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大众入股江淮的传闻终于成为事实。无疑,这将开创国外车企参与国资车企混改的先河,也标志着安徽国资再次为安徽汽车产业改革按下加速键,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将安徽打造成全国新的电动车中心。2019年以来,安徽省5家规模以上汽车企业中有4家进行了改革(奇瑞、安凯、华菱星马、江淮),成功引进蔚来汽车将总部落户合肥,大众汽车投资江淮。改革力度不算太大。不到一年的时间,安徽汽车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不免让很多人产生疑问:安徽汽车工业将何去何从?经过50多年的发展,安徽汽车产业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和自主品牌优势,成为安徽重要的支柱产业。因此,做大做强汽车产业,推动安徽工业整体发展,进而推动安徽经济实现质的飞跃,一直是安徽国资改革的重要目标。但在实际发展中,安徽汽车工业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尤其是近几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尽管经过50多年的发展,安徽汽车产销规模仍然较小。2019年,安徽虽然全年生产汽车92.1万辆(含长安合肥工厂),同比增长8.7%,但规模较小,仅占全国的3.6%,落后于上海、浙江、湖北的270万辆、100万辆和220万辆。而且以江淮、奇瑞为代表的龙头企业优势不足,盈利能力普遍不高。汽车产业作为国家支柱产业和面上最大的制造业,对于希望发展制造业的安徽省来说意义重大。但对于汽车产业来说,没有规模就没有体系,没有集聚效应就没有竞争力。因此,安徽汽车工业以改革求发展的意愿十分迫切。其次,安徽拥有江淮、奇瑞、安凯等众多自主品牌,曾在中国汽车市场普及时期创造了令业界瞩目的“姜奇现象”和“奇瑞现象”,但其规模和实力仍有明显局限性。在消费升级、行业下行的新形势下,其劣势日益凸显,发展乏力。第三,汽车行业安徽国资改革不断推进,但多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改革并不顺利。比如,2009年前后,“奇瑞教父”詹夏来在出任安徽省委常委、秘书长后,力推江淮与奇瑞“合并”,共同组建“安琪集团”,但“江淮教父”左亚男却婉拒为“大家都是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就像八路军、新四军一样”。从企业文化的角度来说,江淮和奇瑞是截然相反的,实际操作中确实有很多困难。简单的物理合并不能产生化学效应。目前疫情确实对汽车行业影响很大,但终究会过去。从长远来看,我国汽车工业已经走过了高速发展的大众化阶段,“躺着赚”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进入了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型期,尤其是充满未知的汽车“新四化”,这对安徽汽车工业既是难得的超车机遇,也是挑战。对于安徽汽车产业来说,以现有的实力,短时间内扩大传统燃油车的产销规模是不现实的。只能先“活下来”再谈规模,所以兼并重组混改等资本运作很正常。但归根结底,中国汽车产业已经高度市场化,竞争强度不断加大。产销规模与品牌发展……任何一个汽车品牌,基本都是由市场竞争决定的,只有赢得市场和客户,才能创造奇迹。面对这样的形势,安徽汽车工业的深入改革势在必行。当改革进入深水区,能否结合安徽汽车产业实际,突破体制机制障碍,逐步形成合理的发展格局和公司治理结构,是安徽汽车产业改革面临的主要挑战。对于国有汽车企业的混改,主要是通过引入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外资等各类资本,实现各种所有制资本的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在市场竞争中不断释放活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最终目标是国有汽车企业的不断壮大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江淮汽车曾经扮演过汽车行业和安徽国有汽车企业混合的“深度冲锋”角色。2013年底,江淮汽车以并购方式整体上市,引入央企作为战略投资者投资,实现了上市公司股权多元化和管理层持股,完成了第一次“混改”。但目前引入的战略投资者建投属于央企背景,无法起到很好的监管国有资本的作用,且管理层整体持股比例太小,激励效果不明显,没有起到股权连接外部资源的作用,所以混改并不成功。江淮汽车原董事长左亚男曾说过,企业最终比拼的是资源的配置效率,而资源的配置效率取决于一个企业的决策效率和执行效率。企业的决策效率和执行效率取决于其机制和治理结构。汽车等竞争性行业的混合所有制应该是深度混合,而不是简单混合。从大众引入江淮参与混改来看,左亚男相当的思想确实用在了二次混改上。因此,作为安徽另一家国有龙头汽车企业,奇瑞的混改显然有意避免重蹈江淮汽车第一次“混改”的覆辙。2018年9月至今,经历了四次拍卖,奇瑞混改终于落下帷幕,被有国资背景的青岛五道口基金接手。奇瑞混改后,安凯汽车和华菱星马也分别变更了实际股东,引入了新的战略投资者。其中,安凯汽车实际控股股东由安徽SASAC变更为国务院SASAC,华菱星马引入吉利商用车作为新投资方。值得一提的是,具有“国资”背景的安徽战略投资者向蔚来注资70亿元,使蔚来成为具有地方国资背景的企业,并使蔚来总部落户合肥,这将进一步提升蔚来的整车研发、供应链、销售和服务,使安徽向“中国电动汽车中心”更进一步。加上大众入股江淮、郭萱高科,安徽国资基本完成规模以上重点整车企业改革。国有汽车企业的这一系列改革,在中国汽车工业体制改革中非常罕见。安徽省国资委率先破解顶层设计,由“管经营”调整为“管资产”,充分发挥企业在市场中的主体作用,适应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新形势和经济发展新常态,进一步壮大安徽汽车产业集群,使企业市场化更加突出,有信心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被业界统称为“安徽模式”。目前,汽车合资企业的股比已经放开,新四化的发展日新月异,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并且在不断升级。安徽汽车工业改革还在路上,不可能一劳永逸。好在安徽人一直有“敢为人先”的精神,善于创造“安徽经验”,让“老谋深算”的大众和“创新求变”的蔚来选择扎根安徽。三十四年前,安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改革载入史册。如今,安徽正从传统农业大省向新兴工业大省转型,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大力推动制造业从“低端”向“高端”迈进,孕育出家电、中国屏、中国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随着汽车产业从传统产业向新能源转型,新能源汽车成为安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2009年起,合肥进入国家“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工程,正式开启了安徽大规模市场化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时代。2019年,安徽实现新能源汽车产销12万辆,占全国总量的10%,居中部省份首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较为完整。未来,在科大讯飞、BOE、大众、江淮、奇瑞、蔚来、长安、吕林燕、郭萱高科等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将推动安徽迈向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心,拥抱5G时代,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智能交通、自动驾驶,抢占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最后,虽然安徽汽车工业的改革之路一波三折,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希望安徽汽车工业能在改革中迎来新一轮的春天,走得更好,走得更远,让中国汽车工业这朵自主之花绽放得更加灿烂,做大做强。5月29日,大众入股江淮的传闻终于成为事实。无疑,这将开创国外车企参与国资车企混改的先河,也标志着安徽国资再次为安徽汽车产业改革按下加速键,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将安徽打造成全国新的电动车中心。2019年以来,安徽省5家规模以上汽车企业中有4家进行了改革(奇瑞、安凯、华菱星马、江淮),成功引进蔚来汽车将总部落户合肥,大众汽车投资江淮。改革力度不算太大。不到一年的时间,安徽汽车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不免让很多人产生疑问:安徽汽车工业将何去何从?经过50多年的发展,安徽汽车产业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和自主品牌优势,成为安徽重要的支柱产业。因此,做大做强汽车产业,推动安徽工业整体发展,进而推动安徽经济实现质的飞跃,一直是安徽国资改革的重要目标。但在实际发展中,安徽汽车工业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尤其是近几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尽管经过50多年的发展,安徽汽车产销规模仍然较小。2019年,安徽虽然全年生产汽车92.1万辆(含长安合肥工厂),同比增长8.7%,但规模较小,仅占全国的3.6%,落后于上海、浙江、湖北的270万辆、100万辆和220万辆。而且以江淮、奇瑞为代表的龙头企业优势不足,盈利能力普遍不高。汽车产业作为国家支柱产业和面上最大的制造业,对于希望发展制造业的安徽省来说意义重大。但对于汽车产业来说,没有规模就没有体系,没有集聚效应就没有竞争力。因此,…安徽汽车工业以改革求发展的意愿十分迫切。其次,安徽拥有江淮、奇瑞、安凯等众多自主品牌,曾在中国汽车市场普及时期创造了令业界瞩目的“姜奇现象”和“奇瑞现象”,但其规模和实力仍有明显局限性。在消费升级、行业下行的新形势下,其劣势日益凸显,发展乏力。第三,汽车行业安徽国资改革不断推进,但多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改革并不顺利。比如,2009年前后,“奇瑞教父”詹夏来在出任安徽省委常委、秘书长后,力推江淮与奇瑞“合并”,共同组建“安琪集团”,但“江淮教父”左亚男却婉拒为“大家都是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就像八路军、新四军一样”。从企业文化的角度来说,江淮和奇瑞是截然相反的,实际操作中确实有很多困难。简单的物理合并不能产生化学效应。目前疫情确实对汽车行业影响很大,但终究会过去。从长远来看,我国汽车工业已经走过了高速发展的大众化阶段,“躺着赚”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进入了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型期,尤其是充满未知的汽车“新四化”,这对安徽汽车工业既是难得的超车机遇,也是挑战。对于安徽汽车产业来说,以现有的实力,短时间内扩大传统燃油车的产销规模是不现实的。只能先“活下来”再谈规模,所以兼并重组混改等资本运作很正常。但归根结底,中国汽车产业已经高度市场化,竞争强度不断加大。任何一个汽车品牌的产销规模和品牌发展,基本都是由市场竞争决定的,只有赢得市场和客户,才能创造奇迹。面对这样的形势,安徽汽车工业的深入改革势在必行。当改革进入深水区,能否结合安徽汽车产业实际,突破体制机制障碍,逐步形成合理的发展格局和公司治理结构,是安徽汽车产业改革面临的主要挑战。对于国有汽车企业的混改,主要是通过引入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外资等各类资本,实现各种所有制资本的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在市场竞争中不断释放活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最终目标是国有汽车企业的不断壮大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江淮汽车曾经扮演过汽车行业和安徽国有汽车企业混合的“深度冲锋”角色。2013年底,江淮汽车以并购方式整体上市,引入央企作为战略投资者投资,实现了上市公司股权多元化和管理层持股,完成了第一次“混改”。但目前引入的战略投资者建投属于央企背景,无法起到很好的监管国有资本的作用,且管理层整体持股比例太小,激励效果不明显,没有起到股权连接外部资源的作用,所以混改并不成功。江淮汽车原董事长左亚男曾说过,企业最终比拼的是资源的配置效率,而资源的配置效率取决于一个企业的决策效率和执行效率。企业的决策效率和执行效率取决于其机制和治理结构。汽车等竞争性行业的混合所有制应该是深度混合,而不是简单混合。从大众引入江淮参与来看……这次混改,左亚南相当多的思想确实被用于第二次混改。因此,作为安徽另一家国有龙头汽车企业,奇瑞的混改显然有意避免重蹈江淮汽车第一次“混改”的覆辙。2018年9月至今,经历了四次拍卖,奇瑞混改终于落下帷幕,被有国资背景的青岛五道口基金接手。奇瑞混改后,安凯汽车和华菱星马也分别变更了实际股东,引入了新的战略投资者。其中,安凯汽车实际控股股东由安徽SASAC变更为国务院SASAC,华菱星马引入吉利商用车作为新投资方。值得一提的是,具有“国资”背景的安徽战略投资者向蔚来注资70亿元,使蔚来成为具有地方国资背景的企业,并使蔚来总部落户合肥,这将进一步提升蔚来的整车研发、供应链、销售和服务,使安徽向“中国电动汽车中心”更进一步。加上大众入股江淮、郭萱高科,安徽国资基本完成规模以上重点整车企业改革。国有汽车企业的这一系列改革,在中国汽车工业体制改革中非常罕见。安徽省国资委率先破解顶层设计,由“管经营”调整为“管资产”,充分发挥企业在市场中的主体作用,适应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新形势和经济发展新常态,进一步壮大安徽汽车产业集群,使企业市场化更加突出,有信心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被业界统称为“安徽模式”。目前汽车合资企业股比已经放开,新四化发展日新月异,消费需求不断升级。安徽汽车工业改革还在路上,不可能一劳永逸。好在安徽人一直有“敢为人先”的精神,善于创造“安徽经验”,让“老谋深算”的大众和“创新求变”的蔚来选择扎根安徽。三十四年前,安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改革载入史册。如今,安徽正从传统农业大省向新兴工业大省转型,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大力推动制造业从“低端”向“高端”迈进,孕育出家电、中国屏、中国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随着汽车产业从传统产业向新能源转型,新能源汽车成为安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2009年起,合肥进入国家“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工程,正式开启了安徽大规模市场化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时代。2019年,安徽实现新能源汽车产销12万辆,占全国总量的10%,居中部省份首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较为完整。未来,在科大讯飞、BOE、大众、江淮、奇瑞、蔚来、长安、吕林燕、郭萱高科等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将推动安徽迈向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心,拥抱5G时代,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智能交通、自动驾驶,抢占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最后,虽然安徽汽车工业的改革之路一波三折,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希望安徽汽车工业能在改革中迎来新一轮的春天,走得更好,走得更远,让中国汽车工业这朵自主之花绽放得更加灿烂,做大做强。
标签:发现
北京时间5月28日早间消息,据外媒报道,特斯拉已将在北美销售的电动汽车价格下调了6。此前北美地区的汽车需求在数周的疫情封锁期间出现下降,但目前封锁已开始有所缓解。
1900/1/1 0:00:00苹果造车已有些时日了。有传言称苹果的造车项目“ProjectTitan”是在2014年年底获得CEO库克批准的。
1900/1/1 0:00:005月29日,大众入股江淮的传闻终于变成了事实。
1900/1/1 0:00:00提起汽车安全,人们最先想到的可能是车内驾乘人员的安全,包括车内配置的安全带,气囊等装置,我们日常中经常听到的汽车碰撞测试,也更多的集中在碰撞中车辆的损坏程度和车内人员的受伤程度。
1900/1/1 0:00:005月,又有82万辆车面临召回,涉及六大零部件问题,包括燃油泵、方向盘锁、车顶扰流板、悬架下摆臂、铝制燃油箱以及点火系统。
1900/1/1 0:00:00基于激光系统的深度学习可以对拐角物体实时成像,未来可用于军队、救援来自莱斯、斯坦福、普林斯顿和南卫理公会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成像方法,在分辨率和扫描速度上超过以往技术,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