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来了,猪也能飞”,那么现在“风”走了,“猪”的命运如何?纵观汽车市场,无论是汽车企业还是动力电池企业,为了维持利润而“联姻”和“调整业务板块”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不景气的环境背后,除了反映动力电池领域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多变的车市下实现自救。一定要靠一个“令人窒息”的梦吗?车市“窒息”的背后,“抢食者”LG其实是更多供应商的“稀薄氧气”。今年5月,工信部正式发文,明确从今年6月21日起,废止《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和条件》,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将直接面对国外动力电池品牌的竞争。新能源汽车最后一层保护网被暴力撕开,动力电池领域开始了一场“抢食”游戏。作为老牌电池厂商,LG这次重返中国动力电池战场,正以比以往更强更广的势头频频出拳中国市场。早在2018年7月,LG投资20亿美元建设产能32GWh的动力电池工厂,并落户南京;今年6月,吉利汽车成立合资公司,年产10GWh动力电池;8月,国内锂电池龙头天齐锂业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TLK与LG化学签署长期供货协议,TLK在2020-2022年期间向LG化学销售氢氧化锂;9月,LG宣布向特斯拉上海工厂供货。
不仅如此,今年年初,LG化学宣布将在2020年前投资约1.2万亿韩元扩建南京电池生产线。根据LG的计划,16个动力电池、3个储能电池和4个小型电池将被建成23条动力电池电芯生产线。全部项目投产后,LG化学动力电池年产能将达到32GWh。目前LG在新港的工厂已经具备量产能力,在南京滨江的第二家工厂也即将投产。从LG强大的组合拳来看,其动力电池在中国的布局已经初具规模,庞大的中国市场成为LG心目中的“风水宝地”。作为一个合格的“抢食者”,LG的实力不容小觑。在成本方面,LG化学的成本为148美元/千瓦时,而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成本超过150美元/千瓦时。今年8月,动力电池出货量全球排名显示,作为第三名的比亚迪动力电池出货量同比下降61.1%,LG成功取而代之。早在1995年,LG就开始研发锂电池。截至2018年底,拥有韩国五仓、美国荷兰、中国南京、波兰弗罗茨瓦夫四大电池工厂。相比国内很多18岁以下的企业,无论是实力还是历史,其优势都是不言而喻的。LG有多开心,曾经唯一的选择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就有多难过。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能站住脚吗?无疑,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确实开启了一个“时代”。暂且抛开当代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火箭般”的增速不谈,目前的“时代”之所以还属于它,只是因为其市场份额自2018年以来一直保持在40%以上,甚至在今年第三季度增长到63.6%。但“时代”的节奏很快,自然逃不过“物极必反,人极必衰”的铁律。近日,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公布了第三季度财报。前三季度,公司总营收328.56亿,同比增长71.70%;净利润34.64亿,同比增长45.65%;扣非后为29.65亿元,同比增长49.34%。在以“Xi”为标题的新闻中,我们不难发现,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利润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看”。第三季度同比下降7.2%,之前一直在减少。利润率递减的“一直”是什么概念?更直观的是,从2016年到2018年,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毛利率开始以43.7%、36.29%、32.79%的速度下滑。到了今年,其一季度毛利率降至28.71%,直接跌回5年前的水平,仅略高于2014年25.73%的毛利率,仅比“涨幅”高出3%。
此外,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也增加了存货金额和比重。一般来说,存货会导致存货减值,并且随着公司规模的增大而增大。然而,根据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披露的数据,其存货减值率约为6%-10%,这意味着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存货减值已达6-1亿元。在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低迷的大环境下,其总资金压力不小。不可否认,就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目前的市值而言,其“独角兽”地位不变。但其实国内动力电池领域的困难是客观存在的。除了补贴下降、外资涌入、缺乏资金支持等一贯的困难,面临的危机更多的是因为企业自身产品力不足,电池技术迭代困难。没有人能够仅仅依靠一个技术优势或者一个产品就能获得立于不败之地的最终地位。不管未来几何,都会有成本更低、容量更高、体积更小的产品出现,然后上一代产品会不断被淘汰。换句话说,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对手从来都不是众多的动力电池企业,而是在“温水”里呆得太久的自己。如今动力电池领域的冷兵器肉搏战是真的没来,还是已经来了却不自知?其实胜败只在一线之间。“风来了,猪也能飞”,那么现在“风”走了,“猪”的命运如何?纵观汽车市场,无论是汽车企业还是动力电池企业,为了维持利润而“联姻”和“调整业务板块”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不景气的环境背后,除了反映动力电池领域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多变的车市下实现自救。一定要靠一个“令人窒息”的梦吗?车市“窒息”的背后,“抢食者”LG其实是更多供应商的“稀薄氧气”。今年5月,工信部正式发文,明确从今年6月21日起,废止《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和条件》,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将直接面对国外动力电池品牌的竞争。新能源汽车最后一层保护网被暴力撕开,动力电池领域开始了一场“抢食”游戏。作为老牌电池厂商,LG这次重返中国动力电池战场,正以比以往更强更广的势头频频出拳中国市场。早在2018年7月,LG投资20亿美元建设产能32GWh的动力电池工厂,并落户南京;今年6月,吉利汽车成立合资公司,年产10GWh动力电池;8月,国内锂电池龙头天齐锂业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TLK与LG化学签署长期供货协议,TLK在2020-2022年期间向LG化学销售氢氧化锂;9月,LG宣布向特斯拉上海工厂供货。
不仅如此,今年年初,LG化学宣布将在2020年前投资约1.2万亿韩元扩建南京电池生产线。根据LG的计划,16个动力电池、3个储能电池和4个小型电池将被建成23条动力电池电芯生产线。全部项目投产后,LG化学动力电池年产能将达到32GWh。目前LG在新港的工厂已经具备量产能力,在南京滨江的第二家工厂也即将投产。从LG强大的组合拳来看,其动力电池在中国的布局已经初具规模,庞大的中国市场成为LG心目中的“风水宝地”。作为一个合格的“抢食者”,LG的实力不容小觑。在成本方面,LG化学的成本为148美元/千瓦时,而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成本超过150美元/千瓦时。今年8月,动力电池出货量全球排名显示,作为第三名的比亚迪动力电池出货量同比下降61.1%,LG成功取而代之。早在1995年,LG就开始研发锂电池。截至2018年底,拥有韩国五仓、美国荷兰、中国南京、波兰弗罗茨瓦夫四大电池工厂。相比国内很多18岁以下的企业,无论是实力还是历史,其优势都是不言而喻的。LG有多开心,曾经唯一的选择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就有多难过。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能站住脚吗?无疑,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确实开启了一个“时代”。暂且抛开当代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火箭般”的增速不谈,目前的“时代”之所以还属于它,只是因为其市场份额自2018年以来一直保持在40%以上,甚至在今年第三季度增长到63.6%。但“时代”的节奏很快,自然逃不过“物极必反,人极必衰”的铁律。近日,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公布了第三季度财报。前三季度,公司总营收328.56亿,同比增长71.70%;净利润34.64亿,同比增长45.65%;扣非后为29.65亿元,同比增长49.34%。在以“Xi”为标题的新闻中,我们不难发现,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利润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看”。第三季度同比下降7.2%,之前一直在减少。利润率递减的“一直”是什么概念?更直观的是,从2016年到2018年,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毛利率开始以43.7%、36.29%、32.79%的速度下滑。到了今年,其一季度毛利率降至28.71%,直接跌回5年前的水平,仅略高于2014年25.73%的毛利率,仅比“涨幅”高出3%。
此外,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也增加了存货金额和比重。一般来说,存货会导致存货减值,并且随着公司规模的增大而增大。然而,根据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披露的数据,其存货减值率约为6%-10%,这意味着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存货减值已达6-1亿元。在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低迷的大环境下,其总资金压力不小。不可否认,就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目前的市值而言,其“独角兽”地位不变。但其实国内动力电池领域的困难是客观存在的。除了补贴下降、外资涌入、缺乏资金支持等一贯的困难,面临的危机更多是因为企业自身产品力不足,电池技术迭代困难。没有人能够仅仅依靠一个技术优势或者一个产品就能获得立于不败之地的最终地位。不管未来几何,都会有成本更低、容量更高、体积更小的产品出现,然后上一代产品会不断被淘汰。换句话说,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对手从来都不是众多的动力电池企业,而是在“温水”里呆得太久的自己。如今动力电池领域的冷兵器肉搏战是真的没来,还是已经来了却不自知?其实胜败只在一线之间。
(图片来源:福特汽车官网)据外媒报道,福特汽车宣布已经聘请Zipcar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ScottGriffith担任其自动驾驶汽车业务总监。
1900/1/1 0:00:00几年前,消费者买一辆合资品牌车,几乎没有任何智能车联网功能,就连车载导航还得去4S店花钱升级。即便你的车有自动分区空调、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等等配置,但在寒冷的冬天里,也免不了几分钟的延迟。
1900/1/1 0:00:00再有不到一周的时间,奔驰首款纯电SUVEQC即将上市了。截至目前,大多数人对这车传递出的最深刻信息,莫过于那句“EQC是款电动车,但它首先是款百分之一百的奔驰车”。
1900/1/1 0:00:0011月6日上午消息,据天眼查数据显示,近日,威马汽车全资收购北京金凯鸿达汽车租赁有限公司。
1900/1/1 0:00:00这两天,一篇《蔚来李斌,2019年最惨的人》在朋友圈里刷了屏。用“最惨”一词来形容打造出三家上市公司的李斌,怎么看都很奇怪。但这并不妨碍人们感叹创业不易,慷慨“在看”转发。
1900/1/1 0:00:00年度最惨的蔚来,还能有些好消息吗?能的。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