是郭萱高科乘用车的主要客户。2018年10月,郭萱高科与江淮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同意2019年向江淮供应4GWh动力电池,金额约40亿元。同时,奇瑞、众泰等客户有望在2年带来更大的业绩增长……9.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的下降,磷酸亚铁锂性价比优势凸显已成定局,郭萱高科或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此外,包括BIC、亿纬锂能、李绅、AVIC锂电、卫玠动力、万向123、卡耐等在内的一大批公司相继涌现,这些后来者在产能、技术储备、客户开发等方面都在追赶第一梯队。“目前,动力电池领域正在形成双寡头格局。当动力电池的劣质产能被淘汰后,未来两年前十的企业将占据9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他企业有望转型开拓其他市场,如储能基站、大型储能设备、电动工具、智能家电、数字消费等领域。”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魏说。车企“松绑”之外,日韩厂商穷追不舍,还有兄弟和梯队步步紧逼。与此同时,一些汽车制造商也在“火上浇油”。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电池技术是决定一款车型产品力的关键因素。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逐渐下降,能够掌握电池基础的车企无疑将拥有更有效的成本控制和竞争优势。所以很多车企开始自建电池厂。吉利作为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曾经依赖其供应电池作为其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核心,但现在这种情况可能会改变。4个月前,吉利集团旗下吉利科技集团新能源电池研究院签约仪式在浙江嘉兴秀洲区正式举行。该动力电池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拟建设电池R&D中心、电力系统R&D中心、分析测试中心、储能及梯级利用中心、科技项目管理中心、前沿技术开发中心等。预计今年内正式投入运营。吉利汽车此次成立电池R&D中心,旨在掌握动力电池的核心技术。此外,随着外资的回归和国内其他电池企业的逐渐崛起,车企不再专注于一家供应商。6月12日,吉利宣布控股子公司上海华普国润将与LG化学成立合资公司,从事动力电池相关的应用研发、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以提升双方在各自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1.88亿美元,双方以现金出资,持股比例为50:50。

比亚迪,江淮,宝马,奇瑞,众泰

为了更紧密地与中国车企合作,LG化学甚至会“牺牲”自己的生产线和相关技术,转让给吉利,以换取市场份额。除了吉利之外,之前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有着深度合作关系、对公司的繁荣至关重要的德国车企宝马,现在已经在沈阳建立了电池组生产工厂和研发中心,自行设计和组装电池组,还投资2.37亿美元在慕尼黑建立了电池研发中心,希望在未来掌握并进一步完善电池技术。因此,随着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更多的车企正在选择参与动力电池技术的研发,更多的新能源汽车厂商有意提升产业链的主导权。在温床里很难打鼾。在国内外电池厂商纷纷“围剿”、车企纷纷“松绑”的同时,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也面临着产能不足、产业结构单一、成本高企的挑战。"生产能力不足是该公司的竞争劣势之一。"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曾在招股书中表示。虽然这个市值千亿的明星企业已经……尽管产能不断扩大,但仍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2018年新能源汽车全球销量200万辆,中国销量125万辆,占比62.5%。这一数字今年继续增长。2019年上半年,中国批发新能源乘用车71.4万辆,同比增速41.7%。预计今年销量将达到150万。尽管SAIC、吉利等自主品牌纷纷下单,宝马、通用等海外巨头也纷纷送上告别拥抱,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近30GWh的实际产能仍显不足,车企为了获得稳定的电池供应被迫松绑。与比亚迪拥有整车、储能、信息电子、云轨等业务不同,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只有电池和储能两项业务。随着外资的强势回归和国内动力电池企业的不断增资,受制于高成本和技术单一的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与松下等巨头的竞争中可能并不占优势。

比亚迪,江淮,宝马,奇瑞,众泰

瑞银分析师计算了许多全球动力电池公司的生产成本,如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松下。结果显示,松下21700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的成本为111美元/千瓦时,LG化学为148美元/千瓦时,三星SDI和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成本均超过150美元/千瓦时。曾玉群或许已经预料到,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最终会遭遇危机。他一直强调,企业发展就像跑马拉松,不能休息,总要有目标。目前,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正面临着“围剿”的局面,或者说,这家8岁的“独角兽”企业注定要跨过一道山沟。8月底,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19年半年报。财报显示,这家全球动力电池巨头今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202.64亿元,较去年增长116.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02亿元,增长130.79%。

比亚迪,江淮,宝马,奇瑞,众泰

成立八年来,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路飙升,不仅拿下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第一,市值也一度突破1800亿元。在这种涨幅下,除了企业自身的不懈努力,还是有一些原因要归功于政策红利。然而,随着外资政策的逐步放开,特别是动力电池“白名单”的取消,日本、韩国等电池企业很可能卷土重来,再次吹响进入中国市场的号角,而以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为首的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全球竞争。

比亚迪,江淮,宝马,奇瑞,众泰

于是,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曾玉群不得不在企业里喊话:“不要躲在政策的温床里睡觉。”这位务实的企业家不止一次告诫员工,如果下半年外企卷土重来,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的好日子就到头了,国家不会保护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外资巨头回归“凶猛”。第一个重返中国市场的是松下,一个老牌动力电池强国。2018年,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动力电池系统销量达21.18GWh,出货量居全球汽车动力锂电池企业之首,市场占有率22.64%。其次是松下,其全球市场份额为20.75%,仅落后1.89%。

比亚迪,江淮,宝马,奇瑞,众泰

曾经的全球霸主自然不愿意屈居第二。现在,中国市场重新开放,立即对失去政策红利的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提出挑战。2018年底,百年之际……松下创业的见面会,松下负责人Kazuhiro Tsuga做了一个多小时的演讲和圆桌讨论,核心是如何在中国“开疆拓土”。松下在中国的电池产能布局始于2015年底。目前,它在大连有两家工厂,产能接近5GWh。据外媒报道,松下正计划斥资“数亿美元”,在其位于中国的电池工厂部署两条新生产线,这将使其在中国的电池产能增加多达80%。

比亚迪,江淮,宝马,奇瑞,众泰

当松下重启在华扩张时,韩国动力电池企业LG化学和SK也积极响应,加入战局。两个月前,LG化学发布了新的五年计划,预测他们的总收入将从目前的28.2万亿韩元(约240亿美元)增加到59.5万亿韩元(约500亿美元)。最引人注目的是,到2024年汽车动力电池的产销量将增长约5倍,达到31.6万亿韩元(约合267亿美元),这意味着动力电池业务的营收将达到这一水平。

比亚迪,江淮,宝马,奇瑞,众泰

目前,LG化学计划在2020年前再投资1.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2.6亿元)扩大在中国南京的电池生产线,以应对全球对圆柱形电池日益增长的需求。此前,韩国第二大跨国公司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保持在汽车电池行业的领先地位,在第三代电动汽车(续航500公里以上的电动汽车)方面保持压倒性的技术优势。”

比亚迪,江淮,宝马,奇瑞,众泰

目前,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LG化学为大众、吉利、雷诺等品牌的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电池。而与LG化学同为韩国动力电池巨头的SK,其集团会长也在韩国瑞山宣布,将大力扶持集团化学部门SK Innovation,力争将其打造成全球最大的能源企业之一。韩国第三大跨国集团的负责人计划到2022年将SK Innovation电池的年产量从目前的47GWh提高到55GWh。去年8月,SK在江苏常州金坛开发区建设动力电池工厂,产能扩大7.5GWh,同时SK控股以2700亿韩元的价格成为灵宝华新铜箔公司的第二大股东。灵宝华信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生产符合动力电池标准的高精度电解铜箔的企业。SK旨在掌握整个电池产业链。据不完全统计,仅松下、SK、LG化学、三星SDI四家企业过去一年在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的投资就超过500亿元,全球动力电池企业总投资的40%以上是针对中国市场的。毫无疑问,中国市场再次成为日本和韩国动力电池制造商的热门目标,而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是他们登陆中国的最大障碍。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魏告诉Gaspar,随着国家发出鼓励国外动力电池企业投资中国的信号,未来两年中外龙头企业之间的竞争必然加剧。国内竞争对手在动力电池万亿级市场发力,外资虎视眈眈,第二梯队也摩拳擦掌。自从2017年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坐上电池行业“领头羊”的位置后,比亚迪开始明白,仅仅一家企业对动力电池的需求,显然无法与为所有车企提供配套设施的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相比。为了改变动力电池自产自销的局面,比亚迪决定走出“舒适区”,开始进军市场广阔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比亚迪,江淮,宝马,奇瑞,众泰

到2019年年中,比亚迪已经与长安汽车等多家主机厂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十月……st年,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透露,在全面开放的大战略下,比亚迪电池的独立拆分已经提上日程,预计2022年左右进行IPO。此外,到2018年底,比亚迪开始在青海、重庆、湖南宁乡等全国各地新建电池工厂。据了解,按照规划,到2020年,比亚迪动力电池规划年产能可达65GWh。2018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总装机容量为13.37Gwh,这意味着比亚迪计划在两年内将动力电池产量翻近两番。除了比亚迪,中国动力电池前三名的郭萱高科也在逐渐追赶当代安培科技。两年前,郭萱高科调整发展战略后,重心开始转向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以磷酸亚铁锂技术路线为主的郭萱高科开始研发三元锂电池,并先后与BAIC新能源、众泰、奇瑞等新能源乘用车企业达成合作,通过合资、交叉持股等方式不断增加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权重。

比亚迪,江淮,宝马,奇瑞,众泰

截至去年底,郭萱高科已形成13GWh产能,年出货量约5GWh,产能利用率稳定。2018年,郭萱高科正处于三元电池产能建设的高峰期,2019年,三元电池产能经过半年的爬坡期将大幅提升。从客户的角度来看,江淮汽车仍然是郭萱高科乘用车的主要客户。2018年10月,郭萱高科与江淮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同意2019年向江淮供应4GWh动力电池,金额约40亿元。同时,奇瑞、众泰等客户有望在2019年带来更大的业绩增长。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的下降,磷酸亚铁锂性价比优势凸显已成定局,郭萱高科或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此外,包括BIC、亿纬锂能、李绅、AVIC锂电、卫玠动力、万向123、卡耐等在内的一大批公司相继涌现,这些后来者在产能、技术储备、客户开发等方面都在追赶第一梯队。“目前,动力电池领域正在形成双寡头格局。当动力电池的劣质产能被淘汰后,未来两年前十的企业将占据9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他企业有望转型开拓其他市场,如储能基站、大型储能设备、电动工具、智能家电、数字消费等领域。”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魏说。车企“松绑”之外,日韩厂商穷追不舍,还有兄弟和梯队步步紧逼。与此同时,一些汽车制造商也在“火上浇油”。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电池技术是决定一款车型产品力的关键因素。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逐渐下降,能够掌握电池基础的车企无疑将拥有更有效的成本控制和竞争优势。所以很多车企开始自建电池厂。吉利作为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曾经依赖其供应电池作为其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核心,但现在这种情况可能会改变。4个月前,吉利集团旗下吉利科技集团新能源电池研究院签约仪式在浙江嘉兴秀洲区正式举行。该动力电池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拟建设电池R&D中心、电力系统R&D中心、分析测试中心、储能及梯级利用中心、科技项目管理中心、前沿技术开发中心等。预计今年内正式投入运营。吉利汽车此次成立电池R&D中心,旨在掌握动力电池的核心技术。此外,随着……的回归gn capital和国内其他电池企业的逐渐崛起,车企不再专注于一家供应商。6月12日,吉利宣布控股子公司上海华普国润将与LG化学成立合资公司,从事动力电池相关的应用研发、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以提升双方在各自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1.88亿美元,双方以现金出资,持股比例为50:50。

比亚迪,江淮,宝马,奇瑞,众泰

为了更紧密地与中国车企合作,LG化学甚至会“牺牲”自己的生产线和相关技术,转让给吉利,以换取市场份额。除了吉利之外,之前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有着深度合作关系、对公司的繁荣至关重要的德国车企宝马,现在已经在沈阳建立了电池组生产工厂和研发中心,自行设计和组装电池组,还投资2.37亿美元在慕尼黑建立了电池研发中心,希望在未来掌握并进一步完善电池技术。因此,随着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更多的车企正在选择参与动力电池技术的研发,更多的新能源汽车厂商有意提升产业链的主导权。在温床里很难打鼾。在国内外电池厂商纷纷“围剿”、车企纷纷“松绑”的同时,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也面临着产能不足、产业结构单一、成本高企的挑战。"生产能力不足是该公司的竞争劣势之一。"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曾在招股书中表示。虽然这家千亿市值的明星企业一直在扩大产能,但仍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2018年新能源汽车全球销量200万辆,中国销量125万辆,占比62.5%。这一数字今年继续增长。2019年上半年,中国批发新能源乘用车71.4万辆,同比增速41.7%。预计今年销量将达到150万。尽管SAIC、吉利等自主品牌纷纷下单,宝马、通用等海外巨头也纷纷送上告别拥抱,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近30GWh的实际产能仍显不足,车企为了获得稳定的电池供应被迫松绑。与比亚迪拥有整车、储能、信息电子、云轨等业务不同,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只有电池和储能两项业务。随着外资的强势回归和国内动力电池企业的不断增资,受制于高成本和技术单一的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与松下等巨头的竞争中可能并不占优势。

比亚迪,江淮,宝马,奇瑞,众泰

瑞银分析师计算了许多全球动力电池公司的生产成本,如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松下。结果显示,松下21700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的成本为111美元/千瓦时,LG化学为148美元/千瓦时,三星SDI和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成本均超过150美元/千瓦时。曾玉群或许已经预料到,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最终会遭遇危机。他一直强调,企业发展就像跑马拉松,不能休息,总要有目标。目前,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正面临着“围剿”的局面,或者说,这家8岁的“独角兽”企业注定要跨过一道山沟。

标签:比亚迪江淮宝马奇瑞众泰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戴姆勒CEO康林松当选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副主席

据德国汽车周刊报道,戴姆勒集团首席执行官康林松(OlaKllenius)当选为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副主席。协会主席伯恩哈德马特斯(BernhardMattes)上周宣布辞职。

1900/1/1 0:00:00
特斯拉上海工厂再曝内部图:已有Model 3车身下线

据theelectrek报道,社交网站上泄露的图片显示特斯拉上海工厂内已经有Model3下线。这再次引起了公众对特斯拉的关注。

1900/1/1 0:00:00
FF 新任CEO毕福康:贾跃亭真的放手了,FF 会融到钱的

对德国人毕福康Carsten的专访是在这样的欢乐气氛中开始的。这位前宝马汽车i8电动车项目主管三年前从德国慕尼黑来到中国,和另外一位德国汽车高管共同创办了电动车创业公司拜腾。

1900/1/1 0:00:00
动力电池市场:上半年抢装上马 下半年何去何从

63家动力锂电池及相关上市公司(包括锂电池材料和设备企业)半数亏损,令人不安。日前发布的相关企业财报显示,国内动力电池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新的考验。

1900/1/1 0:00:00
北汽旗下BEIJING品牌将于10月15日发布

据北汽新能源官网显示,北汽集团旗下新品牌BEIJING将于10月15日正式发布。

1900/1/1 0:00:00
219亿代价“小吃大”,能否挽救一汽轿车?

9月20日晚间,在深交所问询函的回复中,一汽轿车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受基建拉动,中重卡工程用车的需求将保持较为稳定的高位。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