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特斯拉中国区副总裁陶林表示,上海工厂有望在今年6月实现每周生产4000辆汽车的目标。有人对此感到不解。毕竟在刚刚过去的4月份,国产特斯拉Model 3只交出了3635辆的销量成绩单。但一个月后,特斯拉再次以一万的销售成绩消除了疑虑。对于过山车般的销量走势,有人认为是特斯拉在4月10日宣布将推出长续航版本。有人认为4月才是特斯拉真正的市场表现(但目前看来应该不成立)。根据我们了解到的最新信息,4月销量下滑是特斯拉故意为之,目的是避免在新补贴政策出来之前交付过多高价车型,引起消费者不满。同时,为了避免毛利下滑,特斯拉4月份的产量仍然超过了1万辆。“库存对特斯拉来说不是大问题,而且是非卖品。”一位消息人士告诉第一电网。反正就在大众还在对特斯拉的销量之谜进行自己的猜测时,这条大“鲶鱼”又开始掉下一块了。渠道正在加速下沉扩张,东南西北计划新增至少45家门店。2013年,中国首家特斯拉直营店落地北京侨福芳草地购物中心。随后几年,特斯拉直营店逐渐在华东、华北、华南、华中、西南、西北、东北出现。特斯拉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青岛、武汉、长沙、郑州、Xi安、南京、苏州、常州、杭州、宁波、温州、重庆、东莞、厦门、沈阳开设了58家体验店和展厅。其中,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门店数量分别为10家、11家、5家和5家,合计占比53%。
(截图来自特斯拉官网)不难看出,特斯拉目前的线下体验店多位于一二线城市,地址几乎都在大型高端商场,在选址和覆盖范围上有一定的局限性。据第一电科院保险数据显示,今年1-4月,国产特斯拉共投保20169辆,其中北上广深三地投保占比57.5%。除此之外,其他有门店的城市销售排名更靠前。但是在没有门店的地区,月销售额基本都是个位数。
但是把这些无店铺区域的交付量加起来,可以发现这些区域的交付量已经占到了特斯拉Model 3交付量的10%。同时,随着特斯拉国产化的推进,这一比例还有进一步提升的巨大潜力。特斯拉看到了这种潜力。前两天,陶林在微博中公布了特斯拉中心城市的规划,包括东、西、北、南四大地点,共45个城市。
这一计划实施后,意味着特斯拉体验中心将遍布中国34个省区。很多想要近距离感受特斯拉的消费者,可以更加便捷地享受到特斯拉中心集体验、交付、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系统服务。体验成本大幅下降,带来的是销量的进一步提升。关于最终的新店数量和落地时间,第一电动网联系了特斯拉,但对方表示目前无法分享。然而,以特斯拉的超人速度,我相信我们将能够在这一年中看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新特斯拉商店。特斯拉正在加快进攻的步伐。完善渠道网络,抢占BBA市场份额。特斯拉的对手是谁?其CEO马斯克很早以前就说过:“我们真正的竞争对手不是那些仍在生产线上的非特斯拉电动汽车,而是每天从各种大型工厂中涌出的燃油汽车。”在解决“生产力地狱”的同时,特斯拉一直在持续降低成本。不知不觉中,特斯拉已经开始在豪华车市场屠杀BBA。渠道布局的拓展是un……无疑是对BBA的威胁。申万宏源的研究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BBA在全国共有1700家经销商网点。这些网点经历了10多年的精耕细作,这样的布局基本可以挖掘中高端需求。从销售结构可以看出,2019年BBA销售额的52.6%来自特斯拉没有门店布局的地区。在2019年特斯拉H2的销售结构中,无门店区域的销量仅占总销量的9.4%,主要销售集中在限购城市,占总销量的60.2%,但BBA在该区域(核心一二线城市)的销量仅占总销量的20.2%。因此,在产品足够有竞争力的前提下,扩大更多的门店,降低消费者在距离上的体验成本,有助于特斯拉更好地抢占市场份额。
根据申万宏源的研究,如果45个城市成功开设体验中心,每月将为特斯拉中国带来约4000-4500的增量贡献。把目前9000台的月销量水平加起来,最后月销量在13000台左右。这样,你就不用担心特斯拉的出路了,特斯拉的周产量提高到4000辆。而且根据特斯拉官网显示,国产Model 3基础续航版的交付周期为2-4周,而长续航版的预计交付时间为今年第二季度。从预计交付周期来看,特斯拉中国的产能严重供不应求。随着用户触达的进一步提升,在现有的产品结构下,特斯拉的年销量很有可能冲击15万辆。这个成绩,不是过去几年一款新能源车能做到的。未来自主品牌的单一车型在数量上能达到这个水平吗?目前似乎只有产能提升至2万台/月、专注下沉市场的洪光MINI能与之抗衡。5月中旬,特斯拉中国区副总裁陶林表示,上海工厂有望在今年6月实现每周生产4000辆汽车的目标。有人对此感到不解。毕竟在刚刚过去的4月份,国产特斯拉Model 3只交出了3635辆的销量成绩单。但一个月后,特斯拉再次以一万的销售成绩消除了疑虑。对于过山车般的销量走势,有人认为是特斯拉在4月10日宣布将推出长续航版本。有人认为4月才是特斯拉真正的市场表现(但目前看来应该不成立)。根据我们了解到的最新信息,4月销量下滑是特斯拉故意为之,目的是避免在新补贴政策出来之前交付过多高价车型,引起消费者不满。同时,为了避免毛利下滑,特斯拉4月份的产量仍然超过了1万辆。“库存对特斯拉来说不是大问题,而且是非卖品。”一位消息人士告诉第一电网。反正就在大众还在对特斯拉的销量之谜进行自己的猜测时,这条大“鲶鱼”又开始掉下一块了。渠道正在加速下沉扩张,东南西北计划新增至少45家门店。2013年,中国首家特斯拉直营店落地北京侨福芳草地购物中心。随后几年,特斯拉直营店逐渐在华东、华北、华南、华中、西南、西北、东北出现。特斯拉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青岛、武汉、长沙、郑州、Xi安、南京、苏州、常州、杭州、宁波、温州、重庆、东莞、厦门、沈阳开设了58家体验店和展厅。其中,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门店数量分别为10家、11家、5家和5家,合计占比53%。
(截图来自特斯拉官网)不难看出,特斯拉目前的线下体验店多位于一二线城市,地址几乎都在大型高端商场,在选址和覆盖范围上有一定的局限性。根据第一电力的保险数据……研究机构,今年1-4月,国内特斯拉共投保20169辆,其中北上广深三地投保占比57.5%。除此之外,其他有门店的城市销售排名更靠前。但是在没有门店的地区,月销售额基本都是个位数。
但是把这些无店铺区域的交付量加起来,可以发现这些区域的交付量已经占到了特斯拉Model 3交付量的10%。同时,随着特斯拉国产化的推进,这一比例还有进一步提升的巨大潜力。特斯拉看到了这种潜力。前两天,陶林在微博中公布了特斯拉中心城市的规划,包括东、西、北、南四大地点,共45个城市。
这一计划实施后,意味着特斯拉体验中心将遍布中国34个省区。很多想要近距离感受特斯拉的消费者,可以更加便捷地享受到特斯拉中心集体验、交付、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系统服务。体验成本大幅下降,带来的是销量的进一步提升。关于最终的新店数量和落地时间,第一电动网联系了特斯拉,但对方表示目前无法分享。然而,以特斯拉的超人速度,我相信我们将能够在这一年中看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新特斯拉商店。特斯拉正在加快进攻的步伐。完善渠道网络,抢占BBA市场份额。特斯拉的对手是谁?其CEO马斯克很早以前就说过:“我们真正的竞争对手不是那些仍在生产线上的非特斯拉电动汽车,而是每天从各种大型工厂中涌出的燃油汽车。”在解决“生产力地狱”的同时,特斯拉一直在持续降低成本。不知不觉中,特斯拉已经开始在豪华车市场屠杀BBA。渠道布局的扩张无疑对BBA是一个威胁。申万宏源的研究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BBA在全国共有1700家经销商网点。这些网点经历了10多年的精耕细作,这样的布局基本可以挖掘中高端需求。从销售结构可以看出,2019年BBA销售额的52.6%来自特斯拉没有门店布局的地区。在2019年特斯拉H2的销售结构中,无门店区域的销量仅占总销量的9.4%,主要销售集中在限购城市,占总销量的60.2%,但BBA在该区域(核心一二线城市)的销量仅占总销量的20.2%。因此,在产品足够有竞争力的前提下,扩大更多的门店,降低消费者在距离上的体验成本,有助于特斯拉更好地抢占市场份额。
根据申万宏源的研究,如果45个城市成功开设体验中心,每月将为特斯拉中国带来约4000-4500的增量贡献。把目前9000台的月销量水平加起来,最后月销量在13000台左右。这样,你就不用担心特斯拉的出路了,特斯拉的周产量提高到4000辆。而且根据特斯拉官网显示,国产Model 3基础续航版的交付周期为2-4周,而长续航版的预计交付时间为今年第二季度。从预计交付周期来看,特斯拉中国的产能严重供不应求。随着用户触达的进一步提升,在现有的产品结构下,特斯拉的年销量很有可能冲击15万辆。这个成绩,不是过去几年一款新能源车能做到的。未来自主品牌的单一车型在数量上能达到这个水平吗?目前似乎只有产能提升至2万台/月、专注下沉市场的洪光MINI能与之抗衡。
近年来,随着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车型的迅猛发展,新能源车型的失火和安全是大家一直所关注的焦点,促使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总成的热失控防护技术成为业界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
1900/1/1 0:00:006月17日,工信部公示第17批《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我们注意到北汽X7PHEV赫然在列。这意味着北京或将要开放插电式混合动力混合动力市场。
1900/1/1 0:00:006月17日,深圳市交通委发布《关于2019年度纯电动物流配送车辆运营资助项目审核结果的公示》,拟对申请2019年度纯电动物流配送车辆运营资助并符合要求的39家企业的相关车辆予以补贴,
1900/1/1 0:00:00早在年初,我们就从特斯拉官方和马斯克的谈论中知道,特斯拉计划在中国开设设计中心,生产和销售更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1900/1/1 0:00:00刹车失灵、街头燃烧、高速路上断轴,车辆事故接二连三,理想汽车经历了5月的种种艰难后,终于在6月份迎来了首个好消息。
1900/1/1 0:00:00据报道,特斯拉TSLAUSAI负责人承认,特斯拉在自动驾驶方面的做法比业内大多数公司更难,但他表示,这是扩大规模的唯一途径。
1900/1/1 0:00:00