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零部件企业的生死突围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2019年注定是艰难的一年。与年初汽车巨头对今年车市的乐观不同,在今年发布的各自季度中,持续下滑早已成为行业主旋律。随后,降本增效成为企业自救的第一步,而裁员是最令人苦恼的关键措施之一,今年更是成为全行业的普遍操作。然而,裁员的下一步是什么?是抱团取暖还是断臂求生?这是一场生死之战。现在中美经济摩擦,排放压力倍增,国内相关政策的集权与分权等等。正在像雪花一样飘落,并且由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冷空气”而迅速冻结。就数据来看,在过去的十个月里,全球车市一步一步步入低谷,依然不见回暖。今年7月,博世首席财务官StefanAsenkerschbaumer表示,该公司修改了2019年全球汽车产量的预测,预计今年将下降5%,超过此前预测的3%。而且他认为未来三年汽车生产也会停滞不前。就加斯顿汽车整理的部分国际主流零部件头部企业今年第三季度或上半年业绩来看,虽然新季度业绩略有回升,但仍有不少企业坚持下调全年收入预期。

Honda, BYD, Toyota, Man

谁也说不准汽车市场未来的趋势是停滞还是恶化,才能像博世一样强大,不得不下调产量预期,裁员甚至关闭部分工厂。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寻求突围之路,关于拆分重组、合资并购、关闭工厂的新闻屡见不鲜,都是为了一个目的——活下去。近日,宏发收购了海拉继电器业务,欧司朗已同意出售艾姆斯,日立汽车系统公司(HitachiLtd)的子公司日立汽车系统公司(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将与本田汽车的三家供应商成立新的合资公司。展望未来,零部件头部企业,包括但不限于博世、大陆、固特异、曼海姆尔、舍弗勒、马勒、巴斯夫、博世和蒂森克虏伯,都相继发布了自己的裁员计划。这让人们开始明白,要想成功突围,就必须有所作为。然而众所周知,汽车行业正在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全球经济不景气。通过抢占新兴市场的市场份额和增加增量空间来实现成功突破,越来越多的零部件企业不断增加研发支出。今年10月,日本瑞穗证券提供的消息显示,为跟上汽车产业新四化的发展趋势,到2022年3月,包括电装、爱信精机、丰田工业在内的日本前16大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研发支出总额将比10年前翻一番,达到1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44亿元),支出方向包括自主雷达和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值得玩味的是,这家机构同时表示,在R&D的巨额投资并不能保证这类零部件企业在未来10年继续保持核心竞争力。这意味着,在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时刻,是否增加R&D将面临巨大挑战。但他们也知道,不进则退。所以,处于时代转折点的巨头们,面对新的业务和板块选择,不得不如履薄冰地反复探索和摸索。大陆集团在2019年上半年的财报中透露,将不再考虑涉足固态电池生产领域,这意味着之前的投入已经白费。究其原因,目前动力电池市场已经被松下、LG、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比亚迪、三星等企业垄断,后来者很难形成基于该技术的强大商业模式。无独有偶,博世、ZF等公司……我以前也放弃过这样的计划,理由是风险太大。没有人能保证R&D方向的准确性,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让R&D企业不断试错。这不仅发生在大陆集团,曾经风光一时的传统零部件巨头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新兴领域难以整合,传统业务利润持续下滑,焦虑正在向汽车行业的角落蔓延。那么,你是怎么生活的?越来越多的零部件公司倒下,或等待被收购,或以破产告终。然而,对于德国照明集团欧司朗来说,此次收购可能更像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今年2月,在发出第六次利润下滑预警后,欧司朗决定对外出售,并于11月12日同意了奥地利半导体公司Ames提出的收购建议。赢得欧司朗管理层“芳心”的关键因素是,艾姆斯提出,一旦收购成功,欧司朗总部所在的慕尼黑将成为集团全球联合总部,其现有公司名称和品牌不变,并且在2022年之前,欧司朗员工将享受裁员保护。也就是说,欧司朗无论如何还是能活一百年。同时,欧司朗的光电基础与艾姆斯在半导体领域的知识相结合,也将有助于双方快速转型为高科技光电企业,从而实现双赢。这是欧司朗选择的生存方式,而日立汽车系统公司有不同的选择。10月底,日立汽车系统公司宣布,将与本田汽车公司旗下的三家零部件公司,即日本的KeihinCorp、ShowaCorp和NissinKogyoCo,成立新的合资公司。新公司销售额有望达到1.7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095亿元),有望成为仅次于电装和爱信精机的日本第三大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合原有四家公司的技术优势,拥有电子、电控单元、制动系统等多项前沿技术,发挥规模优势,以更低的成本、更前沿的技术服务全球客户,研发自动驾驶不可或缺的外部感知、人工智能等新一代系统。无论是通过并购实现快速转型,还是通过抱团取暖共同进退,都是不同企业为了生存而做出的不同选择,很可能会形成新的竞争格局,从而给相关领域的企业带来压力。于是,很多业务范围很广的零部件巨头选择剥离利润较低的业务,因为他们认为剥离后更专业化的业务会更受投资者和行业客户的青睐,更有利于垄断该领域的核心技术。这两年,德尔福、江森自控、奥托立夫、霍尼韦尔、吉凯恩、佛吉亚都见证了这样的“分裂”。大陆集团也在去年正式宣布了架构改革,并在今年1月完成了动力总成业务集团的拆分,更名为VitescoTechnologies,未来还将致力于推动这家新公司的IPO项目。但即便如此,在这场你死我活的战斗中,每个玩家都很难说轻松。行业洗牌在加速,留给企业的时间在缩减。面对产业变革的临近,谁也不敢保证是否真的准备好了。而未来会是什么样,也许只有到了以后才知道。2019年注定是艰难的一年。与年初汽车巨头对今年车市的乐观不同,在今年发布的各自季度中,持续下滑早已成为行业主旋律。随后,降本增效成为企业自救的第一步,而裁员是最令人苦恼的关键措施之一,今年更是成为全行业的普遍操作。然而,裁员的下一步是什么?是抱团取暖还是断臂求生?这是一场生死之战。现在中美经济摩擦,排放压力倍增,国内相关政策的集权与分权等等。正在像雪花一样飘落,并且由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冷空气”而迅速冻结。作为f……就数据来看,在过去的十个月里,全球车市一步一步步入低谷,依然不见回暖。今年7月,博世首席财务官StefanAsenkerschbaumer表示,该公司修改了2019年全球汽车产量的预测,预计今年将下降5%,超过此前预测的3%。而且他认为未来三年汽车生产也会停滞不前。就加斯顿汽车整理的部分国际主流零部件头部企业今年第三季度或上半年业绩来看,虽然新季度业绩略有回升,但仍有不少企业坚持下调全年收入预期。

Honda, BYD, Toyota, Man

谁也说不准汽车市场未来的趋势是停滞还是恶化,才能像博世一样强大,不得不下调产量预期,裁员甚至关闭部分工厂。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寻求突围之路,关于拆分重组、合资并购、关闭工厂的新闻屡见不鲜,都是为了一个目的——活下去。近日,宏发收购了海拉继电器业务,欧司朗已同意出售艾姆斯,日立汽车系统公司(HitachiLtd)的子公司日立汽车系统公司(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将与本田汽车的三家供应商成立新的合资公司。展望未来,零部件头部企业,包括但不限于博世、大陆、固特异、曼海姆尔、舍弗勒、马勒、巴斯夫、博世和蒂森克虏伯,都相继发布了自己的裁员计划。这让人们开始明白,要想成功突围,就必须有所作为。然而众所周知,汽车行业正在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全球经济不景气。通过抢占新兴市场的市场份额和增加增量空间来实现成功突破,越来越多的零部件企业不断增加研发支出。今年10月,日本瑞穗证券提供的消息显示,为跟上汽车产业新四化的发展趋势,到2022年3月,包括电装、爱信精机、丰田工业在内的日本前16大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研发支出总额将比10年前翻一番,达到1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44亿元),支出方向包括自主雷达和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值得玩味的是,这家机构同时表示,在R&D的巨额投资并不能保证这类零部件企业在未来10年继续保持核心竞争力。这意味着,在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时刻,是否增加R&D将面临巨大挑战。但他们也知道,不进则退。所以,处于时代转折点的巨头们,面对新的业务和板块选择,不得不如履薄冰地反复探索和摸索。大陆集团在2019年上半年的财报中透露,将不再考虑涉足固态电池生产领域,这意味着之前的投入已经白费。究其原因,目前动力电池市场已经被松下、LG、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比亚迪、三星等企业垄断,后来者很难形成基于该技术的强大商业模式。无独有偶,博世、ZF等公司此前也放弃了此类计划,理由是风险太大。没有人能保证R&D方向的准确性,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让R&D企业不断试错。这不仅发生在大陆集团,曾经风光一时的传统零部件巨头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新兴领域难以整合,传统业务利润持续下滑,焦虑正在向汽车行业的角落蔓延。那么,你是怎么生活的?越来越多的零部件公司倒下,或等待被收购,或以破产告终。然而,对于德国照明集团欧司朗来说,此次收购可能更像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今年2月,在发出第六次利润下滑预警后,欧司朗决定对外出售,并于11月12日同意了奥地利se提出的收购提议……指挥公司艾姆斯。赢得欧司朗管理层“芳心”的关键因素是,艾姆斯提出,一旦收购成功,欧司朗总部所在的慕尼黑将成为集团全球联合总部,其现有公司名称和品牌不变,并且在2022年之前,欧司朗员工将享受裁员保护。也就是说,欧司朗无论如何还是能活一百年。同时,欧司朗的光电基础与艾姆斯在半导体领域的知识相结合,也将有助于双方快速转型为高科技光电企业,从而实现双赢。这是欧司朗选择的生存方式,而日立汽车系统公司有不同的选择。10月底,日立汽车系统公司宣布,将与本田汽车公司旗下的三家零部件公司,即日本的KeihinCorp、ShowaCorp和NissinKogyoCo,成立新的合资公司。新公司销售额有望达到1.7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095亿元),有望成为仅次于电装和爱信精机的日本第三大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合原有四家公司的技术优势,拥有电子、电控单元、制动系统等多项前沿技术,发挥规模优势,以更低的成本、更前沿的技术服务全球客户,研发自动驾驶不可或缺的外部感知、人工智能等新一代系统。无论是通过并购实现快速转型,还是通过抱团取暖共同进退,都是不同企业为了生存而做出的不同选择,很可能会形成新的竞争格局,从而给相关领域的企业带来压力。于是,很多业务范围很广的零部件巨头选择剥离利润较低的业务,因为他们认为剥离后更专业化的业务会更受投资者和行业客户的青睐,更有利于垄断该领域的核心技术。这两年,德尔福、江森自控、奥托立夫、霍尼韦尔、吉凯恩、佛吉亚都见证了这样的“分裂”。大陆集团也在去年正式宣布了架构改革,并在今年1月完成了动力总成业务集团的拆分,更名为VitescoTechnologies,未来还将致力于推动这家新公司的IPO项目。但即便如此,在这场你死我活的战斗中,每个玩家都很难说轻松。行业洗牌在加速,留给企业的时间在缩减。面对产业变革的临近,谁也不敢保证是否真的准备好了。而未来会是什么样,也许只有到了以后才知道。

标签:本田比亚迪丰田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华泰汽车六次成“老赖”,所持曙光股份被全部冻结

澄清破产传闻后不久,华泰汽车又陷入新的危机。

1900/1/1 0:00:00
滴滴拟在东京使用奔驰特斯拉等车型提供高端打车服务

11月2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滴滴出行的公司代表表示,该公司将在日本尝试提供高端打车服务,使用的汽车为特斯拉、雷克萨斯和奔驰。

1900/1/1 0:00:00
两部门:ETC欠费超30日将上报个人征信

1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服务支持收费公路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银办发2019185号)。

1900/1/1 0:00:00
拒绝异味 这家企业让车内健康更简单

在追求高效的当代社会,汽车的使用场景不断延伸,人们在车内的时长增加,车内空气的污染问题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大家一定还记得今年初奥迪“异味门”事件闹得沸沸扬扬。

1900/1/1 0:00:00
2020年新能源车展望:迈向平价的起点

在补贴全面退坡和传统龙头车企全面电动化的背景下,新能源车产业链需求与降本压力齐升,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认为2020年新能源车将迈向平价的起点。

1900/1/1 0:00:00
画饼大师庞青年

描摹世界发展的时间度量单位正在越来越小。这是人类发展的基本规律。从前我们说“岁岁年年人不同”,现在却总咋舌“三十天河东,三十天河西”。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