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MPV会是车市的下一片蓝海吗?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MPV(多功能车)这种多功能车,被认为是继SUV之后,国内汽车市场的新蓝海。那么,MPV市场有爆发的可能吗?会成为车市低迷时期新的增长点吗?我们梳理历史趋势和区域结构,盘点供给端和需求端,得出的结论是不太可能,尤其是家用MPV市场,局限性很高。核心点:1。MPV市场同比走势弱于整体车市,今年累计同比下滑14.4%,高于整体车市11个百分点。2.合资品牌在高端市场和商用市场的地位不可动摇,消费规模持续稳步扩大;中国品牌进入50家车企,车型超过60款,但主要活在中低端市场,近两年规模急剧下滑。3.德系车企和日系车企短期内无意在国内家用MPV市场进行布局,少数产品是针对高端商务市场推出的。4.随着鼓励生育政策效应的消退,国内生育率明显下降,家用MPV的市场空间可能没有早些年预期的那么大,而6座和7座SUV的上市进一步挤压了家用MPV的市场空间。首先看趋势:整体低迷的车市没有爆发的可能。国内MPV市场并不大,但也只是年消费百万辆的细分市场,包括进口车。目前乘用车市场MPV占比不到5%,早些年只有2%,2016年首次超过4%,今年前三季度占比4.2%。国内MPV市场经历了两次爆发,一次是2010年,在低基数市场放量。第二次是2015年和2016年,连续两年增速高于整体车市,尤其是2016年同比增长65.4%。当年一级城市和四五六级城市的年增长率都超过了70%,中国品牌MPV的供应量也在那两年爆发。一个政策背景是2014年“单独二孩”政策出台。但总体来看,MPV市场增速低于整体汽车市场增速。经过2015年、2016年的一波爆发式行情,2017年急转直下,跌幅大于整体车市。今年前三季度,MPV市场同比下滑14.38%,高于整体汽车市场11个百分点。在整体下行的车市中,MPV消费的下行趋势显然更大。MPV是应用场景比较少的细分市场,可能会被6座和7座SUV取代。第二,看消费:它是衰退的始作俑者,曾经推动了它的增长。如果分析MPV市场的区域结构趋势,可以说小何也有输的时候。MPV市场起源于一级城市,在四五级城市发展壮大。从区域消费趋势来看,一级城市占比快速下降,四级城市和五级城市快速扩张。目前一、二线城市消费比例相当,占比22-23%,二线城市略高;三四五线城市的比例分别为18%、16%、14%。2016年之前,四五六线城市MPV增速最高。以2015年和2016年为例,全年增长水平维持在55%-84%,而2017年以来,这三个地区的降幅也高于其他地区,降幅在10%-22%。今年前三季度,二级城市MPV消费同比下降10.6%,降幅最低;其次是三线城市,累计同比下降11.4%;一级城市下降14.6%,四级城市下降15.3%,五级城市下降20.3%,六级城市下降17.6%,均高于MPV市场整体降幅。显然是四五六线城市承压,在下行行情中增长疲劳最强。但随着经济基本面下行压力加大,居民收入水平增长不佳,这些城市的消费水平也会先下降,未来对市场增长的贡献必然下降。三、看货源:两极化玩家目前中国品牌MPV市场份额最大,占比60.2%,合资品牌MPV占比34.6%,进口MPV占比5.3%。中国品牌MPV市场份额的扩大,一度依靠进入者的大幅增加和大量车型的集中上市,在MPV市场显得激进,而合资品牌则保守得多。我们一步一步来看。目前国内市场生产销售MPV的合资车企只有7家。按今年销量排序是上汽通用别克、广汽本田、东风本田、福建奔驰、SAIC大众、郑州日产(5万大奖)、江铃福特,其中江铃福特年销量上千辆。一汽马自达、一汽吉林、长安福特、广汽丰田前几年都退出了MPV市场——广汽丰田2018年停售逸致,福建奔驰2018年停售唯雅诺,长安福特2016年停售Max,一汽马自达2017年停售马自达8。活跃在MPV市场的“奥德赛”自主车企多达50家,排名前列的有上汽通用五菱、广汽乘用车、比亚迪、东风风行、江淮汽车、SAIC大通、长安汽车、吉利汽车,其中上汽通用五菱是目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车企,广汽乘用车借助传祺GM8、传祺GM6在今年MPV市场迅速领先。今年前三季度MPV车企的CR10达到80%,上汽通用五菱和上汽通用别克是最大的玩家。前十家车企中有7家销量同比下滑,比亚迪累计跌幅最高,其MPV销量同比下降48.7%,长安汽车下降47.9%,同样糟糕。车源方面,今年累计销量过万的MPV有18款,80万元以上的Erffa进口10550辆。18款车型中,中国品牌11款,其中10万元以下车型7款,传祺GM8指导价为17.68万-26.48万元,为中国品牌之最。合资品牌的6款车型中,除了奔驰V级价格区间较高(指导价为471.8-604.8万元),别克GL6和途安在10-20万元的市场,其他都在20-40万元区间。别克GL8依然是销量最高的MPV车型。它驰骋MPV江湖十几年,一直盘踞在一二线城市的商务市场,没有一款车能与之抗衡。即使在这糟糕的一年,趋势依然强劲。虽然累计销量也有所下滑,但下滑幅度仅为3%,相比14.4%的细分市场同比下滑,实属不易。销量第二的别克GL8’宝骏730于2014年上市,2015年和2016年实现了20万辆以上的年销量水平。2015年-2018年连续四年蝉联年度MPV自行车销量冠军,主要集中在四线城市和三线城市,一线城市销量最低——冠亚军车型的区域市场占领路线明显不同,也基本代表了合资品牌SUV和宝骏730的销量在2018年大幅下滑,只有11万辆,几乎减半。今年前三季度累计同比跌幅达到32.7%,远高于细分市场跌幅。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另一款MPV宝骏530上市较晚,2018年5月上市,受新车效应影响累计同比增长52%。这两款车基本奠定了上汽通用五菱目前在MPV市场的地位。“宝骏730”第四要看供应:外资车企暂时无意拓展家用MPV市场,投资o……外国公司在MPV市场确实不足。未来也有一些合资品牌推出了一些MPV车型,但从产品来看,还是面向高端商务市场。比如上汽大众推出的威昂(或命名),竞品指向别克GL8。sales多年来,大众一直在市场上销售MPV车型途安,但途安作为一款家用MPV车型,今年的销量急剧下降。2018年之后,大众没有对其进行更新,也没有推出其家用中端MPV夏朗。很明显家用MPV市场进入瓶颈,大众更看好高端商用MPV市场。我们选取了五款主流家用MPV车型,对比了它们与别克GL8的销售趋势。我们可以发现,以别克GL8为代表的商用MPV市场在不断增长,而家用MPV却在低位徘徊,相关车型整体销量呈下降趋势。事实上,不仅大众对家用MPV市场持谨慎态度,日系品牌也是如此。丰田旗下拥有普瑞维亚、西耶娜等MPV产品,在日本市场表现不错。作为一款低端MPV,Erffa VOXY的迷你版是日本卖的最好的MPV,售价不到20万人民币,但是进入中国的时间还很遥远;除了日产NV200,日产目前没有将MPV引入中国市场的计划;本田在国内偏爱SUV市场,MPV车型以奥德赛和爱丽神为主。2016年,传言本田FREED将进入中国市场,但并没有。这些说明,即使日系车在国际市场上擅长MPV,也无意在中国市场大出风头。Erffa如果从中国主流品牌MPV的年销量趋势来看,这几年下滑趋势非常明显。除了宝骏730,年销量大多在5万辆以下,卖的还不错。今年下半年的月销量基本在3000到5000辆的水平。今年更受欢迎的传祺GM8在8月和9月的投保量不到1000辆。这样的消费体量让国外车企没有下手的欲望。所以目前MPV市场的竞争格局是:合资品牌在高端商务市场稳扎稳打,中国品牌在三四五线城市用低价产品作战。而当经济基本面乐观度下降,这些地区的商品消费能力必然下降,因此未来低端市场爆发的可能性不大,活跃在低端市场的中国品牌MPV首当其冲。下图中,自2015年以来,主打高端市场的合资品牌MPV市场规模稳步扩大,而中国品牌则大起大落,已经说明了这一点。第五,看需求——家用MPV刚需没有想象力,所以刚需选择MPV的用户有两类,一类是商务需求,一类是家庭需求。业务需求市场清晰稳定,但市场空间有限;从一向嗅觉灵敏的德系和日系车企的经营来看,家庭需求并不看好他们,这是有原因的。关键需求,家用MPV需求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刚性,可能还是个“伪需求”。从生育趋势来看,国产MPV不具备大规模扩张的可能性。“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政策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未能扭转低迷的生育趋势。例如,2018年,上海37万对夫妇的二胎指标申请率仅为4.6%。而且政策效应明显消退。2018年中国出生人口比2017年减少200万,约12%,总和生育率降至1.52。而且有研究预测,2030年国内25-30岁育龄女性数量将减少44%,预示着出生人口将大幅下降。再加上养育成本高,一孩总和生育率持续下降,没人想生孩子。两个孩子在哪里?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出生人口的减少,想象中的需求软化了。家庭MPV经常提到的一个应用场景是“家庭旅行/郊游”。然而,即使对于有两个孩子和许多孩子的家庭,家庭旅行/郊游也不是常规操作,家庭汽车的首要场景是日常通勤。如果是唯一的家用车,MPV显然有点“浪费”。但在经济环境不乐观的情况下,家庭出游有很多替代选择。租赁和6座/7座SUV都是MPV的替代品。编辑总结:未来,可以预见MPV市场会进一步下滑。在整体汽车市场低速增长甚至下滑的情况下,会“更受伤”,尤其是低端市场。高端MPV市场可能继续增长,但商务市场空间有限,不足以支撑MPV整体细分市场的爆发。国内MPV市场局限性很大,难以突破瓶颈。在三四五线城市,MPV作为两用工具车,受当地经济水平的影响更大,这部分市场的衰落是可以预见的。MPV(多功能车)这种多功能车,被认为是继SUV之后,国内汽车市场的新蓝海。那么,MPV市场有爆发的可能吗?会成为车市低迷时期新的增长点吗?我们梳理历史趋势和区域结构,盘点供给端和需求端,得出的结论是不太可能,尤其是家用MPV市场,局限性很高。核心点:1。MPV市场同比走势弱于整体车市,今年累计同比下滑14.4%,高于整体车市11个百分点。2.合资品牌在高端市场和商用市场的地位不可动摇,消费规模持续稳步扩大;中国品牌进入50家车企,车型超过60款,但主要活在中低端市场,近两年规模急剧下滑。3.德系车企和日系车企短期内无意在国内家用MPV市场进行布局,少数产品是针对高端商务市场推出的。4.随着鼓励生育政策效应的消退,国内生育率明显下降,家用MPV的市场空间可能没有早些年预期的那么大,而6座和7座SUV的上市进一步挤压了家用MPV的市场空间。首先看趋势:整体低迷的车市没有爆发的可能。国内MPV市场并不大,但也只是年消费百万辆的细分市场,包括进口车。目前乘用车市场MPV占比不到5%,早些年只有2%,2016年首次超过4%,今年前三季度占比4.2%。国内MPV市场经历了两次爆发,一次是2010年,在低基数市场放量。第二次是2015年和2016年,连续两年增速高于整体车市,尤其是2016年同比增长65.4%。当年一级城市和四五六级城市的年增长率都超过了70%,中国品牌MPV的供应量也在那两年爆发。一个政策背景是2014年“单独二孩”政策出台。但总体来看,MPV市场增速低于整体汽车市场增速。经过2015年、2016年的一波爆发式行情,2017年急转直下,跌幅大于整体车市。今年前三季度,MPV市场同比下滑14.38%,高于整体汽车市场11个百分点。在整体下行的车市中,MPV消费的下行趋势显然更大。MPV是应用场景比较少的细分市场,可能会被6座和7座SUV取代。第二,看消费:它是衰退的始作俑者,曾经推动了它的增长。如果分析MPV市场的区域结构趋势,可以说小何也有输的时候。MPV市场起源于一级城市,在四五级城市发展壮大。从区域消费趋势来看,一级城市占比快速下降,四级城市和五级城市快速扩张。目前一、二线城市消费比例相当,占比22-23%,二线城市略高;三四五线城市的比例分别为18%、16%、14%。2016年之前,四五六线城市MPV增速最高。以2015年和2016年为例,全年增长水平维持在55%-84%,而2017年以来,这三个地区的降幅也高于其他地区,降幅在10%-22%。今年前三季度,二级城市MPV消费同比下降10.6%,降幅最低;其次是三线城市,累计同比下降11.4%;一级城市下降14.6%,四级城市下降15.3%,五级城市下降20.3%,六级城市下降17.6%,均高于MPV市场整体降幅。显然是四五六线城市承压,在下行行情中增长疲劳最强。但随着经济基本面下行压力加大,居民收入水平增长不佳,这些城市的消费水平也会先下降,未来对市场增长的贡献必然下降。三、看货源:两极化玩家目前中国品牌MPV市场份额最大,占比60.2%,合资品牌MPV占比34.6%,进口MPV占比5.3%。中国品牌MPV市场份额的扩大,一度依靠进入者的大幅增加和大量车型的集中上市,在MPV市场显得激进,而合资品牌则保守得多。我们一步一步来看。目前国内市场生产销售MPV的合资车企只有7家。按今年销量排序是上汽通用别克、广汽本田、东风本田、福建奔驰、SAIC大众、郑州日产(5万大奖)、江铃福特,其中江铃福特年销量上千辆。一汽马自达、一汽吉林、长安福特、广汽丰田前几年都退出了MPV市场——广汽丰田2018年停售逸致,福建奔驰2018年停售唯雅诺,长安福特2016年停售Max,一汽马自达2017年停售马自达8。活跃在MPV市场的“奥德赛”自主车企多达50家,排名前列的有上汽通用五菱、广汽乘用车、比亚迪、东风风行、江淮汽车、SAIC大通、长安汽车、吉利汽车,其中上汽通用五菱是目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车企,广汽乘用车借助传祺GM8、传祺GM6在今年MPV市场迅速领先。今年前三季度MPV车企的CR10达到80%,上汽通用五菱和上汽通用别克是最大的玩家。前十家车企中有7家销量同比下滑,比亚迪累计跌幅最高,其MPV销量同比下降48.7%,长安汽车下降47.9%,同样糟糕。车源方面,今年累计销量过万的MPV有18款,80万元以上的Erffa进口10550辆。18款车型中,中国品牌11款,其中10万元以下车型7款,传祺GM8指导价为17.68万-26.48万元,为中国品牌之最。合资品牌的6款车型中,除了奔驰V级价格区间较高(指导价为471.8-604.8万元),别克GL6和途安在10-20万元的市场,其他都在20-40万元区间。别克GL8依然是销量最高的MPV车型。它驰骋MPV江湖十几年,一直盘踞在一二线城市的商务市场,没有一款车能与之抗衡。即使在这糟糕的一年,趋势依然强劲。虽然累计销量也有所下滑,但下滑幅度仅为3%,与14.4%的细分市场同比下滑相比,实属不易。销量第二的别克GL8’宝骏730于2014年上市,2015年和2016年实现了20万辆以上的年销量水平。2015年-2018年连续四年蝉联年度MPV自行车销量冠军,主要集中在四线城市和三线城市,一线城市销量最低——冠亚军车型的区域市场占领路线明显不同,也基本代表了合资品牌SUV和宝骏730的销量在2018年大幅下滑,只有11万辆,几乎减半。今年前三季度累计同比跌幅达到32.7%,远高于细分市场跌幅。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另一款MPV宝骏530上市较晚,2018年5月上市,受新车效应影响累计同比增长52%。这两款车基本奠定了上汽通用五菱目前在MPV市场的地位。“宝骏730”第四要看供应:外资车企暂时无意拓展家用MPV市场,投资o……外国公司在MPV市场确实不足。未来也有一些合资品牌推出了一些MPV车型,但从产品来看,还是面向高端商务市场。比如上汽大众推出的威昂(或命名),竞品指向别克GL8。sales多年来,大众一直在市场上销售MPV车型途安,但途安作为一款家用MPV车型,今年的销量急剧下降。2018年之后,大众没有对其进行更新,也没有推出其家用中端MPV夏朗。很明显家用MPV市场进入瓶颈,大众更看好高端商用MPV市场。我们选取了五款主流家用MPV车型,对比了它们与别克GL8的销售趋势。我们可以发现,以别克GL8为代表的商用MPV市场在不断增长,而家用MPV却在低位徘徊,相关车型整体销量呈下降趋势。事实上,不仅大众对家用MPV市场持谨慎态度,日系品牌也是如此。丰田旗下拥有普瑞维亚、西耶娜等MPV产品,在日本市场表现不错。作为一款低端MPV,Erffa VOXY的迷你版是日本卖的最好的MPV,售价不到20万人民币,但是进入中国的时间还很遥远;除了日产NV200,日产目前没有将MPV引入中国市场的计划;本田在国内偏爱SUV市场,MPV车型以奥德赛和爱丽神为主。2016年,传言本田FREED将进入中国市场,但并没有。这些说明,即使日系车在国际市场上擅长MPV,也无意在中国市场大出风头。Erffa如果从中国主流品牌MPV的年销量趋势来看,这几年下滑趋势非常明显。除了宝骏730,年销量大多在5万辆以下,卖的还不错。今年下半年的月销量基本在3000到5000辆的水平。今年更受欢迎的传祺GM8在8月和9月的投保量不到1000辆。这样的消费体量让国外车企没有下手的欲望。所以目前MPV市场的竞争格局是:合资品牌在高端商务市场稳扎稳打,中国品牌在三四五线城市用低价产品作战。而当经济基本面乐观度下降,这些地区的商品消费能力必然下降,因此未来低端市场爆发的可能性不大,活跃在低端市场的中国品牌MPV首当其冲。下图中,自2015年以来,主打高端市场的合资品牌MPV市场规模稳步扩大,而中国品牌则大起大落,已经说明了这一点。第五,看需求——家用MPV刚需没有想象力,所以刚需选择MPV的用户有两类,一类是商务需求,一类是家庭需求。业务需求市场清晰稳定,但市场空间有限;从一向嗅觉灵敏的德系和日系车企的经营来看,家庭需求并不看好他们,这是有原因的。关键需求,家用MPV需求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刚性,可能还是个“伪需求”。从生育趋势来看,国产MPV不具备大规模扩张的可能性。“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政策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未能扭转低迷的生育趋势。例如,2018年,上海37万对夫妇的二胎指标申请率仅为4.6%。而且政策效应明显消退。2018年中国出生人口比2017年减少200万,约12%,总和生育率降至1.52。而且有研究预测,2030年国内25-30岁育龄女性数量将减少44%,预示着出生人口将大幅下降。再加上养育成本高,一孩总和生育率持续下降,没人想生孩子。两个孩子在哪里?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出生人口的减少,想象中的需求软化了。家庭MPV经常提到的一个应用场景是“家庭旅行/郊游”。然而,即使对于有两个孩子和许多孩子的家庭,家庭旅行/郊游也不是常规操作,家庭汽车的首要场景是日常通勤。如果是唯一的家用车,MPV显然有点“浪费”。但在经济环境不乐观的情况下,家庭出游有很多替代选择。租赁和6座/7座SUV都是MPV的替代品。编辑总结:未来,可以预见MPV市场会进一步下滑。在整体汽车市场低速增长甚至下滑的情况下,会“更受伤”,尤其是低端市场。高端MPV市场可能继续增长,但商务市场空间有限,不足以支撑MPV整体细分市场的爆发。国内MPV市场局限性很大,难以突破瓶颈。在三四五线城市,MPV作为两用工具车,受当地经济水平的影响更大,这部分市场的衰落是可以预见的。

标签:别克大众别克GL8宝骏本田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锂电巨头沃特玛破产清算案被法院受理 负债达197亿

沃特玛步入破产清算。11月13日晚间,坚瑞沃能发布公告称,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9年11月7日裁定受理黄子廷申请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破产清算一案。

1900/1/1 0:00:00
前景扑朔迷离 自动驾驶商业化道阻且长

2019年即将进入尾声,自动驾驶产业经历了从一开始的资本狂热追逐到慢慢降温,市场对于自动驾驶技术的思考开始变得冷静和理性。这一年里,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

1900/1/1 0:00:00
有人撤退有人盈利 汽车分时租赁洗牌潮还没完

陷入“押金风波”的不仅是共享单车,共享汽车领域也未能幸免。今年10月,有广州市民发现汽车分时租赁平台“盼达用车”在广州已无车可用,并无法退还押金。

1900/1/1 0:00:00
小鹏+小米:雷军和何小鹏的旧交情,汽车与IoT融合的新故事

北京时间11月13日,小鹏汽车终于官方宣布了C轮4亿美元的融资,其中唯一署名的新投资人是定位为战略投资伙伴小米集团,另外,何小鹏继续以个人投资人身份加持,一众老股东继续加持。

1900/1/1 0:00:00
日产汽车二季度营业利润暴跌70% 将裁员超万人

11月12日下午,日本东京股市收盘后,日产汽车公布了最新的季度财报,公司营业利润同比大幅下滑约70。同时,日产还将2019财年的全年利润预期下调至11年来最低水平。

1900/1/1 0:00:00
特斯拉Model 3 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功能体验

特斯拉被人追捧并非它是玩电动的,在特斯拉推出ModelS同期,还有NissanLeaf(聆风),FiskerKarma,MINIE等等都是同样的电动先锋,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