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中国制造业复工新挑战:零部件断供,订单缩水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工信部正在研究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的政策建议,督促各地加快出台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近期对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进行调整。虽然2月12日开始复工,3月已有超过70%的人员上岗,但南京汽轮电机复工又遇到了新的麻烦。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这家公司3月26日发给客户的邮件中了解到,其燃气轮机的转子、燃烧室等核心部件全部由GE欧洲工厂生产供应。由于疫情在国外特别是欧美和新冠肺炎迅速蔓延,上述工厂已经停产,GE因不可抗力无法确认交货安排,导致该公司无法确认其产品的交货日期。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3月28日,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达98.6%,人员平均再就业率达89.9%。然而,国际疫情的加速蔓延和众多国外零部件厂商的停产,将对中国的供应链产生巨大影响,从而成为企业复工的新挑战。中国制造业在复工过程中面临的另一大挑战是内外需求萎缩以及由此带来的订单下降。在3月30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副部长新在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关于如何帮助外贸企业的提问时表示,工信部正在研究通过举办网上展销会、订货会等措施,缓解外贸企业的订单困难 并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帮助企业稳定岗位等政策解决这些企业面临的生存问题。 后续将进一步加强政策研究和储备,适时出台一些扶持政策。此外,工信部正在研究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的政策建议,督促各地加快出台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近期对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进行调整。新郭斌表示,截至3月28日,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和再就业率分别达到98.6%和89.9%,比2月23日分别上升15.5和38个百分点,其中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福建等工业大省已基本启动。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海外疫情的加速蔓延,海外零部件厂商停产导致的全球供应链断裂正成为复工的新挑战。新郭斌指出,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格局,特别是与产业链上的一些重点疫区。但是,国际疫情的蔓延势必会对我国的产业链和供应链造成很大的影响。工信部CCID智库规划院产业投资研究室副主任李扬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中国企业和全球产业链面临的影响正在发生耐人寻味的逆转。“2月份,大家都在担心疫情下的中企停产会冲击全球产业链,但从3月下旬开始,情况发生了逆转:在中国控制疫情的同时,国外疫情却在加速蔓延。最近欧美很多重要零部件厂商开始停工,使得国内相关企业面临供货失败的风险。”李阳说。汽车领域是最典型的。2月,国内零部件工厂供应中断,导致现代、雷诺等全球汽车巨头减产甚至停产。然而,最近,大型国际供应商,如博世、米其林和倍耐力已经关闭……me在欧美的工厂,这让中国车企面临供应中断的风险。李扬表示,中国汽车零部件贡献了全球80%的市场,但其上下游已经深度嵌入全球供应链,中国汽车零部件大多集中在低端领域,发动机等高端零部件仍严重依赖进口。中国企业与海外上下游企业高度依赖,任何一个环节的停顿都会冲击整个产业链的稳定性。“汽车等高端设备仍面临一个问题。很多厂家做订单,零配件往往是低库存甚至零库存。这意味着,在海外供应商停产的情况下,部分企业可能会在短期内遭遇供应中断的风险。”在她看来,海外供应商的关停可能首先冲击的是高端车市场。在低端车市场,已经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零部件供应的国产化和国产化,暂时的影响并不太突出。不过,北汽集团一位高管表示,从长远来看,国内任何一家主机厂都难逃海外疫情的反向传播。比如北汽奔驰的零部件来自全球四五十个国家。这次疫情影响的不仅仅是国外的一级供应商,还有大量的二、三级供应商。即使是自主品牌,也不可能所有零部件都从国内进口,而合资品牌都是进口车型,做得好的合资车国产化率也只有80%左右。订单下降,急需扩大内外需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另一大挑战是内外需萎缩以及由此带来的订单下降。新郭斌指出,3月以来,虽然疫情在国内得到遏制,但海外疫情却意外呈现疫情趋势,导致疫区国家生产和消费萎缩,股市震荡频繁,各国贸易活动明显减少,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不断累积。“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货物进出口同比下降9.6%,其中出口下降15.9%。随着国际疫情的进一步蔓延,我国外贸进出口形势可能进一步恶化。”李扬指出,目前欧美的疫情正处于爆发期,这些国家近几年的经济形势也不是很好。疫情爆发后,大量工厂停工,消费停滞。预计今年这些市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将明显萎缩。这从最近外贸订单的减少就反映出来了。圣农食品总裁周红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该公司主要向日本出口鸡肉产品。2、3月份外贸订单已下降近15%,4、5月份订单将进一步下降40%-50%。原因是疫情对日本餐饮业造成巨大冲击,消费需求迅速萎缩。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复工后,外贸企业因订单减少而面临困境,甚至无工可复的情况并不少见。“前段时间外贸企业的困难主要是复工进度跟不上,订单难以履行,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外企要不要货。”新指出,目前,国际国内需求都在下降,这将对一些外向型企业造成很大影响,部分企业可能面临生存压力。对于纺织服装、轻工产品、玩具、家具等企业,工信部将会同相关行业协会和电子商务平台,通过举办专项网络销售活动,促进消费。“许多企业的订单都是在3、4月份的展销会和订货会上获得的。由于疫情防控的问题,我们正在研究如何通过举办网上展销会和订货会来解决企业的订单困难。“值得注意的是,d的收缩……市场竞争也是企业不可回避的问题。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肉类水产部主任赵鹏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疫情发生后,国内餐饮行业陷入停滞。大量年前高价进口猪肉的肉类进口商亏损严重,部分企业濒临倒闭。很多企业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宁愿放弃30%的预付款也不去进货,导致到达上海、天津港口的未封闭货物严重积压,冷库爆仓,甚至不得不在码头上插上冷箱进行保管。新指出,中国将积极扩大有效需求,稳定汽车、纺织、家电等传统消费,培育智慧健康养老、绿色产品等消费热点。支持发展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跟进重大项目落地。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工信部正在参与研究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的政策建议,督促各地区加快出台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李扬表示,疫情以来低迷的投资也抑制了内需。中国正在加紧5G、充电桩、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新型基础设施网络,涉及诸多颠覆性技术,乘数效应明显,有望成为中国内需的新支撑。工信部正在研究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的政策建议,督促各地加快出台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近期对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进行调整。虽然2月12日开始复工,3月已有超过70%的人员上岗,但南京汽轮电机复工又遇到了新的麻烦。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这家公司3月26日发给客户的邮件中了解到,其燃气轮机的转子、燃烧室等核心部件全部由GE欧洲工厂生产供应。由于疫情在国外特别是欧美和新冠肺炎迅速蔓延,上述工厂已经停产,GE因不可抗力无法确认交货安排,导致该公司无法确认其产品的交货日期。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3月28日,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达98.6%,人员平均再就业率达89.9%。然而,国际疫情的加速蔓延和众多国外零部件厂商的停产,将对中国的供应链产生巨大影响,从而成为企业复工的新挑战。中国制造业在复工过程中面临的另一大挑战是内外需求萎缩以及由此带来的订单下降。在3月30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副部长新在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关于如何帮助外贸企业的提问时表示,工信部正在研究通过举办网上展销会、订货会等措施,缓解外贸企业的订单困难 并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帮助企业稳定岗位等政策解决这些企业面临的生存问题。 后续将进一步加强政策研究和储备,适时出台一些扶持政策。此外,工信部正在研究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的政策建议,督促各地加快出台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近期对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进行调整。新谷……in表示,截至3月28日,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开工率和再就业率分别达到98.6%和89.9%,比2月23日分别上升15.5和38个百分点,其中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福建等工业大省已基本启动。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海外疫情的加速蔓延,海外零部件厂商停产导致的全球供应链断裂正成为复工的新挑战。新郭斌指出,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格局,特别是与产业链上的一些重点疫区。但是,国际疫情的蔓延势必会对我国的产业链和供应链造成很大的影响。工信部CCID智库规划院产业投资研究室副主任李扬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中国企业和全球产业链面临的影响正在发生耐人寻味的逆转。“2月份,大家都在担心疫情下的中企停产会冲击全球产业链,但从3月下旬开始,情况发生了逆转:在中国控制疫情的同时,国外疫情却在加速蔓延。最近欧美很多重要零部件厂商开始停工,使得国内相关企业面临供货失败的风险。”李阳说。汽车领域是最典型的。2月,国内零部件工厂供应中断,导致现代、雷诺等全球汽车巨头减产甚至停产。但近期,博世、米其林、倍耐力等国际大型供应商纷纷关闭欧美部分工厂,使得中国车企面临供应中断的风险。李扬表示,中国汽车零部件贡献了全球80%的市场,但其上下游已经深度嵌入全球供应链,中国汽车零部件大多集中在低端领域,发动机等高端零部件仍严重依赖进口。中国企业与海外上下游企业高度依赖,任何一个环节的停顿都会冲击整个产业链的稳定性。“汽车等高端设备仍面临一个问题。很多厂家做订单,零配件往往是低库存甚至零库存。这意味着,在海外供应商停产的情况下,部分企业可能会在短期内遭遇供应中断的风险。”在她看来,海外供应商的关停可能首先冲击的是高端车市场。在低端车市场,已经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零部件供应的国产化和国产化,暂时的影响并不太突出。不过,北汽集团一位高管表示,从长远来看,国内任何一家主机厂都难逃海外疫情的反向传播。比如北汽奔驰的零部件来自全球四五十个国家。这次疫情影响的不仅仅是国外的一级供应商,还有大量的二、三级供应商。即使是自主品牌,也不可能所有零部件都从国内进口,而合资品牌都是进口车型,做得好的合资车国产化率也只有80%左右。订单下降,急需扩大内外需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另一大挑战是内外需萎缩以及由此带来的订单下降。新郭斌指出,3月以来,虽然疫情在国内得到遏制,但海外疫情却意外呈现疫情趋势,导致疫区国家生产和消费萎缩,股市震荡频繁,各国贸易活动明显减少,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不断累积。“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货物进出口同比下降9.6%,其中出口下降15.9%。随着国际疫情的进一步蔓延,我国外贸进出口形势可能进一步恶化。”李扬指出,目前欧美的疫情正处于爆发期,这些国家近几年的经济形势也不是很好。疫情爆发后,大量工厂……工作和消费停滞不前。预计今年这些市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将明显萎缩。这从最近外贸订单的减少就反映出来了。圣农食品总裁周红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该公司主要向日本出口鸡肉产品。2、3月份外贸订单已下降近15%,4、5月份订单将进一步下降40%-50%。原因是疫情对日本餐饮业造成巨大冲击,消费需求迅速萎缩。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复工后,外贸企业因订单减少而面临困境,甚至无工可复的情况并不少见。“前段时间外贸企业的困难主要是复工进度跟不上,订单难以履行,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外企要不要货。”新指出,目前,国际国内需求都在下降,这将对一些外向型企业造成很大影响,部分企业可能面临生存压力。对于纺织服装、轻工产品、玩具、家具等企业,工信部将会同相关行业协会和电子商务平台,通过举办专项网络销售活动,促进消费。“许多企业的订单都是在3、4月份的展销会和订货会上获得的。由于疫情防控的问题,我们正在研究如何通过举办网上展销会和订货会来解决企业的订单困难。“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市场的收缩也是企业不可回避的问题。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肉类水产部主任赵鹏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疫情发生后,国内餐饮行业陷入停滞。大量年前高价进口猪肉的肉类进口商亏损严重,部分企业濒临倒闭。很多企业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宁愿放弃30%的预付款也不去进货,导致到达上海、天津港口的未封闭货物严重积压,冷库爆仓,甚至不得不在码头上插上冷箱进行保管。新指出,中国将积极扩大有效需求,稳定汽车、纺织、家电等传统消费,培育智慧健康养老、绿色产品等消费热点。支持发展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跟进重大项目落地。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工信部正在参与研究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的政策建议,督促各地区加快出台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李扬表示,疫情以来低迷的投资也抑制了内需。中国正在加紧5G、充电桩、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新型基础设施网络,涉及诸多颠覆性技术,乘数效应明显,有望成为中国内需的新支撑。

标签:世纪奔驰现代远程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抢中国充电桩市场 ABB公司收购上海联桩

近日,ABB公司宣布已完成收购上海联桩新能源公司的多数股份,在中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市场新增了一个业务支点。

1900/1/1 0:00:00
疫情之下欧洲汽车“众生相”

3月18日,即便是在1929年世界经济大萧条时都未曾出现的一幕发生了,包括大众、奥迪、斯柯达、保时捷、PSA、劳斯莱斯、戴姆勒、宝马、法拉利、兰博基尼在内的所有欧洲汽车制造商悉数宣布停工。

1900/1/1 0:00:00
在华新车注册量环比减少35%,特斯拉也卖不动高端车?

疫情影响之下,特斯拉也“沦陷”了。

1900/1/1 0:00:00
一电调查 | 今年,你最想买的新能源车是哪款?

3月18日,一电春雷行动(北京站)开启。即日起至6月30日,通过春雷行动购车,除享受所有官方和4S店优惠外,还可享受充电费及厂家提供的额外超值大礼。目前,首批8个品牌16款车型已上线。

1900/1/1 0:00:00
宝马发布更多氢燃料电池车计划 2022年小批量生产i Hydrogen NEXT

据国外媒体报道,宝马第一批规模量产的氢燃料电动汽车最有可能是其大型SUV车型,比如X5、X6和X7,并有望于2025年上市。

1900/1/1 0:00:00
Taycan销量超预期 保时捷将再砸100亿欧

在竞争加剧,全球车市进一步下滑的2019年,保时捷以创纪录的2808万辆销量,44亿欧元的营业利润登上“人生巅峰”。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