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本田距离2020年产销百万辆的目标又近了一步。近日,广汽本田宣布将于4月1日正式完成对全资子公司本田汽车(中国)有限公司的吸收合并。合并后,本田汽车(中国)将正式更名为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广州开发区工厂..这家工厂将继续保留生产城市车型和为全球出口供应KD零部件的业务,并将于4月份正式投产国内销售,首款车型为雅阁。最重要的是,经过这次吸收合并,广汽本田的年总产能将达到77万辆,进入四线生产阶段。
产能限制广汽本田长期供不应求,广汽本田有“甜蜜的负担”。2015年,广汽本田累计年销量达60.23万辆,同比增长30.9%;2016年全年累计销量64.1万辆,同比增长10.5%;到2017年,广汽本田年销量将突破73万辆,再次实现10.8%的同比增长。也是在这一年,提出了“2020年产销100万辆”的目标;2018年,广汽本田销量继续增长至74.22万辆,同比增长5.1%。然而,每年销售额增长的背后,却是公司持续紧张的产能。即使在2017年,广汽本田在华三家工厂的年总产能也只有72万辆。此外,2018年,广汽本田计划推出专为中国消费者设计的新能源汽车,这将使产能和生产线更加成问题。这一边是广汽本田风头正劲,另一边是本田自己开始了危机。2018财年,本田全年销量同比增长2.5%,至532万辆,但营业利润减少12.9%,至726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49亿元),净利润降至610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76亿元),大幅下降42.4%。因此,为了尽快解决广汽本田产能不足的问题,增加现金流,2018年5月17日,本田宣布向广汽本田出售运营广州出口车厂的子公司本田汽车(中国)有限公司55%的股权,出售金额约为6亿元。此外,广汽本田此前已从广汽集团、东风汽车和本田技研产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回购了剩余的25%、10%和10%的股份,至此本田中国成为广汽本田的全资子公司。在加紧扩大产能的同时,广汽本田的销量也没有让人失望。2019年,中国车市进入寒冬,几乎所有的车企都受到了销量的打击。但广汽本田率先逆势,77万辆,同比增长4%,继续向前奔跑。中国市场成为了在中国市场击败本田的最大希望,却拉不回全球业绩。2019年,本田在华销量达155.4万辆,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2.22%。2019年,本田全球销量同比下降3.5%,至517.1万辆。前三个财季(2019年4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本田营业利润为639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274亿元),同比下降3.1%,税前利润也下降9.4%,至786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98亿元)。所以不难猜测本田接下来会更加重视中国市场。其中,广汽本田更像是本田在中国的代表和代言人。从目前已知的情况来看,本田的重点仍然是电气化布局,今年将推出一系列新的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其中,在纯电动汽车方面,除了VE-1和X-NV,本田还将继续推进纯电动汽车的研发。混动方面,广汽本田将推出混动版凌派锐。同时,本田还计划将独创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SPORT HYBRID e+引入中国市场。事实上,就连收购本田(中国)也透露出广汽本田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布局。2017年底,本田(中国)与东软集团旗下的东软睿驰签署合作协议。该协议表明,双方将在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方面进行合作,共同开发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技术、车辆数据云管理和车辆互联技术。随着被广汽本田全资收购,这些研发成果自然属于他们。近期,广汽本田的业务项目中还新增了包括燃料电池、混合燃料等新能源在内的电池和发动机制造业务,这也透露了本田未来将在中国推出燃料电池产品。可以看出,为了实现2025年推出20款电动车型的目标,本田正在各方面加速。
在中国形势大好的情况下,本田也上调了整个财年的销量,从497.5万辆上调至498万辆,其中中国也将营业利润从6900亿日元调整至73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64亿元)。但受全球疫情影响,今年这一目标可能难以实现。今年1月和2月,本田在华销量为161,151辆,同比下降75.9%,是众多车企中受影响最大的车企。最近,其在北美的工厂已经暂时停产,其在J……安也会减产。广汽本田距离2020年产销百万辆的目标又近了一步。近日,广汽本田宣布将于4月1日正式完成对全资子公司本田汽车(中国)有限公司的吸收合并。合并后,本田汽车(中国)将正式更名为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广州开发区工厂..这家工厂将继续保留生产城市车型和为全球出口供应KD零部件的业务,并将于4月份正式投产国内销售,首款车型为雅阁。最重要的是,经过这次吸收合并,广汽本田的年总产能将达到77万辆,进入四线生产阶段。
产能限制广汽本田长期供不应求,广汽本田有“甜蜜的负担”。2015年,广汽本田累计年销量达60.23万辆,同比增长30.9%;2016年全年累计销量64.1万辆,同比增长10.5%;到2017年,广汽本田年销量将突破73万辆,再次实现10.8%的同比增长。也是在这一年,提出了“2020年产销100万辆”的目标;2018年,广汽本田销量继续增长至74.22万辆,同比增长5.1%。然而,每年销售额增长的背后,却是公司持续紧张的产能。即使在2017年,广汽本田在华三家工厂的年总产能也只有72万辆。此外,2018年,广汽本田计划推出专为中国消费者设计的新能源汽车,这将使产能和生产线更加成问题。这一边是广汽本田风头正劲,另一边是本田自己开始了危机。2018财年,本田全年销量同比增长2.5%,至532万辆,但营业利润减少12.9%,至726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49亿元),净利润降至610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76亿元),大幅下降42.4%。因此,为了尽快解决广汽本田产能不足的问题,增加现金流,2018年5月17日,本田宣布向广汽本田出售运营广州出口车厂的子公司本田汽车(中国)有限公司55%的股权,出售金额约为6亿元。此外,广汽本田此前已从广汽集团、东风汽车和本田技研产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回购了剩余的25%、10%和10%的股份,至此本田中国成为广汽本田的全资子公司。在加紧扩大产能的同时,广汽本田的销量也没有让人失望。2019年,中国车市进入寒冬,几乎所有的车企都受到了销量的打击。但广汽本田率先逆势,77万辆,同比增长4%,继续向前奔跑。中国市场成为了在中国市场击败本田的最大希望,却拉不回全球业绩。2019年,本田在华销量达155.4万辆,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2.22%。2019年,本田全球销量同比下降3.5%,至517.1万辆。前三个财季(2019年4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本田营业利润为639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274亿元),同比下降3.1%,税前利润也下降9.4%,至786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98亿元)。所以不难猜测本田接下来会更加重视中国市场。其中,广汽本田更像是本田在中国的代表和代言人。从目前已知的情况来看,本田的重点仍然是电气化布局,今年将推出一系列新的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其中,在纯电动汽车方面,除了VE-1和X-NV,本田还将继续推进纯电动汽车的研发。混动方面,广汽本田将推出混动版凌派锐。同时,本田还计划将独创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SPORT HYBRID e+引入中国市场。事实上,就连收购本田(中国)也透露出广汽本田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布局。2017年底,本田(中国)与东软集团旗下的东软睿驰签署合作协议。该协议表明,双方将在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方面进行合作,共同开发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技术、车辆数据云管理和车辆互联技术。随着被广汽本田全资收购,这些研发成果自然属于他们。近期,广汽本田的业务项目中还新增了包括燃料电池、混合燃料等新能源在内的电池和发动机制造业务,这也透露了本田未来将在中国推出燃料电池产品。可以看出,为了实现2025年推出20款电动车型的目标,本田正在各方面加速。
在中国形势大好的情况下,本田也上调了整个财年的销量,从497.5万辆上调至498万辆,其中中国也将营业利润从6900亿日元调整至73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64亿元)。但受全球疫情影响,今年这一目标可能难以实现。今年1月和2月,本田在华销量为161,151辆,同比下降75.9%,是众多车企中受影响最大的车企。最近其在北美的工厂已经暂时停产,其在日本的工厂也将减产。
记得2017年时,现代汽车就通过展示自动驾驶IONIQ车型向外界表明其进入自动驾驶领域的立场。2019年7月,现代汽车高调宣布了自动驾驶汽车计划,打算自2024年开始量产自动驾驶汽车。
1900/1/1 0:00:003月27日,大众汽车集团CEO迪斯在参加德国ZDF电台的访谈时表示,停产期间,大众每周损失2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73亿元)。
1900/1/1 0:00:00(图片来源:欧洲汽车销量)据外媒报道,行业分析师和金融评级机构表示,由于工厂和经销商店因冠状病危机而关闭,今年欧洲汽车销量最多或下滑20,意味着将损失几百万的汽车销量。
1900/1/1 0:00:00这场世界大疫正在演化成一场全球的经济大衰退: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全球股市下跌了20,经济损失以百万亿计。
1900/1/1 0:00:00近段时期,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受此影响,新能源汽车行业降温不少,原本位于动力电池第一阵营的几家企业,也在新形势面前悄然发生着变化。
1900/1/1 0:00:00为促进高排放老旧机动车淘汰更新,优化机动车存量结构,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于3月30日印发了《北京市进一步促进高排放老旧机动车淘汰更新方案(20202021年)》的通知(简称“通知”)。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