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不像过去。去年复工后,每天忙得不可开交。目前估计只达到去年同期的30%。”总部位于四川的奔世达汽配连锁创始人章雷告诉AC Auto。随着车辆逐渐回归街头,企业复工申请获批,汽车后市场产业链自下而上慢慢复苏。修理厂、经销商和品牌与彼此的经营状况密切相关。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情况最复杂。一方面受到上游工厂产能和物流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到下游维修厂复工和经营情况的束缚,整个汽配行业复工以来的数据表达并不尽如人意。显然,恢复到正常水平还需要一段时间。问题是,汽车零部件行业什么时候才能恢复正常水平?2001年业绩同比下滑50%以上。从传统的汽配经销商到汽配供应链平台,复工以来都面临着业绩压力。上海某电池代理商负责人告诉AC汽车,公司2月10日开始复工,半个月左右的销售情况并不理想。“终端和渠道业务下降60%;平台和大客户被彻底消灭,收益几乎为零;O2O上门业务和去年差不多,但是进不了小区,效率大打折扣。总的来说,它对我们产生了50%的影响。“他预测2月份的业绩只有往年的三分之一,这还是在提前复工的情况下。电池是复工后的刚需品类之一。市场需求疲软的品类经销商更多了,他们的经营状况只会越来越差。潘世达于2月17日正式复工。十天左右的数据来看,只达到去年的30%,成都总仓发货也只达到正常水平的30%-40%。”从业务员一线搜索,50%以上的修理厂客户群体已经复工,但以夫妻店为主,业务量有限,大中型修理厂相对较晚。“像好美特、汽配猫这样的汽配平台,加盟商的生意只有正常水平的30%-50%,最好的也有80%。头部企业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一家以易损件为主的汽车配件供应链头部企业,2月20日前后在山东某县级市场前仓接到客户零星订单,但直到2月24日才正式复工,店内只安排两名员工值班半天。”我的面积同比下降了很多。我们附近的一个县政策更严,几乎没有修理厂复工。“据另一家易损件头部企业高层透露,目前已经开了80%的服务站,大部分已经实现了原计划的20%-30%,好到40%,预计一季度完成计划的60%-70%。除了易损件赛道,整车零部件赛道也有所下降。百川联合创始人唐晓宏透露,复工以来的交易量已经达到正常水平的60%-70%。幸运的是,自营仓储物流帮助他们吸引了一批新客户。另一家公司的情况更糟。因为公司主要团队在武汉,整体业务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据公司负责人观察,从市场整体情况来看,经营区域内维修店的业务量只有平时的十分之一,分配给汽配渠道的业务量只会更少。仓储物流是最难解决的,除了下游客户需求疲软导致的业务下滑,汽车零部件厂商还面临着其他实际问题,仓储物流可能是最突出的。一方面,由于大部分工厂员工比较分散,到达率比较低,工厂目前也需要解决复工问题。百川联合唐晓宏表示,目前部分核心供应商无法复工,只能寻找替代供应商来保证货源的持续供应。”整车零部件领域比较特殊。没有配件车,就修不好。这个时候,它必须是完整的。“另一方面,即使工厂已经复工,也面临着物流停滞、运输到位的困难。本士达·章雷说:“大多数上游供应商正在复工,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向我们发货。目前能发货的供应商不到一半。有些国际品牌发货速度相对较快,但也是分区域的;大部分国产品牌还不能出货。“车猫管理合伙人赵建民也认为,目前最大的挑战是物流。”我们包括一些经销商,春节前都没有多少库存。复工后即使有订单,我们也不一定能发货,工厂的货也不会给我们发货。“另外,一些大型企业的仓库无法大规模复工,只留下少数员工保证仓库的正常运转,主要是出于安全考虑。同时,汽配城迟迟不复工也影响了全行业的汽配正常供应。众所周知,汽配城长期以来是汽车后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一流的配送、推广和布局;二次批发、聚合、备货;三级零售、集成、服务等功能,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物流、仓储、配送体系,与维修店形成潜在的战略联盟,满足及时需求。汽配城一旦瘫痪,无论是货物中转补货,还是基于汽配城物流的创业模式,都无法正常运转。奔世达章雷表示,成都三个汽配城都在等待审批,预计3月初复工,济南3月2日复工。他认为,汽配行业的整体复苏有赖于汽配城的正常运营。一位业内人士持相同观点,认为整个行业还是需要从汽配城调很多货,单靠一家或几家企业解决不了供应问题。汽车零部件产业要想重回正轨,需要各个链条和环节的协同发展。2003年3月,又回到了80%的水平。当然,复工后的各种困难是可以预料的。随着疫情的好转,整个行业势必会走上正轨。对于汽车零部件行业何时恢复正常水平,各行业人士持有自己的看法和判断。上述电池代理商负责人预计,到3月份,终端业务50%,批发业务恢复到70%-80%,大客户恢复正常状态,公司才能恢复到相对正常的水平。他也在尝试申请上游品牌的一些支持,但有些申请被拒,有些尚未得到回复。“品牌资金也比较紧张,没有相关预算。”汽配猫赵建民相对乐观。他预计3月初将恢复到正常水平的70%-80%。“但是3月份很难回到去年的水平,因为车还没行驶公里。4月份可能会回到去年的水平。”奔仕达的章雷认为,3月中旬到3月底可能会有一个繁忙期,这和平时过年回来的情况差不多。“预计上半年将比年初计划下降40%,力争达到去年的水平。当然会根据4月份的情况来评估。”好美特相关负责人认为,要到3月底4月初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的70%-80%。“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业务还是需要维修的,维修业务不得不拖。”从沟通情况来看,大部分业内人士对3月份业务恢复到80%持乐观态度,包括持有类似观点的几家头部企业负责人,甚至预计上半年业绩将超过去年同期。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相比餐饮、旅游等行业,汽车后市场相关业务是刚需,有一定积累。随着全国复工的到来,私家车主更喜欢自驾出行,可能会带来一波业务爆发。所以以上预测值得期待。当然,要想在未来两个月内达到预期水平,还需要衡量疫情的稳定性、物流恢复的水平、员工的到位程度等多种因素。如何满足客户需求?对于汽车零部件厂商来说,目前最重要的是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服务好客户。一位业内人士认为,每一次变革都是强者的机会,也能在业务不景气的时候抢客户,强化企业的规模效应,加速行业趋势的到来。快准汽车服务总裁张文波认为,现阶段,修理厂基本不准备库存。这个时候谁有货谁就要,所以库存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现在的竞争力。目前电池、化工、油品、点火系统等。都是比较高的采购品类,库存齐全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可能会吸引更多的客户。在配送方面,各企业都是采取非接触的方式将配件送到维修店,当然也有区别。大多数企业在接到客户订单后,会把配件放在汽配商店门口,客户会把配件放在那里……去接他们。少数有自营物流的企业还可以提供送货上门服务,在特殊时期可以更好的建立客户关系。除了基础设施能力,一些大型汽车零部件供应链平台也借此机会展开一系列营销活动。比如快准汽车服务正在推广汽车消保养相关产品的方案,同时免费为维修店提供消用品,据说力度比平时更大。广东的好美特也给加盟商赠送了空调滤网,加盟商送给维修店。当然,也有不同的看法。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营销活动的宣传效果大于实际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曝光率,但对商业并无帮助。“消产品和价格的相关性不高。空调过滤网和蜡水在整个门店业务中占比相对较低。保养店不是特别敏感。他们对轮胎、机油和电池相对更敏感。”奔仕达章雷也认为,产品线、服务团队、销售模式是锁定客户的重要因素,短期的营销或服务并不是决定性的。但一位汽配代理商从客户关系的角度看待疫情期间的服务:“服务更多时候体现在关键时刻。疫情下,谁能帮助我,满足我的需求,最终可能会发展成长期的客户关系。”汽车零部件厂商倒闭潮来了吗?当然,大企业在汽配行业只是少数,中小企业甚至夫妻店仍然占据主流。这些企业一方面复工困难,另一方面又面临资金压力。一位代理负责人认为,这次疫情过后,会有一批企业转行。“主要看两端的人,要么很大,要么很小,毛利低的企业可能会转行。大型经销商对资金流动率的要求很高。他们帮客户囤货,库存压力大,动不动就有几千万流水。如果他们坚持不住,那就危险了。另外还有很多品牌的零部件经销商,毛利率低,甚至靠返点。他们要到明年才能拿到返点,能不能活下来也是个问题。另外,业务模式单一的代理商比多元化业务风险更大。”同时,批发商的处境也相对危险。“一个批发商可能和100个经销商有业务关系,有的资金能回来,有的资金回不来。疫情期间可能可以忍受。疫情结束后,时间线会拉长,资金压力会更大。”负面观点的背后,也有正面观点。一位业内人士认为,中型企业处境更艰难,但夫妻店生命力很强:“汽配店很难倒闭。一个小店有4-5个员工,9-10个老人。员工付不起房租,或者老板一个人处理业务。”“汽车零部件行业不用悲观,大家都能活下来。”希望这位业内人士的观点最终成真。“今年不像过去。去年复工后,每天忙得不可开交。目前估计只达到去年同期的30%。”总部位于四川的奔世达汽配连锁创始人章雷告诉AC Auto。随着车辆逐渐回归街头,企业复工申请获批,汽车后市场产业链自下而上慢慢复苏。修理厂、经销商和品牌与彼此的经营状况密切相关。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情况最复杂。一方面受到上游工厂产能和物流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到下游维修厂复工和经营情况的束缚,整个汽配行业复工以来的数据表达并不尽如人意。显然,恢复到正常水平还需要一段时间。问题是,汽车零部件行业什么时候才能恢复正常水平?2001年业绩同比下滑50%以上。F……m传统汽配商到汽配供应链平台,复工以来都面临业绩压力。上海某电池代理商负责人告诉AC汽车,公司2月10日开始复工,半个月左右的销售情况并不理想。“终端和渠道业务下降60%;平台和大客户被彻底消灭,收益几乎为零;O2O上门业务和去年差不多,但是进不了小区,效率大打折扣。总体而言,它对我们产生了50%的影响。”他预测2月份的业绩只有往年的三分之一,这还是在提前复工的情况下。电池是复工后的刚需品类之一。市场需求疲软的品类经销商更多了,他们的经营状况只会越来越差。潘世达于2月17日正式复工。十天左右的数据来看,只达到去年的30%,成都总仓发货也只达到正常水平的30%-40%。“从业务员一线寻找,50%以上的修理厂客户群体已经复工,但主要是夫妻店,业务量有限,大中型修理厂相对较晚。”好美特、汽配猫等汽配平台,加盟商的生意只有正常水平的30%-50%,最好的也有80%。头部企业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一家以易损件为主的汽车配件供应链头部企业,2月20日前后在山东某县级市场前仓接到客户零星订单,但直到2月24日才正式复工,店内只安排两名员工值班半天。“我的面积同比下降了很多。我们附近的一个县政策更严,几乎没有修理厂复工。”另一家易损件头部企业的高层透露,目前已经开了80%的服务站,大部分都实现了原计划的20%-30%,好到40%,预计一季度完成计划的60%-70%。除了易损件赛道,整车零部件赛道也有所下降。百川联合创始人唐晓宏透露,复工以来的交易量已经达到正常水平的60%-70%。幸运的是,自营仓储物流帮助他们吸引了一批新客户。另一家公司的情况更糟。因为公司主要团队在武汉,整体业务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据公司负责人观察,从市场整体情况来看,经营区域内维修店的业务量只有平时的十分之一,分配给汽配渠道的业务量只会更少。仓储物流是最难解决的,除了下游客户需求疲软导致的业务下滑,汽车零部件厂商还面临着其他实际问题,仓储物流可能是最突出的。一方面,由于大部分工厂员工比较分散,到达率比较低,工厂目前也需要解决复工问题。百川联合唐晓宏表示,目前部分核心供应商无法复工,只能寻找替代供应商来保证货源的持续供应。“整车零部件领域相当特殊。没有配件车,就修不好。这个时候,必须是完整的。”另一方面,即使工厂已经复工,也面临着物流停滞、运输到位的困难。本士达·章雷说:“大多数上游供应商正在复工,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向我们发货。目前能发货的供应商不到一半。有些国际品牌发货速度相对较快,但也是分区域的;大部分国产品牌还不能出货。“车猫管理合伙人赵建民也认为,目前最大的挑战是物流。”我们包括一些经销商,春节前都没有多少库存。复工后即使有订单,我们也不一定能发货,工厂的货也不会给我们发货。“另外,一些大型企业的仓库无法大规模复工,只留下少数员工保证仓库的正常运转,主要是出于安全考虑。同时,汽配城迟迟不复工也影响了全行业的汽配正常供应。众所周知,汽配城长期以来是汽车后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一流的配送、推广和布局;二次批发、聚合、备货;三级零售、集成、服务等功能,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物流、仓储、配送体系,与维修店形成潜在的战略联盟,满足及时需求。汽配城一旦瘫痪,无论是货物中转补货,还是基于汽配城物流的创业模式,都无法正常运转。奔世达章雷表示,成都三个汽配城都在等待审批,预计3月初复工,济南3月2日复工。他认为,汽配行业的整体复苏有赖于汽配城的正常运营。一位业内人士持相同观点,认为整个行业还是需要从汽配城调很多货,单靠一家或几家企业解决不了供应问题。汽车零部件产业要想重回正轨,需要各个链条和环节的协同发展。2003年3月,又回到了80%的水平。当然,复工后的各种困难是可以预料的。随着疫情的好转,整个行业势必会走上正轨。对于汽车零部件行业何时恢复正常水平,各行业人士持有自己的看法和判断。上述电池代理商负责人预计,到3月份,终端业务50%,批发业务恢复到70%-80%,大客户恢复正常状态,公司才能恢复到相对正常的水平。他也在尝试申请上游品牌的一些支持,但有些申请被拒,有些尚未得到回复。“品牌资金也比较紧张,没有相关预算。”汽配猫赵建民相对乐观。他预计3月初将恢复到正常水平的70%-80%。“但是3月份很难回到去年的水平,因为车还没行驶公里。4月份可能会回到去年的水平。”奔仕达的章雷认为,3月中旬到3月底可能会有一个繁忙期,这和平时过年回来的情况差不多。“预计上半年将比年初计划下降40%,力争达到去年的水平。当然会根据4月份的情况来评估。”好美特相关负责人认为,要到3月底4月初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的70%-80%。“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业务还是需要维修的,维修业务不得不拖。”从沟通情况来看,大部分业内人士对3月份业务恢复到80%持乐观态度,包括持有类似观点的几家头部企业负责人,甚至预计上半年业绩将超过去年同期。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相比餐饮、旅游等行业,汽车后市场相关业务是刚需,有一定积累。随着全国复工的到来,私家车主更喜欢自驾出行,可能会带来一波业务爆发。所以以上预测值得期待。当然,要想在未来两个月内达到预期水平,还需要衡量疫情的稳定性、物流恢复的水平、员工的到位程度等多种因素。如何满足客户需求?对于汽车零部件厂商来说,目前最重要的是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服务好客户。一位业内人士认为,每一次变革都是强者的机会,也能在业务不景气的时候抢客户,强化企业的规模效应,加速行业趋势的到来。快准汽车服务总裁张文波认为,现阶段,修理厂基本不准备库存。这个时候谁有货谁就要,所以库存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现在的竞争力。目前电池、化工、油品、点火系统等。都是比较高的采购品类,库存齐全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可能会吸引更多的客户。在配送方面,各企业都是采取非接触的方式将配件送到维修店,当然也有区别。大多数企业在接到客户订单后,会把配件放在汽配商店门口,客户会把配件放在那里……去接他们。少数有自营物流的企业还可以提供送货上门服务,在特殊时期可以更好的建立客户关系。除了基础设施能力,一些大型汽车零部件供应链平台也借此机会展开一系列营销活动。比如快准汽车服务正在推广汽车消保养相关产品的方案,同时免费为维修店提供消用品,据说力度比平时更大。广东的好美特也给加盟商赠送了空调滤网,加盟商送给维修店。当然,也有不同的看法。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营销活动的宣传效果大于实际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曝光率,但对商业并无帮助。“消产品和价格的相关性不高。空调过滤网和蜡水在整个门店业务中占比相对较低。保养店不是特别敏感。他们对轮胎、机油和电池相对更敏感。”奔仕达章雷也认为,产品线、服务团队、销售模式是锁定客户的重要因素,短期的营销或服务并不是决定性的。但一位汽配代理商从客户关系的角度看待疫情期间的服务:“服务更多时候体现在关键时刻。疫情下,谁能帮助我,满足我的需求,最终可能会发展成长期的客户关系。”汽车零部件厂商倒闭潮来了吗?当然,大企业在汽配行业只是少数,中小企业甚至夫妻店仍然占据主流。这些企业一方面复工困难,另一方面又面临资金压力。一位代理负责人认为,这次疫情过后,会有一批企业转行。“主要看两端的人,要么很大,要么很小,毛利低的企业可能会转行。大型经销商对资金流动率的要求很高。他们帮客户囤货,库存压力大,动不动就有几千万流水。如果他们坚持不住,那就危险了。另外还有很多品牌的零部件经销商,毛利率低,甚至靠返点。他们要到明年才能拿到返点,能不能活下来也是个问题。另外,业务模式单一的代理商比多元化业务风险更大。”同时,批发商的处境也相对危险。“一个批发商可能和100个经销商有业务关系,有的资金能回来,有的资金回不来。疫情期间可能可以忍受。疫情结束后,时间线会拉长,资金压力会更大。”负面观点的背后,也有正面观点。一位业内人士认为,中型企业处境更艰难,但夫妻店生命力很强:“汽配店很难倒闭。一个小店有4-5个员工,9-10个老人。员工付不起房租,或者老板一个人处理业务。”“汽车零部件行业不用悲观,大家都能活下来。”希望这位业内人士的观点最终成真。
在近期举行的美国国家先进技术电池联盟(NationalAllianceforAdvancedTechnologyBatteries,以下简称NAATBatt)年度会议上,
1900/1/1 0:00:002月27日晚间,宁德时代发布2019年年度业绩快报。
1900/1/1 0:00:00“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新冠肺炎疫情扩张后,上汽通用五菱喊出了上面的口号。然后大家吃惊地发现,平常和重型机械零件打交道的汽车制造商,转头就生产出了轻轻薄薄的口罩。
1900/1/1 0:00:00新冠肺炎疫情向全球范围蔓延,对于汽车展会的影响仍在不断扩大。
1900/1/1 0:00:00对大多中国消费者而言,疫情爆发以来的一个多月,或许是他们接触无人驾驶信息最密集的时期。期间,越来越多的无人车投放至全国各地的多种场景,以减少疫情期间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并缓解运力紧张的问题。
1900/1/1 0:00:00据外媒报道,近日,ACEINNA宣布推出新款低成本、先进、高性能的三频段RTKGNSS(实时动态测量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器OpenRTK330L,内置三重冗余惯性传感器。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