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降本增效背后,全球多家汽车巨头 “凉”在心头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看似偶然的背后,都陷入同一个问题。随着全球经济放缓,全球汽车销量也在下降。如何转型成为各大跨国汽车公司的关键问题之一。面对高昂的R&D成本,裁员成为汽车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主要方式。11月26日,奥迪宣布计划在2025年前裁员9500人,占员工总数的10.6%,这将在未来十年节省6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63.8亿元)用于电气化改造。11月27日,宝马集团宣布,其管理层与其工人就削减成本措施达成一致,将大幅削减“奖金”,并延长部分德国员工的工作时间。该公司目前正在应对电气化转型和自动驾驶技术导致的成本上升。11月2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戴姆勒表示,计划到2022年底在全球裁员超过1万人,以提高受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投资挤压的利润率,同时努力应对疲软的销售。在车市寒冬中,许多国际跨国汽车公司已经开始“断尾求生”,试图通过裁员、减店、关厂等方式度过低迷期。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处于震荡阶段。业内分析,从奔驰、宝马、奥迪纷纷裁员降本专注于电气化产品的研发和转型来看,新能源市场的持续低迷对资本市场极为不利。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短期的波动不足以说明新能源汽车的未来方向,新能源汽车仍是未来汽车转型的唯一方向。

BMW, Audi, Ford,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今年3月,奥迪宣布未来将降低170亿美元的成本,裁撤10%的管理职位,并加大电气化投资,但最终方案尚未确定。时隔8月多,11月接近尾声,奥迪最终决定主要在德国裁员9500人,未来十年为奥迪节省60亿欧元成本。不过,奥迪也在声明中表示,在裁员的同时,奥迪还将在电动汽车和数码领域创造多达2000个新工作岗位,因此净失业人数为7500人。同样,宝马也在寻求“开源节流”。11月,宝马宣布其管理层已与劳工委员会就削减成本措施达成一致,将大幅削减奖金并延长部分员工的工作时间,力争在2022年前节省超过120亿欧元的成本,这些成本将用于R&D在电气化改造和自动驾驶方面的投资。事实上,早在今年3月,宝马集团就提出了120亿欧元的成本削减计划。今年9月也有消息称,宝马集团将在2022年前裁员5000至6000人,大部分裁员将在德国慕尼黑总部进行。受车市寒流影响的不止奥迪和宝马。戴姆勒还宣布,为了削减成本以应对低迷的销售,该集团将在未来三年内在全球范围内裁员至少1万人,以提振因大量投资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而挤压的利润率。根据戴姆勒发布的声明,裁员规模约占全球员工总数的3.3%,裁员和降低成本将是戴姆勒集团14亿欧元成本削减的一部分。目前,戴姆勒已经与工会就削减成本和工作岗位的各种措施达成一致,包括在德国扩大兼职退休和遣散费计划,并在全球范围内削减10%的管理职位。降本增效刻不容缓。事实上,除了德国三大汽车巨头,裁员浪潮正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进行。今年5月,福特表示,今年8月底前,福特将在全球裁员7000人,占全球员工总数的10%。8月,福特再次表示,计划到2020年底在欧洲裁员12,000人,以努力恢复……欧洲商业盈利能力下降。今年6月,大众宣布计划在2023年前投资高达40亿美元的数字化项目,实现管理和生产的数字化。为了实现这一进程,大众将在德国削减多达4000个通用和行政职位。11月初,日产宣布,到2022年,日产将在全球裁员1.25万人,以节省成本,扭转汽车销量下滑的局面。此外,通用、本田、特斯拉、捷豹路虎等多家车企都通过裁员来降低运营成本。其中,早在2018年11月,通用汽车就宣布计划裁员超过1.4万人,并于2019年关闭位于密歇根州、俄亥俄州、马里兰州和加拿大的7家工厂。特斯拉宣布将通过关闭线下门店来实现成本节约。受大环境影响,裁员降本也成为各大车企的“无奈之举”。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戴姆勒集团前两个季度的利润都出现了两位数的下滑。虽然在第三季度略有改善,但奔驰汽车的销售回报率已经从去年同期的6.3%下降到6%,利润率也连续第三个季度下降。至于宝马,根据之前的计划,宝马计划在2023年前向市场提供25款电动汽车,比原计划提前了两年,这意味着宝马在电动化领域的研发成本将大大增加。据悉,宝马集团第二季度研发费用共计14亿欧元,同比增长5.9%。全球汽车市场不容乐观。大规模的裁员潮,财务利润的持续下滑,汽车前后市场的不断波动,导致了汽车市场前所未有的危机。11月25日,国际机动车制造商组织发布预测称,预计2019年全球汽车销量将下降约310万辆,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更为严重。对此,惠誉评级评论称,中国和美国的需求减弱是全球汽车销量整体下滑的最大诱因。惠誉评级(Fitch Ratings)首席经济学家布莱恩·库尔顿(Brian Coulton)表示,信贷增长疲软、二手车销量增长以及新的排放标准压低了中国新车的销量。此外,根据德国汽车制造商联合会公布的数据,2019年上半年,中国、美国、欧洲、日本和俄罗斯的汽车销量均出现下滑。其中,在中国市场,新能源市场“四连跌”持续低迷,释放出“悲观”情绪。数据显示,2019年1-10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85万辆,同比增速17%;10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6.5万辆,同比下降45%。乘用车协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低迷的主要原因是今年6月国家财政补贴下降,新能源汽车销售成本大幅上升,购车需求不旺,叠加国六短缺的扰动。目前新能源市场仍处于坡退后的调整期,新能源汽车也缺乏有亮点的细分市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徐海东也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补贴下降与新能源行业整体下滑有直接关系,影响已经超过50%。看似偶然的背后,都陷入同一个问题。随着全球经济放缓,全球汽车销量也在下降。如何转型成为各大跨国汽车公司的关键问题之一。面对高昂的R&D成本,裁员成为汽车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主要方式。11月26日,奥迪宣布计划在2025年前裁员9500人,占员工总数的10.6%,这将在未来十年节省6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63.8亿元)用于电气化改造。11月27日,宝马集团宣布,其管理层与其工人就削减成本措施达成一致,将大幅削减“奖金”,并延长部分德国员工的工作时间。该公司目前正在应对电气化转型和自动驾驶技术导致的成本上升。11月2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戴姆勒表示,计划到2022年底在全球裁员超过1万人,以提高受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投资挤压的利润率,同时努力应对疲软的销售。在车市寒冬中,许多国际跨国汽车公司已经开始“断尾求生”,试图通过裁员、减店、关厂等方式度过低迷期。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处于震荡阶段。业内分析,从奔驰、宝马、奥迪纷纷裁员降本专注于电气化产品的研发和转型来看,新能源市场的持续低迷对资本市场极为不利。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短期的波动不足以说明新能源汽车的未来方向,新能源汽车仍是未来汽车转型的唯一方向。

BMW, Audi, Ford,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今年3月,奥迪宣布未来将降低170亿美元的成本,裁撤10%的管理职位,并加大电气化投资,但最终方案尚未确定。时隔8月多,11月接近尾声,奥迪最终决定主要在德国裁员9500人,未来十年为奥迪节省60亿欧元成本。不过,奥迪也在声明中表示,在裁员的同时,奥迪还将在电动汽车和数码领域创造多达2000个新工作岗位,因此净失业人数为7500人。同样,宝马也在寻求“开源节流”。11月,宝马宣布其管理层已与劳工委员会就削减成本措施达成一致,将大幅削减奖金并延长部分员工的工作时间,力争在2022年前节省超过120亿欧元的成本,这些成本将用于R&D在电气化改造和自动驾驶方面的投资。事实上,早在今年3月,宝马集团就提出了120亿欧元的成本削减计划。今年9月也有消息称,宝马集团将在2022年前裁员5000至6000人,大部分裁员将在德国慕尼黑总部进行。受车市寒流影响的不止奥迪和宝马。戴姆勒还宣布,为了削减成本以应对低迷的销售,该集团将在未来三年内在全球范围内裁员至少1万人,以提振因大量投资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而挤压的利润率。根据戴姆勒发布的声明,l……offs约占全球员工总数的3.3%,裁员和降低成本将是戴姆勒集团14亿欧元成本削减的一部分。目前,戴姆勒已经与工会就削减成本和工作岗位的各种措施达成一致,包括在德国扩大兼职退休和遣散费计划,并在全球范围内削减10%的管理职位。降本增效刻不容缓。事实上,除了德国三大汽车巨头,裁员浪潮正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进行。今年5月,福特表示,今年8月底前,福特将在全球裁员7000人,占全球员工总数的10%。8月,福特再次表示,计划到2020年底在欧洲裁员1.2万人,以努力恢复欧洲业务的盈利能力。今年6月,大众宣布计划在2023年前投资高达40亿美元的数字化项目,实现管理和生产的数字化。为了实现这一进程,大众将在德国削减多达4000个通用和行政职位。11月初,日产宣布,到2022年,日产将在全球裁员1.25万人,以节省成本,扭转汽车销量下滑的局面。此外,通用、本田、特斯拉、捷豹路虎等多家车企都通过裁员来降低运营成本。其中,早在2018年11月,通用汽车就宣布计划裁员超过1.4万人,并于2019年关闭位于密歇根州、俄亥俄州、马里兰州和加拿大的7家工厂。特斯拉宣布将通过关闭线下门店来实现成本节约。受大环境影响,裁员降本也成为各大车企的“无奈之举”。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戴姆勒集团前两个季度的利润都出现了两位数的下滑。虽然在第三季度略有改善,但奔驰汽车的销售回报率已经从去年同期的6.3%下降到6%,利润率也连续第三个季度下降。至于宝马,根据之前的计划,宝马计划在2023年前向市场提供25款电动汽车,比原计划提前了两年,这意味着宝马在电动化领域的研发成本将大大增加。据悉,宝马集团第二季度研发费用共计14亿欧元,同比增长5.9%。全球汽车市场不容乐观。大规模的裁员潮,财务利润的持续下滑,汽车前后市场的不断波动,导致了汽车市场前所未有的危机。11月25日,国际机动车制造商组织发布预测称,预计2019年全球汽车销量将下降约310万辆,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更为严重。对此,惠誉评级评论称,中国和美国的需求减弱是全球汽车销量整体下滑的最大诱因。惠誉评级(Fitch Ratings)首席经济学家布莱恩·库尔顿(Brian Coulton)表示,信贷增长疲软、二手车销量增长以及新的排放标准压低了中国新车的销量。此外,根据德国汽车制造商联合会公布的数据,2019年上半年,中国、美国、欧洲、日本和俄罗斯的汽车销量均出现下滑。其中,在中国市场,新能源市场“四连跌”持续低迷,释放出“悲观”情绪。数据显示,2019年1-10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85万辆,同比增速17%;10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6.5万辆,同比下降45%。乘用车协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低迷的主要原因是今年6月国家财政补贴下降,新能源汽车销售成本大幅上升,购车需求不旺,叠加国六短缺的扰动。目前新能源市场仍处于坡退后的调整期,新能源汽车也缺乏有亮点的细分市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徐海东也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补贴下降与新能源行业整体下滑有直接关系,影响已经超过50%。

标签:宝马奥迪福特奔驰大众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王传福卸任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

天眼查数据显示,12月3日,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变更了工商信息,王传福卸任该公司董事长一职,由比亚迪联合创始人王念强接任。此外,新增比亚迪财务总监周亚琳为董事。

1900/1/1 0:00:00
韩系动力电池企业加码中国,本土中小企业承压

韩国动力电池企业SKInnovation(下称“SKI”)位于常州金坛开发区的动力电池工厂一期工程将于12月初正式竣工,并在明年初量产动力电池,该工厂是SKI与北电控股、北汽集团合资成立,

1900/1/1 0:00:00
特斯拉上海柏林超级工厂多方面对比 看看到底谁更超级

有意在欧洲建设超级工厂的想法公布一年之后,电动汽车厂商特斯拉已确定这一超级工厂将建在德国柏林,其CEO埃隆马斯克(ElonMusk)11月12日在柏林的一个颁奖典礼上,亲自宣布了这一消息。

1900/1/1 0:00:00
要想成为新能源领域独角兽,三电系统才是杀手锏

在整个汽车行业已经全面迈向新四化的趋势下,电动化是起步最早、也是最深入人心的。而一提到电动车,我们似乎依然停留在以日系品牌为代表的印象中,但其实电动汽车领域早已经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1900/1/1 0:00:00
宝马向德国工厂投资4亿欧元生产iNEXT

据外媒报道,宝马宣布在德国丁戈尔芬(Dingolfing)的欧洲最大生产基地进行约4亿欧元(443亿美元)的重大投资,从2021年开始,该工厂将生产纯电动汽车和智能化车型。

1900/1/1 0:00:00
新能源汽车市场加速洗牌 东旭申龙等车企或迎机遇

今年以来,受补贴退坡等因素影响,新能源汽车进入了一个“滞痛期”,官方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连续4个月下滑,且降幅未见收窄迹象。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