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滴滴顺风车,让女性乘客提前下线?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小迪是资深搭车用户。在滴滴顺风车没有下线的时候,她几乎每次去上海浦东机场出差都会选择使用这项服务。等了448天,滴滴顺风车回来了。在此期间,其实在搭车业务遭到大众质疑等诸多波折后,她依然没有选择停止使用这种乘车模式,转而使用嘀嗒出行、Hellobike等搭车平台。她说,“搭便车确实比快车和出租车更实惠。”但滴滴回归后,她并不准备重新选择滴滴这个回归的业务。究其原因,只是因为在滴滴竭尽全力发布的免费乘车返程宣言中,女性乘客的出行时间比男性乘客缩短了3个小时。就在试运营上线规则发布一天后,滴滴顺风车表示,在听取各方意见后,为保证试运营产品和服务的安全,将顺风车所有用户的服务时间调整为5:00-20:00。先不说第一次回归是否面临女性歧视。用滴滴自己的话说,经过435天的努力,迭代了18个版本,优化了330项功能,收到了30万条用户建议。最后决定怀着敬畏之心前行。一天之后生意就被推翻了。是否应该对女性有所限制?毫无疑问,在过去的400天里,安全一直是摆在滴滴面前的一道难关,尤其是女性乘客,这是滴滴回归的第一因素。所以在这次试运营之初,滴滴顺丰就想出了包括调整女性使用顺风车的时间在5:00-20:00之间的方案。但大部分人认为滴滴顺丰调整女性出行时间不合理。“一个致力于改变人类出行的APP,用这种方式保证女性乘客的安全,问题很大。”显然,由于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她们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所以女性在某种程度上应该受到特殊保护。但从社会学家李银河的角度来看,“女性专用”这样的词应该慎用。从目前来看,滴滴确实是在没有找到最佳保护措施,或者对目前的措施没有充分信心的情况下推出的权宜之计。比如对于初步方案中的时间调整,虽然“技术流”认为女性被侵犯的概率确实较高,但滴滴顺丰在调整方案中也写道,20:00-23:00和23:00-5:00这两个时间段涉嫌投诉的比例较高。但事实证明,男司机对女乘客实施犯罪的不仅仅是晚上。去年,江苏乐清一名20岁女孩在乘坐滴滴顺风车时遇害,发生在下午2点左右。当然也有乘客问“为什么要区别对待男乘客?抢劫、杀人、绑架不只是针对女性。”此外,如果女性乘客在规定时间段外乘坐滴滴,发生意外,滴滴是否以乘客不遵守运营规则为由推卸责任,也将成为滴滴限制女性使用时间衍生的问题。所以目前普遍的观点是,滴滴继续加强对平台和司机的管理,保证每一位乘客的安全是重点,“而不是在性别上区别对待。”虽然在没有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的情况下公布方案值得商榷,但也不能完全否定滴滴在安全方面的努力。也有很多乘客对滴滴的规定表示理解,认为滴滴推出的一些新措施对保障乘客出行安全有积极意义。包括滴滴顺丰在此前的滴滴媒体开放日公开的女性专属保障计划。在滴滴看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女性乘客的安全,包括出发前的防接送模式、全女性专属安全助手、特殊场景的保护升级等。此外,在最新的产品方案中,用户提到的希望平台对车主的信用审核、保证双方利益平等等问题进行了重点回复。方案称,将引入失信人筛选,积极探索与第三方信用产品的合作方式;将信任值升级为行为分值,进一步提高用户准入门槛,也是滴滴为解决当前安全问题而做出的调整。今年10月底,滴滴官方公布安全整改进展,称自去年9月4日启动安全自查整改以来,在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目前期限内的整改事项已全部完成。滴滴还特别提到了外界关注的各种安全数据:涉性案件方面,今年上半年滴滴专车涉性犯罪数量比去年同期下降70%;在警企合作方面,98%的取证订单在10分钟内完成,平台上案件侦破率保持100%。但值得注意的是,从长远来看,滴滴只能继续完善对用户的安全保护,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司机与乘客冲突的问题。同时,搭便车的安全问题不是单一平台能够解决的,需要用户、平台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共同不断完善。既然顺风车在消失的那一年是个“烫手山芋”,滴滴为什么还接?滴滴总裁刘清曾说,“公司为这条业务线承担归零的风险值得吗?”滴滴作为搭便车领域曾经的霸主,通过高额补贴和大规模营销推广,一度占据了国内搭便车市场90%以上的份额。因此,无论是滴滴内部还是外部,顺风车一直被视为滴滴最成功的业务之一,刘清也曾称赞顺风车是“滴滴非常光明的业务”。滴滴顺丰上线以来发展迅速。数据显示,2015年,滴滴顺丰上线不到一个月,就入驻了11个城市;不到两个月,滴滴已经覆盖了137个城市。根据滴滴公开的数据,三年多时间服务了超过十亿次出行。截至业务线结束,滴滴顺风车乘客量超过3000万,覆盖351个城市。搭便车的日订单量达到100万-200万单,按照滴滴全平台日订单量2000万-3000万单计算,占比接近10%。2017年底,这个速度让滴滴顺风车业务成为继快车、专车之后的第三大产品线。虽然订单数量远不如快车,但搭便车不需要补贴乘客和司机,只靠服务费就能实现盈利。据媒体报道,2017年滴滴顺丰总营业额接近200亿人民币,净利润接近9亿人民币。虽然滴滴说数据不准确,但是顺风车确实是除了滴滴代驾之外唯一盈利的业务。然而,在滴滴顺风车走后的400多天里,滴滴的对手正在赶超滴滴,顺风车的江湖也发生了变化。易观发布的《2019中国在线租车市场分析报告》显示,2015年至2018年,在线租车市场保持高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0.01%,并将于2020年恢复增长。其中,搭车是在线租车市场的第三大市场。2018年12月,阿里支持的Hellobike宣布招募搭便车司机。2019年2月,正式上线顺风车业务,并逐步拓展至全国120个城市。20天后,车主注册人数突破百万。截至2019年7月,Hello的免费搭车业务已在300多个城市上线,认证司机超过700万,乘客超过1800万。今年6月,同样于2018年8月与滴滴一起下线的高德开始在一些城市招募顺风车车主。高德还表示,它将坚持无佣金、无利润、真正的公益和好运。另一家网约车平台曹操出行。2019年8月1日,其免费搭车业务“曹操免费搭车”正式上线,率先发展吉利集团车主成为免费搭车者。目前已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20多个城市。迪达公司是搭便车市场的早期参与者。滴滴公司在滴滴顺风车下线期间,也争取到了很多顺风车车主和用户的转移。今年9月,迪达公司宣布用户突破1.3亿,车主突破1500万。毫无疑问,在滴滴顺风车业务的线下时期,一批新的年轻对手正在崛起,并与滴滴形成新的竞争态势。虽然滴滴凭借庞大的用户群、良好的基础和品牌仍有优势,但彻底落实安全,重新获得用户信任,重塑顺风车地位,将是重要的一步。另一方面,滴滴的盈利面临资本市场的压力。2019年7月18日,在滴滴召开的媒体沟通会上,滴滴创始人兼CEO程维表示,滴滴仍然是一家亏损的公司。滴滴2018年财报显示,2018年在2017年的基础上继续亏损。滴滴司机补贴超过113亿元,全年亏损近109亿元。程维曾公开表示:“滴滴六年来从未盈利过,未来是否盈利也很难说。”今年4月下旬,滴滴首次披露了成本构成,并解释了巨亏的原因:网约车服务支出占总流量的21%,平均从司机身上抽取19%,其中2%的微小差异成为滴滴巨亏百亿的主要原因。此外,据后期LastPost报道,滴滴平台日订单为2400万,其2017年日订单量已达2500万。这两年数据不升反降。因此,业内普遍认为,在监管越来越严格的环境下,在滴滴的快车、专车也面临增长放缓的时候,顺风车是能带来最快增长的板块。然而,程维也表示,利润和规模将不是游乐设施推出后的唯一目标。虽然滴滴从来没有说过不差钱,但是从2018年开始,滴滴融资的步伐进一步放缓。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经过总额超过200亿美元的17轮融资,滴滴的股东团队既有阿里、腾讯、苹果、软银、平安等行业龙头,也有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交通银行、中国人寿等央企。但据官网显示,滴滴最近一次融资是在2018年7月17日。滴滴出行与Booking Holdings达成战略合作,获得后者5亿美元战略投资。虽然《华尔街日报》今年早些时候透露,滴滴正在寻求20亿美元的融资,但如果顺利完成,估值可以达到620亿美元。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这次融资成功的消息,但有消息称早期股东正在寻求退出。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今年7月发布的公告显示,转让滴滴出行13.75万股股份,但未披露售价和转让股份比例。业务和融资都处于挑战中的滴滴,并没有停止投资烧钱的步伐。除了投资ofo,滴滴复兴小蓝单车,推出青橙单车之后,一个庞大的出行商业格局正在逐渐形成,包括出租车叫车、专车、快车、代驾、自动驾驶租车、自行车,甚至摩托车。诸如此类。在竞争对手美团进入网约车市场后,滴滴外卖于去年4月上线,并与美团、饿了么进行了密切接触。因此,很多分析人士认为,滴滴2018年巨亏的原因不仅在于网约车不赚钱,还在于其盲目烧钱做非主营业务。同时,公开信息显示,滴滴近年来还积极布局出行之外更广阔的市场。2017年开始在无人车、海外市场、芯片等领域布局,包括1亿美元投资印度经济连锁酒店OYO、6000万并购投资人汽车等,对外投资总额超过200亿元。滴滴的国际化战略也在主动出击。在刚刚过去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程维将滴滴的国际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投资,包括Lyft、Grab、Taxify等出行公司,初步建立全球出行网络;第二阶段是本土化整合,收购巴西网约车公司99;第三阶段是团队出海,用自己的品牌进入墨西哥、智利、澳大利亚等市场。以后怎么走,能走多远,其实都是后话。回到今年媒体宣传日那天,有媒体问刘清“如果乐清事件在顺风车之后再次发生怎么办?”她先是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回忆起有一天,两个人同程维一起在办公室里痛哭流涕。“不一定,真的是哭。程维带领我们整个团队。复课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在哭,不分年龄,那种感觉太痛苦了。”但是谁也不知道会不会有如果。刘清无可奈何地说,“我只能让你来判断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我说的是真诚的。我没有答案。我真的没有答案。”小迪是资深搭车用户。在滴滴顺风车没有下线的时候,她几乎每次去上海浦东机场出差都会选择使用这项服务。等了448天,滴滴顺风车回来了。在此期间,其实在搭车业务遭到大众质疑等诸多波折后,她依然没有选择停止使用这种乘车模式,转而使用嘀嗒出行、Hellobike等搭车平台。她说,“搭便车确实比快车和出租车更实惠。”但滴滴回归后,她并不准备重新选择滴滴这个回归的业务。究其原因,只是因为在滴滴竭尽全力发布的免费乘车返程宣言中,女性乘客的出行时间比男性乘客缩短了3个小时。就在试运营上线规则发布一天后,滴滴顺风车表示,在听取各方意见后,为保证试运营产品和服务的安全,将顺风车所有用户的服务时间调整为5:00-20:00。先不说第一次回归是否面临女性歧视。用滴滴自己的话说,经过435天的努力,迭代了18个版本,优化了330项功能,收到了30万条用户建议。最后决定怀着敬畏之心前行。一天之后生意就被推翻了。是否应该对女性有所限制?毫无疑问,在过去的400天里,安全一直是摆在滴滴面前的一道难关,尤其是女性乘客,这是滴滴回归的第一因素。所以在这次试运营之初,滴滴顺丰就想出了包括调整女性使用顺风车的时间在5:00-20:00之间的方案。但大部分人认为滴滴顺丰调整女性出行时间不合理。“一个致力于改变人类出行的APP,用这种方式保证女性乘客的安全,问题很大。”显然,由于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她们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所以女性在某种程度上应该受到特殊保护。但从社会学家李银河的角度来看,“女性专用”这样的词应该慎用。从目前来看,滴滴确实是在没有找到最佳保护措施,或者对目前的措施没有充分信心的情况下推出的权宜之计。比如对于初步方案中的时间调整,虽然“技术流”认为女性被侵犯的概率确实较高,但滴滴顺丰在调整方案中也写道,20:00-23:00和23:00-5:00这两个时间段涉嫌投诉的比例较高。但事实证明,男司机对女乘客实施犯罪的不仅仅是晚上。去年,江苏乐清一名20岁女孩在乘坐滴滴顺风车时遇害,发生在下午2点左右。当然也有乘客问“为什么要区别对待男乘客?抢劫、杀人、绑架不只是针对女性。”此外,如果女性乘客在规定时间段外乘坐滴滴,发生意外,滴滴是否以乘客不遵守运营规则为由推卸责任,也将成为滴滴限制女性使用时间衍生的问题。所以目前普遍的观点是,滴滴继续加强对平台和司机的管理,保证每一位乘客的安全是重点,“而不是在性别上区别对待。”虽然在没有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的情况下公布方案值得商榷,但也不能完全否定滴滴在安全方面的努力。也有很多乘客理解滴滴的规定,认为t……滴滴推出的一些新措施对保障乘客出行安全有积极意义。包括滴滴顺丰在此前的滴滴媒体开放日公开的女性专属保障计划。在滴滴看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女性乘客的安全,包括出发前防接模式、全女性专属安全助手、特殊场景的保护升级等。此外,在最新的产品方案中,用户提到的希望平台对车主的信用审核、保证双方利益平等等问题进行了重点回复。方案称,将引入失信人筛选,积极探索与第三方信用产品的合作方式;将信任值升级为行为分值,进一步提高用户准入门槛,也是滴滴为解决当前安全问题而做出的调整。今年10月底,滴滴官方公布安全整改进展,称自去年9月4日启动安全自查整改以来,在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目前期限内的整改事项已全部完成。滴滴还特别提到了外界关注的各种安全数据:涉性案件方面,今年上半年滴滴专车涉性犯罪数量比去年同期下降70%;在警企合作方面,98%的取证订单在10分钟内完成,平台上案件侦破率保持100%。但值得注意的是,从长远来看,滴滴只能继续完善对用户的安全保护,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司机与乘客冲突的问题。同时,搭便车的安全问题不是单一平台能够解决的,需要用户、平台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共同不断完善。既然顺风车在消失的那一年是个“烫手山芋”,滴滴为什么还接?滴滴总裁刘清曾说,“公司为这条业务线承担归零的风险值得吗?”滴滴作为搭便车领域曾经的霸主,通过高额补贴和大规模营销推广,一度占据了国内搭便车市场90%以上的份额。因此,无论是滴滴内部还是外部,顺风车一直被视为滴滴最成功的业务之一,刘清也曾称赞顺风车是“滴滴非常光明的业务”。滴滴顺丰上线以来发展迅速。数据显示,2015年,滴滴顺丰上线不到一个月,就入驻了11个城市;不到两个月,滴滴已经覆盖了137个城市。根据滴滴公开的数据,三年多时间服务了超过十亿次出行。截至业务线结束,滴滴顺风车乘客量超过3000万,覆盖351个城市。搭便车的日订单量达到100万-200万单,按照滴滴全平台日订单量2000万-3000万单计算,占比接近10%。2017年底,这个速度让滴滴顺风车业务成为继快车、专车之后的第三大产品线。虽然订单数量远不如快车,但搭便车不需要补贴乘客和司机,只靠服务费就能实现盈利。据媒体报道,2017年滴滴顺丰总营业额接近200亿人民币,净利润接近9亿人民币。虽然滴滴说数据不准确,但是顺风车确实是除了滴滴代驾之外唯一盈利的业务。然而,在滴滴顺风车走后的400多天里,滴滴的对手正在赶超滴滴,顺风车的江湖也发生了变化。易观发布的《2019中国在线租车市场分析报告》显示,2015年至2018年,在线租车市场保持高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0.01%,并将于2020年恢复增长。其中,搭车是在线租车市场的第三大市场。2018年12月,阿里支持的Hellobike宣布招募搭便车司机。2019年2月,正式上线顺风车业务,并逐步拓展至全国120个城市。20天后,车主注册人数突破百万。截至2019年7月,Hello的免费搭车业务已在300多个城市上线,认证司机超过700万,乘客超过1800万。今年6月,同样于2018年8月与滴滴一起下线的高德开始在一些城市招募顺风车车主。高德还表示,它将坚持无佣金、无利润、真正的公益和好运。另一家网约车平台曹操出行。2019年8月1日,其免费搭车业务“曹操免费搭车”正式上线,率先发展吉利集团车主成为免费搭车者。目前已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20多个城市。迪达公司是搭便车市场的早期参与者。滴滴公司在滴滴顺风车下线期间,也争取到了很多顺风车车主和用户的转移。今年9月,迪达公司宣布用户突破1.3亿,车主突破1500万。毫无疑问,在滴滴顺风车业务的线下时期,一批新的年轻对手正在崛起,并与滴滴形成新的竞争态势。虽然滴滴凭借庞大的用户群、良好的基础和品牌仍有优势,但彻底落实安全,重新获得用户信任,重塑顺风车地位,将是重要的一步。另一方面,滴滴的盈利面临资本市场的压力。2019年7月18日,在滴滴召开的媒体沟通会上,滴滴创始人兼CEO程维表示,滴滴仍然是一家亏损的公司。滴滴2018年财报显示,2018年在2017年的基础上继续亏损。滴滴司机补贴超过113亿元,全年亏损近109亿元。程维曾公开表示:“滴滴六年来从未盈利过,未来是否盈利也很难说。”今年4月下旬,滴滴首次披露了成本构成,并解释了巨亏的原因:网约车服务支出占总流量的21%,平均从司机身上抽取19%,其中2%的微小差异成为滴滴巨亏百亿的主要原因。此外,据后期LastPost报道,滴滴平台日订单为2400万,其2017年日订单量已达2500万。这两年数据不升反降。因此,业内普遍认为,在监管越来越严格的环境下,在滴滴的快车、专车也面临增长放缓的时候,顺风车是能带来最快增长的板块。然而,程维也表示,利润和规模将不是游乐设施推出后的唯一目标。虽然滴滴从来没有说过不差钱,但是从2018年开始,滴滴融资的步伐进一步放缓。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经过总额超过200亿美元的17轮融资,滴滴的股东团队既有阿里、腾讯、苹果、软银、平安等行业龙头,也有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交通银行、中国人寿等央企。但据官网显示,滴滴最近一次融资是在2018年7月17日。滴滴出行与Booking Holdings达成战略合作,获得后者5亿美元战略投资。虽然《华尔街日报》今年早些时候透露,滴滴正在寻求20亿美元的融资,但如果顺利完成,估值可以达到620亿美元。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这次融资成功的消息,但有消息称早期股东正在寻求退出。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今年7月发布的公告显示,转让滴滴出行13.75万股股份,但未披露售价和转让股份比例。业务和融资都处于挑战中的滴滴,并没有停止投资烧钱的步伐。除了投资ofo,滴滴复兴小蓝单车,推出青橙单车之后,一个庞大的出行商业格局正在逐渐形成,包括出租车叫车、专车、快车、代驾、自动驾驶租车、自行车,甚至摩托车。诸如此类。在竞争对手美团进入网约车市场后,滴滴外卖于去年4月上线,并与美团、饿了么进行了密切接触。因此,很多分析人士认为,滴滴2018年巨亏的原因不仅在于网约车不赚钱,还在于其盲目烧钱做非主营业务。同时,公开信息显示,滴滴近年来还积极布局出行之外更广阔的市场。2017年开始在无人车、海外市场、芯片等领域布局,包括1亿美元投资印度经济连锁酒店OYO、6000万并购投资人汽车等,对外投资总额超过200亿元。滴滴的国际化战略也在主动出击。在刚刚过去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程维将滴滴的国际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投资,包括Lyft、Grab、Taxify等出行公司,初步建立全球出行网络;第二阶段是本土化整合,收购巴西网约车公司99;第三阶段是团队出海,用自己的品牌进入墨西哥、智利、澳大利亚等市场。以后怎么走,能走多远,其实都是后话。回到今年媒体宣传日那天,有媒体问刘清“如果乐清事件在顺风车之后再次发生怎么办?”她先是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回忆起有一天,两个人同程维一起在办公室里痛哭流涕。“不一定,真的是哭。程维带领我们整个团队。复课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在哭,不分年龄,那种感觉太痛苦了。”但是谁也不知道会不会有如果。刘清无可奈何地说,“我只能让你来判断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我说的是真诚的。我没有答案。我真的没有答案。”

标签:北京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如何看待丰田与比亚迪合作电动车

有人说,是丰田先抛的橄榄枝。当然,这一定正中比亚迪时下所需。2019年11月7日,丰田与比亚迪就成立纯电动车研发公司签订合资协议。可以肯定,这一幕不是一蹴而就。

1900/1/1 0:00:00
大众自动驾驶E-Golf城市测试,五年内量产

德国《汽车周刊》11月7日报道,大众在德国汉堡测试自动驾驶EGolf,大众自动驾驶技术在未来五年中可量产。

1900/1/1 0:00:00
蔚来股价三天暴涨57%,投资人该有信心了吧?

接连三日,蔚来汽车股价累计涨幅高达57,其中11月5日更是大涨3684,在退市“死亡线”上疯狂徘徊的蔚来似乎快要重回“光明人间”。

1900/1/1 0:00:00
欧盟委员警告:中国将是德国汽车业最大的竞争对手

德国《汽车周刊》11月7日报道,欧盟预算专员厄廷格(GntherOettinger)给德国汽车产业和德国经济敲响警钟,警告德国在汽车行业的江湖地位将被中国替代。

1900/1/1 0:00:00
日媒:FCA和PSA是弱者联合?

“普通的企业即使联合在一起,也不过是为了成为一个更大的普通企业而已”。日前,据海外媒体报道,汽车行业的重整日益加快。在日本国内,日立和本田刚刚宣布整合旗下四家汽车零件公司。

1900/1/1 0:00:00
奇瑞股改迈出关键一步 金主最快本月浮出水面

11月7日晚间,奇瑞汽车在长江产权交易所增资扩股的公告信息突然更新为“已结束”,这意味着已经有至少一家合格的投标人摘牌。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