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欧洲汽车新闻网报道,梅赛德斯-奔驰的母公司戴姆勒(Daimler)已谨慎警告财务分析师,将该公司2020年的利润预期从100亿欧元下调至90亿欧元以下,主要是因为奔驰2020年的二氧化碳达标成本和市场阻力将远高于此前的预期。相反,奔驰的竞争对手宝马就没有这么头疼,因为宝马完全控制了自己的二氧化碳达标成本。至于为什么车企这么努力的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原因很简单,不能造成全球温室效应问题。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2018年全球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17年增长1.7%,达到330亿吨,为2013年以来最快增速。按照这个速度,到2050年全球气温将上升2-4℃,这意味着南北极的冰山将大大融化,海平面上升将导致包括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在内的沿海城市以及一些岛国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
国际能源署执行主任法蒂比罗尔(FatihBirol)表示,“这些数据再次凸显了各方采取紧急行动开发清洁能源解决方案、刺激投资和创新的紧迫性,尤其是在碳获取和存储领域。”汽车作为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控制排放刻不容缓。为此,世界各国相继出台碳排放政策,首当其冲的就是“油耗限制”。而2020年将成为全球车企的“噩梦”年,这一年必将载入汽车史册。因为从2020年开始,所有国家都将实施更加严格的汽车排放法规。这一年,中国的“双积分政策”规定,新车平均油耗要降到5L/ 100 km,而美国要求到2025年,新车平均油耗要降到54.5MPG,约4.3L/100km。欧盟更是毫不留情,规定2021年前,新车每公里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不超过95克,否则每辆车每克罚款95欧元。而且,为了减少企业油耗数据造假,欧盟从2017年开始强制汽车企业进行world light vehicle Procedure(WLTP)的油耗测试,以高油耗造假取代现有的新欧洲开发周期(NEDC)。无,为了避免全方位的数据造假,欧盟还为WLTP增加了一套补充测试程序,即RealDriveEmission(RDE)。油耗真实与否可以通过实际测试得知。
欧美和中国碳排放要求的“雷人”手段,解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殊途同归”。要知道,2018年全球汽车销量为9560万辆,而中国、美国和欧盟分别为2808万辆、1782万辆和1562万辆,占全球销量的60%。没有人愿意因为碳排放政策而放弃如此大的市场份额所带来的暴利,但压力之下也会有勇者。2018年,宝马新能源在全球销售了14.2万辆汽车,到今年年底,将有超过50万辆宝马新能源汽车上路。到2025年,宝马将推出至少25款新能源汽车,其中包括12款纯电动汽车。大胆的车企经过努力会变得更好。宝马在慕尼黑的电池技术中心投资了近2亿欧元,到2022年底将实现超过120亿欧元的成本优化,并将这些钱全部投入到新能源产品的研发中。这就是宝马完全控制了自己的碳排放,和上面提到的奔驰没有“麻烦”的原因。
“未雨绸缪”宝马为奔驰树立了榜样,以至于奔驰甚至率先干掉了EQC。此外,梅赛德斯-奔驰和BAIC共同投资超过119亿元建设高端新能源工厂。高投资是经济衰退的原因之一……奔驰2020年利润目标的调整。还有一点就是奔驰在欧洲对柴油车排放造假,导致戴姆勒被罚款8.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68亿元)。在被罚款这件事上,大众集团也有“话语权”。2015年,大众集团因尾气“排放门”事件直接造成近百亿损失。要知道,大众集团2014年的营收为12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93.6亿元),而2015年的亏损为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7亿元),大众称之为“天价支出”。不仅如此,2018年还被德国罚款1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5.4亿元)。显然,“排放门”事件对大众集团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更糟糕的是,根据汽车制造商在2017年底公布的汽车排放水平,如果2021年不能实现欧盟设定的排放目标,大众将面临18.3亿欧元的巨额罚款。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大众得到了之前罚款的警告,从内部解决了问题。到2020年底,大众将推出至少10款电动汽车。从2020年到未来三年,仅基于中国MEB平台的全新车型就将有10款。预计到2028年,大众集团全球纯电动汽车总数量将达到2200万辆,其中超过50%来自中国,包括在中国生产并销往全球的电动汽车。不诚信肯定不好,但是诚信还是会面临巨额罚款,比如FCA。同样,根据汽车排放水平预测,FCA在2021年将面临7.46亿欧元的罚款,但它已经制定了对策,一是向特斯拉购买碳排放点,二是与PSA“联姻”,共同克服这一问题。
当然,有车企面临罚款,自然也会有“秀儿”安全过关。沃尔沃和丰田是两家没有面临罚款危机的大型汽车制造商,他们甚至可以将剩余的排放信用出售给其他汽车制造商。沃尔沃“环保安全”的理念终于在关键时刻派上了用场,其D4车型是首款同动力级别、排放低于100g/km的B级豪华车。同时也是第一个提出禁止销售燃油车宣言的车企。此外,所有需要测试油耗的沃尔沃车型都通过了WLTP程序测试。丰田对碳排放的回应众所周知——混合动力车型。在全球范围内,丰田提供30多种不同的混合动力汽车,其混合动力汽车的全球累计销量已经超过1000万辆。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jatodynamics的数据,到2021年,监管机构对未能达到碳排放要求的罚款金额可能会升至340亿欧元。bankofamericamerrilllynch的汽车分析师Johnmurphy表示,欧洲电气化的推广意味着未来一二十年在欧洲销售大众车型将无利可图。据欧洲汽车新闻网报道,梅赛德斯-奔驰的母公司戴姆勒(Daimler)已谨慎警告财务分析师,将该公司2020年的利润预期从100亿欧元下调至90亿欧元以下,主要是因为奔驰2020年的二氧化碳达标成本和市场阻力将远高于此前的预期。相反,奔驰的竞争对手宝马就没有这么头疼,因为宝马完全控制了自己的二氧化碳达标成本。至于为什么车企这么努力的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原因很简单,不能造成全球温室效应问题。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2018年全球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17年增长1.7%,达到330亿吨,为2013年以来最快增速。按照这个速度,到2050年全球气温将上升2-4℃,这意味着南北极的冰山将大大融化,海平面上升将导致包括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在内的沿海城市以及一些岛国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
< img alt = "大众、奔驰、宝马、丰田、沃尔沃" src = "……eimg/{ HostI }/img/20230303235025475385/1 . jpg "/>
国际能源署执行主任法蒂比罗尔(FatihBirol)表示,“这些数据再次凸显了各方采取紧急行动开发清洁能源解决方案、刺激投资和创新的紧迫性,尤其是在碳获取和存储领域。”汽车作为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控制排放刻不容缓。为此,世界各国相继出台碳排放政策,首当其冲的就是“油耗限制”。而2020年将成为全球车企的“噩梦”年,这一年必将载入汽车史册。因为从2020年开始,所有国家都将实施更加严格的汽车排放法规。这一年,中国的“双积分政策”规定,新车平均油耗要降到5L/ 100 km,而美国要求到2025年,新车平均油耗要降到54.5MPG,约4.3L/100km。欧盟更是毫不留情,规定2021年前,新车每公里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不超过95克,否则每辆车每克罚款95欧元。而且,为了减少企业油耗数据造假,欧盟从2017年开始强制汽车企业进行world light vehicle Procedure(WLTP)的油耗测试,以高油耗造假取代现有的新欧洲开发周期(NEDC)。无,为了避免全方位的数据造假,欧盟还为WLTP增加了一套补充测试程序,即RealDriveEmission(RDE)。油耗真实与否可以通过实际测试得知。
欧美和中国碳排放要求的“雷人”手段,解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殊途同归”。要知道,2018年全球汽车销量为9560万辆,而中国、美国和欧盟分别为2808万辆、1782万辆和1562万辆,占全球销量的60%。没有人愿意因为碳排放政策而放弃如此大的市场份额所带来的暴利,但压力之下也会有勇者。2018年,宝马新能源在全球销售了14.2万辆汽车,到今年年底,将有超过50万辆宝马新能源汽车上路。到2025年,宝马将推出至少25款新能源汽车,其中包括12款纯电动汽车。大胆的车企经过努力会变得更好。宝马在慕尼黑的电池技术中心投资了近2亿欧元,到2022年底将实现超过120亿欧元的成本优化,并将这些钱全部投入到新能源产品的研发中。这就是宝马完全控制了自己的碳排放,和上面提到的奔驰没有“麻烦”的原因。
“未雨绸缪”宝马为奔驰树立了榜样,以至于奔驰甚至率先干掉了EQC。此外,梅赛德斯-奔驰和BAIC共同投资超过119亿元建设高端新能源工厂。高投入是奔驰2020年利润目标下调的原因之一。还有一点就是奔驰在欧洲对柴油车排放造假,导致戴姆勒被罚款8.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68亿元)。在被罚款这件事上,大众集团也有“话语权”。2015年,大众集团因尾气“排放门”事件直接造成近百亿损失。要知道,大众集团2014年的营收是12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93.6亿元),而2015年的亏损是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7亿元),大众称之为“天价支出”。不仅如此,2018年还被德国罚款1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5.4亿元)。显然,“排放门”事件对大众集团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更糟糕的是,根据汽车制造商在2017年底公布的汽车排放水平,如果2021年不能实现欧盟设定的排放目标,大众将面临18.3亿欧元的巨额罚款。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公众从之前的罚款中得到警示,从……解决了问题他在里面。到2020年底,大众将推出至少10款电动汽车。从2020年到未来三年,仅基于中国MEB平台的全新车型就将有10款。预计到2028年,大众集团全球纯电动汽车总数量将达到2200万辆,其中超过50%来自中国,包括在中国生产并销往全球的电动汽车。不诚信肯定不好,但是诚信还是会面临巨额罚款,比如FCA。同样,根据汽车排放水平预测,FCA在2021年将面临7.46亿欧元的罚款,但它已经制定了对策,一是向特斯拉购买碳排放点,二是与PSA“联姻”,共同克服这一问题。
当然,有车企面临罚款,自然也会有“秀儿”安全过关。沃尔沃和丰田是两家没有面临罚款危机的大型汽车制造商,他们甚至可以将剩余的排放信用出售给其他汽车制造商。沃尔沃“环保安全”的理念终于在关键时刻派上了用场,其D4车型是首款同动力级别、排放低于100g/km的B级豪华车。同时也是第一个提出禁止销售燃油车宣言的车企。此外,所有需要测试油耗的沃尔沃车型都通过了WLTP程序测试。丰田对碳排放的回应众所周知——混合动力车型。在全球范围内,丰田提供30多种不同的混合动力汽车,其混合动力汽车的全球累计销量已经超过1000万辆。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jatodynamics的数据,到2021年,监管机构对未能达到碳排放要求的罚款金额可能会升至340亿欧元。bankofamericamerrilllynch的汽车分析师Johnmurphy表示,欧洲电气化的推广意味着未来一二十年在欧洲销售大众车型将无利可图。
已经81岁的大众汽车正在电动化的道路上加速狂奔,这一次的主赛道却是中国。11月18日,有报道称,大众2020年至2024年的五年投资计划已经制定完成。
1900/1/1 0:00:00连续16个月下滑的中国车市,依旧没有明显的回暖迹象。从前10个月的市场数据来看,2019年将延续2018年的负增长。当前汽车市场的持续回落,是市场自身因素和宏观经济因素叠加的结果。
1900/1/1 0:00:00充电领域作为新兴的后市场业务之一,除吸引车企入场之外,经销商也打算提早布局以获取利润。
1900/1/1 0:00:001、工信部第326批新车公示:特斯拉Model3丰田CHR零跑s01等184款新能源车入选阅读原文11月18日,
1900/1/1 0:00:00采埃孚计划在2020年的CES上推出coASSIST辅助驾驶系统。在2019第二届国际汽车智能共享出行大会期间,采埃孚亚太区电子及驾驶辅助系统工程总监刑勋接受汽车之家访谈时,谈到这一信息。
1900/1/1 0:00:00伴随新能源汽车发展,充电桩的规模在不断壮大。不过,由于回报周期长、利用率低等因素,充电桩运营企业正在经历着行业洗牌。一方面充电桩行业盈利困难,另一方面车企却开始加大在充电桩领域的投资。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