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今年是造车新势力的淘汰年,最终可能只有三家造车新势力存活下来。说实话,魏玛是进入9月之前最被外界看好的一个。销量是最大的收益。2019年上半年,威马汽车累计交强险8536辆,在造车新势力中排名第一。而且在众多造车新势力中,威马的车也是最接地气的。威马EX5的起步价为13.98万,但续航里程达到了600KM,并且拥有L2级别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但是9月份以后,魏玛开始进入“水逆转期”,到现在还没有走出来。首先是销量。今年9月,威马EX5的投保量为1331辆,环比下降38.8%。其次,自燃。今年9月,温州一辆威马EX5自燃。虽然魏玛随即发表声明称将纠察起因,但截至目前,官方并未对此做出回应。不仅如此,最近的一张海报也让魏玛陷入了舆论漩涡。热点被群起嘲讽,网友盘点“十二宗罪”,一张被质疑关于“特斯拉”热点的官方海报,让魏玛成为网友嘲讽的对象。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效果?原因有二。有人认为魏玛碰瓷营销,消费爱国情怀,恶意评价对手。另一部分人质疑威马的产品质量,也有网友质疑其产品不足以代表“中国制造”。同样在今年9月,[第一电气网]报道了部分威马车主对威马EX5质量的投诉,并列举了威马的“十二宗罪”。以下是EX5《十二宗罪》的总结。1.实际续航里程低;2.方向盘异响,方向盘跑偏;3.刹车异常,下坡刹车冲向前;4、车内气味大;5、漏风;6.车辆隔音隔热效果极差;7.车辆转弯时抖动;8.电池组接地线外露,无任何保护措施;9.腰部支撑泄漏;10.倒车影像延迟;11.机车系统数据严重偏离实际性能,误导用户;12.单方面私下更改协议。蹭热点是个技术活,但前提是必须有品牌实力支撑,姿势要达标。威马的错误在于选择了特斯拉,并以讽刺的方式回应了其国内工厂建成的消息。首先,特斯拉的产品线与威马并不重叠,二者在市场上并不存在实际的竞争关系。如果我们以开放共赢的态度应对,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吉利起诉其侵权,索赔21亿美元。消费者的投诉只是一部分。对于威马来说,吉利的诉状是“水反”的大麻烦,因为索赔金额史无前例,21亿美元的索赔金额创下了国内知识产权案件的纪录。9月17日,吉利诉威马一案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第二法庭开庭审理,尽管吉利和威马双方已经达成共识,庭审不公开进行。然而,随着案件的进展,更多的细节和关键人物也浮出水面。法院审理材料显示,本案原告为吉利控股和吉利汽车研究院,被告为威马汽车科技集团、威马智能出行、威马新能源汽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和威马汽车温州制造有限公司,起诉事由为“侵犯商业秘密”,双方争议点为威马汽车首款量产车EX5涉嫌抄袭。据[粤冠车市]了解,威马EX5与吉利GX7/远景SUV在轴距等部分技术参数上高度相似,因此疑似同平台打造。然后[财联社]报道,原吉利集团副总裁、吉利成都制造基地总经理侯海静,2016年从吉利跳槽到威马汽车,带走了GX7的所有资料。目前是威马智慧出行科技的股东。企业调查显示,威马智慧出行科技目前拥有435项专利,其中2017年之前申请的仅有6项,大部分是2017年之后申请的。目前该案的诉讼结果尚未公布,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知识产权纠纷肯定会对威马产生不小的影响。股东涉嫌“内部交易”,陷融资& amp;上市困境更重要的影响在于融资和上市计划。对于新的汽车制造力量来说,资金缺口永远无法填补。今年7月,沈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正在进行D轮融资,规模约为10亿美元,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进一步的消息。除了与吉利的纠纷,威马还面临着诸多“危机”。10月25日,媒体报道威马“第一大股东”、“真正创始人”孙因涉嫌内幕交易被机关采取强制措施。魏玛也首次对此做出回应。“网上的消息严重失实。孙确实是威马汽车的早期投资人,但目前只持有很小比例的威马股份。而且,孙在魏玛没有担任任何职务。以上事件仅为投资者个人事务,与威马汽车生产经营无关。”虽然威马第一时间划清了威马与“内幕交易”的界限。然而,不可回避的是,孙确实是魏玛股份的东方人。根据天眼查的资料,孙持有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1.83%的股份,对于一个创业公司来说,和股东发生暧昧关系并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对于一个准备上市的公司来说。9月初,媒体报道威马智慧出行科技退出威马汽车股东,新股东为苏州威马智慧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对于此次股东变更,有知情人透露,威马目前正在寻求上市,未来苏州当地政府将给予威马更便利的上市条件。无论是案件纠纷,还是股东的绯闻,肯定会对威马的上市计划产生负面影响。最终自燃频发,热点被围观嘲讽,股东被指“抄袭”,处于“水逆转期”的威马正在经历车市寒冬的洗礼。如果能成功挺过劫难,威马的市场指日可待。目前魏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回应外界的质疑,找到破局之道。据说今年是造车新势力的淘汰年,最终可能只有三家造车新势力存活下来。说实话,魏玛是进入9月之前最被外界看好的一个。销量是最大的收益。2019年上半年,威马汽车累计交强险8536辆,在造车新势力中排名第一。而且在众多造车新势力中,威马的车也是最接地气的。威马EX5的起步价为13.98万,但续航里程达到了600KM,并且拥有L2级别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但是9月份以后,魏玛开始进入“水逆转期”,到现在还没有走出来。首先是销量。今年9月,威马EX5的投保量为1331辆,环比下降38.8%。其次,自燃。今年9月,温州一辆威马EX5自燃。虽然魏玛随即发表声明称将纠察起因,但截至目前,官方并未对此做出回应。不仅如此,最近的一张海报也让魏玛陷入了舆论漩涡。热点被群起嘲讽,网友盘点“十二宗罪”,一张被质疑关于“特斯拉”热点的官方海报,让魏玛成为网友嘲讽的对象。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效果?原因有二。有人认为魏玛碰瓷营销,消费爱国情怀,恶意评价对手。另一部分人质疑威马的产品质量,也有网友质疑其产品不足以代表“中国制造”。同样在今年9月,[第一电气网]报道了部分威马车主对威马EX5质量的投诉,并列举了威马的“十二宗罪”。以下是EX5《十二宗罪》的总结。1.实际续航里程低;2.方向盘异响,方向盘跑偏;3.刹车异常,下坡刹车冲向前;4、车内气味大;5、漏风;6.车辆隔音隔热效果极差;7.车辆转弯时抖动;8.电池组接地线外露,无任何保护措施;9.腰部支撑泄漏;10.倒车影像延迟;11.机车系统数据严重偏离实际性能,误导用户;12.单方面私下更改协议。蹭热点是个技术活,但前提是必须有品牌实力支撑,姿势要达标。威马的错误在于选择了特斯拉,并以讽刺的方式回应了其国内工厂建成的消息。首先,特斯拉的产品线与威马并不重叠,二者在市场上并不存在实际的竞争关系。如果我们以开放共赢的态度应对,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吉利起诉其侵权,索赔21亿美元。消费者的投诉只是一部分。对于威马来说,吉利的诉状是“水反”的大麻烦,因为索赔金额史无前例,21亿美元的索赔金额创下了国内知识产权案件的纪录。9月17日,吉利诉威马一案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第二法庭开庭审理,尽管吉利和威马双方已经达成共识,庭审不公开进行。然而,随着案件的进展,更多的细节和关键人物也浮出水面。法院审理材料显示,本案原告为吉利控股和吉利汽车研究院,被告为威马汽车科技集团、威马智能出行、威马新能源汽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和威马汽车温州制造有限公司,起诉事由为“侵犯商业秘密”,双方争议点为威马汽车首款量产车EX5涉嫌抄袭。据[粤冠车市]了解,威马EX5与吉利GX7/远景SUV在轴距等部分技术参数上高度相似,因此疑似同平台打造。然后[财联社]报道,原吉利集团副总裁、吉利成都制造基地总经理侯海静,2016年从吉利跳槽到威马汽车,带走了GX7的所有资料。目前是威马智慧出行科技的股东。企业调查显示,威马智慧出行科技目前拥有435项专利,其中2017年之前申请的仅有6项,大部分是2017年之后申请的。目前该案的诉讼结果尚未公布,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知识产权纠纷肯定会对威马产生不小的影响。股东涉嫌“内部交易”,陷融资& amp;上市困境更重要的影响在于融资和上市计划。对于新的汽车制造力量来说,资金缺口永远无法填补。今年7月,沈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正在进行D轮融资,规模约为10亿美元,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进一步的消息。除了与吉利的纠纷,威马还面临着诸多“危机”。10月25日,媒体报道威马“第一大股东”、“真正创始人”孙因涉嫌内幕交易被机关采取强制措施。魏玛也首次对此做出回应。“网上的消息严重失实。孙确实是威马汽车的早期投资人,但目前只持有很小比例的威马股份。而且,孙在魏玛没有担任任何职务。以上事件仅为投资者个人事务,与威马汽车生产经营无关。”虽然威马第一时间划清了威马与“内幕交易”的界限。然而,不可回避的是,孙确实是魏玛股份的东方人。根据天眼查的资料,孙持有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1.83%的股份,对于一个创业公司来说,和股东发生暧昧关系并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对于一个准备上市的公司来说。9月初,媒体报道威马智慧出行科技退出威马汽车股东,新股东为苏州威马智慧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对于此次股东变更,有知情人透露,威马目前正在寻求上市,未来苏州当地政府将给予威马更便利的上市条件。无论是案件纠纷,还是股东的绯闻,肯定会对威马的上市计划产生负面影响。最终自燃频发,热点被围观嘲讽,股东被指“抄袭”,处于“水逆转期”的威马正在经历车市寒冬的洗礼。如果能成功挺过劫难,威马的市场指日可待。目前魏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回应外界的质疑,找到破局之道。
根据工信部合格证产量数据,2019年9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量为697万辆,同比下跌2464,环比则有所回温,增长了474。这是自2017年开始,新能源乘用车首次出现三个月连续同比负增长。
1900/1/1 0:00:0010月30日,据日本共同社《日本经济新闻》等日本媒体30日报道,日立制作所和本田汽车将整合两家公司旗下的四家汽车零部件企业,
1900/1/1 0:00:00根据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9月,货车产销分别完成2752万辆和2795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8和35,其中,重型货车产销分别完成851万辆和88
1900/1/1 0:00:001、北京2020年底近2万辆出租将更新为新能源车10月30日上午,北京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在做客北京交通广播“治堵大家谈”节目时透露,到明年底北京将有近2万辆出租车更新为新能源电动出租车,
1900/1/1 0:00:00据外媒报道,近日,法国公司阿尔斯通(Alstom)在西班牙马拉加展示了最新的地面式充电系统SRS,该系统经过验证,专用于电动巴士。
1900/1/1 0:00:0010月30日上午,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微博中转发了“蔚来李斌,2019年最惨的人”这一文章,并表示无论最后是王还是寇,罗马都不是一日建成的,阿里、腾讯和华为也是经历了多多磨难才到今天。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