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同事刘晓鹏是一名视频编辑,做过多次测试,也是一名资深电动车车主。最近他开辟了一个新的短视频栏目——“为什么要买这辆车”。每期60秒,每个模特都有自己独特犀利的观点。连续看了几期,心里的一个疑问越来越强烈。普通电动车车主在选车购买时会考虑什么?会和我们编辑的观点不谋而合吗?他们到底为什么买这辆车?2月18-20日,我们在第一电动网和充电桩APP发起了这项用电调查,246位电动车主告诉了我们答案。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1。作为大宗消费品,“价格合适、性价比高”是促成62%的人下单的直接因素;2.“大空间满足家用车需求”和“外观吸引人”被7%的车主认为是最重要的购车考虑因素;3.此外,电动车主更关心“续航”、“售后服务”、“性能配置”;4.车型的“销量/数量”和“置换政策”也是部分车主考虑的重要因素。
01,他们是谁?首先,我们来看看参与本次调查的车主都住在哪里,买了哪辆车。从居住地来看,参与本次调查的246名电动车车主来自全国22个省市,其中居住在北京的车主最多,占本次调查的41%。其次,同样实行燃油车限购政策的广东省,车主参与率为16%。来自天津、江苏、山东的车主分别占9%、6%、5%。以上5大省市参与调查,车主占比76%。从购车年限来看,在参与调查的246位车主中,去年刚买电动车的人数占比最高,达到37%。时间越早,车主比例越少,前6年整体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这也符合近年来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增加的趋势。
这246位车主都买了哪些车?我们统计发现,参与调查的车主涉及28个品牌的54款具体车型。其中,比亚迪和北汽新能源作为近几年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车主数量最多。从参与本次调查的车主来看,比亚迪车主占比26%,北汽新能源车主占比16%。此外,江淮、奇瑞、荣威、吉利、威马等品牌参与车主众多。具体车型方面,比亚迪秦EV、BAIC EU系列、威马EX5、JAC iEV系列、比亚迪元EV是调查中的前5大车主,合计占比37%。
02,他们为什么要买电车?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他们为什么要买电车。如前所述,本次调查中,居住在北京、广东等地的车主对燃油车的限制最多,占比超过50%。那么,这些车主是因为没有燃油车指标而被迫选择有轨电车的吗?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3%的车主认为“如果有燃油车指标,他们绝对不会买电动车”,36%的车主承认买电车与指标有相关性,但他们“想买电动车体验一下”,另有39%的车主表示买电车与限购无关,喜欢电车、想体验电车才是他们决定买电车的原因。
从家庭汽车拥有量来看,参与本次调查的246位车主中,超过一半(52%)的人家里也拥有一辆燃油车,这可能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产生“想体验电车”想法的资本。
从决定购买有轨电车到最终得到它,一般需要多长时间?调查结果显示,更多车主(36%)会在1-3个月内做出选择;27%的车主决策流程更快,可以在一个月内做出决定。总体来看,84%参与调查的车主能够在半年内完成购车决策流程。
在这个决策过程中,89%参与调查的车主会试驾1-3款目标车型,其中30%的车主会决定只买一款。
03,他们怎么看待电池寿命衰减和二手车残值?这几年车主对电动车的抱怨无非就是充电、续航、二手车残值。电动车需要充电,充电问题需要解决,这显然是每个电动车车主在买车之前就已经清楚了解的既定情况。但是,买车之前,他们了解二手车续航衰减、残值低的问题吗?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车主(89%和82%)对这两个问题有“一些了解”或“完全了解”。只有10%参与调查的车主表示买车前对续航衰减不太了解,对二手车残值低不太了解的车主明显更多,占17%。为什么他们在了解了电池寿命衰减的情况后,还会选择购买电车?37%的车主认为“影响不大,选择的车续航足够”,21%的车主认为“影响不大,基本不会跑长途”,17%的车主坚信“正常用车情况下,续航不会衰减影响使用”;只有12%的车主表示无奈,因为“用车是刚需,只能面对”。对于那些买车前不知道续航衰减问题的车主来说,实际用车后,尤其是知道了厂家的保修政策后,大概有一半的车主能够客观理性的认识这个问题,认为“衰减是正常的”或者“不是很在意”。然而,仍有一半的车主对这个问题感到“担忧”甚至“失望和遗憾”。
关于二手车的残值,参与调查的车主中,有82%的人表示在买车前已经了解或充分了解,仍然选择买车的原因是“我不在乎”(43%)、“感觉以后会有所改善”(30%)和“虽然很担心,但只是需要用车,没有选择”(21%)。对于之前不知道这个问题的车主来说,大部分人在实际用车后已经能够正视这个问题,能够理解残值低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快,技术更新快。很多人说“不要换车”、“不要管”、“就当废铁用”。
04,他们买车还学到了什么?本次调查结果显示,83%的车主对自己购买的有轨电车没有遗憾,其中29%的车主表示“非常满意”,甚至有人提到“非常满意不足以表达我的满意,我和同事今年还会再购买3-4辆有轨电车”。但同时也有15%的车主表示遗憾。
0
如何避免后悔?如何选车买车才能像大部分车主一样满意而不后悔?智慧在人民之中!我们请参与调查的车主分享他们的购车经历。从这些“一句话的经历”中,我们似乎也能找到他们对“为什么买这辆车”的答案:作为一种消费行为,消费者最终选择哪种产品,与产品属性有关,但越来越与消费者本身有关。我们试图从246位车主身上找到一些共性,但其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通过明确自己的预算和使用场景,可以进一步细化我们的关注点,做出最终的选择。246车主“买这辆车”可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买了这辆车”,有没有选到适合自己的车。以下是部分车主的“一句话经验”。希望你能从中受益。1.我有条件给自己充电。我推荐买电动车。长途多,要小心。2.电动汽车完全可以满足城市日常通勤需求,经济实惠,性价比高。3.不要听没开过电车的键盘侠bb。4、充分了解自己的用车需求+经济能力,合理控制用车。5、续航才是王道。6.售后服务很重要。7.电车的动力系统、续航、充电体验最重要。8.充电是一件烦心事。9.考虑充电的便利性。10.先确认充电是否方便,再决定是否买车。充电不方便会影响用车体验。11.外观大,但内部空间不一定大。你得自己去体验。12、想多看几款,先别急着下手,像这种没有ABS的,绝对买不到!刹车漂移,危险!13.不要盲目相信宣传。多看看论坛和车主的评论。最好多租几天车。14.试驾一定要充足,驾驶体验一定要自己体会。不能只是长时间看车。15.有条件的话,一定要买续航时间长的车。即使是杂货车,也要尽量少收费。没电真麻烦。16.买新的不买旧的,技术会越来越好。17.适合你的就好。18.好车层出不穷,随便你。19.现在集团里很多人关心这个关心那个,但是车是工具。只要能满足出行和日常需求,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买自己喜欢的。其实只要不是太小,基本没问题。20.电车比你想象的要好得多。我的同事刘晓鹏是一名视频编辑,做过多次测试,也是一名资深电动车车主。最近他开辟了一个新的短视频栏目——“为什么要买这辆车”。每期60秒,每个模特都有自己独特犀利的观点。连续看了几期,心里的一个疑问越来越强烈。普通电动车车主在选车购买时会考虑什么?会和我们编辑的观点不谋而合吗?他们到底为什么买这辆车?2月18-20日,我们在第一电动网和充电桩APP发起了这项用电调查,246位电动车主告诉了我们答案。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1。作为大宗消费品,“价格合适、性价比高”是促成62%的人下单的直接因素;2.“大空间满足家用车需求”和“外观吸引人”被7%的车主认为是最重要的购车考虑因素;3.此外,电动车主更关心“续航”、“售后服务”、“性能配置”;4.车型的“销量/数量”和“置换政策”也是部分车主考虑的重要因素。
01,他们是谁?首先,我们来看看参与本次调查的车主都住在哪里,买了哪辆车。从居住地来看,参与本次调查的246名电动车车主来自全国22个省市,其中居住在北京的车主最多,占本次调查的41%。其次,同样实行燃油车限购政策的广东省,车主参与率为16%。来自天津、江苏、山东的车主分别占9%、6%、5%。以上5大省市参与调查,车主占比76%。从购车年限来看,在参与调查的246位车主中,去年刚买电动车的人数占比最高,达到37%。时间越早,车主比例越少,前6年整体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这也符合近年来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增加的趋势。
这246位车主都买了哪些车?我们统计发现,参与调查的车主涉及28个品牌的54款具体车型。其中,比亚迪和北汽新能源作为近几年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车主数量最多。从参与本次调查的车主来看,比亚迪车主占比26%,北汽新能源车主占比16%。此外,江淮、奇瑞、荣威、吉利、威马等品牌参与车主众多。具体车型方面,比亚迪秦EV、BAIC EU系列、威马EX5、JAC iEV系列、比亚迪元EV是调查中的前5大车主,合计占比37%。
02,他们为什么要买电车?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他们为什么要买电车。如前所述,本次调查中,居住在北京、广东等地的车主对燃油车的限制最多,占比超过50%。那么,这些车主是因为没有燃油车指标而被迫选择有轨电车的吗?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3%的车主认为“如果有燃油车指标,他们绝对不会买电动车”,36%的车主承认买电车与指标有相关性,但他们“想买电动车体验一下”,另有39%的车主表示买电车与限购无关,喜欢电车、想体验电车才是他们决定买电车的原因。
从家庭汽车拥有量来看,参与本次调查的246位车主中,超过一半(52%)的人家里也拥有一辆燃油车,这可能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产生“想体验电车”想法的资本。
从决定购买有轨电车到最终得到它,一般需要多长时间?调查结果显示,更多车主(36%)会在1-3个月内做出选择;27%的车主决策流程更快,可以在一个月内做出决定。总体来看,84%参与调查的车主能够在半年内完成购车决策流程。
在这个决策过程中,89%参与调查的车主会试驾1-3款目标车型,其中30%的车主会决定只买一款。
03,他们怎么看待电池寿命衰减和二手车残值?这几年车主对电动车的抱怨无非就是充电、续航、二手车残值。电动车需要充电,充电问题需要解决,这显然是每个电动车车主在买车之前就已经清楚了解的既定情况。但是,买车之前,他们了解二手车续航衰减、残值低的问题吗?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车主(89%和82%)对这两个问题有“一些了解”或“完全了解”。只有10%参与调查的车主表示买车前对续航衰减不太了解,对二手车残值低不太了解的车主明显更多,占17%。为什么他们在了解了电池寿命衰减的情况后,还会选择购买电车?37%的车主认为“影响不大,选择的车续航足够”,21%的车主认为“影响不大,基本不会跑长途”,17%的车主坚信“正常用车情况下,续航不会衰减影响使用”;只有12%的车主表示无奈,因为“用车是刚需,只能面对”。对于那些买车前不知道续航衰减问题的车主来说,实际用车后,尤其是知道了厂家的保修政策后,大概有一半的车主能够客观理性的认识这个问题,认为“衰减是正常的”或者“不是很在意”。然而,仍有一半的车主对这个问题感到“担忧”甚至“失望和遗憾”。
关于二手车的残值,参与调查的车主中,有82%的人表示在买车前已经了解或充分了解,仍然选择买车的原因是“我不在乎”(43%)、“感觉以后会有所改善”(30%)和“虽然很担心,但只是需要用车,没有选择”(21%)。对于之前不知道这个问题的车主来说,大部分人在实际用车后已经能够正视这个问题,能够理解残值低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快,技术更新快。很多人说“不要换车”、“不要管”、“就当废铁用”。
04,他们买车还学到了什么?本次调查结果显示,83%的车主对自己购买的有轨电车没有遗憾,其中29%的车主表示“非常满意”,甚至有人提到“非常满意不足以表达我的满意,我和同事今年还会再购买3-4辆有轨电车”。但同时也有15%的车主表示遗憾。
0
如何避免后悔?如何选车买车才能像大部分车主一样满意而不后悔?智慧在人民之中!我们请参与调查的车主分享他们的购车经历。从这些“一句话的经历”中,我们似乎也能找到他们对“为什么买这辆车”的答案:作为一种消费行为,消费者最终选择哪种产品,与产品属性有关,但越来越与消费者本身有关。我们试图从246位车主身上找到一些共性,但其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通过明确自己的预算和使用场景,可以进一步细化我们的关注点,做出最终的选择。246车主“买这辆车”可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买了这辆车”,有没有选到适合自己的车。以下是部分车主的“一句话经验”。希望你能从中受益。1.我有条件给自己充电。我推荐买电动车。长途多,要小心。2.电动汽车完全可以满足城市日常通勤需求,经济实惠,性价比高。3.不要听没开过电车的键盘侠bb。4、充分了解自己的用车需求+经济能力,合理控制用车。5、续航才是王道。6.售后服务很重要。7.电车的动力系统、续航、充电体验最重要。8.充电是一件烦心事。9.考虑充电的便利性。10.先确认充电是否方便,再决定是否买车。充电不方便会影响用车体验。11.外观大,但内部空间不一定大。你得自己去体验。12、想多看几款,先别急着下手,像这种没有ABS的,绝对买不到!刹车漂移,危险!13.不要盲目相信宣传。多看看论坛和车主的评论。最好多租几天车。14.试驾一定要充足,驾驶体验一定要自己体会。不能只是长时间看车。15.有条件的话,一定要买续航时间长的车。即使是杂货车,也要尽量少收费。没电真麻烦。16.买新的不买旧的,技术会越来越好。17.适合你的就好。18.好车层出不穷,随便你。19.现在集团里很多人关心这个关心那个,但是车是工具。只要能满足出行和日常需求,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买自己喜欢的。其实只要不是太小,基本没问题。20.电车比你想象的要好得多。
近期,驭势科技正式对外公布在B轮融资中获得博世战略投资。同期投资的还包括深创投(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中金资本、厦门七匹狼节能环保基金和重庆两江服务业基金等顶级VC、PE和地方战略新兴产业基金。
1900/1/1 0:00:00上汽集团最新研发的国内首款内置式深紫外线“杀”汽车空调推出倒计时3天,上汽荣威Ei5将率先搭载,保障用户健康出行。
1900/1/1 0:00:00在2019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太难了”的背景下,今年新型冠状病感染肺炎疫情的冲击对车市无疑是雪上加霜,乘联会前期预测的2020年乘用车市场总体增速为1的判断,面临着下调百万台到5的艰难前景。
1900/1/1 0:00:002月24日,中共交通运输部党组召开会议,传达学习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1900/1/1 0:00:00“今年上半年和下半年,戴姆勒或将分别在华裁员4,其中包括北京奔驰近百位外籍专家。”近日,有知情人士告诉亿欧汽车,“同时,北京奔驰还将改变一岗两人的惯例,减少外派中国的德国员工。
1900/1/1 0:00:00尽管车企开始逐步恢复在中国工厂的生产,但随着疫情开始向全球蔓延,多家国际车企的生产再次受到影响,停工停产的风险加剧,尤其是日系和韩系车企形势严峻。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