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村的希望自从特斯拉市值跃升过千亿,成为全球第二车企,它的未来就不再仅仅关系到企业的个人命运,还代表着整个传统汽车的一种可能——你的孵化能力值得帮助吗?答案总是模棱两可。这种模棱两可的部分原因在于,这位哥们扩张得又大又快,但基础不是很扎实。例如,上周,它又筹集了20亿美元。2月13日,特斯拉宣布以767美元的价格发行价值20亿美元的新股,较当日收盘价下跌4.6%。折扣比去年5月的最后一次发行强10倍。事实上,从2011年到2019年,特斯拉增发了6次股票,定价折扣都在1%以内。这应该是特斯拉十年来给的最大优惠了。华尔街震惊了。毕竟,仅在两周半前,马斯克还在财报会议上表示,稀释公司股权听起来并不明智。前脚完成,后脚打脸。当然,我说话的时候股价低很多,只有580.99美元(好像我买得起)。此后,特斯拉的股票上涨了近38%;今年增长了86%以上。Sturm und drang是目前买方优惠的前提。
大资金比股权更值得关注,才能继续高速扩张,同时提高抗风险能力。资本市场普遍认可特斯拉的选择。上周收盘时,其股价稳定在800美元,市值为1442亿美元。然而,也有许多担忧和不一致之处。是否意味着特斯拉的运营并不像宣称的那样让人放心,尤其是考虑到其现金需求并不可控?尽管特斯拉去年第四季度末的现金和等价物为63亿美元,并且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盈利,但其自由现金流连续三个季度为正;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一个季度的消费能力高达14亿美元。企业应该在有能力的时候筹集资金,而不是在需要的时候。华尔街日报这样评价特斯拉,尽管把它放在其他公司身上更舒服。比如苹果。去年9月,苹果发行债券融资70亿美元。当然,这并不是因为缺钱。苹果的账面现金和投资证券总计超过2000亿美元。它发行债券主要针对当时的低利率,财务上划算。就像上流社会的人买房不是为了住,而是作为理财产品放在碗里。和现在的苹果比,太欺负人了;即使有发展阶段的预设,特斯拉也可能永远达不到IT圈或者互联网圈可能达到的规模。毕竟该车目前正处于巅峰时期,市值只有2284.15亿美元。但从气质上来说,特斯拉其实是硅谷信托。而且这可能是未来钢圈升级的一个趋势。微观准垄断比如在主营业务上,特斯拉几乎做到了微观层面的准垄断。去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约为221万辆,特斯拉三款车型合计占比近17%。你可能觉得微尺度这么不要脸,数字还是有点弱。确实有一些公司可以完全主宰自己的领域,比如十年、二十年前的IBM、微软。但是绝对垄断在今天已经很少见了。比如手机行业,去年前三的厂商分别是三星、华为、苹果,分别占21.6%、17.6%、13.9%。在汽车领域不是一回事。参考去年市场,全球新车累计销量达9030万辆,位居大众集团第一,销量近1100万辆,占比12%。在某些市场,这一比例可能会更高。例如,在中国市场,南北大众合起来占近五分之一。根本区别源于市场成熟度和充分竞争。比如说。20世纪50年代,美国最大的汽车公司是通用汽车公司,该公司处于巅峰时期,控制了美国汽车市场的半壁江山。意味着另一半消费者从通用竞争对手那里购买汽车。50%可以被认为是市场份额的一个历史门槛,除了宏观经济繁荣时期,当时致命的日本车还没有进来。独特的环境是不可复制的。如今,通用汽车仍是美国最大的汽车公司,但其市场控制力降低到不足20%。很难做到大比例垄断。根据CleanTechnica的统计,特斯拉去年在美国的交付量占美国纯电动汽车市场的78%。一方面说明现阶段电动车的行业竞争大概真的不够;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特斯拉真的很牛逼。
(特斯拉不是没有竞争对手。你可以在地图上看到通用、日产、大众、宝马和其他公司。事实上,涉嫌垄断的科技巨头,包括谷歌、苹果、网飞和亚马逊,都有竞争对手。垄断的意义在于,市场份额足以让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行业话语权,从而实施垄断定价权。硅谷的这些准垄断者,有一套快速起床的套路。而特斯拉几乎已经迈出了每一步。首先是开始的时机。比如亚马逊。刚成立的时候,大多数传统零售商都知道互联网是什么样的锤子,对支付安全极度悲观和严重担忧。二是高级产品。比如谷歌。出来的时候已经有几个成熟的搜索引擎了。事实上,有专家认为当时的搜索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直到谷歌提出了更强大的新算法。这两点加在一起,成就了特斯拉类似的时代优势。直到三年前,主流车企对待电动车的策略还是“低风险、低投入”。当时贝伦伯格就分析指出了差距。5年间,特斯拉在电动汽车项目上投资近327亿美元,比戴姆勒和大众加起来还多40%。这种差距解释了传统车企在过去的一年里推出了这样那样的产品,但产品并没有体现出什么雄伟的技术积累。直到去年年底才开始大规模反击。例如,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将在5年内投资至少600亿欧元开发新一代电气化和数字化技术,其中约330亿欧元将投资于纯电动汽车。预计2029年前至少推出75款纯电动产品,累计销量2600万辆。这可能会成为一个拐点。目前,特斯拉在全球有四家工厂,其中三家用于车辆制造,分别位于加州、上海和柏林。前两天,马斯克还在推特上半年预告了德州工厂。
但是十年后,不知道特斯拉会诞生什么样的组织体系。在2018年的股东大会上,马斯克曾计划在全球建设10 ~ 12座超级工厂。他还说,应该在每个大洲开设一个,以满足各地的需要。维基百科还引用了他早先的假设,如果我们想为全人类维持电力,将需要100个超级工厂...决定未来的不仅仅是产能。在所有的科技巨头中,特斯拉被认为是与苹果最相似的。那是因为后者也是为数不多的基于硬件的玩家。但它真正的套路是系统生态学。每个产品都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我只是下载了系统的各个部分,给用户带来更流畅更直接的体验,给自己更多的盈利窗口。从广义上讲,涉足相关领域的产品和服务是所有这些公司的共同点。只是苹果特别系统,我们就一直以它为例吧。例如,亚马逊也是云计算的主要参与者;网飞正在制作自己的电影,它对主流电影公司的威胁越来越大;而且谷歌提供了…除了搜索之外的几乎所有东西。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这种跨界甚至不是一个可以夸耀的优势,而是刚需,因为你会很难从外部找到一个跟得上步伐的供应商。有时候是因为技术水平,有时候是因为行业壁垒,比如网飞。
这种动手往往与汽车行业的传统智慧和常识相悖。汽车制造的核心能力在于整合,把其他的都外包给供应商体系,因为后者更专业。业内也有过类似的例子,比如比亚迪和它引以为傲的“垂直整合”。但两年前比亚迪开放外部采购,是因为内部供应商达不到最佳竞争条件,仍然要把选择权交给市场化机制。特斯拉真正的颠覆在这里。它不仅制造汽车,还制造电池,提供直接销售和服务,维护充电网络,并延伸到生态系统的其他部分,如保险和太阳能。而且都很特斯拉。硅谷信托的一些人曾经以分拆的形式估算过特斯拉的价值,认为即使现在市值超过1000亿,仍然被严重低估。例如,其能源部门出售和出租太阳能电池板/屋顶/砖块,以及电池存储系统。国内的朋友对它知之甚少,因为几乎没有安装用户。但是,马斯克非常重视。这是基于SolarCity,他过去强行购买的。几天前他还在推特上吹嘘自己的进步。
CleanTechnica上有一篇分析文章,将这部分与GE的能源部门进行了对比,后者年收入350亿美元,营业利润19亿美元。按照通用电气目前的市值略高于1120亿美元,而能源业务约占三分之一。根据该基准,特斯拉的能源业务保守估值约为300亿美元。但实际上有两个积极因素特斯拉没有统计到:一方面,GE能源的主营业务是涡轮机业务,安装成本十年内不会波动;不过电池业务应该会出现大幅下滑。另一方面,ge能源这两年过得不好,因为错过了可再生能源的机会,拖累了股价,所以整体市值一般(GE去年也被踢出道指)。
招聘的灵感也是扩张的标志。比如,在很多投资者眼中,我们更熟悉的特斯拉的自动驾驶部门价值超过190亿美元,这是基于去年自动驾驶公司Cruise Automation的估值。而如果换个基准,比如谷歌的Waymo,按照摩根士丹利的估值,大概是1050亿美元。此外,特斯拉已经开始在车载信息娱乐和软件方面变得富有想象力,不考虑功能收费。虽然每月只有10美元,但这显然只是个开始。新功能不断加入,如特斯拉剧院和特斯拉街机。这意味着它正在创造潜在的收入流,未来升级成本也不是不可能。这是一个可以垄断定价权的入口。与此同时,特斯拉还在收购帮助业务发展的小公司。去年,特斯拉公开承认,虽然收购的只是Maxwell Technologies(一家电池技术公司),但他们实际上在收购上花费了9600万美元。应该被纳入的公司有DeepScale,这是一家可以将深度神经网络技术应用于小型设备的小公司。例如,该公司的Carver21产品专门用于优化自动驾驶汽车前置摄像头的数据处理。这是对特斯拉“完全自动驾驶”技术的补充。就在上周,TESLARATI还发现,特斯拉可能已经通过“Acqui-hiring”的形式,将专注于高能电池的小公司SilLion收入囊中。这家公司的特点是商用圆柱形电池的高负载硅阳极和电极技术,可以简单地使电池更加节能和安全,同时降低生产成本。结合之前收购的麦克斯韦,马斯克承诺的下一代电池应该不会吹。对于整个板块来说,现在看不到多少,但是如果特斯拉的生态网络实现了,那么或许就能像今天的科技巨头控制搜索、智能硬件、流媒体、零售市场一样,控制大流量。
这也回答了我们最近一直纠结的一个问题:特斯拉到底是车企还是科技公司?我们常常试图用财务模型来分析它更接近哪一个,并试图去刻画它。也许这从来都不是重点。特斯拉展示了一种汽车公司的新形式。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其他车企要想优雅地活入下一个时代,是否会变得不那么车企,而是努力成为一个全能的信托公司。全村的希望自从特斯拉市值跃升过千亿,成为全球第二车企,它的未来就不再仅仅关系到企业的个人命运,还代表着整个传统汽车的一种可能——你的孵化能力值得帮助吗?答案总是模棱两可。这种模棱两可的部分原因在于,这位哥们扩张得又大又快,但基础不是很扎实。例如,上周,它又筹集了20亿美元。2月13日,特斯拉宣布以767美元的价格发行价值20亿美元的新股,较当日收盘价下跌4.6%。折扣比去年5月的最后一次发行强10倍。事实上,从2011年到2019年,特斯拉增发了6次股票,定价折扣都在1%以内。这应该是特斯拉十年来给的最大优惠了。华尔街震惊了。毕竟,仅在两周半前,马斯克还在财报会议上表示,稀释公司股权听起来并不明智。前脚完成,后脚打脸。当然,我说话的时候股价低很多,只有580.99美元(好像我买得起)。此后,特斯拉的股票上涨了近38%;今年增长了86%以上。Sturm und drang是目前买方优惠的前提。
大资金比股权更值得关注,才能继续高速扩张,同时提高抗风险能力。资本市场普遍认可特斯拉的选择。上周收盘时,其股价稳定在800美元,市值为1442亿美元。然而,也有许多担忧和不一致之处。是否意味着特斯拉的运营并不像宣称的那样让人放心,尤其是考虑到其现金需求并不可控?尽管特斯拉去年第四季度末的现金和等价物为63亿美元,并且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盈利,但其自由现金流连续三个季度为正;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一个季度的消费能力高达14亿美元。企业应该在有能力的时候筹集资金,而不是在需要的时候。华尔街日报这样评价特斯拉,尽管把它放在其他公司身上更舒服。比如苹果。去年9月,苹果发行债券融资70亿美元。当然,这并不是因为缺钱。苹果的账面现金和投资证券总计超过2000亿美元。它发行债券主要针对当时的低利率,财务上划算。就像上流社会的人买房不是为了住,而是作为理财产品放在碗里。和现在的苹果比,太欺负人了;即使有发展阶段的预设,特斯拉也可能永远达不到IT圈或者互联网圈可能达到的规模。毕竟该车目前正处于巅峰时期,市值只有2284.15亿美元。但从气质上来说,特斯拉其实是硅谷信托。而且这可能是未来钢圈升级的一个趋势。微观准垄断比如在主营业务上,特斯拉几乎做到了微观层面的准垄断。去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约为221万辆,特斯拉三款车型合计占比近17%。你可能觉得微尺度这么不要脸,数字还是有点弱。确实有一些公司可以完全主宰自己的领域,比如十年、二十年前的IBM、微软。但是绝对垄断在今天已经很少见了。比如手机行业,去年前三的厂商分别是三星、华为、苹果,分别占21.6%、17.6%、13.9%。在汽车领域不是一回事。参考去年市场,全球新车累计销量达9030万辆,位居大众集团第一,销量近1100万辆,占比12%。在某些市场,这一比例可能会更高。例如,在中国市场,南北大众合起来占近五分之一。根本区别源于市场成熟度和充分竞争。比如说。20世纪50年代,美国最大的汽车公司是通用汽车公司,该公司处于巅峰时期,控制了美国汽车市场的半壁江山。意味着另一半消费者从通用竞争对手那里购买汽车。50%可以被认为是市场份额的一个历史门槛,除了宏观经济繁荣时期,当时致命的日本车还没有进来。独特的环境是不可复制的。如今,通用汽车仍是美国最大的汽车公司,但其市场控制力降低到不足20%。很难做到大比例垄断。根据CleanTechnica的统计,特斯拉去年在美国的交付量占美国纯电动汽车市场的78%。一方面说明现阶段电动车的行业竞争大概真的不够;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特斯拉真的很牛逼。
(特斯拉不是没有竞争对手。你可以在地图上看到通用、日产、大众、宝马和其他公司。事实上,涉嫌垄断的科技巨头,包括谷歌、苹果、网飞和亚马逊,都有竞争对手。垄断的意义在于,市场份额足以让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行业话语权,从而实施垄断定价权。硅谷的这些准垄断者,有一套快速起床的套路。而特斯拉几乎已经迈出了每一步。首先是开始的时机。比如亚马逊。刚成立的时候,大多数传统零售商都知道互联网是什么样的锤子,对支付安全极度悲观和严重担忧。二是高级产品。比如谷歌。出来的时候已经有几个成熟的搜索引擎了。事实上,有专家认为当时的搜索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直到谷歌提出了更强大的新算法。这两点加在一起,成就了特斯拉类似的时代优势。直到三年前,主流车企对待电动车的策略还是“低风险、低投入”。当时贝伦伯格就分析指出了差距。5年间,特斯拉在电动汽车项目上投资近327亿美元,比戴姆勒和大众加起来还多40%。这种差距解释了传统车企在过去的一年里推出了这样那样的产品,但产品并没有体现出什么雄伟的技术积累。直到去年年底才开始大规模反击。例如,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将在5年内投资至少600亿欧元开发新一代电气化和数字化技术,其中约330亿欧元将投资于纯电动汽车。预计2029年前至少推出75款纯电动产品,累计销量2600万辆。这可能会成为一个拐点。目前,特斯拉在全球有四家工厂,其中三家用于车辆制造,分别位于加州、上海和柏林。前两天,马斯克还在推特上半年预告了德州工厂。
但是十年后,不知道特斯拉会诞生什么样的组织体系。在2018年的股东大会上,马斯克曾计划在全球建设10 ~ 12座超级工厂。他还说,应该在每个大洲开设一个,以满足各地的需要。维基百科还引用了他早先的假设,如果我们想为全人类维持电力,将需要100个超级工厂...决定未来的不仅仅是产能。在所有的科技巨头中,特斯拉被认为是与苹果最相似的。那是因为后者也是为数不多的基于硬件的玩家。但它真正的套路是系统生态学。每个产品都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我只是下载了系统的各个部分,给用户带来更流畅更直接的体验,给自己更多的盈利窗口。从广义上讲,涉足相关领域的产品和服务是所有这些公司的共同点。只是苹果特别系统,我们就一直以它为例吧。例如,亚马逊也是云计算的主要参与者;网飞正在制作自己的电影,它对主流电影公司的威胁越来越大;而且谷歌提供了…除了搜索之外的几乎所有东西。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这种跨界甚至不是一个可以夸耀的优势,而是刚需,因为你会很难从外部找到一个跟得上步伐的供应商。有时候是因为技术水平,有时候是因为行业壁垒,比如网飞。
这种动手往往与汽车行业的传统智慧和常识相悖。汽车制造的核心能力在于整合,把其他的都外包给供应商体系,因为后者更专业。业内也有过类似的例子,比如比亚迪和它引以为傲的“垂直整合”。但两年前比亚迪开放外部采购,是因为内部供应商达不到最佳竞争条件,仍然要把选择权交给市场化机制。特斯拉真正的颠覆在这里。它不仅制造汽车,还制造电池,提供直接销售和服务,维护充电网络,并延伸到生态系统的其他部分,如保险和太阳能。而且都很特斯拉。硅谷信托的一些人曾经以分拆的形式估算过特斯拉的价值,认为即使现在市值超过1000亿,仍然被严重低估。例如,其能源部门出售和出租太阳能电池板/屋顶/砖块,以及电池存储系统。国内的朋友对它知之甚少,因为几乎没有安装用户。但是,马斯克非常重视。这是基于SolarCity,他过去强行购买的。几天前他还在推特上吹嘘自己的进步。
CleanTechnica上有一篇分析文章,将这部分与GE的能源部门进行了对比,后者年收入350亿美元,营业利润19亿美元。按照通用电气目前的市值略高于1120亿美元,而能源业务约占三分之一。根据该基准,特斯拉的能源业务保守估值约为300亿美元。但实际上有两个积极因素特斯拉没有统计到:一方面,GE能源的主营业务是涡轮机业务,安装成本十年内不会波动;不过电池业务应该会出现大幅下滑。另一方面,ge能源这两年过得不好,因为错过了可再生能源的机会,拖累了股价,所以整体市值一般(GE去年也被踢出道指)。
招聘的灵感也是扩张的标志。比如,在很多投资者眼中,我们更熟悉的特斯拉的自动驾驶部门价值超过190亿美元,这是基于去年自动驾驶公司Cruise Automation的估值。而如果换个基准,比如谷歌的Waymo,按照摩根士丹利的估值,大概是1050亿美元。此外,特斯拉已经开始在车载信息娱乐和软件方面变得富有想象力,不考虑功能收费。虽然每月只有10美元,但这显然只是个开始。新功能不断加入,如特斯拉剧院和特斯拉街机。这意味着它正在创造潜在的收入流,未来升级成本也不是不可能。这是一个可以垄断定价权的入口。与此同时,特斯拉还在收购帮助业务发展的小公司。去年,特斯拉公开承认,虽然收购的只是Maxwell Technologies(一家电池技术公司),但他们实际上在收购上花费了9600万美元。应该被纳入的公司有DeepScale,这是一家可以将深度神经网络技术应用于小型设备的小公司。例如,该公司的Carver21产品专门用于优化自动驾驶汽车前置摄像头的数据处理。这是对特斯拉“完全自动驾驶”技术的补充。就在上周,TESLARATI还发现,特斯拉可能已经通过“Acqui-hiring”的形式,将专注于高能电池的小公司SilLion收入囊中。这家公司的特点是商用圆柱形电池的高负载硅阳极和电极技术,可以简单地使电池更加节能和安全,同时降低生产成本。结合之前收购的麦克斯韦,马斯克承诺的下一代电池应该不会吹。对于整个板块来说,现在看不到多少,但是如果特斯拉的生态网络实现了,那么或许就能像今天的科技巨头控制搜索、智能硬件、流媒体、零售市场一样,控制大流量。
这也回答了我们最近一直纠结的一个问题:特斯拉到底是车企还是科技公司?我们常常试图用财务模型来分析它更接近哪一个,并试图去刻画它。也许那从来都不是重点。特斯拉展示了一种汽车公司的新形式。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其他车企要想优雅地活入下一个时代,是否会变得不那么车企,而是努力成为一个全能的信托公司。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2月14日,俄罗斯科技巨头Yandex公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财务报表,表示迄今为止,其自动驾驶汽车已经行驶了200万英里,是10月份公布数字的2倍,8月份公布数字的4倍。
1900/1/1 0:00:00在经济持续低迷、汽车市场不断走低的大背景下,新冠病肺炎的大面积爆发无疑是雪上加霜。
1900/1/1 0:00:002月14日,工信部公布了2020年第二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其中符合2019年补贴新政产品技术要求的乘用车有44款,具体分类如下图所示。
1900/1/1 0:00:00如今的特斯拉犹如一台具有超级运速的电脑,即使在线同时操作多个项目,主机仍然能够正常且飞速地运转。然而近日这台超级电脑却在将其上海超级工厂向德国复制粘贴的时候,忽然出现了bug。
1900/1/1 0:00:001、:积极稳定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2月16日出版的今年第4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重要文章《在中央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肺炎疫情工作时的
1900/1/1 0:00:00庚子鼠年,第一电动推出全新视频栏目《为啥买这车》。一分钟,车型编辑结合亲身试驾体验将“这车”的亮眼槽点悉数道来,为还在观望的准车主提供参考。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