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充电桩的规模越来越大。但由于回收期长、利用率低,充电桩运营商正在经历行业洗牌。一方面充电桩行业难以盈利,另一方面车企也开始加大对充电桩领域的投入。中国电动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十个月,充电基础设施新增33.6万个,同比增长39.7%。截至2019年10月,全国公共充电桩和私人充电桩总数为114.4万个,同比增长66.7%。但是,充电桩的建设还有巨大的缺口。根据四部委联合发布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到2020年,将新增1.2万个以上集中式充换电站和480万个分散式充电桩,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行业洗牌充电桩行业在2013年前后的初试阶段,之后进入野蛮生长阶段。最近两年,行业开始重新洗牌,很多企业倒闭、停业甚至退市。一度位于第一梯队的富电绿色能源宣布退市,深圳易蓉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因公司亏损宣布解散。今年已经成立九年的普天新能源,甚至已经“交出”了半年的55%股权和大股东位置,依然无人问津。截至2019年10月,全国充电企业运营的超过1万个的充电桩只有8个,8家运营商占总数的89.8%,其余运营商占总数的10.2%。其中,TELD、星星充电和国家电网位列前三,只有TELD和星星充电表示其充电板块开始盈利。泰克母公司董事长余德祥今年在公开信中表示,泰克5年投入超过50亿元,研发投入超过10亿元,前4年累计亏损达6亿元。2018年,充电网络板块终于实现盈亏平衡。中国电动汽车100委员会发布的充电服务报告指出,充电服务费是现阶段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商的主要收入来源。由于初期投资建设成本高、充电桩利用率低、工作环境差、设备使用寿命低,以及充电设施分散布局带来的运维压力,大量中小型充电桩公司尚未盈利。其中,充电桩利用率低是制约充电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根据国家能源局的统计,目前充电桩的利用率普遍低于15%。充电桩分布不均、选址不合理是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要实现盈利,最重要的是把充电桩建在合适的地方。星星充电花了近20亿,为建桩摸索了一些门道。”星星充电董事长邵丹伟曾公开表示,单纯增加充电桩数量,如果利用率不高,会成为企业的负担。进入这个市场,一定要看到后期的运营成本,电力运维成本,巨大的管理成本。如果堆得不对,只会导致更大的资产和更大的负担。企业要根据市场的需要,合理有序地建桩,很快就能收回成本,实现盈利。“充电桩行业的门槛并不高。一些企业在看中市场后,盲目进入市场。但由于一开始拿不到订单,很多都是通过低价竞争进入市场,对行业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也使得一些苦苦挣扎的充电桩企业盈利更加困难,甚至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中国充电联盟副秘书长郑家图告诉记者,一些小企业运营模式单一,后期运营难度较大。与in……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缓解,对充电桩的功率要求越来越高,小功率充电桩充电速度慢,使得原有充电桩无法满足用户的要求,从而影响运营商。此外,前几年各充电桩企业为了快速抢占市场,采用了不同的充电技术标准和接口,导致设备和系统难以统一,大部分充电设施无法通用。各个厂家的充电桩运营平台和充电app无法互联互通,出现了一个车主装十几个app的现象,这也是没人愿意接手普天新能源的原因之一。而因为标准不统一而无法适应外界的比亚迪甚至放弃了换快桩的业务。然而,这种情况已经改变。国家电网在线平台数据显示,全国统一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网络已基本建成,国内主要新能源汽车充电运营商已接入全国统一服务网络在线平台。截至目前,平台已覆盖全国31个省份、284个城市,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超过5万公里。“目前,平台已初步具备全国联网的功能,接入充电桩近40万个,基本实现了一个App可以走遍中国的目标。”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全表示,该平台建立了充电桩实时监控系统,提供24小时全天候在线服务。如果充电设备出现异常,市内1小时内可到达站点,高速服务区不超过2小时。车企加码虽然充电桩行业存在盈利难、风险高等问题,但车企在该领域的布局进一步加快。2015年,SAIC推出了充电平台安悦充电。同年,比亚迪推出充电桩业务,宝马也将充电品牌“Instant Charging Now”引入中国,与国内充电运营公司共建充电桩。今年4月,奔驰表示将提供覆盖旗下所有纯电动汽车的“星星”充电服务,包括停车服务充电服务、24小时紧急充电服务和奔驰专属充电站。今年6月,由戴姆勒、宝马、大众等7家德国巨头共同打造的充电基础设施平台Hubject与国内4家重点CPO(充电运营商、深圳汽车电网、云快充电、充电侠、卡酷卡)建立合作关系。不久前,特斯拉宣布第2000个超级充电桩落地上海。“对我们来说,充电设施是客户方便使用车辆的重要基础,也可以展示品牌形象。”北京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张艳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车主除了家用奔驰智能充电墙盒,还可以使用公共充电桩。“奔驰充电之星随行”服务可以实时连接市面上70%以上的可用充电桩。车主可以通过App了解公共充电桩的位置和状态,体验从充电状态实时监控到支付评估的一站式充电服务。“新能源汽车规模比较小,车企通过布置充电桩打消客户的里程焦虑,从而提高销量。”郑家图告诉记者,车企卖车的时候,一般都会随车送桩。此外,自建充电桩还可以获取车辆充电数据和行驶数据,从而为用户提供用户数据分析、车辆诊断、维修、保险等数据增值服务,实现各项技术和服务的优化。此外,很多车企都搭建了出行服务平台,充电桩业务是其产业链的一环,出行平台上的车辆保证了充电桩的利用率。此外,在经历了市场发展后,车企在选址上也越来越谨慎,向城市热点和交通干线靠拢。比如奔驰充电桩“星星站”的选址会建在机场和……北京、上海、成都等地ban热点,未来将根据客户需求铺设服务。湖南大学教授黄认为,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的进入,意味着国内充电桩建设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也将刺激国内汽车企业进一步加大对充电桩建设的投入。除了车企,一些石油巨头和旅游公司也在这一领域有所布局。“洗牌之后,充电桩行业变得更加规范。车企进入充电桩的主要目的是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体验,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充电桩运营企业。毕竟车企建的充电桩更适合汽车产品。目前充电桩缺口还是比较大的,长期来看前景不错。一些运营公司已经开始盈利,市场秩序也在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告诉记者。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充电桩的规模越来越大。但由于回收期长、利用率低,充电桩运营商正在经历行业洗牌。一方面充电桩行业难以盈利,另一方面车企也开始加大对充电桩领域的投入。中国电动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十个月,充电基础设施新增33.6万个,同比增长39.7%。截至2019年10月,全国公共充电桩和私人充电桩总数为114.4万个,同比增长66.7%。但是,充电桩的建设还有巨大的缺口。根据四部委联合发布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到2020年,将新增1.2万个以上集中式充换电站和480万个分散式充电桩,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行业洗牌充电桩行业在2013年前后的初试阶段,之后进入野蛮生长阶段。最近两年,行业开始重新洗牌,很多企业倒闭、停业甚至退市。一度位于第一梯队的富电绿色能源宣布退市,深圳易蓉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因公司亏损宣布解散。今年已经成立九年的普天新能源,甚至已经“交出”了半年的55%股权和大股东位置,依然无人问津。截至2019年10月,全国充电企业运营的超过1万个的充电桩只有8个,8家运营商占总数的89.8%,其余运营商占总数的10.2%。其中,TELD、星星充电和国家电网位列前三,只有TELD和星星充电表示其充电板块开始盈利。泰克母公司董事长余德祥今年在公开信中表示,泰克5年投入超过50亿元,研发投入超过10亿元,前4年累计亏损达6亿元。2018年,充电网络板块终于实现盈亏平衡。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发布的充电服务报告指出,充电服务费是现阶段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商的主要收入来源。由于初期投资建设成本高、充电桩利用率低、工作环境差、设备使用寿命低,以及充电设施分散布局带来的运维压力,大量中小型充电桩公司尚未盈利。其中,充电桩利用率低是制约充电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根据国家能源局的统计,目前充电桩的利用率普遍低于15%。充电桩分布不均、选址不合理是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要实现盈利,最重要的是把充电桩建在合适的地方。明星给e充电花了近20亿……了解一些建桩的门道。“星星充电董事长邵丹伟曾公开表示,单纯增加充电桩数量,如果利用率不高,会成为企业的负担。进入这个市场,一定要看到后期的运营成本,电力运维成本,巨大的管理成本。如果堆得不对,只会导致更大的资产和更大的负担。企业要根据市场的需要,合理有序地建桩,很快就能收回成本,实现盈利。”充电桩行业门槛不高。一些企业在看中市场后,盲目进入市场。但由于一开始拿不到订单,很多都是通过低价竞争进入市场,对行业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也使得一些苦苦挣扎的充电桩企业盈利更加困难,甚至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中国充电联盟副秘书长郑家图告诉记者,一些小企业运营模式单一,后期运营难度较大。随着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增加,对充电桩的功率要求越来越高,小功率充电桩充电速度慢,使得原有充电桩无法满足用户的要求,从而影响运营商。此外,前几年各充电桩企业为了快速抢占市场,采用了不同的充电技术标准和接口,导致设备和系统难以统一,大部分充电设施无法通用。各个厂家的充电桩运营平台和充电app无法互联互通,出现了一个车主装十几个app的现象,这也是没人愿意接手普天新能源的原因之一。而因为标准不统一而无法适应外界的比亚迪甚至放弃了换快桩的业务。然而,这种情况已经改变。国家电网在线平台数据显示,全国统一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网络已基本建成,国内主要新能源汽车充电运营商已接入全国统一服务网络在线平台。截至目前,平台已覆盖全国31个省份、284个城市,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超过5万公里。”目前,该平台已初步具备全国联网的功能,接入充电桩近40万个,基本实现了一个App可以走遍中国的目标。国家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全表示,该平台建立了充电桩实时监控系统,提供24小时全天候在线服务。如果充电设备出现异常,市内1小时内可到达站点,高速服务区不超过2小时。车企加码虽然充电桩行业存在盈利难、风险高等问题,但车企在该领域的布局进一步加快。2015年,SAIC推出了充电平台安悦充电。同年,比亚迪推出充电桩业务,宝马也将充电品牌“Instant Charging Now”引入中国,与国内充电运营公司共建充电桩。今年4月,奔驰表示将提供覆盖旗下所有纯电动汽车的“星星”充电服务,包括停车服务充电服务、24小时紧急充电服务和奔驰专属充电站。今年6月,由戴姆勒、宝马、大众等7家德国巨头共同打造的充电基础设施平台Hubject与国内4家重点CPO(充电运营商、深圳汽车电网、云快充电、充电侠、卡酷卡)建立合作关系。不久前,特斯拉宣布第2000个超级充电桩落地上海。”对我们来说,充电设施是客户方便使用车辆的重要基础,也可以展示品牌形象。"北京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张艳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车主除了家用奔驰智能充电墙盒,还可以使用公共充电桩。“奔驰充电之星随行”服务可以实时连接市面上70%以上的可用充电桩。车主ca……通过App了解公共充电桩的位置和状态,体验从充电状态实时监控到支付评估的一站式充电服务。“新能源汽车规模比较小,车企通过布置充电桩打消客户的里程焦虑,从而提高销量。”郑家图告诉记者,车企卖车的时候,一般都会随车送桩。此外,自建充电桩还可以获取车辆充电数据和行驶数据,从而为用户提供用户数据分析、车辆诊断、维修、保险等数据增值服务,实现各项技术和服务的优化。此外,很多车企都搭建了出行服务平台,充电桩业务是其产业链的一环,出行平台上的车辆保证了充电桩的利用率。此外,在经历了市场发展后,车企在选址上也越来越谨慎,向城市热点和交通干线靠拢。例如,奔驰充电桩“星星站”的选址将建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的机场和城市热点,未来将根据客户需求铺设服务。湖南大学教授黄认为,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的进入,意味着国内充电桩建设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也将刺激国内汽车企业进一步加大对充电桩建设的投入。除了车企,一些石油巨头和旅游公司也在这一领域有所布局。“洗牌之后,充电桩行业变得更加规范。车企进入充电桩的主要目的是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体验,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充电桩运营企业。毕竟车企建的充电桩更适合汽车产品。目前充电桩缺口还是比较大的,长期来看前景不错。一些运营公司已经开始盈利,市场秩序也在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告诉记者。
据欧洲汽车新闻网报道,梅赛德斯奔驰母公司戴姆勒已谨慎地警告金融分析师,要求他们对该公司2020年的盈利预期由100亿欧元下调至不足90亿欧元,
1900/1/1 0:00:001、工信部第326批新车公示:特斯拉Model3丰田CHR零跑s01等184款新能源车入选阅读原文11月18日,
1900/1/1 0:00:00采埃孚计划在2020年的CES上推出coASSIST辅助驾驶系统。在2019第二届国际汽车智能共享出行大会期间,采埃孚亚太区电子及驾驶辅助系统工程总监刑勋接受汽车之家访谈时,谈到这一信息。
1900/1/1 0:00:00近日,海外媒体报道,全新宝马X8可能会添加一款PHEV车型,并且会命名为M45e。
1900/1/1 0:00:00如果说前两年还是观察其动向,那么进入2019年,“日本为什么在电动汽车上无法领先”开始成为汽车领域的正式话题之一。
1900/1/1 0:00:00如题。研发?财务??还是公关???呵。一个最新的答案,是法务。反正理想汽车的法务可忙坏了。11月11日,重庆理想智造汽车有限公司被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