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氢能今年首次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整个行业越来越受到重视。与此同时,中国的氢和燃料电池产业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离不开政策引导、市场推动和资金支持。在这种形势下,科学合理选择发展路线,统筹协调,创新探索,先行示范,成为当务之急。“目前全球燃料电池汽车已经进入市场示范阶段,预计2020年左右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表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面对汽车工业近百年来最重要的变革,我们也必须在燃料电池上搭上这趟班车,否则将错失成为汽车强国的战略机遇。氢气储存和运输的商业验证不足目前,如何以环保、经济、安全和高效的方式实现氢能源供应已成为业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氢气生产源等供应系统需要改进。根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的研究报告,在制氢方面,我国氢气供应充足,成本下降潜力显著,各地区资源禀赋差异显著。最近工业副产氧气和电解水制氢等氢源可以满足汽车氢能的总需求。在未来,用于剩余电力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电解水制氢和结合CCUS技术的煤制氢可能具有成本优势。在制氢路线和氢能源来源不同的问题上,原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认为,行业在攻关燃料电池的同时,还应重视氢的来源,寻求环保、经济、可靠的制氢路线,落实氢源,使整个产业链成为水和木的来源。各种储氢和运输技术路线不断发展,但商业化验证不足。气态高压储氢和长途拖车运输方式在目前小规模、短距离的储运场景下具有很高的经济性和可行性;低温液体储运在大规模储运场景中具有成本低、运输量大、纯度高、灌装效率高的优势,但仍受到政策、技术、设备等方面的限制。加氢站落地的难点包括技术壁垒高、投资大、审批难、归口管理不明确。相比国内加氢站的发展现状,我国并没有掌握加氢站的成套技术,导致建设成本高,数量落后。截至2019年5月,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累计产销量分别达到4424辆和3973辆。运营的加氢站只有26座,配套基础设施发展相对薄弱。目前,由于政策管理体制和下游市场的诸多问题,制氢行业很难盈利。但随着氢能和燃料电池应用领域的拓展,对氢气的需求越来越大,会带来规模效应;此外,电解水制氢技术和氢气提纯工艺的升级,以及制氢站核心部件的国产化,也能带来一定程度的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东方氢能总经理、东方电气中央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曹建棉指出,随着国产化和全产业链自主创新的加快,燃料电池汽车量产、规模化后,成本优势将逐渐凸显。产业规划需要科学合理。美国、日本、欧盟等主要国家和地区都将燃料电池汽车纳入发展战略进行统筹规划,推进配套设施建设,设立研究开发和示范推广专项,制定各种政策抓住机遇。近年来,我国相关部委积极出台政策,到2020年在特定区域公共服务领域实现5000辆整车级示范应用,建设100座加氢站;到2025年,应用汽车5万辆,建设加氢站300座;到2030年,实现百万辆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应用,建设1000座加氢站。上海制定了燃料电池发展规划,广东、湖北等地建立了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群,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一定规模的示范应用。有了推广电动车的经验,业界对发展燃料电池更加理性。"目前,国内(氢能)示范园区很多,但建设不够科学."曹建棉坦言,氢能产业的发展需要科学研判,因地制宜,加大示范力度,健康稳步推进。工业园区的建设需要满足各种条件,不能盲目开工。同时,氢能产业园的规划同质化比较严重。焦化的投入导致氢和燃料电池行业产能较高,产量也不是特别大。陈清泰表示,企业和一些城市对燃料电池汽车的热情很高,但其产业链很长,很多已经超出了传统汽车产业链的范围。基础设施不能仅靠企业来建设,企业往往无力制定和完善标准和法规。目前,政府和企业有必要共同努力,制定一个更可行的总体计划,并协调他们的进展。比如,加强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突破一些“卡住”的技术和组件,努力解决氢能储运问题,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法规和标准。此外,李要求把安全放在整个氢气产业链的首位,使用安全可靠的技术设备,为氢气生产,储存和运输,燃料补给和利用的整个产业链提供安全保证。行业短板板块正在引起资本市场的关注。国际氢能委员会预测,到2050年,氢能和氢技术相关产业链的市场规模将超过2.5万亿美元。如此诱人的市场自然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目光。今年氢能被列入政府报告,氢能产业链成为投资新“风口”。氢能行业的投资项目不断涌现。国泰君安副总裁朱剑指出,氢能是一个资本密集型和技术驱动型行业,需要大量投资。今年,中国资本市场推出科技创新板,试点注册制,优先支持氢能产业。这将对氢能产业链的发展和投资产生重大影响。诚通基金副总裁唐建洲表示,公司经过大量调研发现,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国外品牌对终端厂商施加销售压力、加氢站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弱点仍然十分突出。“企业能否补齐这些弱项,实现突破,成为我们下一步投资的重点,”他说。根据华软资本管理集团产业基金合伙人孙斌的说法,氢能产业的上游、中游和下游都充满了投资机会,但每个环节都有很高的技术壁垒。氢能产业的发展需要产业和金融双重驱动,充分发挥投资组合的产业链协同和规模优势。虽然工业发展前景看好,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陈清泰指出,燃料电池汽车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协调。虽然很多企业和城市对燃料电池汽车的热情很高,但是其产业链很长,很多已经超出了传统汽车产业链的范围。基础设施不能单靠企业的力量建立,标准和法规的完善和制定更是无以复加……企业的力量。因此,当前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制定更具可行性的整体方案,协调推进。曹建棉表示,虽然各地区已经出台了一些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但尚未在国家层面出台,急需专家和部委进行系统研究。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属于政策出台期,相关顶层设计政策和制度应尽快制定出台。
标签:发现
本周,曝出蔚来正与浙江湖州市洽谈新一轮超50亿元融资,随后,湖州市回应称:已停止与蔚来进一步洽谈50亿元融资事宜。
1900/1/1 0:00:00据外媒报道,电动汽车车主最担心的问题之一就是无法快速、方便地为汽车充电,但是,福特Ford推出了一个综合福特充电解决方案FordChargingSolutions生态系统,
1900/1/1 0:00:00当地时间10月17日上午,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简称:UAW)在底特律召集了全美通用汽车委员会会议,由来自全国各地的总裁和工厂主席组成的委员会通过投票,决定延长通用汽车员工的全国罢工,
1900/1/1 0:00:00华泰、众泰、力帆、猎豹四家车企近日被“破产”传闻所困,虽然四家企业随后纷纷表示传闻不实,但也都承认经营困难。
1900/1/1 0:00:00“在蔚来的融资当中,我们最大的问题是分钱,想投钱的人太多了。我只让他们投很少一部分,我是为了扩大朋友圈。”“没有200个亿,最好别想造车这件事。
1900/1/1 0:00:00近年来,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迅速。据统计,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50万辆,增速同比超过50,在全部汽车销量的占比达到18,保有量接近100万辆,领先于世界水平。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