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如何利用先占优势实现变道超车,打破传统燃油车时代欧美、日本发达国家主导全产业链利益分配的格局,成为当前业界讨论最多、关注最多的话题。日前(12月3日),工信部宣布,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有两个重要说法值得阐述:一是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力要显著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源、车载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领域要取得重大突破。二是新能源乘用车平均电耗降至11.0kWh/100km。因此,在智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至关重要的动力电池的竞争力,已经被产业政策的顶层设计者提升到更高的战略高度。在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如何利用先占优势实现变道超车,打破传统燃油车时代欧美、日本发达国家主导全产业链利益分配的格局,成为当前业界讨论最多、关注最多的话题。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以松下、三星、LG化学、宁德时代为代表的中日韩电池企业多年来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并投入巨资进行研发。中国规模较小或新建的电池厂也纷纷效仿。比如长城的蜂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雄心勃勃,计划2022年上市。比亚迪正在寻求动力电池业务的独立,预计将在2022年左右分拆上市。由于汽车企业向电动化转型,动力电池需求猛增,各家公司几乎都在摩拳擦掌,试图在不受他人掣肘的情况下先行一步。回顾即将过去的2019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跌宕起伏。中国、日本和韩国走在了前面。特斯拉新能源汽车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国际动力电池供应商Top4基本被中国、日本、韩国控制。具备全球供货能力的动力电池供应商有宁德时代、日本松下电气、韩国LG化学、三星SDI等。仅2019年,这些巨头就在各地扩建工厂,扩大产能,企图在动力电池领域立于不败之地。预计到2021年,松下、LG化学、三星SDI、宁德时代、SKI的产能都将超过50GWh,五大动力电池供应商将占据80%的市场份额。到2025年,LG化学将超越宁德时代,成为前五大电池厂商。韩国电池制造商SK Innovation计划投资10.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3.82亿元),在中国江苏省盐城市建设电动汽车(EV)电池制造工厂,这将成为SK Innovation在中国的第二家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工厂。此前,该公司在江苏常州有一家电池厂。日本松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11月28日宣布退出半导体业务,其相关工厂、设施、股份等将转让给公司新唐科技,总价约2.5亿美元。预计明年6月完工。近日,韩国电池制造商LG化学正在进行前期调研,计划投资2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2亿元)在印尼建立综合性电池工厂。在中国,计划到2020年投资1.2万亿韩元(约合10.7亿美元)扩建其在中国的两家电池厂,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全球需求。宁德时代跃居动力电池独角兽后,研发和扩张步伐进一步加快。宁德时代计划大幅提高蒙古包产能……n家工厂,这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池工厂。宁德时代德国电池生产基地制造的产品不仅供应宝马,还为大众、戴姆勒、捷豹路虎、PSA等知名车企提供配套服务。至于特立独行的特斯拉,存在不确定性不仅是因为在其上海超级工厂量产后,电池供应商尚未确定。此外,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特斯拉自己的动力电池也将开始销售,这也将为竞争激烈的电池市场增添不确定性。在寻求自建的国际汽车巨头和放弃“抵抗”的宝马中,大众的电气化战略最为激进。根据计划,大众计划到2028年交付2200万辆纯电动汽车,其中一半以上将在中国制造。预计到2025年,大众集团在欧洲的年电池产能需求将超过150千兆瓦时(GWh)。到2025年,大众集团旗下的奥迪将推出30多款电动车型,其中20款为纯电动车型。在中国市场,到2022年,奥迪将推出10款全新SUV车型,其中包括7款国产车型和5款纯电动车型。摆脱第三方供应商的控制,将电动汽车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决定了大众董事会投入巨资,为电动化转型的发展奠定基础。所以大众自建电池厂是理所当然的。大众已投资约10亿美元与Northvolt进行电池生产合作,以50:50的股比组建锂电池合资公司,并在德国下萨克森州(萨尔茨吉特)建立初始产能为16GWh的动力电池工厂。Northvolt是一家来自瑞典的电池初创公司,由一位前特斯拉高管创立,被认为是CATL、三星和LG化学等巨头的未来欧洲竞争对手。其目标是建立欧洲最大的锂电池工厂,到2023年年产能达到32 GWh。大众的老对手宝马从宁德时代采购了价值73亿欧元的电池组,比宝马集团去年宣布的40亿欧元采购量增加了近一倍。此外,宝马还向韩国三星SDI订购了价值29亿欧元的电池组,两项合同总金额102亿欧元,确保了电气化改造期间宝马在电池组上的产品供应。重建宁德时代,长城比亚迪欲分拆壮大恒大新能源,在广州车展前夕刚刚举行了签约仪式。今年年初投资10.6亿元入股动力电池公司卡耐新能源,以58%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完成了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又一次重要布局。目前,卡耐新能源在上海、江西、广西和江苏拥有四大生产基地。恒大入主后将迅速扩大生产规模,计划在10年内建立多个年产能60GWh的超级工厂,以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自主汽车企业龙头吉利旗下拥有子公司恒源新能源,并与LG化学、宁德时代成立了合资公司。长城下蜂窝能源常州工厂按照生产三元811锂电池的标准建设,可兼容生产622、523三元锂电池。明年上半年将投产三款电池。备受瞩目的长城宝马合资项目,中国制造的beam汽车mini也将采用蜂巢能源。目前蜂巢能源的产品已经通过了吉利、奇瑞、广汽、一汽、东风、蔚来、BAIC等公司的评测,反馈非常好;在欧洲,蜂巢能源已经通过了PSA的评估,奥迪和戴姆勒也在评估中。蜂巢计划在2022年下半年申请科创板。毫无疑问,比亚迪的动力电池由于之前不卖完的策略,错过了第一次高速发展。现在,仿佛从梦中醒来,比亚迪电池开始销售一空。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他的电池业务将在2022年前分拆上市。2017年,比亚迪全球装机7.2Gwh,全球第三。2018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总装机容量约为13.373Gwh,预计2019年总装机容量约为11.152 GWh,略低于2018年总装机容量。据悉,比亚迪正在德国下萨克森州萨尔茨吉特推进动力电池项目。据了解,它将投资1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92.6亿元),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德国第一家电池工厂的建设,明年年中投产。根据规划,2020年比亚迪动力电池总产能有望达到60GWh。如果计划如期实施,电池领域的另一个独角兽将是比亚迪。写在最后:2019年,有人自己造电池,有人自己买电池,有人自己采购电池。未来三到五年,动力电池产能将大幅增加,行业洗牌将进一步加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谁能笑得出来?中国电池企业能否在洗牌中提高竞争力?比亚迪电池出口后能否夺回市场?宁德时代如何扩大成就,欧洲电池厂是否会打破中日韩之间的垄断局面,是一系列亟待解决的市场谜题。同时,工信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中涉及鼓励发展氢燃料产业。新能源汽车未来的权力之争可能是锂电池和氢燃料电池并存。这么多大小公司扩大规模,锂电池产能布局会不会产能过剩也有隐忧。
据交通运输部消息,12月10日,ETC客户服务中心在河南省郑州市正式揭牌。
1900/1/1 0:00:00据路透社报道,通用汽车公司同意贷款4000万美元给洛兹敦,帮助这家资金紧张的初创企业推出一款电动皮卡。
1900/1/1 0:00:00三天之内,比亚迪连续在荷兰、印尼两大市场刷新电动车订单纪录。12月6日,比亚迪中标荷兰259台纯电动大巴项目,刷新欧洲地区最大规模纯电动大巴订单纪录。
1900/1/1 0:00:00据electrive报道,欧盟委员会批准了7个欧盟成员国提供32亿欧元(合353亿美元)的政府援助,用于电池技术的研究和创新。
1900/1/1 0:00:00德国巴伐利亚广播电视台12月10日报道,德国媒体曝光宝马今年年初频繁被黑客攻击。据透露,黑客组织可能由越南政府支持,窃取宝马商业机密。
1900/1/1 0:00:00图片来自“亿欧网”净利润同比暴跌328,这是长安汽车Q3财报中最“显眼”的数字。持续颓靡的销量让长安汽车难以逃脱亏损泥淖。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