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刚过一个月,特斯拉股价的剧烈波动已经载入史册。以2019年12月31日收盘价(418.33美元)计算,特斯拉9个交易日上涨29%,19个交易日上涨39%,第23个交易日(2月4日)上涨112%,市值1597亿美元。24日交易日,特斯拉市值蒸发274亿美元,较2019年收盘价涨幅收窄至76%。
空头“爆仓”是引发特斯拉暴涨暴跌的关键因素,但不要把它当成“妖股”。决定特斯拉市值能否以及何时能达到1万亿美元的,只有性能。做空资本市场对特斯拉的态度已经严重两极分化。少数人将特斯拉视为“堪比苹果的伟大公司”,其市值迟早会达到1万亿美元。大部分都没有看不起马斯克。在特斯拉股价只有180美元的时候,有人开始拼命做空。据信,华尔街一位长期做空特斯拉的明星基金经理已经“成功”成为百万富翁,而他之前也是亿万富翁。2020年,特斯拉股价飙升,空头头寸持续爆发。2月3日盘中高点786美元,较前一交易日(1月31日)上涨20.8%,全天成交4723万股,较前一交易日上涨300%。截至2月3日收盘,未平仓头寸仍高达2410万股(特斯拉总股本为1.8亿股),回购并归还借入股份(即平仓)将花费188亿美元。2月4日盘中高点为969美元,较1月31日上涨48.9%,成交6094万股,较1月31日上涨388%。2月3日盘中最高价较2019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上涨131.6%,没有空仓能熬过这一涨幅。当股价达到预设价格时,空头强行买入,股价进一步上涨。嘴里骂,心里恨,却不计成本高价吃。“熊踩熊”是特斯拉暴涨的原因。但是,空头也是一波接一波的前进。目前特斯拉空头回补天数为1.65天,约2000万股。多空之间的下一轮较量已经开始。规模经济2020年1月29日,特斯拉发布2019年Q4及全年业绩,这是“空头踩踏悲剧”的导火索。2019年第四季度,特斯拉交付了11.2万辆汽车,其中包括1.95万辆Model X/S汽车和9.26万辆Model 3汽车。2018年,交付了24.5万辆汽车,标志着特斯拉最黑暗的时刻结束。2019年交付量达到36.8万辆,特斯拉的日子越来越好。
汽车是典型的规模经济。特斯拉的兴衰再一次说明了技术的先进和品牌形象的深入人心。如果年销量不到20万,就只能徘徊在生死边缘。只有年销量接近40万,才能看到曙光。远在十万八千里之外的年销量十万的“造车新势力”,不要浪费投资人的钱。马斯克只有一个,特斯拉成功的“渡劫”不可复制。2018年Q4突破“天花板”,特斯拉交付9.1万辆,但环比增速仅为3.3%;在2019年的Q1,仅交付了63,000辆汽车,比上个月下降了42%。这是因为中国和美国对新能源汽车的优惠待遇大大“退”了。2018年下半年,中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小井喷”,是潜在车主抢吃“最后的晚餐”而形成的“冲顶”。特斯拉2019年的Q1销量尤其难看,因为需求提前透支,Q1本来就是淡季。高盛等国际银行纷纷发布不良报告,警告投资者远离股价低于300美元的特斯拉。当时流行的说法是:“有钱人基本都买。穷人有补贴就不买,没有补贴也不会买。电动汽车的需求已经接近天花板。”不是所有的声音都在空唱。比如,2019年3月13日,虎嗅“强硬的特斯拉”,“特斯拉业绩的拐点已经到来”,“特斯拉渡劫成功了”。2019年3月1日,特斯拉全系车型大幅降价。在中国市场,Model 3减少2.6万~ 4.4万辆,Model S减少1.13万~ 27.75万辆,Model X减少17.45万~ 34.11万辆。特斯拉车主,尤其是那些只是“喜欢提”的车主,非常不满。但优惠政策退去后,新的购房者拿不到多少补贴,付出的价格也未必低多少。和PC电脑、智能手机一样,电动车的性能越来越强,价格越来越低是大势所趋。早买晚享更实惠。
在新能源汽车补贴下降的背景下,2019年Q4特斯拉交付量和销售收入均创历史新高,降价是特斯拉突破“天花板”的关键。生存的诀窍过去几年,特斯拉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活下去”。如果说万科有三分好感,特斯拉就是十二分危险。特斯拉生存的第一个秘诀就是高于传统汽车厂商的毛利率。2018年,福特汽车业务收入1483亿美元,毛利率不到1.8%。通用的营收规模略小于福特,毛利率为9.3%;丰田的毛利率为18%,市值高于福特和通用的总和。低价位的Model 3占比超过80%,无论降价与否,特斯拉的毛利率始终保持在18%以上。2018年和2019年毛利分别为40.3亿和40.7亿。
毛利是活下去的基础,也是原因。毛利率低的生意很难做(比如外卖),没有毛利的生意根本就不要做。如果一家餐厅花10块钱的资源(菜、工、水、电)做一个馅饼,因为味道太差,没有顾客愿意花10块钱买,那么这家餐厅就是资源浪费,对社会有害。这种生意根本就不应该坚持,更不应该发展壮大。特斯拉生存的第二个秘诀是经营活动现金流转正。虽然一直亏损,但早在2016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已经收窄至1.2亿美元,相当于营收的1.8%;2017年,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出为6100万美元,相当于营收的0.5%。2018年,经营活动现金流由负转正,达到21亿美元,相当于营收的9.8%;2019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为9.8亿美元,相当于营收的5.7%。虽然2018年和2019年净亏损分别为10.6亿美元和7.75亿美元,但经营活动现金流转正的意义不亚于扭亏。
特斯拉经营活动现金流与净利润偏离如此之大的主要原因是折旧和摊销等巨额非现金成本。例如,2019年,折旧和摊销达到20.7亿美元,而净亏损为7.75亿美元。一些喜欢公关通不过会计准则的中国企业,早就宣传“扭亏为盈”。业绩拐点下面的暗红色虚线代表毛利,彩色堆积柱代表“R&D费用”和“市场及行政费用”。可以明显看出,特斯拉的业绩拐点发生在2018 ~2019年。2019年虽然下调了销售价格,但毛利仍保持在40亿美元以上,而费用不增反减。2019年,特斯拉运营亏损6900万美元(2018年为3.88亿美元),距离扭亏仅一步之遥。
季度数据更准确的指出业绩拐点发生在2019H2~2019H1。根本原因是突破产能瓶颈。中美新能源汽车优惠政策和整体降价并没有改变特斯拉经济效益的大趋势。
笔者一再强调毛利的重要性,其实企业更明白这一点。毛利的粉饰可以放心做,审计人员也找不出毛病。最常见的伎俩是在费用中计入成本。例如,亚马逊将自己业务的绩效成本列为费用。看穿毛利粉饰的最好方法是观察费用占收入的比例是否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降低。如果降低,基本可以排除粉饰毛利的嫌疑。如果不减少,可能就不会洗白。企业会辩称,“R&D和营销力度都在加大”。2015年,特斯拉7.18亿美元的R&D费用占营收的18%,其9.22亿美元的营销和行政费用占营收的22%,两项费用合计占营收的40%;2018年,13.4亿美元的R&D费用在营收中的占比降至6.8%,而26.5亿美元的市场和行政费用占营收的13%,两项费用合计占营收的19.8%;2019年,两项费用均较2018年略有下降。到Q4,两项费用占营收的14.2%,比2018年下降5.6个百分点。
虎嗅2019年3月的文章是基于2018年的表现。从上图看,拐点太明显了。一万亿太远了。莫争过去一直看空特斯拉的原因一是建不起来,二是亏损会导致资金链断裂。特斯拉突破产能瓶颈后,交付不再是问题。截至2019年底,特斯拉在美国和中国投资了两个生产基地,年化产能为64万辆(2020年下半年将增至74万辆)。
随着交付量的增加,规模经济使得特斯联的财务状况日益好转,最快将于2020年在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实现盈利。早在2019年初,熊就已经改名了,说卖不出去。能不能做成,是亏是赚,不取决于人的主观意志。预测能不能卖出去,见仁见智。有人觉得卖不出去,有人觉得想买的人多。推理是浪费时间。让我们看看结果。虽然特斯拉的市值远高于很多汽车巨头,但特斯拉并不能算是整车厂商。是类似微软、苹果的科技创新型公司。从争夺人才的角度来说,顶尖的科技创新公司都是竞争对手,无论他们的主营业务有多么不同。比如一个世界前1000的技术天才,去了苹果就不能去特斯拉,所以苹果和特斯拉是竞争对手。那么他是去苹果造一代又一代外观一样的手机还是去特斯拉?顶尖人才的流动决定了科技创新公司的兴衰。也许三到五年后,特斯拉的市值会达到5000亿美元,五到十年后可能会超过1万亿美元。但是,尚未实现盈利的特斯拉,也不值1000亿美元。投资者要谨慎。
2020年刚过一个月,特斯拉股价的剧烈波动已经载入史册。以2019年12月31日收盘价(418.33美元)计算,特斯拉9个交易日上涨29%,19个交易日上涨39%,第23个交易日(2月4日)上涨112%,市值1597亿美元。24日交易日,特斯拉市值蒸发274亿美元,较2019年收盘价涨幅收窄至76%。
空头“爆仓”是引发特斯拉暴涨暴跌的关键因素,但不要把它当成“妖股”。决定特斯拉市值能否以及何时能达到1万亿美元的,只有性能。做空资本市场对特斯拉的态度已经严重两极分化。少数人将特斯拉视为“堪比苹果的伟大公司”,其市值迟早会达到1万亿美元。大部分都没有看不起马斯克。在特斯拉股价只有180美元的时候,有人开始拼命做空。据信,华尔街一位长期做空特斯拉的明星基金经理已经“成功”成为百万富翁,而他之前也是亿万富翁。2020年,特斯拉股价飙升,空头头寸持续爆发。2月3日盘中高点786美元,较前一交易日(1月31日)上涨20.8%,全天成交4723万股,较前一交易日上涨300%。截至2月3日收盘,未平仓头寸仍高达2410万股(特斯拉总股本为1.8亿股),回购并归还借入股份(即平仓)将花费188亿美元。2月4日盘中高点为969美元,较1月31日上涨48.9%,成交6094万股,较1月31日上涨388%。2月3日盘中最高价较2019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上涨131.6%,没有任何空头头寸能在这种涨幅中存活……e.当股价达到预设价格时,空头强行买入,股价进一步上涨。嘴里骂,心里恨,却不计成本高价吃。“熊踩熊”是特斯拉暴涨的原因。但是,空头也是一波接一波的前进。目前特斯拉空头回补天数为1.65天,约2000万股。多空之间的下一轮较量已经开始。规模经济2020年1月29日,特斯拉发布2019年Q4及全年业绩,这是“空头踩踏悲剧”的导火索。2019年第四季度,特斯拉交付了11.2万辆汽车,其中包括1.95万辆Model X/S汽车和9.26万辆Model 3汽车。2018年,交付了24.5万辆汽车,标志着特斯拉最黑暗的时刻结束。2019年交付量达到36.8万辆,特斯拉的日子越来越好。
汽车是典型的规模经济。特斯拉的兴衰再一次说明了技术的先进和品牌形象的深入人心。如果年销量不到20万,就只能徘徊在生死边缘。只有年销量接近40万,才能看到曙光。远在十万八千里之外的年销量十万的“造车新势力”,不要浪费投资人的钱。马斯克只有一个,特斯拉成功的“渡劫”不可复制。2018年Q4突破“天花板”,特斯拉交付9.1万辆,但环比增速仅为3.3%;在2019年的Q1,仅交付了63,000辆汽车,比上个月下降了42%。这是因为中国和美国对新能源汽车的优惠待遇大大“退”了。2018年下半年,中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小井喷”,是潜在车主抢吃“最后的晚餐”而形成的“冲顶”。特斯拉2019年的Q1销量尤其难看,因为需求提前透支,Q1本来就是淡季。高盛等国际银行纷纷发布不良报告,警告投资者远离股价低于300美元的特斯拉。当时流行的说法是:“有钱人基本都买。穷人有补贴就不买,没有补贴也不会买。电动汽车的需求已经接近天花板。”不是所有的声音都在空唱。比如,2019年3月13日,虎嗅“强硬的特斯拉”,“特斯拉业绩的拐点已经到来”,“特斯拉渡劫成功了”。2019年3月1日,特斯拉全系车型大幅降价。在中国市场,Model 3减少2.6万~ 4.4万辆,Model S减少1.13万~ 27.75万辆,Model X减少17.45万~ 34.11万辆。特斯拉车主,尤其是那些只是“喜欢提”的车主,非常不满。但优惠政策退去后,新的购房者拿不到多少补贴,付出的价格也未必低多少。和PC电脑、智能手机一样,电动车的性能越来越强,价格越来越低是大势所趋。早买晚享更实惠。
在新能源汽车补贴下降的背景下,2019年Q4特斯拉交付量和销售收入均创历史新高,降价是特斯拉突破“天花板”的关键。生存的诀窍过去几年,特斯拉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活下去”。如果说万科有三分好感,特斯拉就是十二分危险。特斯拉生存的第一个秘诀就是高于传统汽车厂商的毛利率。2018年,福特汽车业务收入1483亿美元,毛利率不到1.8%。通用的营收规模略小于福特,毛利率为9.3%;丰田的毛利率为18%,市值高于福特和通用的总和。低价位的Model 3占比超过80%,无论降价与否,特斯拉的毛利率始终保持在18%以上。2018年和2019年毛利分别为40.3亿和40.7亿。
毛利是活下去的基础,也是原因。毛利率低的生意很难做(比如外卖),没有毛利的生意根本就不要做。如果一家餐厅花10块钱的资源(菜、工、水、电)做一个馅饼,因为味道太差,没有顾客愿意花10块钱买,那么这家餐厅就是资源浪费,对社会有害。这种生意根本就不应该坚持,更不应该发展壮大。特斯拉生存的第二个秘诀是经营活动现金流转正。虽然一直亏损,但早在2016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已经收窄至1.2亿美元,相当于营收的1.8%;2017年,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出为6100万美元,相当于营收的0.5%。2018年,经营活动现金流由负转正,达到21亿美元,相当于营收的9.8%;2019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为9.8亿美元,相当于营收的5.7%。虽然2018年和2019年净亏损分别为10.6亿美元和7.75亿美元,但经营活动现金流转正的意义不亚于扭亏。
特斯拉经营活动现金流与净利润偏离如此之大的主要原因是折旧和摊销等巨额非现金成本。例如,2019年,折旧和摊销达到20.7亿美元,而净亏损为7.75亿美元。一些喜欢公关通不过会计准则的中国企业,早就宣传“扭亏为盈”。业绩拐点下面的暗红色虚线代表毛利,彩色堆积柱代表“R&D费用”和“市场及行政费用”。可以明显看出,特斯拉的业绩拐点发生在2018 ~2019年。2019年虽然下调了销售价格,但毛利仍保持在40亿美元以上,而费用不增反减。2019年,特斯拉运营亏损6900万美元(2018年为3.88亿美元),距离扭亏仅一步之遥。
季度数据更准确的指出业绩拐点发生在2019H2~2019H1。根本原因是突破产能瓶颈。中美新能源汽车优惠政策和整体降价并没有改变特斯拉经济效益的大趋势。
笔者一再强调毛利的重要性,其实企业更明白这一点。毛利的粉饰可以放心做,审计人员也找不出毛病。最常见的伎俩是在费用中计入成本。例如,亚马逊将自己业务的绩效成本列为费用。看穿毛利粉饰的最好方法是观察费用占收入的比例是否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降低。如果降低,基本可以排除粉饰毛利的嫌疑。如果不减少,可能就不会洗白。企业会辩称,“R&D和营销力度都在加大”。2015年,特斯拉7.18亿美元的R&D费用占营收的18%,其9.22亿美元的营销和行政费用占营收的22%,两项费用合计占营收的40%;2018年,13.4亿美元的R&D费用在营收中的占比降至6.8%,而26.5亿美元的市场和行政费用占营收的13%,两项费用合计占营收的19.8%;2019年,两项费用均较2018年略有下降。到Q4,两项费用占营收的14.2%,比2018年下降5.6个百分点。
虎嗅2019年3月的文章是基于2018年的表现。从上图看,拐点太明显了。一万亿太远了。莫争过去一直看空特斯拉的原因一是建不起来,二是亏损会导致资金链断裂。特斯拉突破产能瓶颈后,交付不再是问题。截至2019年底,特斯拉在美国和中国投资了两个生产基地,年化产能为64万辆(2020年下半年将增至74万辆)。
随着交付量的增加,规模经济使得特斯联的财务状况日益好转,最快将于2020年在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实现盈利。早在2019年初,熊就已经改名了,说卖不出去。能不能做成,是亏是赚,不取决于人的主观意志。预测能不能卖出去,见仁见智。有人觉得卖不出去,有人觉得想买的人多。推理是浪费时间。让我们看看结果。虽然特斯拉的市值远高于很多汽车巨头,但特斯拉并不能算是整车厂商。是类似微软、苹果的科技创新型公司。从争夺人才的角度来说,顶尖的科技创新公司都是竞争对手,无论他们的主营业务有多么不同。比如一个世界前1000的技术天才,去了苹果就不能去特斯拉,所以苹果和特斯拉是竞争对手。那么他是去苹果造一代又一代外观一样的手机还是去特斯拉?顶尖人才的流动决定了科技创新公司的兴衰。也许三到五年后,特斯拉的市值会达到5000亿美元,五到十年后可能会超过1万亿美元。但是,尚未实现盈利的特斯拉,也不值1000亿美元。投资者要谨慎。
我们终将翻越这里。并以战士的名义。2003年“非典”肆虐的时候,张恩宁(化名)的职业生涯刚刚起步。“职业生涯这词儿言重了,就是搬的第一块砖。
1900/1/1 0:00:00“响之后,没有赢家。”这段时间,已经很少有非疫情的信息能够抢占公共资源了,但董卿的这句话,却在所有事关生命的消息中脱颖而出,占据微博热搜榜第一位长达几个小时。爬上热搜,总有它的道理。
1900/1/1 0:00:002020年刚刚过去1个多月,特斯拉股价的剧烈波动已经可以载入史册。
1900/1/1 0:00:00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锂电正极材料出货量404万吨,同比增长325。
1900/1/1 0:00:00坚瑞沃能从前三季度巨额亏损到全年预计盈利,业绩“大逆转”中超过30亿元收益来源于正进行中的破产重整,该公司是否通过盈余调节进而规避暂停上市?岁末年初是退市高危股自救的高峰时刻抓住最后时机,
1900/1/1 0:00:00锂资源巨头江西赣锋锂业股份有限公司(01772HK,下称赣锋锂业)近期的股价表现惊艳。截至2月11日收盘,赣锋锂业港股报收306港元,下跌208。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