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如何看待丰田与比亚迪合作电动车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有人说是丰田先抛出橄榄枝的。当然,这肯定正是比亚迪现在需要的。2019年11月7日,丰田与比亚迪签署了关于成立纯电动汽车研发公司的合资协议。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幕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从造车之初的资源垂直整合,到如今供销体系的全面开放,比亚迪已经从“自主创新”彻底转变为“开放式创新”,而通过此次合作,丰田将加速落地纯电动汽车的本土化战略,提升纯电动汽车的销售占比。然而,比亚迪丰田能一帆风顺吗?30秒扫一眼全文要点:1。丰田与比亚迪的合作主要以电动技术研发和零部件供应为主,将使用丰田品牌。2.合作可以提高比亚迪的品牌、质量控制和安全,对丰田来说,将支持其电气化战略。3.相比9年前比亚迪与戴姆勒共同打造的腾势品牌,比亚迪与丰田的合作前景更加乐观。合作的背后是比亚迪的开放和进步。今年年初,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与汽车之家对话时,透露了一个隐藏在他内心的疑问——电池产能何时才能再次扩容,数十亿的投资能否迎合产业发展的最佳出路?确立了与丰田的合作方向后,或许王传福心里已经有了答案。根据具体合作内容,我们先明确几点:第一,2020年新公司在中国正式成立;第二,比亚迪和丰田各出资50%;第三,合资公司设计开发的纯电动汽车可以使用丰田品牌;第四,新公司由双方从事相关业务的人员组成;第五,新公司的主要经营范围包括从整车到零部件的业务。“官方公告留下了一个悬念:谁来做合作产品?显然,合资公司是在整合双方人才团队的基础上,整合纯电动汽车及零部件的研发、销售及相关进出口业务的公司。合资公司设计开发的产品将充分利用比亚迪现有的电动平台技术和电动零部件供应,并融入丰田的质量和安全控制标准。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成绩值得肯定,王传福对此也颇有信心:“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是目前全球唯一自主掌握电池、电机、电控及充电设施、整车制造等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汽车企业,并拥有成熟的营销经验。”丰田副社长茂树甚至直言,“我很高兴能够超越与比亚迪的竞争关系,成为‘合作伙伴’。”他的话是丰田对比亚迪实力的充分肯定,“超越竞争”的评价不低。目前,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市场份额已从2018年的20%左右提升至24%左右。市场份额的持续增长和发展潜力可能是赢得丰田青睐的最关键点。支持丰田电动化战略的比亚迪高级副总裁连玉波表示,“期待通过此次合作,实现比亚迪与丰田在‘纯电动汽车市场竞争力’和‘研发能力’以及‘质量’和‘安全’方面的强强联合。“事实上,丰田的质量和安全是全球公认的。同时,丰田也需要比亚迪给予其电动车战略足够的支持。2018年,丰田提出升级电动化战略,力争提前5年在2025年实现550万辆电动汽车的销量,包括传统混合动力汽车(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纯电动汽车(EV)和氢燃料电池汽车(FCEV)。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将占100万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销售市场,将成为丰田完成2025计划的主战场。目前,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都在准备迎接丰田制定的另一个大目标,即2020年达到200万辆,这对于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来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到2018年的销量分别为72万辆和58万辆。就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目前的战略来看,他们的任务更像是打好基础,努力通过HEV产品(双擎车型)贡献自己的力量,所以剩下的100万辆纯电动车如果能在国内得到新的支持就太好了。不可否认,比亚迪对丰田发展纯电动汽车是个威胁,但如果能结盟,那就更厉害了。7月份丰田和比亚迪宣布联合研发产品,现在合资公司签约还不到4个月,这也间接反映出丰田迫切需要发展纯电动汽车。丰田期待通过比亚迪,从其在中国市场的传统汽车优势迅速过渡到纯电动汽车领域。事实上,回顾丰田的发展历程,其电气化战略似乎有些晚了。此前,它一直致力于混合动力和氢燃料电池技术的研发。直到2016年底,丰田汽车才成立了EV事业企划部。2017年底,丰田首次公布了纯电动汽车的开发计划。现在比亚迪在纯电动汽车上成熟的开发体系和供应链,正好可以解决丰田在中国发展纯电动汽车的迫切需求。目前制约丰田在中国市场销售HEV和EV车型的主要原因是动力总成供应不足,其中电池容量问题一直困扰着丰田。中国最大的电池供应商丰田汽车公司的子公司Primearth EV Energy公司在中国有两家生产镍氢电池的工厂,第三家工厂目前正在规划中。此时,锂电池销量仅次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比亚迪,自然成了……奥约塔的主要合作伙伴。此前,丰田刚刚宣布将联手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电池几乎“一票难求”,比亚迪的到来成为保障。我们认为,迅速促成两者“联姻”的关键肯定不在丰田这边。从比亚迪的角度来说,与丰田这样的世界级汽车制造商合作是一个梦想。虽然这种说法有些夸张,但在车辆平台研发、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安全等方面,比亚迪与丰田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通过这次合作,比亚迪也迎来了一位真正的“老师”。相信在此次合作中,比亚迪可以通过丰田未来快速培养团队,在车辆开发、安全和质量控制方面进行补强,从而进一步成为国际高水平的汽车制造商。“比亚迪e平台”不仅如此,两者还将共同分担成本和技术。在成本方面,随着比亚迪e平台和电气化供应链的开放,比亚迪希望大规模分摊成本,同时扩大市场份额,而丰田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快速提高旗下纯电动汽车的竞争力。除了传统的三电技术,甚至车联网技术也可以进一步合作。比亚迪丰田能一帆风顺吗?丰田与比亚迪的合作,让人想起了2010年戴姆勒与比亚迪的联姻。比亚迪还负责电动车核心平台的研发,丰田(戴姆勒)在车辆工程和质量控制方面扮演着强大的跨国汽车巨头的角色。看似强强联合的典范,但根据碧黛合作的结晶——腾势品牌来看,结果却是复杂的。从2014年量产至今,腾势累计销量只有1万出头,“比亚迪戴姆勒又给腾势赚钱了”的消息不绝于耳。有了腾势的“前车之鉴”,丰田和比亚迪的前景会好吗?这次的答案是乐观的,成功的关键在于时机和品牌。毋庸讳言,如今的新能源市场比9年前的“贫瘠”要好得多,充电设施、服务生态、用户接受度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补贴也退到了边缘,全面的市场竞争已经开始。这个时候,会是什么时候?最重要的是,双方合作的车型可以使用丰田品牌。这意味着产品定位会亲民,用户群体会更广。借助丰田的“金字招牌”进行推广,比重新树立一个品牌要容易得多。显然,这也指的是腾势的经历。新的合作不仅纠正了数字,而且在品牌营销方面更加现实。毕竟,曾经出于对羽毛的热爱而开辟试验田的新品牌,大多已经石沉大海。除了以上两个因素,最终的成功还要看产品。由于合作的产品会使用比亚迪现有的电动平台技术和电动供应链体系,所以投放速度应该会更快,成本也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如果加上性价比定位,成为爆款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当然,只做一两款产品不足以成为车企在新能源战役中的核心竞争力。比如腾势品牌,因为产品矩阵单一,被质疑最多。比亚迪e平台号称覆盖小型车、紧凑型车、中型车和中大型车<整车系统包括大型车和大型车的高弹性,将有助于支持合资公司不断推出新产品。在牵手比亚迪之前,丰田已经与马自达(5万大奖)、铃木、斯巴鲁联合开发了一个电动汽车平台。再看比亚迪,也有戴姆勒、长安等众多合作伙伴。但是,双方还是走到了一起,一定是看到了特别的价值。这不仅体现了企业开拓创新的勇气,也为汽车行业的连横提供了借鉴。有人说是丰田先抛出橄榄枝的。当然,这肯定正是比亚迪现在需要的。2019年11月7日,丰田与比亚迪签署了关于成立纯电动汽车研发公司的合资协议。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幕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从垂直整合来看……造车之初的资源之争到供销体系全面开放的今天,比亚迪已经从“自主创新”彻底转变为“开放式创新”,而通过此次合作,丰田将加速落地纯电动汽车的本土化战略,提高纯电动汽车的销售比例。然而,比亚迪丰田能一帆风顺吗?30秒扫一眼全文要点:1。丰田与比亚迪的合作主要以电动技术研发和零部件供应为主,将使用丰田品牌。2.合作可以提高比亚迪的品牌、质量控制和安全,对丰田来说,将支持其电气化战略。3.相比9年前比亚迪与戴姆勒共同打造的腾势品牌,比亚迪与丰田的合作前景更加乐观。合作的背后是比亚迪的开放和进步。今年年初,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与汽车之家对话时,透露了一个隐藏在他内心的疑问——电池产能何时才能再次扩容,数十亿的投资能否迎合产业发展的最佳出路?确立了与丰田的合作方向后,或许王传福心里已经有了答案。根据具体合作内容,我们先明确几点:第一,2020年新公司在中国正式成立;第二,比亚迪和丰田各出资50%;第三,合资公司设计开发的纯电动汽车可以使用丰田品牌;第四,新公司由双方从事相关业务的人员组成;第五,新公司的主要经营范围包括从整车到零部件的业务。“官方公告留下了一个悬念:谁来做合作产品?显然,合资公司是在整合双方人才团队的基础上,整合纯电动汽车及零部件的研发、销售及相关进出口业务的公司。合资公司设计开发的产品将充分利用比亚迪现有的电动平台技术和电动零部件供应,并融入丰田的质量和安全控制标准。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成绩值得肯定,王传福对此也颇有信心:“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是目前全球唯一自主掌握电池、电机、电控及充电设施、整车制造等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汽车企业,并拥有成熟的营销经验。”丰田副社长茂树甚至直言,“我很高兴能够超越与比亚迪的竞争关系,成为‘合作伙伴’。”他的话是丰田对比亚迪实力的充分肯定,“超越竞争”的评价不低。目前,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市场份额已从2018年的20%左右提升至24%左右。市场份额的持续增长和发展潜力可能是赢得丰田青睐的最关键点。支持丰田电动化战略的比亚迪高级副总裁连玉波表示,“期待通过此次合作,实现比亚迪与丰田在‘纯电动汽车市场竞争力’和‘研发能力’以及‘质量’和‘安全’方面的强强联合。“事实上,丰田的质量和安全是全球公认的。同时,丰田也需要比亚迪给予其电动车战略足够的支持。2018年,丰田提出升级电动化战略,力争提前5年在2025年实现550万辆电动汽车的销量,包括传统混合动力汽车(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纯电动汽车(EV)和氢燃料电池汽车(FCEV)。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将占100万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销售市场,将成为丰田完成2025计划的主战场。目前,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都在准备迎接丰田制定的另一个大目标,即2020年达到200万辆,这对于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来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到2018年的销量分别为72万辆和58万辆。就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目前的战略来看,他们的任务更像是打好基础,努力通过HEV产品(双擎车型)贡献自己的力量,所以剩下的100万辆纯电动车如果能在国内得到新的支持就太好了。不可否认,比亚迪对丰田发展纯电动汽车是个威胁,但如果能结盟,那就更厉害了。7月份丰田和比亚迪宣布联合研发产品,现在合资公司签约还不到4个月,这也间接反映出丰田迫切需要发展纯电动汽车。丰田期待通过比亚迪,从其在中国市场的传统汽车优势迅速过渡到纯电动汽车领域。事实上,回顾丰田的发展历程,其电气化战略似乎有些晚了。此前,它一直致力于混合动力和氢燃料电池技术的研发。直到2016年底,丰田汽车才成立了EV事业企划部。2017年底,丰田首次公布了纯电动汽车的开发计划。现在比亚迪在纯电动汽车上成熟的开发体系和供应链,正好可以解决丰田在中国发展纯电动汽车的迫切需求。目前制约丰田在中国市场销售HEV和EV车型的主要原因是动力总成供应不足,其中电池容量问题一直困扰着丰田。中国最大的电池供应商丰田汽车公司的子公司Primearth EV Energy公司在中国有两家生产镍氢电池的工厂,第三家工厂目前正在规划中。此时,锂电池销量仅次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比亚迪,自然成了……奥约塔的主要合作伙伴。此前,丰田刚刚宣布将联手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电池几乎“一票难求”,比亚迪的到来成为保障。我们认为,迅速促成两者“联姻”的关键肯定不在丰田这边。从比亚迪的角度来说,与丰田这样的世界级汽车制造商合作是一个梦想。虽然这种说法有些夸张,但在车辆平台研发、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安全等方面,比亚迪与丰田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通过这次合作,比亚迪也迎来了一位真正的“老师”。相信在此次合作中,比亚迪可以通过丰田未来快速培养团队,在车辆开发、安全和质量控制方面进行补强,从而进一步成为国际高水平的汽车制造商。“比亚迪e平台”不仅如此,两者还将共同分担成本和技术。在成本方面,随着比亚迪e平台和电气化供应链的开放,比亚迪希望大规模分摊成本,同时扩大市场份额,而丰田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快速提高旗下纯电动汽车的竞争力。除了传统的三电技术,甚至车联网技术也可以进一步合作。比亚迪丰田能一帆风顺吗?丰田与比亚迪的合作,让人想起了2010年戴姆勒与比亚迪的联姻。比亚迪还负责电动车核心平台的研发,丰田(戴姆勒)在车辆工程和质量控制方面扮演着强大的跨国汽车巨头的角色。看似强强联合的典范,但根据碧黛合作的结晶——腾势品牌来看,结果却是复杂的。从2014年量产至今,腾势累计销量只有1万出头,“比亚迪戴姆勒又给腾势赚钱了”的消息不绝于耳。有了腾势的“前车之鉴”,丰田和比亚迪的前景会好吗?这次的答案是乐观的,成功的关键在于时机和品牌。毋庸讳言,如今的新能源市场比9年前的“贫瘠”要好得多,充电设施、服务生态、用户接受度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补贴也退到了边缘,全面的市场竞争已经开始。这个时候,会是什么时候?最重要的是,双方合作的车型可以使用丰田品牌。这意味着产品定位会亲民,用户群体会更广。借助丰田的“金字招牌”进行推广,比重新树立一个品牌要容易得多。显然,这也指的是腾势的经历。新的合作不仅纠正了数字,而且在品牌营销方面更加现实。毕竟,曾经出于对羽毛的热爱而开辟试验田的新品牌,大多已经石沉大海。除了以上两个因素,最终的成功还要看产品。由于合作的产品会使用比亚迪现有的电动平台技术和电动供应链体系,所以投放速度应该会更快,成本也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如果加上性价比定位,成为爆款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当然,只做一两款产品不足以成为车企在新能源战役中的核心竞争力。比如腾势品牌,因为产品矩阵单一,被质疑最多。比亚迪e平台号称覆盖小型车、紧凑型车、中型车和中大型车<整车系统包括大型车和大型车的高弹性,将有助于支持合资公司不断推出新产品。在牵手比亚迪之前,丰田已经与马自达(5万大奖)、铃木、斯巴鲁联合开发了一个电动汽车平台。再看比亚迪,也有戴姆勒、长安等众多合作伙伴。但是,双方还是走到了一起,一定是看到了特别的价值。这不仅体现了企业开拓创新的勇气,也为汽车行业的连横提供了借鉴。

标签:丰田比亚迪腾势一汽长安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比亚迪丰田合资:“走量”才是硬道理

11月7日,新能源汽车市场又添一位“新势力”丰田汽车公司(以下简称“丰田”)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就成立纯电动车研发公司签订了合资协议,新公司将于2020年在中国正式成立,

1900/1/1 0:00:00
助力新能源车 南昌将新增充电桩16300个

为助力新能源汽车更好地推广和使用,近日,南昌市发布《南昌市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设施布局规划》(简称《规范》),将新增16300多个充电桩,希望通过对南昌市中心城区充电桩科学的规划和建设,

1900/1/1 0:00:00
曙光股份前十个月新能源客车销量同比增长398.29%

11月6日晚,辽宁曙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曙光股份”)披露的10月产销数据快报显示,今年前十个月,曙光股份的销量呈现下滑趋势。

1900/1/1 0:00:00
大众自动驾驶E-Golf城市测试,五年内量产

德国《汽车周刊》11月7日报道,大众在德国汉堡测试自动驾驶EGolf,大众自动驾驶技术在未来五年中可量产。

1900/1/1 0:00:00
蔚来股价三天暴涨57%,投资人该有信心了吧?

接连三日,蔚来汽车股价累计涨幅高达57,其中11月5日更是大涨3684,在退市“死亡线”上疯狂徘徊的蔚来似乎快要重回“光明人间”。

1900/1/1 0:00:00
滴滴顺风车,让女性乘客提前下线?

小底是一名资深的顺风车用户,在滴滴顺风车还没下线时,几乎每次出差去上海浦东机场乘坐飞机时,她都会选择使用该业务。等待了448天之后,滴滴顺风车回来了。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