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范围内,乘用车自动驾驶领域,股权投资、合资、联盟等“车企+X”的合作模式成为主流。所谓“车企+X”,“X”指的是创业公司,科技公司,Tier1,甚至另一家车企。“车企+X”的最新案例是现代汽车集团和Tier 1 Amber Aptiv成立了一家50: 50的自动驾驶合资公司。然而之后发生的两件事,让业界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这是“车企+X”的模式,是两个合伙人是陌生的同床异梦还是整件事?第一件事:现代与初创公司Pony和打车平台Via合作,在美国推出RoboTaxi服务BotRide。此次合作的背景是,在现代与Aptiv成立合资公司后,现代还与有俄罗斯谷歌之称的Yandex在自动驾驶领域展开合作。战略合作;第二件事:大众宣布拆分新的自动驾驶子公司——大众Autonomy(简称VWAT)。这次拆分的背景是,7月,大众汽车向福特Argo投资26亿美元,将一家名为自动智能驾驶(AID)的公司作为交易筹码之一,价格为16亿美元。无论是大众对福特Argo的投资,还是现代与Aptiv的合资,都是“车企+X”模式的典型案例,但又出现了新的动作。还有消息称,另一个经典案例——“戴姆勒+宝马”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可能会土崩瓦解。这就让人不得不思考,在“车企+X”的模式中,车企都是渣男吗?其实对于“X”来说,也有类似的情况——way mo和不同的车企合作,创业公司Pony也和不同的车企合作。要看各自合作领域的范围和新动作背后的原因,从而判断谁是人渣谁不是人渣!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大众的行为。在7月份与Argo达成的协议中,交易对价为70亿美元,大众出资26亿美元,其中包括10亿美元现金。总部位于慕尼黑的大众子公司AID的定价为16亿美元,它被用作合并后Argo的欧洲分公司。10月底,大众宣布成立新的独立自动驾驶子公司VWAT,分别位于慕尼黑和沃尔夫斯堡,并计划2020年在硅谷成立子公司,2021年在中国成立子公司。值得注意的是,VWAT的总部之一也在慕尼黑,慕尼黑是Argo欧洲分公司的所在地,而2020年成立的子公司所在地硅谷是Argo的总部所在地。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同一领域不同公司之间会有竞争吗?应该很难避免。2017年12月,本田与中国AI四小龙之一的商汤科技共同宣布,将联合开发L4级自动驾驶技术。为此,商汤还远赴日本设立了智能汽车技术基地,并建设了名为“AI自动驾驶公园”的试验场。然而,2018年10月,本田宣布向通用Cruise投资高达27.5亿美元,共同开发下一代自动驾驶汽车。本田的行为可以认为是在中美单独布局,但这是符合逻辑的。让我们来看看现代的行动。首先,我们与Yandex合作,Yandex在俄罗斯被称为谷歌。9月底,现代和Aptiv宣布成立自动驾驶合资公司,股比50: 50,估值40亿美元。其中Aptiv以20亿美元的价格投资了其自动驾驶技术、知识产权以及约700名员工。现代汽车集团的子公司现代汽车和现代摩比斯的汽车工程服务、R&D资源和知识产权作价4亿美元,外加16亿美元现金。10月底,现代与初创公司Pony和Via宣布在美国推出RoboTaxi服务BotRide,但并未涉及股权合作。值得关注的是,Aptiv的主要核心技术和运营经验都在美国。在拉斯维加斯,Aptiv和在线汽车平台Lyft推出了一个由100辆车组成的RoboTaxi服务车队,配备了安全官员。为什么现代不与Aptiv合作推广RoboTaxi服务,而是选择Pony?从合作的深度来看,现代与Aptiv的合作比其与Pony的合作要深得多,因为团队已经整合,真金白银投入了16亿美元。如果现代和小马的合作在中国,可能更符合逻辑。毕竟Aptiv虽然建立了中国自动驾驶中心,但是随着魏的离职和中美关系的影响,Aptiv在中国的能力应该不如Pony。对比一下大众和现代的“渣”行动。对于大众汽车来说,它投资了Argo,但没有获得控制权。在官方的描述中,Argo将大众和福特视为独立客户。在可能决定生死的自动驾驶领域,大众没有控制权,所以会独立成立自动驾驶子公司VWAT。对于现代来说,这种情况似乎并不存在。首先,Aptiv不是整车厂,而是Tier 1,和车企有天然的合作关系。其次,双方的股比是50: 50,但由于现代处于下游,是合资公司变现的唯一渠道,会有更多的话语权。理想化的思考现代和小马的合作,可能是为在中国的合作做准备。但是,对于小马来说,这样的合作有益吗?还是有缺点?优点还是缺点?对于02"X的初创企业、科技公司或者车企,也有与不同车企合作的动作。但是有些合作是合理的,有些合作会显得有点“渣”,而这种“渣”可能会对公司造成负面影响。小马作为一家自动驾驶领域的初创公司,如前所述,在官方宣传中,小马是中国第一家估值17亿美元的自动驾驶初创公司,但这个估值只融了昆仑万伟的5000万美元。最近几个月,小马已经宣布与丰田、广汽新能源、现代合作。小马和all的合作……ar公司不涉及任何股权或投资或合资模式,可以认为是没有正式结婚,所以不是“渣”。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小马奔腾正在融资。在其官方介绍中,与丰田的合作是探索性的,与广汽新能源的合作是战略性的,更多的是松散的合作。与现代的合作目标明确,力推RoboTaxi服务BotRide。与其他初创企业和车企合作,比如Cruise和Argo分别被通用和福特收购,优步ATG被丰田投资,WeRide被日产-雷诺-三菱联盟投资。说到这个联盟,就不得不提它与Waymo的合作。Waymo与日产和雷诺的合作是分别在日本大陆和法国大陆设立合资公司,合作不涉及中国地区。相比其他“渣渣”车企,日产-雷诺-三菱联盟一心一意,采取区域合作,这是顺理成章的,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必然有区域特色。当然,Waymo不仅与日产-雷诺合作,还与菲亚特-克莱斯勒(FCA)和捷豹-路虎合作。值得一提的是,FCA刚刚与PSA达成50: 50的合并。不知道合并后的新公司会不会和Waymo在自动驾驶领域合作。细数“车企+X”模式,包括通用-小马--克鲁斯、优步ATG-软银-丰田-电装、大众-福特Argo、戴姆勒-宝马、Waymo-FCA、Waymo-日产-雷诺-三菱、Waymo-捷豹-路虎、WeRide-日产-雷诺-三菱。在这些合作中,大众汽车成立了全新的自动驾驶子公司VWAT。现代和本田与不同的公司合作。车企方面,一些新的合作让人觉得三心二意,是个“渣”人;在创业方面,一些合作也是同样的性质。对于初创公司来说,可能会因为客户太多而死掉,尤其是服务车公司。找到最合适的才是最重要的,不一定是好事。毕竟服务能力有限。对于车企来说,三心二意的后备计划最终可能会失败。自动驾驶要调动的资源太多,不能全进的行为可能会失败。在全球范围内,乘用车自动驾驶领域,股权投资、合资、联盟等“车企+X”的合作模式成为主流。所谓“车企+X”,“X”指的是创业公司,科技公司,Tier1,甚至另一家车企。“车企+X”的最新案例是现代汽车集团和Tier 1 Amber Aptiv成立了一家50: 50的自动驾驶合资公司。然而之后发生的两件事,让业界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这是“车企+X”的模式,是两个合伙人是陌生的同床异梦还是整件事?第一件事:现代与初创公司Pony和打车平台Via合作,在美国推出RoboTaxi服务BotRide。此次合作的背景是,在现代与Aptiv成立合资公司后,现代还与有俄罗斯谷歌之称的Yandex在自动驾驶领域展开合作。战略合作;第二件事:大众宣布拆分新的自动驾驶子公司——大众Autonomy(简称VWAT)。这次拆分的背景是,7月,大众汽车向福特Argo投资26亿美元,将一家名为自动智能驾驶(AID)的公司作为交易筹码之一,价格为16亿美元。无论是大众对福特Argo的投资,还是现代与Aptiv的合资,都是“车企+X”模式的典型案例,但又出现了新的动作。还有消息称,另一个经典案例——“戴姆勒+宝马”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可能会土崩瓦解。这就让人不得不思考,在“车企+X”的模式中,车企都是渣男吗?其实对于“X”来说,也有类似的情况——way mo和不同的车企合作,创业公司Pony也和不同的车企合作。要看各自合作领域的范围和新动作背后的原因,从而判断谁是人渣谁不是人渣!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大众的行为。在7月份与Argo达成的协议中,交易对价为70亿美元,大众出资26亿美元,其中包括10亿美元现金。总部位于慕尼黑的大众子公司AID的定价为16亿美元,它被用作合并后Argo的欧洲分公司。10月底,大众宣布成立新的独立自动驾驶子公司VWAT,分别位于慕尼黑和沃尔夫斯堡,并计划2020年在硅谷成立子公司,2021年在中国成立子公司。值得注意的是,VWAT的总部之一也在慕尼黑,慕尼黑是Argo欧洲分公司的所在地,而2020年成立的子公司所在地硅谷是Argo的总部所在地。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同一领域不同公司之间会有竞争吗?应该很难避免。2017年12月,本田与中国AI四小龙之一的商汤科技共同宣布,将联合开发L4级自动驾驶技术。为此,商汤还远赴日本设立了智能汽车技术基地,并建设了名为“AI自动驾驶公园”的试验场。然而,2018年10月,本田宣布向通用Cruise投资高达27.5亿美元,共同开发下一代自动驾驶汽车。本田的行为可以认为是在中美单独布局,但这是符合逻辑的。让我们来看看现代的行动。首先,我们与Yandex合作,Yandex在俄罗斯被称为谷歌。9月底,现代和Aptiv宣布成立自动驾驶合资公司,股比50: 50,估值40亿美元。其中Aptiv以20亿美元的价格投资了其自动驾驶技术、知识产权以及约700名员工。现代汽车集团的子公司现代汽车和现代摩比斯的汽车工程服务、R&D资源和知识产权作价4亿美元,外加16亿美元现金。10月底,现代与初创公司Pony和Via宣布在美国推出RoboTaxi服务BotRide,但并未涉及股权合作。值得关注的是,Aptiv的主要核心技术和运营经验都在美国。在拉斯维加斯,Aptiv和在线汽车平台Lyft推出了一个由100辆车组成的RoboTaxi服务车队,配备了安全官员。为什么现代不与Aptiv合作推广RoboTaxi服务,而是选择Pony?从合作的深度来看,现代与Aptiv的合作比其与Pony的合作要深得多,因为团队已经整合,真金白银投入了16亿美元。如果现代和小马的合作在中国,可能更符合逻辑。毕竟Aptiv虽然建立了中国自动驾驶中心,但是随着魏的离职和中美关系的影响,Aptiv在中国的能力应该不如Pony。对比一下大众和现代的“渣”行动。对于大众汽车来说,它投资了Argo,但没有获得控制权。在官方的描述中,Argo将大众和福特视为独立客户。在可能决定生死的自动驾驶领域,大众没有控制权,所以会独立成立自动驾驶子公司VWAT。对于现代来说,这种情况似乎并不存在。首先,Aptiv不是整车厂,而是Tier 1,和车企有天然的合作关系。其次,双方的股比是50: 50,但由于现代处于下游,是合资公司变现的唯一渠道,会有更多的话语权。理想化的思考现代和小马的合作,可能是为在中国的合作做准备。但是,对于小马来说,这样的合作有益吗?还是有缺点?优点还是缺点?对于02"X的初创企业、科技公司或者车企,也有与不同车企合作的动作。但是有些合作是合理的,有些合作会显得有点“渣”,而这种“渣”可能会对公司造成负面影响。小马作为一家自动驾驶领域的初创公司,如前所述,在官方宣传中,小马是中国第一家估值17亿美元的自动驾驶初创公司,但这个估值只融了昆仑万伟的5000万美元。最近几个月,小马已经宣布与丰田、广汽新能源、现代合作。小马和all的合作……ar公司不涉及任何股权或投资或合资模式,可以认为是没有正式结婚,所以不是“渣”。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小马奔腾正在融资。在其官方介绍中,与丰田的合作是探索性的,与广汽新能源的合作是战略性的,更多的是松散的合作。与现代的合作目标明确,力推RoboTaxi服务BotRide。与其他初创企业和车企合作,比如Cruise和Argo分别被通用和福特收购,优步ATG被丰田投资,WeRide被日产-雷诺-三菱联盟投资。说到这个联盟,就不得不提它与Waymo的合作。Waymo与日产和雷诺的合作是分别在日本大陆和法国大陆设立合资公司,合作不涉及中国地区。相比其他“渣渣”车企,日产-雷诺-三菱联盟一心一意,采取区域合作,这是顺理成章的,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必然有区域特色。当然,Waymo不仅与日产-雷诺合作,还与菲亚特-克莱斯勒(FCA)和捷豹-路虎合作。值得一提的是,FCA刚刚与PSA达成50: 50的合并。不知道合并后的新公司会不会和Waymo在自动驾驶领域合作。细数“车企+X”模式,包括通用-小马--克鲁斯、优步-ATG-软银-丰田-电装、大众-福特Argo、戴姆勒-宝马、Waymo-FCA、Waymo-日产-雷诺-三菱、Waymo-捷豹-路虎、WeRide-日产-雷诺-三菱。在这些合作中,大众汽车成立了全新的自动驾驶子公司VWAT。现代和本田与不同的公司合作。车企方面,一些新的合作让人觉得三心二意,是个“渣”人;在创业方面,一些合作也是同样的性质。对于初创公司来说,可能会因为客户太多而死掉,尤其是服务车公司。找到最合适的才是最重要的,不一定是好事。毕竟服务能力有限。对于车企来说,三心二意的后备计划最终可能会失败。自动驾驶要调动的资源太多,不能全进的行为可能会失败。
标签:丰田
本文要点:1、特斯拉在使用模仿学习训练神经网络,以求复制人类的驾驶习惯,并且能在60万辆车上大规模部署模仿学习,这绝对能使特斯拉在行业内一骑绝尘;
1900/1/1 0:00:00据外媒报道,半导体制造商罗姆(ROHM)宣布开发了BA8290xYxxxCSeries系列接地检测比较器。
1900/1/1 0:00:00在全球范围内,乘用车自动驾驶领域,“车企X”的股权投资、合资、联盟等合作模式,已经成为了主流。所谓的“车企X”,“X”指的是初创公司、科技公司、Tier1,甚至是另一个车企。
1900/1/1 0:00:00编者按:12月16日,第十届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GNEV10)将在这个初冬,在北京再次与您相聚。这次我们的主题是“重新定义汽车:伟大的船长”。
1900/1/1 0:00:00据外媒报道,加拿大滑铁卢大学(theUniversityofWaterloo)的工程师已经研发出一种决策和运动规划技术,在自动驾驶汽车无可避免地发生碰撞事故时,
1900/1/1 0:00:00锂电池是近代历史上伟大的创新技术,它让“电”拥有了一个可移动的载体,并直接影响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