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冯兴亚和王晓秋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上签字,广汽和SAIC这两大中国顶级汽车集团终于正式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被销量“烦”了快一整年的中国汽车业终于振作起来了。根据协议,广汽和SAIC将在四大领域开展合作:共同开发核心技术、共享产业链资源、聚焦新商业模式和共同拓展海外市场。其实从历史上看,双方都属于既“热闹”又有实力的企业。从2004年开始,SAIC集团旗下的上汽大众一直依靠中国自己的力量打造本土化产品朗逸;广汽集团自主研发广汽丰田iA Toyota/a & gt;并“反向输出”到丰田系统中。既然实力不错,为什么这两个“进阶玩家”这次决定合作?他们联手后能激起怎样的“波澜”?30s阅读全文:1。SAIC和广汽决定战略合作主要是为了“分担R&D成本”和“引领未来市场”;2.双方在国际化、新能源、智能网联等领域合作空间巨大;3.为了避免这种合作的“平庸”,SAIC和广汽应尽快制定相关项目计划,或考虑通过成立合资公司来加速合作。●合作才有资格谈未来。如果从通俗的角度解读SAIC与广汽集团合作的原因,那就是为了“钱”。并不是说这两家公司不能吸金。作为中国顶尖的汽车集团,SAIC和广汽的成绩有目共睹。2019年前三季度,两家“进阶者”共同创造了6280.28亿元的营业收入和271.28亿元的净利润。他们能在当前汽车行业百年一遇的“大变革”时代,两家公司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作为“先行者”,SAIC和广汽集团都追求“在未来竞争中保持领先”。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在“新四化”领域做出成绩,这是一笔极其庞大的支出。根据麦肯锡发布的研究报告,企业要想在“新四化”领域进行全面布局,未来十年至少需要投入5000亿元。根据之前官方公布的数据,2018年SAIC R&D投资153.85亿元,广汽近年累计R&D投资210亿元。在中国的乘用车市场,上述投入已经名列前茅,但10年仍达不到5万元。这样,自然要找一个有实力的合作伙伴来合伙研发。事实上,不仅SAIC和广汽负担不起这笔面向未来的R&D费用,就连世界汽车行业众所周知的“巨头”也没有资格单打独斗。在SAIC和广汽集团合作前不久,标致雪铁龙集团和菲亚特克莱斯勒签署了一项具有约束力的合并协议,双方共同在电气化和自动驾驶领域进行巨额投资。大众集团和福特汽车公司也在今年7月宣布合作升级。双方将共同开发L4级自动驾驶技术,大众集团也将其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巨额R&D成本分摊给福特。●双方能碰撞出什么“火花”?在SAIC和广汽最初的官方声明中,双方的合作顺序是:共同开发核心技术——共享产业链资源——聚焦新商业模式——共同拓展海外市场。但考虑到目前双方的需求和可行性,恐怕原文的倒序才是两家公司的实际合作顺序。“广汽乘用车原本想借传祺GA4打入美国市场,但最终因为种种原因放弃了。”首先,在国际化方面,广汽集团一直渴望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此前,广汽乘用车规划了两条“海外淘金路线”。一是沿“一带一路”路线拓展亚、欧、非市场;另一个是寻求进入更发达的北美市场。由于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广汽乘用车赴美上市的计划暂时搁置,这家企业将全力投入第一条海外航线的建设。为加快国际业务发展,广汽集团不仅成立了广汽乘用车国际有限公司,还对高层领导进行了一系列“换防”,让能说一口流利英语、市场开拓能力强的于君成为广汽集团国际业务部负责人。尽管有上述“框架”,但截至目前,广汽在国际化领域并无建树,官方数据仅限于“2018年海外销量增长69%”。然而,在国际化领域,SAIC可谓“老江湖”。目前,SAIC在泰国、印尼、印度设立了三个海外生产基地,在欧洲、北美、南美、非洲、中东设立了11个区域营销服务中心,建设了500多个海外营销服务网点。根据该公司公布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SAIC汽车出口和海外销量达到24万辆。SAIC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于敬民曾对媒体表示,SAIC将在2020年达到50万辆的海外销售目标,2022年达到60万辆。通过合作,SAIC可以与广汽共享海外销售渠道资源、海外政府关系、当地市场竞争经验、当地消费者购车习惯等资源。有了SAIC的“资助”,广汽有望在国际化领域实现快速突破。在新的商业模式中,尤其是在共享出行领域,也是上述两大集团合作的首批切入点之一。目前共享出行在车企中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随着大众消费观念的改变,“拥有一辆车”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弱。如果车企此时不转型为出行公司,很可能会在未来的竞争中被淘汰。虽然地位重要,但尴尬的是目前共享出行业务的盈利模式还不清晰,世界上几乎没有能在这个领域盈利的公司。优步仅今年第三季度就亏损11.6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1.43亿元);中国的出行巨头滴滴,成立至今累计亏损超过500亿。不做就会被淘汰。如果你做了,你无法承受巨大的损失。携手会成为最合适的选择。这种做法在汽车圈并不新鲜。在此之前,戴姆勒和宝马合并了他们的共享出行业务。一汽、东风、长安三家央企也合伙组建了T3出行。“滴滴成立至今亏损500多亿。”在国际化和新商业模式上做出一些成绩后,SAIC和广汽可以考虑在产业链资源共享上做一些文章。在制造业领域,双方其实有很多共同点。如果双方能在零部件采购、整车物流等领域联手,实际上会起到很大的规模效应,节省大量资金。事实上,目前标致雪铁龙集团和菲亚特克莱斯勒都在这么做。据相关统计,两家公司合并四年后可实现80%的协同效应,一次性业绩节约的总成本高达2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17.36亿元)。在省下一大笔钱后,SAIC和广汽可以在合作的核心领域——技术研发上大干一场。事实上,在“新四化”领域,双方可以说是各有优势,互补性极强。在电动化领域,广汽新能源虽然进入市场较晚,但势头异常凶猛,颇有赶超之势。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2019年1-11月,该公司共销售汽车3.36万辆,同比增长98.5%。Aion S累计销售2.4万辆,与SAIC乘用车新能源销量冠军荣威Ei5基本持平,但Aion S今年4月才刚刚上市,比荣威Ei5少了4个月。在纯电动技术领域,广汽新能源打造了第二代GEP纯电动平台。与过去传统的“油改电”平台相比,纯电动平台在空间利用和车身轻量化方面做得更好。目前,广汽集团的R&D在新能源领域的实力已经得到了众多国外品牌的认可。比如广汽研究院打造的广汽丰田iA5,已经“反向出口”给广汽丰田,并通过了丰田严格的质量体系监控。
另一方面,广汽丰田iA5’SAIC在智能网联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曾经与阿里巴巴合作的斑马OS,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融入阿里巴巴的生态,开创了“去App化”、“地图即桌面”、“打通支付闭环”等行业领先的探索。在与斑马的合作中,SAIC吸收了很多智能网联的探索经验,并与其车型做了很好的结合。在消费者心目中,SAIC乘用车的很多车型都是“互联网汽车”的代表,比如荣威RX5、荣威i6等。一旦SAIC和广汽的优势互补,他们在“新四化”领域的技术优势将更加明显。面对目前外资品牌电器产品的“大举入侵”,这两家公司在残酷的竞争面前会有更多的保障。编辑总结:虽然合作后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但SAIC和广汽也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避免让这次合作变得“平庸”。事实上,相对于PSA集团与FCA的合作,大众与福特的合作,SAIC与广汽集团的合作协议显得有些“模糊”,还没有看到具体的实施路径。早在2017年,一汽、东风、长安三家央企就签署了类似的合作协议,但两年过去了,除了T3出行,这三家企业并没有做出其他突出的成绩。事实上,为了合伙“做大事”,SAIC和广汽可以参考丰田和比亚迪、长城和宝马,建立具体的合作项目和成立合资公司,有效地实施合作。至于这两家企业最终能否做到“1+1 > 2”,还需要时间来验证。随着冯兴亚和王晓秋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上签字,广汽和SAIC这两大中国顶级汽车集团终于正式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臀部。被销量“烦”了快一整年的中国汽车业终于振作起来了。根据协议,广汽和SAIC将在四大领域开展合作:共同开发核心技术、共享产业链资源、聚焦新商业模式和共同拓展海外市场。其实从历史上看,双方都属于既“热闹”又有实力的企业。从2004年开始,SAIC集团旗下的上汽大众一直依靠中国自己的力量打造本土化产品朗逸;广汽集团自主研发广汽丰田iA Toyota/a & gt;并“反向输出”到丰田系统中。既然实力不错,为什么这两个“进阶玩家”这次决定合作?他们联手后能激起怎样的“波澜”?30s阅读全文:1。SAIC和广汽决定战略合作主要是为了“分担R&D成本”和“引领未来市场”;2.双方在国际化、新能源、智能网联等领域合作空间巨大;3.为了避免这种合作的“平庸”,SAIC和广汽应尽快制定相关项目计划,或考虑通过成立合资公司来加速合作。●合作才有资格谈未来。如果从通俗的角度解读SAIC与广汽集团合作的原因,那就是为了“钱”。并不是说这两家公司不能吸金。作为中国顶尖的汽车集团,SAIC和广汽的成绩有目共睹。2019年前三季度,两家“进阶者”共同创造了6280.28亿元的营业收入和271.28亿元的净利润。他们能在当前汽车行业百年一遇的“大变革”时代,两家公司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作为“先行者”,SAIC和广汽集团都追求“在未来竞争中保持领先”。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在“新四化”领域做出成绩,这是一笔极其庞大的支出。根据麦肯锡发布的研究报告,企业要想在“新四化”领域进行全面布局,未来十年至少需要投入5000亿元。根据之前官方公布的数据,2018年SAIC R&D投资额为153.85亿元,广汽近年累计R&D投资额为210亿元。在中国的乘用车市场,上述投入已经名列前茅,但10年仍达不到5万元。这样,自然要找一个有实力的合作伙伴来合伙研发。事实上,不仅SAIC和广汽负担不起这笔面向未来的R&D费用,就连世界汽车行业众所周知的“巨头”也没有资格单打独斗。在SAIC和广汽集团合作前不久,标致雪铁龙集团和菲亚特克莱斯勒签署了一项具有约束力的合并协议,双方共同在电气化和自动驾驶领域进行巨额投资。大众集团和福特汽车公司也在今年7月宣布合作升级。双方将共同开发L4级自动驾驶技术,大众集团也将其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巨额R&D成本分摊给福特。●双方能碰撞出什么“火花”?在SAIC和广汽最初的官方声明中,双方的合作顺序是:共同开发核心技术——共享产业链资源——聚焦新商业模式——共同拓展海外市场。但考虑到目前双方的需求和可行性,恐怕原文的倒序才是两家公司的实际合作顺序。“广汽乘用车原本想借传祺GA4打入美国市场,但最终因为种种原因放弃了。”首先,在国际化方面,广汽集团一直渴望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此前,广汽乘用车规划了两条“海外淘金路线”。一是沿“一带一路”路线拓展亚、欧、非市场;另一个是寻求进入更发达的北美市场。由于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广汽乘用车赴美上市的计划暂时搁置,这家企业将全力投入第一条海外航线的建设。为加快国际业务发展,广汽集团不仅成立了广汽乘用车国际有限公司,还对高层领导进行了一系列“换防”,让能说一口流利英语、市场开拓能力强的于君成为广汽集团国际业务部负责人。尽管有上述“框架”,但截至目前,广汽在国际化领域并无建树,官方数据仅限于“2018年海外销量增长69%”。然而,在国际化领域,SAIC可谓“老江湖”。目前,SAIC在泰国、印尼、印度设立了三个海外生产基地,在欧洲、北美、南美、非洲、中东设立了11个区域营销服务中心,建设了500多个海外营销服务网点。根据该公司公布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SAIC汽车出口和海外销量达到24万辆。SAIC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于敬民曾对媒体表示,SAIC将在2020年达到50万辆的海外销售目标,2022年达到60万辆。通过合作,SAIC可以与广汽共享海外销售渠道资源、海外政府关系、当地市场竞争经验、当地消费者购车习惯等资源。有了SAIC的“资助”,广汽有望在国际化领域实现快速突破。在新的商业模式中,尤其是在共享出行领域,也是上述两大集团合作的首批切入点之一。目前共享出行在车企中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随着大众消费观念的改变,“拥有一辆车”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弱。如果车企此时不转型为出行公司,很可能会在未来的竞争中被淘汰。虽然地位重要,但尴尬的是目前共享出行业务的盈利模式还不清晰,世界上几乎没有能在这个领域盈利的公司。优步仅今年第三季度就亏损11.6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1.43亿元);中国的出行巨头滴滴,成立至今累计亏损超过500亿。不做就会被淘汰。如果你做了,你无法承受巨大的损失。携手会成为最合适的选择。这种做法在汽车圈并不新鲜。在此之前,戴姆勒和宝马合并了他们的共享出行业务。一汽、东风、长安三家央企也合伙组建了T3出行。“滴滴成立至今亏损500多亿。”在国际化和新商业模式上做出一些成绩后,SAIC和广汽可以考虑在产业链资源共享上做一些文章。在制造业领域,双方其实有很多共同点。如果双方能在零部件采购、整车物流等领域联手,实际上会起到很大的规模效应,节省大量资金。事实上,目前标致雪铁龙集团和菲亚特克莱斯勒都在这么做。据相关统计,两家公司合并四年后可实现80%的协同效应,一次性业绩节约的总成本高达2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17.36亿元)。在省下一大笔钱后,SAIC和广汽可以在合作的核心领域——技术研发上大干一场。事实上,在“新四化”领域,双方可以说是各有优势,互补性极强。在电动化领域,广汽新能源虽然进入市场较晚,但势头异常凶猛,颇有赶超之势。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2019年1-11月,该公司共销售汽车3.36万辆,同比增长98.5%。Aion S累计销售2.4万辆,与SAIC乘用车新能源销量冠军荣威Ei5基本持平,但Aion S今年4月才刚刚上市,比荣威Ei5少了4个月。在纯电动技术领域,广汽新能源打造了第二代GEP纯电动平台。与过去传统的“油改电”平台相比,纯电动平台在空间利用和车身轻量化方面做得更好。目前,广汽集团的R&D在新能源领域的实力已经得到了众多国外品牌的认可。比如广汽研究院打造的广汽丰田iA5,已经“反向出口”给广汽丰田,并通过了丰田严格的质量体系监控。
另一方面,广汽丰田iA5’SAIC在智能网联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曾经与阿里巴巴合作的斑马OS,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融入阿里巴巴的生态,开创了“去App化”、“地图即桌面”、“打通支付闭环”等行业领先的探索。在与斑马的合作中,SAIC吸收了很多智能网联的探索经验,并与其车型做了很好的结合。在消费者心目中,SAIC乘用车的很多车型都是“互联网汽车”的代表,比如荣威RX5、荣威i6等。一旦SAIC和广汽的优势互补,他们在“新四化”领域的技术优势将更加明显。面对目前外资品牌电器产品的“大举入侵”,这两家公司在残酷的竞争面前会有更多的保障。编辑总结:虽然合作后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但SAIC和广汽也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避免让这次合作变得“平庸”。事实上,相对于PSA集团与FCA的合作,大众与福特的合作,SAIC与广汽集团的合作协议显得有些“模糊”,还没有看到具体的实施路径。早在2017年,一汽、东风、长安三家央企就签署了类似的合作协议,但两年过去了,除了T3出行,这三家企业并没有做出其他突出的成绩。事实上,为了合伙“做大事”,SAIC和广汽可以参考丰田和比亚迪、长城和宝马,建立具体的合作项目和成立合资公司,有效地实施合作。至于这两家企业最终能否做到“1+1 > 2”,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对,是420,不是520一个让马斯克蒙羞的数字。现在,成为了特斯拉创历史的垫脚石:包括创历史的车型Model3、创历史的工厂Gigafactory3和创历史的股价420美元。
1900/1/1 0:00:00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英国伦敦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电动车。日前,伦敦政府宣布将投入40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3630万元),在伦敦住宅区安装1000个电动车充电站。现在,伦敦市区共有1500个充电站。
1900/1/1 0:00:00近日,比克电池电池因下游车企拖欠近9亿的货款而陷入困境,同时也连累了自己的上游供应商无法及时收到相应款项。至此,比克电池陷入“三角债”。
1900/1/1 0:00:00车越来越不好卖了,新能源车尤其如此。6月份补贴退坡以后,国内新能源车市即进入了下行通道,骤然降温的市场中,多数车企都难免感到阵阵寒意。但也有例外。
1900/1/1 0:00:0012月22日,银川市与百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银川公铁物流园联手打造自动驾驶商用车示范测试道路,面向多场景打造综合道路自动驾驶开放路段,共同深化“人工智能交通”领域合作。
1900/1/1 0:00:00(图片来源:特斯拉)据外媒报道,昨天(12月23日),一名特斯拉粉丝分享了有关特斯拉智能召唤在中国的帖子,表示特斯拉在中国也发布了智能召唤功能(SmartSummon)。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