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王斌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近期全国消费市场运行出现积极变化,市场销售触底回升。2月下旬,商务部监测的1000家零售企业日均销售额比2月中旬增长5.6%,在1月下旬连续负增长后开始恢复正增长。其中,汽车需求回升较为明显,环比增长14.8%。虽然疫情得到有效遏制,生产生活秩序进一步恢复,但市场销售正在稳步回升。然而,第一季度汽车销量下降已成定局。乘联会3月9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量同比下降78.5%,仅为25.2万辆。1-2月累计零售量同比下降41%,成为中国汽车市场近20年来最大跌幅。虽然大部分车企和经销商在2月中旬就开始复工,但已经采取了很多应对措施。但到目前为止,疫情对生产、供应、终端零售和消费需求的影响仍然无法估量。从部分车企公布的2月销量数据来看,海马销量仅为134辆;SAIC共销售47365辆,同比下降86.95%;本田在华同比下降85%,丰田在华同比下降70%,马自达在华同比下降78.95%,比亚迪同比下降79.5%,北汽蓝谷同比下降65.05%...疫情严重影响中国车市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车市下滑将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损失。据测算,我国汽车产业相关税收超过1万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额的10%。汽车及直接相关行业从业人员超过4000万人,占全国城镇就业人口的10%,汽车商品消费超过2万亿元,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如果今年一季度汽车销量下降50%,将拖累社会零售总额下降1.7%,影响经济增长0.9%;如果全年汽车销量下降7%,就会拖累社会零0.2%,影响经济增长0.1%。郭进证券在研究报告中指出,由于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受政策影响大、市场空间依然存在等因素,汽车消费刺激政策在疫情下将超预期。此时此刻,“救市”是否有全国共识?限购城市是否应该取消汽车限购政策?如何吸取过去过度刺激政策的经验来“救市”?成为业内热议的话题。“突发疫情对汽车行业的影响有目共睹。在周期性下滑和疫情的双重作用下,对行业影响的深度、广度和时间都是可以预见的。汽车产业科技含量高,波及效应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强,汽车产业尽快复苏对稳定就业和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复苏都将产生历史性的积极作用。”3月5日,江淮汽车原董事长左亚男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产能出现逃逸序列的今天,实施适当的政策措施,不会导致新的造车热潮和产能扩张,措施得当可以转危为机,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拉动内需和产业支撑同时进行,虽然业内人士预测消费者的购车需求会在疫情过后得到释放,但车市还是迎来了一波购车高潮。然而,J.D. Power在3月6日发布了一份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对消费者购车意愿影响的调查报告,报告指出,部分消费者的购车热情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疫情的刺激,但大多数消费者在购车决策上仍相对理性。“汽车行业更关注政府扶持政策和减税补贴、消费政策,但首先要关注潜在消费者的购买力(收入预期)受到了多大的损害。”资深汽车分析师钟石指出,疫情对企业造成了损害,大大降低了员工的收入,降低了购车意愿。在车市下滑的恶性循环下,首先要考虑先救哪个环节。“目前汽车产业链各环节普遍面临很大困难,不仅来自中国,还有日本、韩国、意大利等疫情严重的国家。非常时期,急需非常措施。”有业内专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事实上,这次疫情的影响已经遍及全球。2月26日,国际知名信用评级机构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下调了对2020年全球汽车销量的预测,称全球汽车销量将下降2.5%,低于2019年4.6%的降幅,“但比我们此前对今年下降0.9%的预测更糟糕。”穆迪认为,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将受到疫情的重创。该机构预测,2020年中国汽车销量将减少2.9%,而不是此前预测的增长1%。在疫情最严重的湖北,约220万辆汽车停产,1300家零部件企业受灾严重。“少数汽车制造商通知我们,他们将在5月前不再生产,现在即使复工也不会恢复生产。这种效应影响到整个产业链,进而会拖累整个宏观经济。内需没了,外需随着疫情蔓延到全球,雪上加霜。”一家跨国汽车零部件公司的高管认为,已经到了拯救市场的关键时刻。“从需求端来看,由于疫情影响面广、持续时间长,对第二、第三产业的损害深度和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不可低估,将直接影响购买力。积极的政策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购车成本,提高购买力。”左亚男指出。于是,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再到企业,一场全国性的救市行动正在……ing推出。2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在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疫情的局常委(PSC)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积极稳定汽车传统大众消费,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提高车牌额度,促进汽车及相关产品消费。2月20日,商务部指出,鼓励各地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措施,加大传统汽车限购力度,因地制宜开展汽车以旧换新,促进汽车消费。2月3日,佛山率先出台政策鼓励汽车消费,并对不同类型的车辆给予相应补贴。3月3日,广州宣布新增10万辆汽车配额、重启新能源汽车地方补贴等措施。3月4日,湖南省宣布启动“促进汽车消费升级行动”。响应政策号召,车企也开始自救。广汽传祺、广汽新能源、广汽本田、哈弗、上汽通用五菱、奇瑞汽车、长安汽车也对相应产品提供不同的购车补贴、现金充红包等优惠政策。当然,除了消费端的刺激政策,也有专家认为,现在是政府相关部门和银行主动调研产业情况,在关键点注入资金和政策,支持企业发展的时候了。政策救市,首先要适当放宽消费端政策,然后对困难企业给予低息贷款等支持,让消费带动整个产业链活起来。3月8日,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专家组组长王炳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自身的努力是生存的基本条件,那些不够努力、没有竞争力的企业这次是经不起考验而退出市场的。“政府救市不需要‘一刀切’。重点是那些基础状况良好、符合国家发展需要、暂时有困难的企业。”王炳刚认为,企业应该分为三类,第一类,只要市场恢复正常,就不会有问题,第二类,有一定的困难,需要适当的支持才能快速渡过难关,第三类,经营状况不好,问题很多的企业。“开放市场对所有企业都有利,第一类企业马上受益,抓住机会。援助的重点应该是第二类企业。”左亚楠建议,落实车企补贴政策,保证车企合理的资金需求;降低资金、电力等要素成本。对汽车企业兼并重组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行最优惠税率等激励政策。建议相关部委提出方案,再组织相关专家和车企代表进行论证,提高政策措施的可行性、有效性和科学性。松绑限购,避免一刀切从我国历次刺激汽车消费政策的效果来看,如减免购置税、汽车下乡、旧车换新车、节能车补贴等,放开限购、购车补贴、税费减免对拉动汽车内需的效果明显。3月6日,长城汽车走访国内知名汽车企业,发布《打破政策限制,稳定汽车消费——关于中国汽车产业刺激政策的几点建议》,其中也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尽快落实多项措施,包括放开限购、限行政策,鼓励汽车下乡,国六推迟切换等。其中,为刺激汽车消费需求,要求给限购城市“松绑”,取消汽车限购政策的建议被放在首位。“汽车限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但同时抑制了市场需求的释放。建议北京、上海、天津等地适当放宽限购额度。同时,地方政府应通过探索城区和郊区碎片化管理、拥堵路段适当限行等综合方案,合理引导私家车的使用,通过细化交通管制、建设城市智能交通网络,降低小汽车的使用强度,实现汽车产业和城市交通的均衡发展。”长城在提案中指出。截至目前,全国共有八个城市汽车限购:上海、北京、广州、天津、杭州、深圳、石家庄、海南。华西证券预测,目前全国限购城市积累需求超过800万。如果用5年时间逐步消化,预计每年可为市场贡献约160万辆汽车,对汽车行业增速贡献约6%。如果限购政策逐步放开,真实需求得到体现,汽车市场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徐向阳认为,刺激汽车消费最有力、最直接的政策是彻底取消限购。“限购城市汽车消费是刚需,是购买力充足的刚需。”也有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对于北京、上海等限购城市来说,如果不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增加牌照额度会非常困难,短时间内不太可能放开限购或增加牌照。“限制购车不是长久之计。”前述业内专家表示,“国际经验表明,治理交通拥堵,需要采取包括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优化城市结构、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鼓励购买和引导节约使用的汽车消费政策、实施区域性车辆限行(如设立低排放区)等系统工程。”记者梳理发现,2019年以来,为稳定汽车消费,相关部委在政策中多次提及放宽汽车限购。2019年1月,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等10部委联合发布《进一步优化供给促进消费稳定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提出“优化机动车限购管理措施”向亲……te汽车消费。2019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促进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和资源循环顺畅实施方案(2019-2020年)》,提出已实施汽车限购的地方政府要加快由限购转向引导使用,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施限购,已实施的要取消。2019年11月,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要稳定汽车消费大头,研究取消消费限制政策。稳定汽车消费,打破汽车消费限制,探索逐步放宽或取消限购的具体措施,推动汽车限购政策向引导使用政策转变。“现在从上到下都在说放开限购。简单的一刀切放开限购是不现实的。但是在限购城市增加购车额度还是比较客观的,也比较容易实现。”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北汽集团原董事长安庆恒告诉记者。对此,安庆恒建议,可以从六个方面为汽车限购城市逐步“松绑”。第一,所有限购城市的配额指标要在限定时间内尽快下达。第二,应该发布更多的新能源汽车指标。第三,放开城市郊县限购政策。郊区,尤其是北京的郊县,放开郊县购车,既不会加剧市中心的拥堵,又解决了郊县消费者的购车问题,只是增加了政府管理的工作量,并不难解决。第四,放开适合抗疫的中国品牌汽车销售。第五,汽车销售难与新国六标准实施密切相关,国六购车限制应放宽。第六,二手车购买限制也要放开。安庆恒认为:“政策要求过高,现实意义有限,企业难以应对,最终影响产品销售。”因此,汽车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需要认真重新评估,即新排放标准的实施和推广速度需要讨论,国六实施过渡性限行的具体时间要推迟,以保证国五的车辆有足够的时间销售和消化。“佛山、广州等城市在放开限购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而放开限购,北京具有风向标的意义。如果北京郊区能放开,就能解决一个大问题,需要加快动作。”安庆亨最后说道。3月5日,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王斌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近期全国消费市场运行出现积极变化,市场销售触底回升。2月下旬,商务部监测的1000家零售企业日均销售额比2月中旬增长5.6%,在1月下旬连续负增长后开始恢复正增长。其中,汽车需求回升较为明显,环比增长14.8%。虽然疫情得到有效遏制,生产生活秩序进一步恢复,但市场销售正在稳步回升。然而,第一季度汽车销量下降已成定局。乘联会3月9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量同比下降78.5%,仅为25.2万辆。1-2月累计零售量同比下降41%,成为中国汽车市场近20年来最大跌幅。虽然大部分车企和经销商在2月中旬就开始复工,但已经采取了很多应对措施。但到目前为止,疫情对生产、供应、终端零售和消费者的影响……nd仍然无法计算。从部分车企公布的2月销量数据来看,海马销量仅为134辆;SAIC共销售47365辆,同比下降86.95%;本田在华同比下降85%,丰田在华同比下降70%,马自达在华同比下降78.95%,比亚迪同比下降79.5%,北汽蓝谷同比下降65.05%...疫情严重影响中国车市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车市下滑将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损失。据测算,我国汽车产业相关税收超过1万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额的10%。汽车及直接相关行业从业人员超过4000万人,占全国城镇就业人口的10%,汽车商品消费超过2万亿元,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如果今年一季度汽车销量下降50%,将拖累社会零售总额下降1.7%,影响经济增长0.9%;如果全年汽车销量下降7%,就会拖累社会零0.2%,影响经济增长0.1%。郭进证券在研究报告中指出,由于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受政策影响大、市场空间依然存在等因素,汽车消费刺激政策在疫情下将超预期。此时此刻,“救市”是否有全国共识?限购城市是否应该取消汽车限购政策?如何吸取过去过度刺激政策的经验来“救市”?成为业内热议的话题。“突发疫情对汽车行业的影响有目共睹。在周期性下滑和疫情的双重作用下,对行业影响的深度、广度和时间都是可以预见的。汽车产业科技含量高,波及效应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强,汽车产业尽快复苏对稳定就业和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复苏都将产生历史性的积极作用。”3月5日,江淮汽车原董事长左亚男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产能出现逃逸序列的今天,实施适当的政策措施,不会导致新的造车热潮和产能扩张,措施得当可以转危为机,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拉动内需和产业支撑同时进行,虽然业内人士预测消费者的购车需求会在疫情过后得到释放,但车市还是迎来了一波购车高潮。然而,J.D. Power在3月6日发布了一份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对消费者购车意愿影响的调查报告,报告指出,部分消费者的购车热情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疫情的刺激,但大多数消费者在购车决策上仍相对理性。“汽车行业更关注政府扶持政策和减税补贴、消费政策,但首先要关注潜在消费者的购买力(收入预期)受到了多大的损害。”资深汽车分析师钟石指出,疫情对企业造成了损害,大大降低了员工的收入,降低了购车意愿。在车市下滑的恶性循环下,首先要考虑先救哪个环节。“目前汽车产业链各环节普遍面临很大困难,不仅来自中国,还有日本、韩国、意大利等疫情严重的国家。非常时期,急需非常措施。”有业内专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事实上,这次疫情的影响已经遍及全球。2月26日,国际知名信用评级机构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下调了对2020年全球汽车销量的预测,称全球汽车销量将下降2.5%,低于2019年4.6%的降幅,“但比我们此前对今年下降0.9%的预测更糟糕。”穆迪认为,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将受到疫情的重创。该机构预测,2020年中国汽车销量将减少2.9%,而不是此前预测的增长1%。在疫情最严重的湖北,约220万辆汽车停产,1300家零部件企业受灾严重。“少数汽车制造商通知我们,他们将在5月前不再生产,现在即使复工也不会恢复生产。这种效应影响到整个产业链,进而会拖累整个宏观经济。内需没了,外需随着疫情蔓延到全球,雪上加霜。”一家跨国汽车零部件公司的高管认为,已经到了拯救市场的关键时刻。“从需求端来看,由于疫情影响面广、持续时间长,对第二、第三产业的损害深度和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不可低估,将直接影响购买力。积极的政策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购车成本,提高购买力。”左亚男指出。于是,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再到企业,一场全国性的救市行动正在……ing推出。2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在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疫情的局常委(PSC)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积极稳定汽车传统大众消费,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提高车牌额度,促进汽车及相关产品消费。2月20日,商务部指出,鼓励各地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措施,加大传统汽车限购力度,因地制宜开展汽车以旧换新,促进汽车消费。2月3日,佛山率先出台政策鼓励汽车消费,并对不同类型的车辆给予相应补贴。3月3日,广州宣布新增10万辆汽车配额、重启新能源汽车地方补贴等措施。3月4日,湖南省宣布启动“促进汽车消费升级行动”。响应政策号召,车企也开始自救。广汽传祺、广汽新能源、广汽本田、哈弗、上汽通用五菱、奇瑞汽车、长安汽车也对相应产品提供不同的购车补贴、现金充红包等优惠政策。当然,除了消费端的刺激政策,也有专家认为,现在是政府相关部门和银行主动调研产业情况,在关键点注入资金和政策,支持企业发展的时候了。政策救市,首先要适当放宽消费端政策,然后对困难企业给予低息贷款等支持,让消费带动整个产业链活起来。3月8日,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专家组组长王炳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自身的努力是生存的基本条件,那些不够努力、没有竞争力的企业这次是经不起考验而退出市场的。“政府救市不需要‘一刀切’。重点是那些基础状况良好、符合国家发展需要、暂时有困难的企业。”王炳刚认为,企业应该分为三类,第一类,只要市场恢复正常,就不会有问题,第二类,有一定的困难,需要适当的支持才能快速渡过难关,第三类,经营状况不好,问题很多的企业。“开放市场对所有企业都有利,第一类企业马上受益,抓住机会。援助的重点应该是第二类企业。”左亚楠建议,落实车企补贴政策,保证车企合理的资金需求;降低资金、电力等要素成本。对汽车企业兼并重组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行最优惠税率等激励政策。建议相关部委提出方案,再组织相关专家和车企代表进行论证,提高政策措施的可行性、有效性和科学性。松绑限购,避免一刀切从我国历次刺激汽车消费政策的效果来看,如减免购置税、汽车下乡、旧车换新车、节能车补贴等,放开限购、购车补贴、税费减免对拉动汽车内需的效果明显。3月6日,长城汽车走访国内知名汽车企业,发布《打破政策限制,稳定汽车消费——关于中国汽车产业刺激政策的几点建议》,其中也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尽快落实多项措施,包括放开限购、限行政策,鼓励汽车下乡,国六推迟切换等。其中,为刺激汽车消费需求,要求给限购城市“松绑”,取消汽车限购政策的建议被放在首位。“汽车限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但同时抑制了市场需求的释放。建议北京、上海、天津等地适当放宽限购额度。同时,地方政府应通过探索城区和郊区碎片化管理、拥堵路段适当限行等综合方案,合理引导私家车的使用,通过细化交通管制、建设城市智能交通网络,降低小汽车的使用强度,实现汽车产业和城市交通的均衡发展。”长城在提案中指出。截至目前,全国共有八个城市汽车限购:上海、北京、广州、天津、杭州、深圳、石家庄、海南。华西证券预测,目前全国限购城市积累需求超过800万。如果用5年时间逐步消化,预计每年可为市场贡献约160万辆汽车,对汽车行业增速贡献约6%。如果限购政策逐步放开,真实需求得到体现,汽车市场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徐向阳认为,刺激汽车消费最有力、最直接的政策是彻底取消限购。“限购城市汽车消费是刚需,是购买力充足的刚需。”也有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对于北京、上海等限购城市来说,如果不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增加牌照额度会非常困难,短时间内不太可能放开限购或增加牌照。“限制购车不是长久之计。”前述业内专家表示,“国际经验表明,治理交通拥堵,需要采取包括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优化城市结构、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鼓励购买和引导节约使用的汽车消费政策、实施区域性车辆限行(如设立低排放区)等系统工程。”记者梳理发现,2019年以来,为稳定汽车消费,相关部委在政策中多次提及放宽汽车限购。2019年1月,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等10部委联合发布《进一步优化供给促进消费稳定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提出“优化机动车限购管理措施”向亲……te汽车消费。2019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促进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和资源循环顺畅实施方案(2019-2020年)》,提出已实施汽车限购的地方政府要加快由限购转向引导使用,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施限购,已实施的要取消。2019年11月,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要稳定汽车消费大头,研究取消消费限制政策。稳定汽车消费,打破汽车消费限制,探索逐步放宽或取消限购的具体措施,推动汽车限购政策向引导使用政策转变。“现在从上到下都在说放开限购。简单的一刀切放开限购是不现实的。但是在限购城市增加购车额度还是比较客观的,也比较容易实现。”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北汽集团原董事长安庆恒告诉记者。对此,安庆恒建议,可以从六个方面为汽车限购城市逐步“松绑”。第一,所有限购城市的配额指标要在限定时间内尽快下达。第二,应该发布更多的新能源汽车指标。第三,放开城市郊县限购政策。郊区,尤其是北京的郊县,放开郊县购车,既不会加剧市中心的拥堵,又解决了郊县消费者的购车问题,只是增加了政府管理的工作量,并不难解决。第四,放开适用于抗疫的中国品牌汽车销售。第五,汽车销售难与新国六标准实施密切相关,国六购车限制应放宽。第六,二手车购买限制也要放开。安庆恒认为:“政策要求过高,现实意义有限,企业难以应对,最终影响产品销售。”因此,汽车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需要认真重新评估,即新排放标准的实施和推广速度需要讨论,国六实施过渡性限行的具体时间要推迟,以保证国五的车辆有足够的时间销售和消化。“佛山、广州等城市在放开限购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而放开限购,北京具有风向标的意义。如果北京郊区能放开,就能解决一个大问题,需要加快动作。”安庆亨最后说道。
近日有关特斯拉动力电池的消息不断传播,特斯拉以及电芯供应商对此都没有正面回应,因此,外界也在不断挖掘特斯拉动力电池的秘密。
1900/1/1 0:00:003月9日,乘联会发布2020年2月份全国乘用车产销数据。2月乘用车厂家批发销量2179万台,同比去年2月下降82,环比1月下降86。12月累计批发销量18157万台,同比下降438。
1900/1/1 0:00:002020年全球经济前景堪忧,本来就面临着与美国贸易冲突加剧局面的欧洲,又要经受新冠肺炎疫情挑战。
1900/1/1 0:00:001、第3批新能源车型目录发布,国产Model3小鹏P7长续航版在列3月6日,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20年第3批)。
1900/1/1 0:00:003月6日,比亚迪002594发布2月销量快报。2月新能源车销量2803辆,上年同期14429辆。1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9936辆,同比下降7695。
1900/1/1 0:00:00日前,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和俄罗斯矿商NorilskNickel公司Nornickel、芬兰的Fortum三家公司签署了合作意向书,计划在芬兰建立一个电动车电池回收基地,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