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内双方还会继续合作,因为毕竟目前谁也离不开谁。然而,美好的旧时光一去不复返了。如果你有什么要说的,就直说吧,事已至此。就像在过去的9月,松下公司的总裁Kazuhiro Tsuga在美国说,“是的,当然。”面对媒体记者和今天的秒速沟通,金河弘毅不会不知道后果。但最后这位“与特斯拉合作的支持者”还是毫不犹豫地说出了三个具有强烈打破意味的词,表示“是否后悔投资特斯拉超级工厂”已经不是问题了。同床异梦,在一起久了就要分开。然而两个巴掌拍不响,“爱恨情仇”的漫长过程十分耐人寻味。既然特斯拉的“独立”翻脸了,早就分开做了。让我们看看他们最近在忙些什么。先看特斯拉。特斯拉一个人吃饭的习惯在业内独树一帜。“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简直就是特斯拉的写照。这连底特律三巨头都不齿。所以在电池这件事上,特斯拉已经在做单干的准备了。据外媒报道,特斯拉近日收购了加拿大知名电池设备制造商希巴尔系统公司(Hibar Systems),希巴尔于2003年在中国成立了子公司,其中国市场业务占其全球业务总量的50%以上。这次“秘密”收购的时间在今年7月至10月之间。这项收购还涉及到另一项协议,即特斯拉与位于达尔霍的豪西耶大学的物理学家、锂离子电池全球专家杰夫·达恩(Jeff Dahn)签署了一项为期五年的研究协议。Dahn的工作也被认为是特斯拉扩大自主电池产能、提高产能的关键。今年4月,马斯克宣布特斯拉正在开发一种“百万英里电池”,并有可能在明年推出。这句话最初被其他行业的人嘲讽。但就在9月,Dahn Lab的电池研究团队公布的文件描述了马斯克梦想中的电池,如何实现,并申请了专利。事情似乎真的有可能,因为对于马斯克这个疯子来说,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此外,今年5月,特斯拉斥资2.35亿美元收购了动力电池技术公司Maxwell。特斯拉为什么要收购这家公司?答案在于它的干电极技术,可以将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到300Wh/kg以上,未来还可能进一步提高到500Wh/kg。同时,麦克斯韦声称,经过1500次充放电循环后,电池仍保持90%的容量。随后,在6月,5名特斯拉员工向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透露,特斯拉已经建立了一个秘密实验室,用于研发电池生产技术。不仅如此,特斯拉的触角已经伸向了行业上游:2018年2月,特斯拉与智利锂矿巨头SQM就锂电池原材料投资进行了谈判。5月,特斯拉与澳大利亚基德曼资源公司(Kidman Resources)达成了为期三年的电池原材料供应协议。9月,特斯拉与亿丰锂业签署合作协议,将在2018年至2020年向特斯拉提供锂电池的重要原料氢氧化锂(LiOH)。特斯拉在“自研”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仅原材料上游,核心技术,特斯拉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比如全自动驾驶芯片FSD已经量产(三星代工)。单价5.6万元的芯片,经过国内人士分析,可以说是原供应商英伟达的N倍以上的计算能力。对于英威达来说,这无异于失去了一个巨大的客户。那么,这对松下有什么影响呢?特斯拉近日宣布,特斯拉上海第三座超级工厂将于今年年底正式量产,该工厂生产的Model 3将使用从LG化学购买的动力电池(非独家购买协议),后期也将使用。Y型和其他型号。这意味着松下将不会参与特斯拉的中国事务。因为松下暂停了对特斯拉在建的第三座超级工厂的投资。特斯拉的“独行侠”风格,加上马斯克的“独狼”风格,让传统风格明显的松下明显难以忍受。连美国《商业周刊》都说,“松下的错误是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从蜜月到抱怨特斯拉的f……对于昆特的行动,松下也没有闲着。4月11日消息,据日经新闻报道,由于“财务问题”,松下已经冻结了特斯拉超级工厂Gigafactory 1的扩建计划。同时还有上海第三家超级工厂的投资。该工厂的建设耗资约45亿美元。原来,去年10月,松下表示将进一步投资900-13.5亿美元。双方原计划在2019年将Gigafactory 1的产能提高50%。该计划的宣布被搁置,特斯拉工厂带来的巨额亏损是松下停产背后的主要原因。消息公开后,特斯拉股价在美股盘前迅速下跌5%。事实上,在财报发布一个月后,松下就表示今年营业利润将出现8年来的首次下滑,其特斯拉汽车电池业务在截至今年3月的财年中营业亏损超过200亿日元,高于去年同期。此外,由于特斯拉Model 3量产的延迟,松下的损失扩大了。因为松下发现跟着泰斯拉简直就是一个“巨坑”。特斯拉15年亏损400亿(50亿美元)。这不是吹牛。这只能和四年亏损57亿美元的蔚来相提并论。马斯克也很粗鲁。几天后,他在推特上指责松下电池生产速度缓慢。产能只达到了24GWh/年,没有达到所说的35GWh,限制了Model 3的产能,所以特斯拉只能选择其他供应商的电池来生产其Powerwall/Powerpack产品。随后津贺宏回应道,“由于这家工厂由特斯拉管理运营,松下在试图提高效率方面的自由度有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说到底,原本美好的进退都变成了说不出的痛。十年前的2009年7月,特斯拉与松下进行了初步接触,并签署了供应协议,这也拉开了双方合作的序幕。十年后,我真的应了那句“我们会分开很久”。从相互支持到相互指责,松下和特斯拉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所以,还是自己人。今年1月,松下与日本丰田汽车签约,共同组建一家新的合资公司,开展混合动力车方形电池业务。合资公司位于Primearth EV Energy(静冈县湖西市)。事实上,丰田和松下在2017年12月宣布了他们在车载电池项目上的合作,并一直在推动具体实施的磋商。这一次,松下将把位于兵库县嘉熙市和中国大连的工厂搬进新公司。与此同时,计划于2020年3月底前投产的兵库县周本、德岛县松町和兵库县Hikiji的工厂将只移交给电池生产线。9月,外媒报道称,丰田今年在中国推出的新款卡罗拉和莱文灵插电式车型使用了松下的圆柱形电池。而且丰田已经订购了5万套圆柱形锂离子电池。这些电池与松下为特斯拉生产的电池大小相同。由于订单增加,松下预计大阪Suminoe工厂的汽车电池生产线将满负荷运转。在股权比例结构方面,丰田将持有合资公司51%的股份,而松下将持有49%。该合资公司将在2025年前正式量产EV电池,除了丰田的子公司大发,生产的EV电池也可能供应给与丰田合作开发EV基础技术的马自达和斯巴鲁。去年刚刚迎来百年华诞的松下,曾构想过“更美好的生活,更美好的世界”的愿景,但因为特斯拉,这个愿景在降价谈判中变得不那么美好了。所以,在百年创业纪念会的主题演讲中,铁贺一宏弘毅报告称,所有发布未来产品的成功案例都来自中国市场,根本没有提到特斯拉。要知道,2018财年,松下在中国的营收约占12%,同比增长1%,目前仅次于日本的47%和美国的17%。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对松下的印象……依然是家电和数码产品公司。但事实上,车载业务确实是松下未来在中国乃至全球业务的核心。根据计划,其收入将从2020年的140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200亿元。而且在中国,松下的车载业务已经涵盖了汽车新能源、驾驶辅助系统、车载信息娱乐系统、ECU等多个方面,从零部件到综合解决方案。2012年从松下的巨大损失中接任总裁一职的津贺宏并非无能。在松下内部组织结构的变革中,他敢于大规模裁员。“公司总部7000人果断裁至130人。”除了大规模裁员,他还取消了员工终身雇佣制,降低了董事会成员的工资。有“日本武士CEO”之称的津贺宏,通过非常规手段开始了长达6年多的转型战略。“一开始,松下有48个事业部,到2018年4月,已经整合为37个。从数字上看是减少了,但实际上是有增有减。比如锂离子电池业务,原来是一个事业部,后来扩展为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三个事业部。”在他的领导下,松下成功扭转了之前巨额亏损的局面。但是,这样的强人在马斯克面前也是苦不堪言的。事实上,谈到泰斯拉和松下之间的矛盾,这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此前,由于两个关键人物做了大量的衔接工作。然而,就在2017年第一批量产Model 3交付仪式几天后,在松下工作了11年的特斯拉电池技术总监Kurt Kelty离职了。松下常务副总裁山田义彦也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退休,给铁贺宏留下了另一个得力助手。山田义彦曾表示,“我们非常自豪能成为特斯拉的战略合作伙伴。”现在,吹着风说这个。或许正是这些关键人物的离职,以及后来特斯拉其他多位高管的离职,使得两家公司的隔阂越来越难以消除。我不能回去。津贺宏感到非常“难过”,也很后悔,但不能否认“投资特斯拉是当时最合理、最明智的选择。”其他松下高管就没有这么开明了,他们说他们和特斯拉没有未来。熟悉日企风格的人应该知道,日企是不愿意改变产品价格的。因为我们要维持一个相对合理的利润,所以对内对外都要跟对方解释清楚。比如著名的冰淇淋涨了100日元,大家都听说过董事长和全体员工向媒体鞠躬道歉。然而,这一切对马斯克都没有影响。他的思维方式很极端。对于金河弘毅来说,马斯克就像一个优秀的销售顾问,用各种方式要求松下降低电池价格,直接给金河弘毅打电话、发邮件、发短信。所以兔子着急的时候会咬人。“马斯克一再要求降价。有一次我告诉他,我们会考虑从超级工厂撤出我所有的人员和设施作为回应。”Tsuga Hiroshi表示,“与特斯拉的谈判就是这样进行的。”原本铁贺一宏计划在9月与马斯克会面,但他在最后一刻取消了行程。不过,在给马斯克的邮件中,他还是加上了“希望能很快见到你。”这对“久别的朋友”短时间内还会继续合作,因为毕竟目前谁也离不开谁。然而,美好的旧时光一去不复返了。短期内双方还会继续合作,因为毕竟目前谁也离不开谁。然而,美好的旧时光一去不复返了。如果你有什么要说的,就直说吧,事已至此。就像在过去的9月,松下公司的总裁Kazuhiro Tsuga在美国说,“是的,当然。”面对媒体记者和今天的秒速沟通,金河弘毅不会不知道后果。但最后这位“与特斯拉合作的支持者”还是毫不犹豫地说出了三个具有强烈打破意味的词,表示“是否后悔投资特斯拉超级工厂”已经不是问题了。奇怪的同床异梦,如果我们在一起……很久以后,我们会分开。然而两个巴掌拍不响,“爱恨情仇”的漫长过程十分耐人寻味。既然特斯拉的“独立”翻脸了,早就分开做了。让我们看看他们最近在忙些什么。先看特斯拉。特斯拉一个人吃饭的习惯在业内独树一帜。“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简直就是特斯拉的写照。这连底特律三巨头都不齿。所以在电池这件事上,特斯拉已经在做单干的准备了。据外媒报道,特斯拉近日收购了加拿大知名电池设备制造商希巴尔系统公司(Hibar Systems),希巴尔于2003年在中国成立了子公司,其中国市场业务占其全球业务总量的50%以上。这次“秘密”收购的时间在今年7月至10月之间。这项收购还涉及到另一项协议,即特斯拉与位于达尔霍的豪西耶大学的物理学家、锂离子电池全球专家杰夫·达恩(Jeff Dahn)签署了一项为期五年的研究协议。Dahn的工作也被认为是特斯拉扩大自主电池产能、提高产能的关键。今年4月,马斯克宣布特斯拉正在开发一种“百万英里电池”,并有可能在明年推出。这句话最初被其他行业的人嘲讽。但就在9月,Dahn Lab的电池研究团队公布的文件描述了马斯克梦想中的电池,如何实现,并申请了专利。事情似乎真的有可能,因为对于马斯克这个疯子来说,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此外,今年5月,特斯拉斥资2.35亿美元收购了动力电池技术公司Maxwell。特斯拉为什么要收购这家公司?答案在于它的干电极技术,可以将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到300Wh/kg以上,未来还可能进一步提高到500Wh/kg。同时,麦克斯韦声称,经过1500次充放电循环后,电池仍保持90%的容量。随后,在6月,5名特斯拉员工向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透露,特斯拉已经建立了一个秘密实验室,用于研发电池生产技术。不仅如此,特斯拉的触角已经伸向了行业上游:2018年2月,特斯拉与智利锂矿巨头SQM就锂电池原材料投资进行了谈判。5月,特斯拉与澳大利亚基德曼资源公司(Kidman Resources)达成了为期三年的电池原材料供应协议。9月,特斯拉与亿丰锂业签署合作协议,将在2018年至2020年向特斯拉提供锂电池的重要原料氢氧化锂(LiOH)。特斯拉在“自研”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仅原材料上游,核心技术,特斯拉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比如全自动驾驶芯片FSD已经量产(三星代工)。单价5.6万元的芯片,经过国内人士分析,可以说是原供应商英伟达的N倍以上的计算能力。对于英威达来说,这无异于失去了一个巨大的客户。那么,这对松下有什么影响呢?特斯拉近日宣布,特斯拉上海第三座超级工厂将于今年年底正式量产,该工厂生产的Model 3将使用从LG化学购买的动力电池(非独家购买协议),后期也将使用。Y型和其他型号。这意味着松下将不会参与特斯拉的中国事务。因为松下暂停了对特斯拉在建的第三座超级工厂的投资。特斯拉的“独行侠”风格,加上马斯克的“独狼”风格,让传统风格明显的松下明显难以忍受。连美国《商业周刊》都说,“松下的错误是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从度蜜月到抱怨特斯拉的频繁动作,松下也没闲着。4月11日消息,据日经新闻报道,由于“财务问题”,松下已经冻结了特斯拉超级工厂Gigafactory 1的扩建计划。同时还有上海第三家超级工厂的投资。该工厂的建设耗资约45亿美元。原来,去年10月,松下表示将进一步投资900-13.5亿美元。双方原计划在2019年将Gigafactory 1的产能提高50%。该计划的宣布被搁置,特斯拉工厂带来的巨额亏损是松下停产背后的主要原因。消息公开后,特斯拉的股价在此之前迅速下跌了5%……美国股票市场。事实上,在财报发布一个月后,松下就表示今年营业利润将出现8年来的首次下滑,其特斯拉汽车电池业务在截至今年3月的财年中营业亏损超过200亿日元,高于去年同期。此外,由于特斯拉Model 3量产的延迟,松下的损失扩大了。因为松下发现跟着泰斯拉简直就是一个“巨坑”。特斯拉15年亏损400亿(50亿美元)。这不是吹牛。这只能和四年亏损57亿美元的蔚来相提并论。马斯克也很粗鲁。几天后,他在推特上指责松下电池生产速度缓慢。产能只达到了24GWh/年,没有达到所说的35GWh,限制了Model 3的产能,所以特斯拉只能选择其他供应商的电池来生产其Powerwall/Powerpack产品。随后津贺宏回应道,“由于这家工厂由特斯拉管理运营,松下在试图提高效率方面的自由度有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说到底,原本美好的进退都变成了说不出的痛。十年前的2009年7月,特斯拉与松下进行了初步接触,并签署了供应协议,这也拉开了双方合作的序幕。十年后,我真的应了那句“我们会分开很久”。从相互支持到相互指责,松下和特斯拉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所以,还是自己人。今年1月,松下与日本丰田汽车签约,共同组建一家新的合资公司,开展混合动力车方形电池业务。合资公司位于Primearth EV Energy(静冈县湖西市)。事实上,丰田和松下在2017年12月宣布了他们在车载电池项目上的合作,并一直在推动具体实施的磋商。这一次,松下将把位于兵库县嘉熙市和中国大连的工厂搬进新公司。与此同时,计划于2020年3月底前投产的兵库县周本、德岛县松町和兵库县Hikiji的工厂将只移交给电池生产线。9月,外媒报道称,丰田今年在中国推出的新款卡罗拉和莱文灵插电式车型使用了松下的圆柱形电池。而且丰田已经订购了5万套圆柱形锂离子电池。这些电池与松下为特斯拉生产的电池大小相同。由于订单增加,松下预计大阪Suminoe工厂的汽车电池生产线将满负荷运转。在股权比例结构方面,丰田将持有合资公司51%的股份,而松下将持有49%。该合资公司将在2025年前正式量产EV电池,除了丰田的子公司大发,生产的EV电池也可能供应给与丰田合作开发EV基础技术的马自达和斯巴鲁。去年刚刚迎来百年华诞的松下,曾构想过“更美好的生活,更美好的世界”的愿景,但因为特斯拉,这个愿景在降价谈判中变得不那么美好了。所以,在百年创业纪念会的主题演讲中,铁贺一宏弘毅报告称,所有发布未来产品的成功案例都来自中国市场,根本没有提到特斯拉。要知道,2018财年,松下在中国的营收约占12%,同比增长1%,目前仅次于日本的47%和美国的17%。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松下的印象仍然是一家家电和数码产品公司。但事实上,车载业务确实是松下未来在中国乃至全球业务的核心。根据计划,其收入将从2020年的140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200亿元。而且在中国,松下的车载业务已经涵盖了汽车新能源、驾驶辅助系统、车载信息娱乐系统、ECU等多个方面,从零部件到综合解决方案。2012年从松下的巨大损失中接任总裁一职的津贺宏并非无能。在松下内部组织结构的变革中,他敢于大规模裁员。“7000人的公司总部就在这里……vely削减到130人。“除了大规模裁员,他还取消了员工终身雇佣制,降低了董事会成员的工资。有“日本武士CEO”之称的津贺宏,通过非常规手段,开始了长达6年多的转型战略。”松下一开始有48个事业部,到2018年4月整合成37个。从数字上看是减少了,但实际上是有增有减。比如锂离子电池业务,原来是一个事业部,后来扩展为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三个事业部。“在他的领导下,松下成功扭转了之前巨额亏损的局面。但是,这样的强人在马斯克面前也是苦不堪言的。事实上,谈到泰斯拉和松下之间的矛盾,这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此前,由于两个关键人物做了大量的衔接工作。然而,就在2017年第一批量产Model 3交付仪式几天后,在松下工作了11年的特斯拉电池技术总监Kurt Kelty离职了。松下常务副总裁山田义彦也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退休,给铁贺宏留下了另一个得力助手。山田义彦曾表示,“我们非常自豪能成为特斯拉的战略合作伙伴。“现在,吹着风说这个。或许正是这些关键人物的离职,以及后来特斯拉其他多位高管的离职,使得两家公司的隔阂越来越难以消除。我不能回去。津贺宏感到很“难过”,也很后悔,但不能否认“投资特斯拉是当时最合理、最明智的选择。”其他松下高管就没有这么开明了,他们表示自己与特斯拉没有未来。熟悉日企风格的人应该知道,日企是不愿意改变产品价格的。因为我们要维持一个相对合理的利润,所以对内对外都要跟对方解释清楚。比如著名的冰淇淋涨了100日元,大家都听说过董事长和全体员工向媒体鞠躬道歉。然而,这一切对马斯克都没有影响。他的思维方式很极端。对于金河弘毅来说,马斯克就像一个优秀的销售顾问,用各种方式要求松下降低电池价格,直接给金河弘毅打电话、发邮件、发短信。所以兔子一着急就会咬人。”马斯克多次要求降价。有一次我告诉他,我们会考虑从超级工厂撤走我所有的人员和设施作为回应。铁贺宏说,“与特斯拉的谈判就是这样进行的。“原本铁贺一宏计划在9月与马斯克会面,但他在最后一刻取消了行程。不过,在给马斯克的邮件中,他还是补充了“希望能很快见到你。“这对“久别的朋友”短时间内还会继续合作,因为毕竟目前谁也离不开谁。然而,美好的旧时光一去不复返了。
《CHC2019中国(国际)氢能创新与发展大会暨展览会》将于2019年12月19日20日在杭州召开。本次大会致力于氢能全产业链,聚焦燃料电池电池技术与应用、绿色制氢与储能产业。
1900/1/1 0:00:00从7月全球电动汽车销量首次下滑到不久前戴森退出造车,无疑折射出了行业对电动汽车的隐忧:盈利模式不明,多数初创企业面临淘汰,进入汽车行业的壁垒仍然很高。
1900/1/1 0:00:002015年6月12日,汽车之家的办公区,空气中充斥着一股怪异的情绪。CEO秦致发表内部信表示,挂着“创始人”和“总裁”头衔的李想将离岗,以董事和股东身份,参与公司发展。
1900/1/1 0:00:00随着特斯拉上海工厂投产时点临近,作为动力电池上游原料的碳酸二甲酯价格也开始连续上涨。
1900/1/1 0:00:00据外媒报道,特斯拉申请电池组设计专利,即电池组的冷却系统使用金属板散热。打破以往袋式电池组,特斯拉率先使用由很多个小圆柱形电池组成电池组。
1900/1/1 0:00:00当新能源汽车市场反常的出现三连降时候,很多人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信心有点动摇,不过在车企看来,这似乎不是一个问题。“汽车产业是一个长周期行业,三个月时间还很短,不构成趋势”。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